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梨梅
Chang Li-mei
論文名稱: 鹿港鎮文化資產之經濟效益評估
指導教授: 闕雅文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鹿港旅行成本法層級分析法遊憩效益
外文關鍵詞: Lukang, travel cost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recreation value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鹿港」這個在台灣發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小鎮,並沒有因經濟成長而繼續發展成為一個大都市,反而保留了許多繁華時期的傳統建築與文化,是個文化資產豐富的小鎮,文化資產保存可保護文化遺產,也帶來了觀光收入,這一部分的效益評估並無法以一般財貨市場交易價格衡量,必須使用非市場財貨評估法來加以估計,旅行成本法(travel cost model,TCM)是基於消費者可觀察的實際行為,來探討遊客從事某地點旅遊活動所投入之支出和旅遊次數間的關係,因此本研究從遊客直接使用的交通成本、時間成本及門票的支出等,來推估對遊憩的需求函數,並以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CS)理論來評估鹿港文化資產的經濟效益,而旅行成本法並無法直接算出「古蹟與歷史建築」、「小吃特產」、「傳統藝術」與「宗教活動」分別為鹿港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將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建立層級兩兩比較,來了解遊客對鹿港觀光吸引力的期待值,再算出「古蹟與歷史建築」、「小吃特產」、「傳統藝術」與「宗教活動」分別為鹿港帶來的經濟效益。
    本研究以旅行成本法與層級分析法為理論基礎,以計數模型(count data model)做為估計需求函數時所使用的計量模型,計算出受訪遊客之消費者剩餘,結果顯示:最近一年鹿港地區受訪遊客每人每次之CS為6,006元,每人每年之CS為24,024元,以一年40萬遊客計算,一年之遊憩效益達96.1億元,依照AHP權重計算各吸引力之效益為古蹟與歷史建築32.67億元,小吃特產33.63億元,傳統藝術17.3億元,宗教活動12.49億元;在沒有任何假設情境下,未來一年鹿港地區受訪遊客每人每次之CS為6,628元,每人每年之CS為19,884元,以一年40萬遊客計算,一年之遊憩效益達79.54億元,依照AHP權重計算各吸引力之效益為古蹟與歷史建築27.04億元,小吃特產27.84億元,傳統藝術14.32億元,宗教活動10.34億元。此結果可能與沒有假設情境有關,遊客對旅遊地點的選擇會因鹿港我已經來過,在沒有特殊吸引力的情境假設,到訪次數就減少了,但從每人每次之CS值仍可見鹿港仍具高度的吸引力,觀光產業仍具較高之經濟效益。


    Lukang is an important town during the developing period of Taiwan. She doesn’t turn into a large city with promotional economic prosperity. On the contrary, she retains many traditional buildings and cultures of that time. The history of the town of Lukang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rapid change.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not only preserves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increases the tourist industry. The recreation value cannot be manifested through market transaction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use non-market goods”to find the value of their benefits. The travel cost model is base on consumer’s pattern of consumption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vel cost and visiting times. This study uses the cost of traffic, time, tickets, etc. to establish the tourist demand coefficient, and calculates the consumer surplus of tourists. But the travel cost model cannot figure out the benefits of monument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local food and specialties, folk artists, and religious belief directly. The study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of concepts, and establishes hierarch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Lukang to figure out the benefits of monument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local food and specialties, folk artists, and religious belief.
    Results show:the recreation value per capital in recent a year of tourists in tourist of Lukang is 6,006 NT, and the yearly recreation value per capital is 24,024 NT; calculating with 4 hundred thousand tourists per year,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is 9.61 billion NT. According to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of monument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is 3.267 billion NT,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of local food and specialties is 33.63 billion NT,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of folk artists is 1.73 billion NT,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of religious belief is 1.249 billion NT. Without assumption, the recreation value per capital in future a year of tourists in tourist of Lukang is 6,628 NT, and the yearly recreation value per capital is 19,884 NT; calculating with 4 hundred thousand tourists per year,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is 7.954 billion NT. According to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of monument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is 2.704 billion NT,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of local food and specialties is 2.784 billion NT,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of folk artists is 1.432 billion NT, the annual recreation value of religious belief is 1.034 billion NT. The result is in relation to without assumption situation. The times of tourists’ visiting are reducing in the future year, but the consumer surplus of tourist shows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of tourist industry in Lukang.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第一節  鹿港文化資產之文獻分析…………………… 7 第二節 旅行成本法之文獻分析……………………… 12 第三章  研究區概況 ………………………………………… 22 第一節  鹿港的歷史背景與現況……………………… 22 第二節 鹿港的觀光吸引力…………………………… 26 第四章  理論與實證模型建立 ……………………………… 30 第一節  理論模型建立………………………………… 30 第二節 問卷設計……………………………………… 33 第三節 實證模型與變數設定………………………… 39 第五章  問卷調查與實證結果分析 ………………………… 41 第一節  調查結果分析………………………………… 41 第二節  實證模型估計結果…………………………… 5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7 第一節  結論 …………………………………………… 57 第二節  建議…………………………………………… 59 參考文獻…………………………………………………………… 60 附錄

    王景正(1996),《結合旅行成本資料與假設市場資料估計淡水河系環境品質改善之效益》,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研究所論文。
    尤文良(2001),《鹿港街、庄廟宇的神聖空間及其內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喻 劉癸君(2002),「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櫻花季之效益評估—以旅行成本法為例」,《林業研究季刊》24(3),19-28。
    林士彥,許世芸,張良漢與徐秀珍(2006),「旅遊地生命週期模式運用在鹿港觀光發展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3),1-20。
    林靖凱(2000),《保存行動轉化古蹟成為社區公共空間過程的回顧與省思--鹿港日茂行個案》,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林淑瑜(1996),《雪霸國家公園遊憩效益評估》, 國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妍伶(2007),《臺灣外岸磯釣遊憩效益之評估》,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永珍(2007),《九年一貫國小社會學習領域經濟概念之研究~層級分析法之應用》,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明美(2008),《遺址博物館價值之經濟評估:以台灣十三行博物館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
    交通部統計處(2007)《95年台灣地區自用小客車使用狀況調查》。
    交通部統計處(2008)《96年台灣地區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李國忠(1993),「特徵觀光遊憩資源開發之效益評估-金門觀光發展個案」,《台大農學院研究報告》,33(2),87-109。
    李泳龍,葉光毅與楊欣薇(2002),「台南市歷史文化財觀光效益評估—TCM與CVM方法之比較研究」,《第六屆國工規劃論壇》。
    李瑞圓(2006),《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保存活化旅遊之公共價值與策略規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振銘(2003),《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經濟管理之經濟研究》 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真滿 陳凱俐(2000),「遊憩資源之效益評估—以宜蘭縣為例」,《宜蘭技術學報》,(5),91-104。
    沈佩儀(2001),《當代觀光凝視的建構─以鹿港古蹟旅遊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沈珍珍(2003),《臺灣賞鯨豚活動之遊憩效益評估》, 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勤銘(2005),《台灣北部海岸線旅遊遊憩效益之評估》,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竺凱與鄭蕙燕(2005),「台灣東部賞鯨旅遊之登船港口遊憩效益評估」,《農業經濟半年刊》,(77),45-67。
    施添福(2000),《鹿港鎮誌地理篇》,彰化:鹿港鎮公所。
    施紫芳(2006),《小吃在鹿港的休閒魅力》,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施美莉(2008),《臺灣木雕藝術文化創意產業之研究─以鹿港木雕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胡正欣(1998),《台灣地區觀光魚市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禮恩(2006),《古蹟保存區永續經營管理機制之研究》,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念祖(2004),「確當的勞動、敎育與文化:工匠勞動的意義」,《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2(1),65-119。
    莊展鵬主編(1994),《台灣深度旅遊手冊--鹿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徐瓊信,黃惠如,陳哲聰與莊慶達(2005),「小琉球島嶼之海洋生態旅遊及其社會經濟效益評估」,《臺灣水產學會刊》,32(4),355-365。
    徐惠鈴(1998),《古蹟保存結合社區特性發展之研究--以鹿港日茂行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徐鳳儀(200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興建之潛在益本比評估》,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文宏(2000),《臺灣北海岸娛樂漁業之經營分析》,國立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巧宜(2005),《文化資產維護的想像與現實:鹿港日茂行的保存及規劃經驗初探》,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健主編(2005),《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台北市:雙葉書廊。
    陳宗玄,陳淑君與高珮如(2003),「居民對文化資產保存認知與願付價格之研究-以鹿港鎮與台南安平地區為例」,《朝陽學報》,(12),271-291。
    陳麗琴、汪大雄、黃進睦、林國銓(2002),「福山植物園遊憩效益之評估」, 《台灣林業科學》, 17(3),375-385。
    陳凱俐(1996),「遊憩區經濟效益評估之應用與比較—以頭城休閒農場為例」 ,《宜蘭農工學報》,(12),23-39。
    陳凱俐、林雲雀(2004),「宜蘭縣遊憩區之遊憩效益評估」,《中華林學季刊》, 37(3),293-302。
    陳凱俐 林雲雀(2005),「不同旅遊需求函數設定下之遊憩效益比較—以宜蘭縣為例」,《農業與經濟》,(34),91-120。
    陳詩璋(2000),《碧砂漁港發展多功能利用之經濟效益評估》,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澄津(2002),《梧棲漁港多功能利用之經濟分析》, 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炤華(2003),《彰化縣鹿港鎮地區性觀光市鎮的發展機制與策略建議之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陳允勇(2004),《歷史街區保存之探討-以鹿港古市街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遠(2005),《從鹿港天后宮來探討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玄奘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潔瑩(2006),《節慶活動遊憩體驗與遊憩效益之探討》,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志遠(2004),《台灣的工藝》,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張燕琳(2000),《「鹿港古蹟保存區」之環境行為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薇文(2003),《以旅行成本法估計風景區遊憩效益—內灣風景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黃秀政撰(1990),《鹿港鎮志沿革篇》,彰化:鹿港鎮公所。
    黃宗成,李謀監與朱容慧(2002),「國人對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條文認知與罰則態度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8(1),15-38。

    黃成輝與曾偉君(2006),「台灣沿海濕地以及紅樹林之遊憩效益」,《觀光研究學報》,12(1),43-66。
    黃宗煌(1987),「旅遊成本法與特徵旅遊成本法之比較研究」,《中國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137-159。
    黃宗煌(1990a),「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之遊憩效益的評估」,《台灣銀行季刊》,41(3),282-304。
    黃宗煌(1990b),「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之遊憩效益的評估」,《台灣銀行季刊》41(3),305-325頁。
    黃世祺(1996),《鹿港古蹟保存區政策過程之研究》,東海大學公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黃建盛(2003),《台灣鹿港龍山寺屋頂構成之歷時性研探》,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黃靖雅(2001),《鹿港龍山寺對遊客之文化觀光吸引力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黃齡儀(2004),《鹿港特色文化在特產包裝上之運用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淑卿(2008),《鹿港寺廟楹聯研究—以媽祖及武聖奉祀為研究場域》,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珮玲(1998),《國有森林遊樂區之遊憩效益評估—以奧萬大森林遊樂區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世賢(1998),《國家公園經濟效益值之評估—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逶騰(2007),《有機觀光草莓園之遊憩需求與經濟效益評估~以大湖地區觀光草莓園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程雅立(2001),《以觀光行為模式行觀光資源市場區隔為歷史街區觀光市場需求之研究-以鹿港鎮歷史街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曾偉君與黃俊燁(2006),「選項集合在隨機效用模型應用之關鍵性-以沿海溼地遊憩價值之評估為例」,《經濟論文叢刊》,34(2),209-243。
    游惠如(2004),《台灣本島國家公園遊憩效益評估--綜合隨機效用模型之應用》,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賀天俊(2002),《深澳漁港之娛樂漁業經營與遊憩效益分析》,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靜文(1999),《社區倘賣唔? --觀光型社區之消費者需求分析》,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勝(2001),《鹿港的角頭與角頭廟》,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祝菁(2003),《應用鹿港地方文化圖像符號於視覺設計創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麗靜(2007),《東石漁人碼頭遊憩行為與遊憩經濟效益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詹雅文(2001),《墾丁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之效益評估》,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廖如玉(2001),《鹿港「古市街」生活環境博物館建構之研究--歷史空間的文化詮釋與呈現》,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祥亨(2003),《陽明山國家公園旅遊資源經濟價值評估》,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佩吟(2006),《臺灣主要國家公園遊憩效益評估—旅遊需求體系模型之建構》,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錦龍(2001),「應用非線性隨機效用模型探討台灣森林資源的遊憩價值」, 《農業與經濟》,(27),61-86。
    劉癸君(2003),《以條件評估法與旅遊成本法評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之遊憩效益》,嘉義大學農學院林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國寶(1994),《忠勇山登山步道景觀資源遊憩效益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蔡宏進(2004),《休閒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明欽(2003),《臺灣北海岸休閒漁港市場區隔與遊憩效益之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蕙燕、張偉祐、林政德(2000),「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遊客之遊憩效益與時間成本:截斷式撥爾生模型之應用」,《農業經濟半年刊》,(67),161-178。
    鄭媖壬(2007),《花蓮縣沿岸休閒海釣之經濟效益分析》,國立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鄭豐穗(2008),《臺灣木雕神像之研究》, 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20。
    盧雍謨(2008),《觀光旅遊資源經濟價值評估之研究–以台東縣綠島為例》,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旻熹(2002),《遊客對古蹟解說需求之研究:以鹿港地區為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代基等(2002),《環境保護之成本效益分析--理論、方法與應用》,台北市:俊傑書局。
    顏淑惠(2005),《鹿港南管的文化空間與樂社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魏亦羚(2009),《捏麵製作在吉祥供物的表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怡文(2005),《鹿港傳統寺廟前殿秀面裝飾藝術探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紀雄(1993),《遊憩效益評估之最適模型選擇》,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冠珠(2002),《臺北市古蹟保存與維護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Chakraborty K. 、E. J. Keith(2000),“Estimating the Recreation Demand and Economic Value of Mountain Biking in Moab Utah:An Application of Count Data Model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43(4),461-469.
    Feather P.M.(1994),“Sampling and Aggregation Issues in Random utility Model Estim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76(4),772-780.
    Freeman(1993),“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values:theory and methods. Washington,” DC:Resource for the Future.
    Greene G. ,C.B. Moss and T. H. Spreen(1997),“Demand for Recreational Fishing Tampa Bay Florida:A Random Utility Approach ,”Marine Resource Economics, Vol.12, 293-305.
    Hanley N. and C. L. Spash(1993),“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the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Stiring, ”Scotland ,23-52.
    Hicks R. L. and Ivar E. Strand(2000),“The Extent of Information:Its Relevance for Random Utility Models,”Land Economics ,76(3),374-385.
    Joo J., Yim J., Lee CK.(2009), “Protecting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sites with the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Vol. 17, Iss. 3; pg. 397
    Kaoru Y., V. K. Smith and J. L. Liu(1995),“Using Random Utility Models to Estimate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Estuarine Resourc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77,141-151.
    King C. L. and C. J. Thomson(1996),“The Implications of Model Specification for Welfare Estimation in Nested Logit Model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78 ,103-114.
    Menkhaus S. and D.J. Lober(1996),“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and the Valuation of Tropical Rainforests in Costa Ric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47,1-10.
    Sims R.(2009), “Food, place and authenticity: local food and the sustainable tourism experienc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Vol. 17, Iss. 3; pg. 321
    Saaty, T. L. (1990),“ How to make a decision :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48,9-26.
    Shtrstha R.K.、A.F. Seidl、 A. S. Moraes(2002),“Value of Recreactional Fishing in Brazilian Pantanal : A Travel Cost Analysis Using Count Data Models,”Ecological Economic ,42,289-299.
    Smith V. K.、Palmquist R. B.、Jakus P.(1991),“Combining Farrell Frontier and Hedonic Travel Cost Models for Valuing Estuarine Quality,”The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73(4).
    Trudy Ann Cameron(1992),“Combining Contigent Valuation and Travel Cost Data for the Valuation of Nonmarket Goods,”Land Economics, 68(3)302-317.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網頁之政府資訊公開之研究報告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selno=396&relno=396與
    行政資訊網頁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觀光政策白皮書http://admin.taiwan.net.tw/auser/b/wpage/page1.htm(98年3月)
    鹿港地政事務所網頁http://www.lg-land.gov.tw/
    交通部觀光局網頁 http://www.taiwan.net.tw/
    鹿港導覽網http://www.lukang.net/
    鹿港鎮公所全球資訊網http://www.lukang.gov.tw/
    鹿港觀光文化資訊網http://tour.lukang.gov.tw/lukang/index.asp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網頁http://web.hach.gov.tw/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頁http://www.cca.gov.tw/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