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雅玲
Lin,Ya-Ling
論文名稱: 視覺藝術課程與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Study of Visual Arts Curriculum and Class Management
指導教授: 蕭銘芚
Shiau, Ming-Twen
口試委員: 黃銘祝
Huang, Ming-Chu
余季音
Yu, Ch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學院 - 藝術與設計學系美勞教師碩士在職專班
In-service Master Program of Arts Education for Teachers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視覺藝術班級經營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visual arts, classroom management,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疫情之下,人們戴起了口罩,互動開始依賴網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迫變得疏離,而學校這個場域也無可倖免。復課之後,雖然學生開始有了真正的交流,但研究者卻發現許多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別於以往,於是思索改變的可能。本研究欲探討國小視覺藝術課程的實施與班級經營的關係,於過程中讓學生嘗試去手作、體驗與分享,增加同儕互動的機會,並以多元的媒材進行課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期盼對班級氛圍有正向的影響。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蒐集視覺藝術課程與班級經營的相關文獻做規納分析後,以新竹市龍山國小六年某班作為教學研究對象,進行為期七週十四堂課的視覺藝術課程。課程之後,研究者以學生的學習回饋單、教學者的教學省思表和專家教師的觀課記錄表,採三角交叉檢證法來分析、歸納研究資料,並輔以各科科任教師與家長們的觀察回饋,來說明研究的結果、實施的困境與因應策略。

    本研究目的有三點:
    一、探討國小視覺藝術課程與班級經營的關聯
    二、設計多元媒材的視覺藝術互動課程
    三、探討視覺藝術課程對班級經營的影響

    從研究的結論來看,視覺藝術課程運用於國小的班級經營,有助於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促進人際溝通的能力,並正向提升班級氛圍,可以作為未來視覺藝術課程相關研究的參考。

    關鍵詞:視覺藝術、班級經營、行動研究


    During the pandemic, widespread mask-wearing and increased reliance on online interactions have led to a sense of social distancing among people, impacting school environments as well. Upon reopening, although students resumed face-to-face interactions, researchers noticed changes in their learning habits, prompting considerations for adapt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s curriculum and its impact on classroom management. Through activities involving hands-on creation, experiences, and peer sharing using diverse media, the study aims to enhance peer interaction, stimulate students'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 and positively influence classroom atmosphere.
      Conducted as action research, the study reviewed literature on visual arts curriculum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focusing on a specific sixth-grade class at Longshan Elementary School in Hsinchu City. A 7-week, 14-lesson visual arts program was implemented. Post-course, data from student feedback forms, teacher reflection sheets, expert observation records, as well as feedback from subject teachers and parents were triangulated using cross-validation to analyze and synthesize research findings, addressing outcomes,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This study aims to:
    1.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s curriculum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2.Design a visual arts interactive curriculum using diverse media.
    3.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visual arts curriculum on classroom management.
      Conclusively, integrating visual arts into elementary classroom management fosters students'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es thei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reby positively impacting classroom dynamics. This research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ies related to visual arts education.

    Keywords: visual arts, classroom management, action research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國小視覺藝術課程 13 第二節 班級經營 19 第三節 國小視覺藝術課程與班級經營之相關研究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0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情境 30 第二節 研究工具 32 第三節 課程設計與教學 33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7 第五節 研究倫理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41 第一節 「請你認識我.我也會試著認識你──繪畫創作」單元 41 第二節 「猜猜我是誰.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照片分享」單元 49 第三節 「永結同心──繡線編織」單元 55 第四節 「世界是圓的──瓦楞紙球創作」單元 64 第五節 「我們都是一家人──超輕土人物造形創作」單元 72 第六節 「祝福的心──玻璃飾品創作」單元 81 第七節 綜合評論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書目 98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101 附錄二 教學方案設計 102 附錄三 學生學習回饋單 114 附錄四 教學省思表 123 附錄五 觀課記錄表 128 附錄六 科任老師回饋單 134 附錄七 家長回饋單 142

    一、中文書目

    丁一顧、王永進、李建民、李俊達、林芳如、高紅瑛、高敏麗、張淑娟、張德銳、鄒小蘭、蔡美錦、簡賢昌(2007)。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臺北市:高等教育
    五味太郎(2005)。好想見到妳[林真美譯]。臺北市:遠流
    朱文雄(1989)。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圖書。
    阮明珊(2021)。藝術素養管理與創新教學策略探討:以SG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新科技大學,新竹縣。
    李隆盛、黃政傑(1993)。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李錫津、莊貞銀、劉緬懷、盧美貴(1990)。班級經營。臺北市:心理。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圖書。
    林進材(1998)。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高雄市:復文圖書。
    林進材(2005)。班級經營。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2015)。精進教師課堂教學的藝術與想像:教學與學習的寧靜革命。臺北市:五南。
    周新富(201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張心瑜(2021)。融入建構主義取向教學於國小中低年級視覺藝術色彩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張民杰(2011)。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屠家媛(2022)。藝術教育治療對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利社會、攻擊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臺北市:三民。
    曾仰賢(2021)。中小學視覺藝術教師當代藝術教學經驗與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光雄(1988)。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美賢(2004)。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筱嵐(2011)。看見創意的彩虹-三位國小班級經營創意教師之生涯發展與班級經營創意歷程之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肅良(2016)。藝術概論。新北市:三藝。
    楊淳華(2021)。合作學習融入國小中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生涯發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廖毓文(2017)。應用層級分析法探討國小班級經營之關鍵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蔣勳(2000)。藝術概論。臺北市:東華。
    蔡麗君(2015)。影響國小班級經營效能之動態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謝金青(2016)。班級經營─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臺南市:黃金學堂。
    謝曉雯(2020)。國小班級經營創新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開南大學,桃園市。
    Geoffrey E.Mills(2008)。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蔡美華譯,第二版)。臺北市:富學文化。(原作出版日期:無日期)
    Elliot.W.Eisner(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郭禎祥譯)。臺北:文景。(原作出版年:1972)

    二、網路資料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領域。2022年8月12日。取自CIRN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257
    教育部(200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2022年8月12日。取自CIRN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12502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課程手冊。2022年8月2日。取自CIRN整合平台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6708
    教育部(2022)。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電子版。2022年8月10日。取自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28410&word=%E8%A6%96%E8%A6%BA%E8%97%9D%E8%A1%93
    新竹市龍山國小網頁(無日期)。認識龍山──校史。2023年8月11日,取自https://www.lsps.hc.edu.tw/nss/p/histor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