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婉嫣
Huang, Wan-Yen.
論文名稱: 艱難中的信仰:以北京兩間家庭教會中的大學生為例
Faith in difficult times: a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 members in two Beijing house churches
指導教授: 陳明祺
Chen, Ming-Chi.
口試委員: 黃克先
Huang, Ke-Hsien.
古明君
Ku, Ming-Ch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社會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ciology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宗教三色市場理論中國基督教中國大學生基督徒家庭教會
外文關鍵詞: a triple‐market model, Christianity in China, House church,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Christia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基督教在中國受到黨國體制的宗教政策管制、打壓、迫害下,為了生存並同時回應信眾的心靈需求產生多種類型的組織,包括官方的三自教會組織到地下家庭教會等等。習近平主政後,對家庭教會的迫害程度上升,對校園更是進行多重管控。本文將透過楊鳳崗的宗教三色市場理論架構,聚焦在北京市兩間家庭教會的大學生,了解家庭教會的灰色市場越來越小的當代中國,為大專院校的大學生帶來什麼樣衝擊,並探討這些大學生如何在艱難的大環境中維持信仰。
    研究結果顯示在患難的大環境中,受訪的大學生得以在艱難中維持信仰的原因包含校園同儕對信仰自由的支持態度、校園同儕對信仰而來的質疑讓自身有信仰深化的機會、教會同伴的社會與情感支持、自身信仰能改變中國環境的使命感及在信仰中超脫肉體感官的神靈經驗中帶來的超脫世俗的認同感。
    黨國體制下的宗教政策難以全面管控信仰者對教義的實踐及信仰而來的體驗,反而因其創造的艱難環境為信仰者帶來深化信仰契機及超脫世俗認同的感受。這些宗教體驗和社會因素是黨國體制控制下基督信仰得以生存的重要關鍵,也是宗教三色理論中灰市甚或是黑市能夠存在的重要微觀基礎之一。


    Christianity in China is controlled, suppressed, and persecuted under the religious policies of the party-state system.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respond to the spiritual needs of believers at the same time, various types of organizations have emerged, including official Three-Self church organizations to underground house churches. After Xi Jinping came to power, the persecution of house churches has increased, and the campus has been subject to multiple controls. The study will utilize the triple‐market model of Yang Fenggang’s theory to focus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two house churches in Beijing, and understand how the gray market of house churches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what impact it will bring to college students. Explore how these college students maintain their faith in a difficult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in a difficult environment, the reasons why the interviewed college students are able to maintain their faith 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include their peers’ supportive attitude towards freedom of belief, the questioning of their beliefs by their peers, which gives them opportunities to deepen their beliefs, and their fellow church members.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of his own beliefs, the sense of mission that his own beliefs can change the Chinese environment, and the detached sense of mundane identity brought by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of transcending the physical senses in the belief.
    Religious policies under the party-state system cannot fully control the practice of the doctrine and the experience of believers. On the contrary,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 environment it creates, it brings believers the opportunity to deepen their beliefs and feel beyond secular identity. These religious experiences and social factors are an important key to the survival of Christianity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arty-state system, as well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icro-founda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a gray market or even a black market in the triple‐market model.

    目錄 第一章 前言------6 一、問題意識 二、大學生艱難中的信仰與中國的「宗教熱」現象 三、中國大學校園與信仰的衝擊 四、小結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 12 一、社會主義新時代下的宗教市場 二、宗教三色市場論及其批判 三、中國宗教復興後的打壓 四、中國近期的宗教政策 五、研究方法與對象 第三章 在艱難中維持信仰的家庭教會大學生-------27 一、北京家庭教會與它們的大學生 二、家庭教會中有海外經驗的大學生 三、基督教二代 四、家庭教會大學生在黨國體制下的信仰展現 第四章 結論------69 參考資料---------73

    BBC新聞中文網(民107年12月12日)中國成都家庭教會百人被捕 非官方教會再受打壓。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6522026。
    BBC新聞中文網(民108年12月30日)中國牧師王怡獲刑9年 學者指北京意圖警告其他教會。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0948041。
    Yang, F. (2006), THE RED, BLACK, AND GRAY MARKETS OF RELIGION IN CHINA. Sociological Quarterly, 47: 93-122.
    中央社網站(民108年4月16日)六四天安門事件概述。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4155005.aspx。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民106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取自:https://reurl.cc/20XDem。
    天下編輯部(民108年6月4日)六四機密最新曝光〈新天安門文件〉(下):原來習近平所作所為30年前已經決定。【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5497。
    王晨麗(2010)青年家庭教會弱組織形式初探。上海:復旦大學碩士論文。
    王琳(2011)當代上海地區海歸基督徒的身分認同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碩士論文。
    王韻(2013)宗教市場的國際與國內因素:從兩岸政教關係研究探討一個宗教 市場論的新研究架構。中國大陸研究58(1):65-102。
    自由亞洲電台(民108年5月9日)新一輪基督教清洗行動,北京誓言把
    家庭教會「清零」【台灣公義報】。取自:https://reurl.cc/9E2mVj。
    自由時報(民108年5月15日)執行3去方針,北京展開「清零行動」欲徹
    底抹殺基督教。取自:https://reurl.cc/9E2m4O。
    佚名(民105年3月19日)中國教會近代發展:三自教會與家庭教會。【迴響】。取自:https://reurl.cc/KkZk8g。
    李素菊,劉綺菲(2000)青年與「宗教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李凡(2011),中國大陸家庭教會的發展及其影響。當代中國研究通訊16:29-30。
    邢福增(2016)拆十字架的政治-浙江省「三改一拆」運動的宗教:政治分析。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44:25-61。
    邢福增(2017)反右派鬥爭與中國基督教。二十一世紀雙月刊(學術論文)164:22-35。
    邢福增(民109年1月2日)看,在黑暗世代以生命證道的傳道者與王怡牧師並肩同行。【時代論壇】取自: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60754&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邢福增(民109年4月8日)中國的政治、宗教與自由。(青年系列講座第五場文字稿)
    孫尚揚、韓琪(2013)北京市大學生基督徒的教會選擇與宗教委身。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39:73-99
    孫尚揚、韓琪(2013)田野與數據裡的中國基督教-神學論題引介。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39:19-31。
    秦雨霏(民105年2月8日)反對拆除十字架 浙江官方教會領袖被捕。【大紀元】取自:https://www.epochtimes.com/b5/16/2/8/n4635843.htm。
    馬西莫·英特羅維吉(民108年1月25日)天安門事件影響宗教三十載。【寒冬雜誌網】取自:https://zh.bitterwinter.org/tiananmen-incident-affected-religion-30-years/。
    馬西莫·英特羅維吉(民109年1月2日)中國2019年新頒布《宗教團體管理辦法》:從糟糕到更糟糕。【寒冬】取自:https://zh.bitterwinter.org/chinas-new-measures-for-religious-groups-2019/。
    張彥(民105年10月9日)信仰復興之後,中國收緊宗教政策。【紐約時報】取自: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61009/china-religion-regulations/zh-hant/。
    張彥(民105年5月23日)浙江兩年拆上千十字架,中國或進一步限制基督教。【紐約時報】取自:https://reurl.cc/7XOjKQ。
    張煒升(2007)當代中國宗教熱的探討。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7:7-8。
    統戰部整理(民108年11月12日)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抗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福建農林大學網站】。取自:http://www.fafu.edu.cn/2019/1112/c449a48322/page.htm。
    莊正明(民108年5月10日)中共再清洗基督教 北京家庭教會面臨「清
    零」 【大紀元】。取自:https://reurl.cc/b50K7y。
    郭承天(2015)大陸宗教事務條例與宗教中國化。展望與探索15(10):25-31。
    郭穎頤、雷頤(1995)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黃克先(2015)區隔但交纏互賴的信仰復振: 中國城市教會中農村移民的宗教生活。台灣社會學30:55-98。
    黃克先(2017)世俗時代中宗教徒的雙層反身性: 以中國基督教大學生為例。臺灣社會學61:1-50。
    新華社(民105年4月23日)習近平出席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人民網】取自:https://reurl.cc/rxpQly。
    葉林(2009)大學生基督信仰調查。新世紀週刊29:48-51。
    葉蘭(民108年5月15日)北京「清零」活動進行中,多個家庭教會連遭取締【寒冬雜誌網】。取自:https://reurl.cc/7X5zjy。
    零」 【大紀元】。取自:https://reurl.cc/b50K7y。
    赫海威(民107年12月26日)「我們不會拋棄信仰」:政府嚴打下的中國地下教會。【紐約時報中文網】取自: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81226/china-christmas-church-crackdown/zh-hant/。
    劉建平(2008)紅旗下的十字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德國之聲(民108年12月27日)宗教中國化:中國將重新編訂〈聖經〉與〈古蘭經〉,「防止異端邪說顛覆國家」。【風傳媒】取自:https://reurl.cc/kdmLyL。
    薩拉.庫克(2017)中國靈魂爭奪戰:習近平治下的宗教復興、壓制和抵抗。【Freedom House】,取自:https://freedomhouse.org/zh-hant/report/special-report/2017/zhongguolinghunzhengduozha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