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仁鈞
Jen-Chun Chou
論文名稱: MOS結構的電容-電壓曲線之量測與應用
Capacitance-Voltage Curve of MOS Structure: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指導教授: 甘炯耀
Jon-Yiew Ga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5
中文關鍵詞: 表面鈍化
外文關鍵詞: MO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透過簡單的製程,製作MOS結構,過程包括標準晶圓清洗,高溫氧化爐管生成二氧化矽,黃光製程定義圖形,鍍覆上電極。完成後的MOS在經過退火處理,分別進行高頻與低頻訊號的量測,量測儀器高頻採用HP4284,低頻則採用KI595。針對不同摻雜種類的矽基板,改變不同氧化層厚度,分析電容-電壓曲線的影響,並從曲線所給的資訊中,估算(1)介面能態密度所造成的表面再結合速率,(2)氧化層固定電荷所造成場效應影響;過程中除了儀器上的校正,也討論量測上的技巧以及應用,並且研究在強反轉區造成特異曲線的可能原因。
    另外,我們搭配生命週期的量測,計算表面再結合速率,與C-V所得到表面再結合速率作比較,可以用來判斷表面鈍化的基礎主要由何者主導。(1)降低介面能態密度或(2)降低表面電子或電洞濃度。


    Chapter 1 緒論 1 Chapter 2 MOS理論與應用 3 2-1簡介 3 2-2 MOS結構中的電荷 6 2-3 MOS結構中的電容 11 2-4 MOS C-V Data Analysis 18 2.4.1 氧化層厚度 18 2.4.2 空乏區寬度 19 2.4.3 基板摻雜濃度 20 2.4.4 平坦能帶電壓 21 2.4.5 臨界偏壓 21 2.4.6 氧化層的固定電荷 22 2.4.7 表面電位 22 2.4.8 介面捕捉能態濃度 24 Chapter 3 實驗方法與流程 25 3-1 MOS之製備 25 3.1.1 氧化層製備 25 3.1.2 塗佈光阻 26 3.1.3 去除背面氧化層 27 3.1.4 閘極氧化層厚度 27 3.1.5 製作上電極 28 3.1.6 退火處理 29 3-2 薄膜厚度量測 29 3-3 電性量測 30 3.3.1 高頻電容-電壓量測(C-V measurement) 30 3.3.2 低頻電容-電壓量測(quasi-static C-V measurement ) 31 3-4 生命週期量測 31 Chapter 4 結果與討論 33 4-1 修正 33 4.1.1 量測方式 33 4.1.2 原件品質修正 34 4-2 MOS 電容-電壓曲線分析 37 4.2.1 氧化層厚度 37 4.2.2 空乏區寬度 38 4.2.3 矽基板摻雜濃度 38 4.2.4 平坦能帶電壓 39 4.2.5 臨界偏壓 40 4.2.6 氧化層的固定電荷 40 4.2.7 表面電位 41 4.2.8 介面捕捉能態密度 41 4.2.9 的誤差分析 42 4-3 生命週期量測 46 4-4 C-V特殊曲線 46 Chapter 5 結論 64 參考文獻 65

    [1]FP7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the Renewable Energy Sector, EUREC Agency, March 2005.
    [2]Armin G.Aberle. Surface Passivation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 A Review.In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2000;8:473-487.
    [3]S.M. Sze, ”Semiconductor devices : Physics and Technology”2nd Edition.2001.
    [4]朱則榮,甘炯耀 ”CMOS及相關測試元件之設計、製作與量測 ”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1996.
    [5]Simon M.Sze, ”VLSI Technology”,Mc Graw-Hill,1988.
    [6]Sorab K.Ghandhi, ”VLSI Fabrication Principles”1994.
    [7]Hong Xiao, ” Introduction to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1.
    [8]K S K Kwa, S Chattopadhyay, N D Jankovic, S H Olsen : A model for capacitance reconstruction from measured lossy MOS capacitance voltage characteristics. Semicond. Sci. Technol. 18 (2003) 82–87.
    [9]Wendell Douglas Eades. ”Characterization of silicon-silicon dioxide interface traps using deep level transient spectroscopy” Stanford PHD thesi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