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文平
Lu Wen-Ping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行銷活動管理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A STUDY OF THE MARKETNG ACTIVITIES MANAGEMENT
指導教授: 黃煜
Huang Yu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運動代表隊學校體育行政運動行銷
外文關鍵詞: Athletic Team, Sport Administration of school, Sport Marketing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檢視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行銷活動的運作情形,以瞭解國小如何將運動行銷應用於運動代表隊上。透過立意抽樣法,選出符合條件的八所國民小學作為研究對象,以編碼員平均同意度建立信度,經受訪者確認逐字稿內容,搭配觀察所得資料以建立效度。此八所學校係經桃園縣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輔導團推薦,在全國比賽中獲取過前六名,且經營卓有成效、廣為人知的公立國民小學。以深入訪談方式瞭解該校運動代表隊的行銷活動運作情形。
    經過資料蒐集與分析,做出以下之結論:
    ㄧ、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之產品定位
    (一)開發優質產品。
    (二)建立品牌形象。
    (三)進行產品包裝。
    二、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行銷活動之運用情形
    (一)拓展經費募集的來源。
    (二)運用適當的宣傳方式。
    (三)吸引多元的行銷對象。
    (四)缺乏企業贊助與認養。
    (五)具有成效的宣傳方式。

    透過結果與討論,本研究之建議如下:
    ㄧ、對國民小學建議
    (一)塑造優質的運動代表隊特色。
    (二)引入行銷概念與發展行銷知能。
    (三)利用多元的宣傳方式。
    (四)開發多元的目標市場。
    (五)建置完整行銷策略資料庫。
    (六)建立妥善的評核機制。
    二、對後續研究者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examined out how the athlete teams of elementary school operate on marketing activities and to know how the elementary school apply the Sport Marketing to athlete teams. This research select eight elementary schools as samples according to judgmental sampling. All these eight schools ar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and which are famous and with good reputation. By deeply interviewing to know how the athlete teams of elementary school operate on marketing activities.
    After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onclude several points as below:
    A. The product orientation of athlete teams of elementary school
    1. Develop excellent product
    2. Build up the imagination of brand
    3. Packaging
    B. The athlete teams of elementary school operate on marketing activities
    1. Expend the sources of found
    2. Apply suitable advertisement
    3. To attract multiple objects of marketing
    4. Lack of the patronage from enterprise
    5. Advertisement which has outstanding results
    After discussion, suggest several points as below:
    A. To elementary school
    1. To mold a good characteristic of athlete teams
    2. Apply marketing conception and develop the knowledge of marketing
    3. Multiple advertisement
    4. Develop multiple target market
    5. Setup a database of complete marketing strategy
    6. Build up a measurement system which is well-arranged
    B. Suggestion to follower

    目次 表次…………………………………………………………………………V 圖次…………………………………………………………………………V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範圍………………………………………………………3 第五節 研究限制………………………………………………………4 第六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5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運動代表隊組織之相關研究…………………………………6 第二節 學校行銷與運動行銷管理之理論……………………………14 第三節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行銷策略之探…………………………25 第四節 國內相關研究…………………………………………………45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67 第一節 研究步驟………………………………………………………67 第二節 研究架構………………………………………………………68 第三節 研究對象………………………………………………………69 第四節 研究工具………………………………………………………70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71 第肆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72 第一節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產品定位分析…………………………72 第二節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經費的來源……………………………81 第三節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宣傳的方式……………………………85 第四節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行銷的目標市場………………………88 第五節 贊助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的長期固定對象…………………90 第六節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有效的宣傳方式………………………92 第七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9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98 第一節 結論……………………………………………………………98 第二節 建議……………………………………………………………101 參考文獻……………………………………………………………………103 一、中文部份……………………………………………………………103 二、西文部份……………………………………………………………110 附錄一:訪談邀請函………………………………………………………112 附錄二:訪談大綱…………………………………………………………113 附錄三:訪談摘錄…………………………………………………………114 表次 表2-1-1 學校體育行政人員的職能一覽表……………………………7 表2-1-2 運動代表隊組訓影響因素一覽表……………………………13 表2-2-1 學校行銷的定義一覽表………………………………………19 表2-3-1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之產品-通路矩陣圖…………………31 表2-3-2 有效的個人銷售法則表………………………………………33 表2-3-3 運動贊助與基金募集之比較一覽表…………………………40 表2-3-4 運動贊助之定義一覽表………………………………………40 表2-4-1 國內有關國民中小學運動代表隊相關研究一覽表…………45 表2-4-2 國內有關國民中小學行銷之相關研究一覽表………………50 表2-4-3 運動組織運用運動行銷的相關研究一覽表…………………57 表3-3-1 抽樣統計表……………………………………………………69 表3-4-1 訪談大綱審核專家學者基本資料一覽表……………………70 表4-1-1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之成立時間與組成因素一覽表………73 表4-1-2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最高榮譽一覽表………………………74 表4-1-3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影響因素及其因應措施ㄧ覽表…79 表4-4-1 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的宣傳對象ㄧ覽表……………………88 圖次 圖2-1-1 發展性體育之目的與目標………………………………………8 圖2-1-2 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因素關係圖…………………………12 圖2-2-1 學校服務機構行銷的金三角……………………………………17 圖2-2-2 運動行銷理論……………………………………………………20 圖2-2-3 運動行銷管理模式………………………………………………22 圖2-3-1 公關、行銷與企業績效之關係…………………………………37 圖2-3-2 非營利組織採取運動行銷活動管理之模式……………………43 圖2-4-1 國民小學運動行銷活動相關因素圖……………………………56 圖3-1-1 研究流程…………………………………………………………67 圖3-2-1 研究架構…………………………………………………………6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華職棒大聯盟(2005)。中信鯨大葉高島屋獻愛心。2005年11月12日, 取自:中華職棒大聯盟網頁:http://www.cpbl.com.tw/news/Newsread1.asp?Nid=3324
    中華職棒大聯盟(2005)。結合日盛又盛計畫,首站駛往花蓮瑞穗。2005年11月18日,取自:中華職棒大聯盟網頁:http://www.cpbl.com.tw/news/Newsread1.asp?Nid=3330。
    中華職棒大聯盟(2005)。興農憨喜,張泰山一日店長愛心全壘打。2005年12月29日, 取自:中華職棒大聯盟網頁:http://www.cpbl.com.tw/news/News-read1.asp?Nid=3397。
    文多斌(2002)。奉獻的心。國民體育季刊,12(1),65-66。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同茂(2002)。學校體育發展趨勢與法制探討。學校體育雙月刊,12(6),21-23。
    王宏維(2002)。中學木球運動代表隊員之參與滿意度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念慈(2002)。運用知識管理探討價值轉型與行銷策略。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王尉晉(2000)。運動理念行銷策略之研究~以adidas「街頭籃球運動」與Nike「高中籃球聯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我國學校體育發展與策略。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1)。九十年體育團體評鑑報告書。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3)。國民體育法。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何福田(2004)。學校特色與自我推銷。研習資訊,21(6),1-6。
    余玉眉、田聖芳、蔣欣欣(1991)。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台北:巨流。
    余佳珍(1997)。運動組織開源的策略。中華體育,10(4),21-27。
    吳宗立(2004)。學校經營的行銷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61,62-69。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振世(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提昇學生體適能之行銷策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海助(1996)。台中市國中運動代表隊學生家庭背景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章明(2004)。國立華僑高中排球隊之組訓與發展概況。國民體育季刊,14(2),59-65。
    呂明秀(1994)。田徑運動選手個人家庭社經背景調查之研究。台北:立昌。
    呂俊賢(2004)。大專院校體育室社會資源募集現況、需求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李小芬(2001)。學校行銷。社教雙月刊,101,55-56。
    李曉康、陳英泰(2002)。「市場化」趨勢對新加坡大學教育改革的影響。教育政策論壇,5(2),43-64。
    周克臣(2005)。體育新聞的經濟效益及其應用。2005年05月12日,取自: Sports NT~運動神網網頁:http://www.sportsnt.com.tw/sample/spo_sample/Ne-wsSample.asp?ap=24&db=E&id=6780。
    周武(2003)。國際事件行銷規劃與實務研究~鴻禧球場舉辦約翰走路高球賽競爭優勢探討。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月盛(1995)。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教師參與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木俊(1994)。桃園縣立體育場館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孟彥(2003)。企業管理(行銷管理)思考在教育上的應用。現代教育論壇,9,271-273。
    林忠仁(1996)。台北縣國中運動代表隊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建志(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建勳(2002)。我國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考量因素與教練自評現狀之探討。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慶川(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與家長對教育行銷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瓊惠(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對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邱彥瑄(2005)。從學校行銷理論,淺談國民中小學之學校經營。教育趨勢導報,13。
    洪嘉文(2000)。提升運動文化之策略。中華體育,13(4),1-8。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經營管理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洪嘉文(2003)。學校體育之未來發展。學校體育,13(2),5-13。
    洪嘉文、詹彩琴(2005)。推動社會資源贊助學校體育活動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9(4),32-41。
    胡政宏(2004)。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初探。學校體育雙月刊,14(6),70-76。
    胡耿毓(2000)。我國各級學校排球代表隊學生流失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范文曦(2002)。台北巿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教練之參與動機與領導行為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顯鋒(1999)。運動代表隊組織與訓練分析探討。大專體育,44,120-126。
    孫顯鋒(2000)。校務基金制度實施後國立大學校院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翁志成(1994)。運動團隊的理念及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191,55-62。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台北:師大書苑。
    高興桂(2001)。我國職棒球團企業經營困境因素與解決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涂志賢(1998)。運動教練領導風格與運動代表隊團隊文化關聯性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大昌(2003)。代表隊組訓。學校體育,13(2),39-44。
    張光銘(2004)。網路行銷在台中市國小體育育樂營上之應用。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定忠(1999)。國小體育組的制勝利器~體育經費實務。學校體育,9(6),17-25。
    張明輝(2002)。企業管理理論在學校經營的應用與省思。2004年11月20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ticle/scho-oladmin-20.pdf。
    張思敏(2003)。學校運動代表隊的經營管理。學校體育雙月刊,13(5),23-29。
    張茂源(2004)。淺析國民小學的學校自我行銷。研習資訊,21(6)。
    張浩桂(2004)。運動代表隊經營現況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為例。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勝輝(2003)。落實學校組訓運動代表隊,一圓奧運摘金夢~台北縣立明德高中體育團隊的管理與經營。學校體育,13(75),26-32。
    張勝輝(2004)。台北縣立完全中學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與選手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雅棻(2001)。體育重點發展學校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訓練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私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張瑛真(2004)。學校行銷策略在國民小學之應用~一所台中市國民小學之個案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2a)。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2b)。學校體育新願景~一二三希望工程。學校體育雙月刊,12(6),5-13。
    教育部體育司(2004)。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計畫。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2005)。教育部推動社會資源發展學校體育或衛生教學活動原則。台北市:作者。
    莊艷惠(1997)。教學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及內在動機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許沛祥(2003)。體育政策執行因素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學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許舒翔、周春美、沈建華(2002)。技職院校教育行銷策略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9,9-13。
    許詩旺(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郭振生(2003)。內部行銷導向、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地區國民小學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喜謀(2005)。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郭進財(2002)。學校體育的價值觀。國民體育季刊,12(1),76-79。
    陳建森(1997)。台北縣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振茂(1985)。行銷學。台北:巨浪。
    陳竟明(2002)。中華奧會與企業贊助互動之探索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進豐(2004)。國民小學校代表隊組訓的省思。國教世紀,213,41-45。
    陳雅玲、黃任閔(2004)。企業贊助對國小運動組織之影響~以La New 贊助高雄縣壽天國小為例。2004台灣休閒、運動、健康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手冊,屏東縣,大仁技術學院。
    陳瑞相(2005)。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運作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維智(2001)。花蓮全中運,民眾不愛,媒體不甩。2004年10月28日,取自:Sport-s NT~運動神網網頁:http://www.sportsnt.com.tw/sample/spo_sample/Sa-mple_03.asp?struct_id=4876。
    陳維智(2003)。運動行銷入門。載於彭小惠、王瑞麟、江澤群、呂銀益、呂謙、官文炎、林宏恩、林國榮、徐揚、許明彰、陳維智、黃煜等合著:運動管理學,0901-0924。台中市:華格納。
    陳慧玲(1992a)。行銷理論在推廣學校公共關係的應用。高市鐸聲,2(2),29-34。
    陳慧玲(1992b)。國民小學推廣學校公共關係之理論與實務研究。初等教育學報,3,203-242。
    陳龍雄(1989)。運動選手培訓的觀念與做法。國民體育季刊,18(3),44-51。
    陳麗鳳(1998)。全面品質管理與行銷管理在圖書館之應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4(3),15-32。
    彭俊鵬(2005)。台北市國小運動代表隊現況與組訓考量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建彰(1996)。行銷戰略模擬法。台北:遠流。
    彭曉瑩(2000)。師範院校教育行銷現況困境及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曾瑞成(2004)。學校體育活動與運動競賽的經營策略。學校體育,14(6),42-48。
    曾慧桓(2002)。國小運動代表隊和非代表隊身體自我概念及自我概念之差異及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程紹同(1997)。學校體適能活動之經營管理。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229-251。台北市:教育部。
    程紹同(2001a)。第5促銷元素:運動贊助行銷新風潮。台北:滾石文化。
    程紹同(2001b)。企業運動商戰剖析。臺北: 漢文書店。
    馮義方(1999)。企業對運動贊助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佑鋒(2003)。運動賽會的媒體策略對企業贊助意願之研究~以Nike贊助HBL為例。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金柱(2002a)。學校體育計畫促銷策略。研習資訊,19(3)。
    黃金柱(2002b)。體育運動策略性行銷。台北:師大書苑。
    黃俊英(2000)。行銷學(第二版)。台北:華泰書局。
    黃俊英(2001)。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黃俊英(2003)。行銷學的世界(第二版)。台北:天下遠見。
    黃淑汝(1999)。台灣地區職業運動贊助管理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煜(2003)。運動贊助與基金募集。載於彭小惠、王瑞麟、江澤群、呂銀益、呂謙、官文炎、林宏恩、林國榮、徐揚、許明彰、陳維智、黃煜等合著:運動管理學,0901-0924。台中市:華格納。
    黃煜(2005)。體育活動之策略與轉型。學校體育,15(5),23-29。
    黃煜、林房儹(2000)。台灣運動產業之範疇與分類研究,2000年國際體育運動管理研討會大會手冊,未出版。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27-28。
    黃煜、蔡明政(2005)。職業運動事業組織營運管理人力需求與培育。國民體育季刊,145。
    黃義良(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對「學校行銷」的態度、認知及學校行銷現況之研究。臺灣省學產基金會九十年中小學教師教育改革及教學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黃義良(2004)。國民中小學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銘順(2005)。苗栗縣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曉芬(2003)。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三所私立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楊宗文(1994)。體育政策執行之影響因素與實證分析。國立體育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楊智強(2002)。國小學童對舞蹈運動之消費行為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朝全(2001)。台北縣國小體育師資人力運用與學校體育經營概況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楊漢琛(2002)。我國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運作現況及重點項目發展考量因素分析。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葉憲清(2000)。二十一世紀理想的學校體育教師形象。國民體育季刊,29(1),4-11。
    董燊(1995)。國民小學體育組長之行政管理能力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雷小娟、王宜邦(2004)。學校運動代表隊的組訓與運作。淡江體育,(7),139-143。
    廖俊儒(2002)。運動行銷。載於程紹同、方信淵、洪嘉文、廖俊儒、謝一睿等合著:運動管理學導論,221-265。台北:華泰。
    廖學明(2003)。非營利運動組織應用善因行銷行為之研究~以台北縣體育會幼兒體育委員會及其合作企業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熊鴻鈞(2004)。台灣地區高級中學體育教師組織疏離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宜璇(2002)。非營利運動組織財源籌募策略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明光(1997)。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之潛在課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歐淑芬(2004)。運動訓練與學業成績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小學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潘建國(1997)。職業運動組織媒體公共關係之研究~以中華、台灣兩職棒聯盟為例。世新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聖明(2001)。國小學生家長與教師對家長教育選擇權認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蔣宜龍(1999)。企業贊助體育賽會效益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蔡進雄(2005)。教育政策行銷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6)。
    鄭承嘉(2003)。台灣職棒運動公關策略類型及實務問題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鄭政宗(1997)。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策略分析~以農業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清煌(2002)。我國非營利組織對運動贊助之研究~以基金會為例。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勵君(1998)。學校形象之行銷管理策略淺析。高市文教,63,55-59。
    盧俊成(1998)。網際網路的典範移轉暨網路市場與新經營模式之探索性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淑姿(2000)。我國職業運動聯盟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蕭富峰(2004)。行銷組合策略。台北:御書坊。
    謝水乾(2003)。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韓大衛(1995)。企業贊助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的動機與學生對企業贊助的認知及贊助效果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韓國瑾(1999)。大學院校體育室行政人員公共關係實施態度及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莉婷(2003)。淺談大學圖書館行銷工作。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館訊,131。
    羅旭壯(2001)。非營利運動組織主管對贊助認知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蘇獻宗(2000)國民小學體育運動團隊組訓日益減少之原因與補救之道。學校體育,10(3),57-62。
    Bompa, T. O. (1999). Periodization :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4th ed.;林正常等譯(2004)。運動訓練法。台北:藝軒。
    Bucher, C. A. & Krotee, M. L. (1998).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袁愈光譯(2000)。體育運動管理學。台北:麥格羅希爾。
    Drucker, P. F. (1974). 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李田樹譯(2002)。杜拉克~管理的責任。台北:天下。
    Gallahue, D. L. (1997). Developmental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aday’s Children;許義雄譯(1997)。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台北:麥格羅希爾。
    Horine, L. & Stotlar, D.K. (2004). Administ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rograms,5th ed.; 程紹同、呂佳霙、黃煜譯(2005)。體育運動行政與管理。台北:麥格羅希爾。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Insights from A to Z.;張振明譯(2004)。行銷是什麼。台北:商周。
    Leritt, T. (1996). The Marketing Information.;余佩珊譯(1997)。引爆行銷想像力。台北:遠流。
    Mullin, B. J., Hardy, S. & Sutton, W. A. (1993). Sport Marketing.2nd ed;程紹同、江澤群、黃煜、彭小惠、呂佳霙等譯(2003)。運動行銷學。台北:藝軒。
    Pitts, B. G. & Stotlar, D. K. (1996). Fundamentals of Sport Marketing.;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譯(2000)。運動行銷學。台北:華泰。

    二、西文部份
    Bennett, P. D.(1988). Dictionary of marketing terms. CH: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Brooks, C. (1990). Sponsorship:Strictly Business. Athletic Business, 59-62.
    Chelladurai, P. & Danylchuk, K. E.(1984). Operative goals of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Perceptions of athletics adminnstrator. 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s, 9, 33-41.
    Coakley, J. J.(1994).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St. Louis,MI: Mosby-Year Book.
    Gratton, C. & Taylor, P.(1985). Sport and recreation: An economic analysis. New York:London.
    Hiebing, R. C. & Cooper, S. W. (1990). How to write a successful marketing plan. Lincolnwood, IL : NTC Business Books.
    Hoffman, D. L. & Novak, T. P. (1996).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60(3), 50-68.
    Jackson, E.L. & Dunn, E.(1988). Integrating ceasing participation with other aspects of leisure behavio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 31 - 45.
    Janowski, D. A.(1980). Corporate sponsorship of sports event as a marketing strateg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Kassarjian, H. H. (1977). Conte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 8-18.
    Kotler, P. (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33(1),10-15.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Andreasen, A. R.(1987).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ions(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Midnak, C. J.(1978). A generic concept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50, 14.
    McCarville, R. E. & Copeland, R. P.(1994). Understanding Sport Sponsorship through Exchange Theory.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02-114 .
    Norris, J. S. (1984). Public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 J . : Prentice-Hall.
    Sallis, J. F., Hill, R. D., Fortmann, S. P. & Flora, J. A.(1986).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t the worksite: Cardiovascular risk reduction. In M. Hersen, R.M. Eisler, & P.M. Miller (Eds.), Progress in behavior modification, 20, 161-197. New York:Academic press.
    Sleight, S.(1989). Sponsorship:What it is and how to use it. Maidenhead, Berkshire, England:McGraw Hill.
    Stotlar, D. K. (1993). Successful sport marketing. Dubuque, IA : Brown and Benchmark.
    West, P. T. (1985). Educ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Beverly Hill, CA: Sage Publication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