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正龍
Cheng Lung Huang
論文名稱: 國小學童運用同步構圖平台於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之探究
The study of Cacoo platform for elementary stud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rning
指導教授: 王鼎銘
Ding Ming Wa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4
中文關鍵詞: 雲端運算圖形組織鷹架式理論合作學習理論
外文關鍵詞: Cloud Computing, graphic organizers, scaffold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運用雲端運算工具Cacoo平台進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鷹架式合作圖形化學習時,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本研究以宜蘭縣某國小44位五年級學童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六週空氣與燃燒單元中的活動,學童依班級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在Cacoo平台上進行鷹架式合作圖形化學習,對照組則運用Cacoo平台進行非鷹架式之合作圖形化學習。
    本研究發現:(一)在Cacoo平台上,低分組不論是鷹架式與非鷹架式合作圖形化學習均能提升低分組學習成效 (二)高分組與低分組學童均對圖形組織、合作學習、學習感受的構面,呈現正面的態度。
    本研究結論:(一)運用Cacoo平台進行鷹架式合作圖形化學習能提升學童在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成效; (二)運用Cacoo工具進行國小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單元學習,能提升學童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根據研究結論,論文最後針對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effects and the attitude changes toward Cloud Computing Cacoo platform from the students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room.
    Subjects in this study were forty-four fifth grade students in Yilan County which divid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 students were further divided to high scores and low scores group.
    A six-week air and combustion instruction activity was design and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were used the graphic organizers tools and scaffolding learning method in the Cacoo platform,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students were only used the graphic organizers tool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with Cacoo platform.
    The major finding of this study as follow:The Cacoo platform provided enhance learning help to the low scores group students from both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All students in this study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using graphic organizers , cooperative learnings and learning perceptions.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Cacoo platform system accompanies with graphic organizers tools and scaffolding learning method in has significance impacts on pupils’learn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room. Recomme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was included following conclus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 第四節 名詞解釋3 第五節 研究流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雲端運算5 第二節 圖型組織7 第三節 鷹架學習理論12 第四節 合作學習理論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21 第一節 研究設計21 第二節 研究樣本與域22 第三節 研究實驗流程23 第四節 研究工具24 第五節 研究資料與分析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31 第一節 學生學習成效31 第二節 學生學習態度34 第三節 學生學習成果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44 第一節 結論44 第二節 建議45 參考文獻46 中文部分46 英文部分48 附錄49 附錄一教學設計49 附錄二學習成效測試驗題目鑑別度一覽表53 附錄三測驗試卷54 附錄四學習回饋單問卷55 附錄五學習階段性任務有無鷹架對照表56 附錄六學習歷程59 附錄七學習成果81

    王瓏真(2012)。雙電子對提供者對磷烯錯合物之結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
    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方國榮(2009)。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 ~ 以「植物世界面
    面觀」單元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吳怡珣(2011)。運用GS平台支援小組合作學習於新詩寫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新竹市。
    余照陽(2009)。應用合作學習教學對小四學童學習自然與生活科技成效之探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李欣蓉(譯)(2005)。Karen Bromley, Linda Irwin-De Vitis & Marcia Modlo著。圖像化學
    習: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Graphic Organizers)。台北:遠流。
    李吳軒(2010)。電腦支援合作學習對因數概念學習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
    科技研究所,新竹市。
    林倩如(2009)合作學習應用在幼稚園科學活動之研究--以種植活動為例。國立花蓮教育
    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花蓮市。
    林怡箴(2007)。運用平板電腦支援教師於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之融入與應用。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新竹市。
    林文真(2004)。圖形組織工具訓練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生問題解決思考歷程影響之相關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台北市。
    林憶潔(2009)。心智圖結合資訊融入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
    育研究所,花蓮縣。
    柯姿伶(2010)。圖形組織運用於國小二年級國語課文大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台北市。
    陳中民(2012)。故事結構鷹架對於學童創作經驗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
    究所,桃園縣。
    陳秀惠(2012)。幼兒族語教學的語言鷹架之個案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台
    東市。
    陳端鋒(2008)。應用網路概念構圖學習平台和戶外概念式學習系統之設計與實踐於國小
    高年級綜合課程(社區鳳梨栽種與生態環境學習) 。國立中正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
    嘉義縣。
    康姿瑩(2012)。探討鷹架教學對高職程式設計學習之助益。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
    所,高雄市。
    陳郁樺(2012)。訊息即時性對專案學習的影響:以Moodle及Facebook為例。臺北市
    立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碩士學位學程,台北市。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市:教
    育部。
    張文瑩(2012)。雲端化專題導向合作式學習-以Google Docs及Facebook為共同創作平
    台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台南市。
    許俊義 (2008)。以Moodle數位學習平台改進國小六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臺中技術學院,
    資訊科技與應用研究所,台中市。
    黃贊樺(2011)。探討科學解釋文字鷹架融合POE策略對概念改變與科學解釋能力影響之
    研究-以光學單元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新竹市。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圖書。
    黃聰裕(2010) 。線上合作學習系統之建置與評估研究以國小數學領域為例。雲林科技大
    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雲林縣。
    蔡佳霏(2012)。利用教師鷹架與同儕鷹架促進二年級學生數學解題能力之研究。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盧珍瑩(2007)。運用鷹架理論於國小二年級科學概念學習之研究-以「聲音」教學為例。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藍建宏(2012)。語音智慧搜尋加雲端運算的創新商業模式與藍海策略研究─以蘋果Siri
    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桃園縣。
    Bromley, K., Irwin-Devitis, L., & Modlo, M.(1995).Graphic Organizer visual strategies for
    active learning . NY: scholastic professional books.
    Debra , J.P.,(1992). The negotiation of meaning and the transfer of responsibility
    for learning through teacher scaffolding and student self-scaffolding of instruc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Dissertation. discourse event.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Hannafin, M., Land, S., & Oliver, K.(1999).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undations, methods, and models. In C. M. Reigeluth (Ed.),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Vol. II). Mahwah, NJ: Erlbaum.
    Hall, T., & Strangman, N.(2012). Graphic Organizers. Retrieved October 10, 2012, from
    http://aim.cast.org/learn/historyarchive/backgroundpapers/graphic_organizers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Holubec, E.(1994).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hnson, D. W., & Johnson F.P.(1994). The new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school. Alexandria, VA :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ilson, F. (1973). A Introduction to Group Skil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Vygotsky, L. S.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Wood, P. , Bruner, J. , & Ross, G.(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7, 89-10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