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傅世杰 |
---|---|
論文名稱: |
客家流行音樂之研究—以陳永淘為例 |
指導教授: | 明立國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2 |
中文關鍵詞: | 陳永淘 、客家流行音樂 、文化產業 、文本分析 |
外文關鍵詞: | Chen Yoon-Tao, Hakka popular music, culture industry, textual analysis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藉由陳永淘及其創作的音樂,本論文以民族音樂學的理論與方法,對這類口頭傳承式的音樂創作與展演活動,在記錄、描述活動現況的田野工作基礎上,除了解讀、分析音樂的特質與結構之外,也進一步探討客家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之間的關係,並將此一類型的音樂置入整個族群的社會、文化脈絡當中來考量,以其實際運用、操作的過程與內容,來檢視它在客家族群中所形成的互動、影響,以及在這樣的一個網絡之下所可能存在及承載的意義與內涵。
本論文各章節之論述方向及概要內容如下:第一章「緒論」,主要是陳述此一研究的動機、目的,以及藉由文獻的回顧來了解客家流行音樂的相關研究,並在此基礎上設定研究的角度、方法與範疇。第二章「客家流行音樂的發展與脈絡」,是以客家音樂的傳統脈絡為背景,從文化產業的角度來檢視客家流行音樂的發展。第三章「生命歷程與音樂風格」,是以陳永淘的音樂創作歷程為主軸,探討他與客家族群乃至於臺灣社會之間的互動和影響。第四章「展演與作品的文本分析」,是藉著分析陳永淘的創作音樂,以及歌曲中存在及使用的各種元素及處理手法,回溯其音樂創作時的理念與構思,並探討其背後隱含的文化意涵。第五章「結論」,除了總結研究所得之外,也對研究之不足及可能發展之處,提出可供後續研究之反省與前瞻。
Abstract
Focusing on Chen Yoon-Tao and his music, this study uses ethnomusicology theory to record and describe these orally passed-down works and exhibitions. This fieldwork was used as a basis to interpret and analyze musical qualities and structure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kka popular music and traditional music. This type of music was considered in the wider ethnic society and cultural context,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process/content of implementation used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vity and influence it forms in Hakka communities, as well as the meaning it may bear in such a network.
The discussion direction and basic content of the study’s sections were divided as follows: The first section, “Preface,” describes the study’s motivation, objective, and use of literature review to understand research of Hakka popular music. The study’s angle, method, and scope were based on this foundation. The second section, “Development of Hakka Popular Music,” uses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of Hakka music as a background and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popular music from the angle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The third section, “Life Course and Musical Style,” focuses on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Chen’s works, exploring his interaction with and influence on the Hakka community and Taiwanese society in general. The fourth section, “Textual Analysis of Exhibitions and Works,” analyzes the various elements and approaches of Chen’s works and songs to trace back to the conceptions at the time of creation, 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cultural meaning. The fifth section, “Conclusion,” summarizes research findings and in respect to the study’s insufficiencies and possible areas of development, provides reflection and foresight for future research.
一、專書
沈信一譯,1976年,《Theory and Method in Ethnomusicology by Bruno Nettl民族音樂學的理論與方法》,台北市:書評書目出版社。
楊佈光,1983年,《客家民謠之研究》,台北:樂韻出版社。
陳運棟,1992年(十版),《客家人》,台北:東門出版社。
賴碧霞,1993年,《台灣客家民謠薪傳》,台北:樂韻出版社。
文 瀚,1994年,《流行音樂啟示錄》,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江運貴著‧徐漢彬譯,1996年,《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守仁編,1997年,《實地考察與戲曲研究》,香港:中華書局。
曾喜城,1999年,《台灣客家文化研究》,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鄭榮興,2000年,《苗栗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發展史:由苗栗陳慶松家族的民俗曲藝探討之論述稿》,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周錦宏總編輯,2003年,《亞太客家文化節:第三屆台灣客家文學硏討會論文》,苗栗縣文化局。
李源發,2003年,《相思火炭客家農村七言詩》,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鄭榮興,2004年,《台灣客家音樂》,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Andy Bennett著‧孫憶南譯,2004年,《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范明渙總編輯,2004年,《北埔鄉志下冊》,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福爾摩沙合唱團製作,2004年,《客家歌謠合唱曲譜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維安‧謝世忠計畫主持,2004年,《台灣客家族群史專題研究1—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臺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楊兆禎,2005年(再版),《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新竹縣政府。
胡泉雄,2006年,《含淚與歡笑》,苗栗縣文化局。
簡巧珍,2006年,《台灣客籍作曲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林 浩 ,2007年,《客家文化人類學視野》,台北:愛華出版社。
曾逸昌,2010年,《客家總論》,苗栗頭份。
邱鏡淳發行,2010年,《新曲唱來響連天》,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二、期刊雜誌
謝俊逢,1993年,〈民歌的民間性二〉,客家雜誌第35期,頁56~57。
謝俊逢,1993年,〈民歌的民間性四〉,客家雜誌第38期,頁66~68。
涂敏恆口述‧劉 楨整理,1998年,〈優游客家創新歌曲十六年〉,客家雜誌第91期,頁20~23。
劉 楨,1998年,〈客家新音樂的興起、發展與未來〉,客家雜誌第91期,頁15~19。
吳聲淼,2001年,〈新客家童謠創作者-陳永淘〉,國教世紀第195 期,頁77~86。
卓怡君,2004年,〈客家音樂穿越大時代〉,客家文化季刊秋季號,頁8~11。
羅佩倫,2004年,〈黑膠唱片唱出多少陳年往事〉,客家文化季刊秋季號,頁12~13。
卓怡君,2004年,〈客家唱片談古說今〉,客家文化季刊秋季號,頁14~17。
林韋萱,2005年,〈客家歌手陳永淘一介輕鬆人〉,遠見雜誌5月號,頁272~275。
周雅雯,2005年,〈以音樂和真誠優遊於主流的文化霸權之外—以陳永淘客家創作歌曲(春水工作室)為例〉,第四屆台灣客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70~196。
彭昱融,2009年,〈陳永淘VS劉力學〉,天下雜誌特刊427期,頁102~104。
楊育禛,2009年,〈客家歌謠聲聲響〉,TOYOTA生活品味誌20期,頁28~31。
三、學位論文
黃得祥,2003年,《國小海陸客家話語音教學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語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素珠,2006年,《杏壇典範音樂家楊兆禎》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班
彭靖純,2006年,《竹東地區客家山歌研究》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宜馨,2007年,《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詹俐俐,2008年,《台灣客家創作歌曲在客語教學上的運用:以陳永淘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蕙嘉,2009年,《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怡臻,2009年,《徐松榮及其客家風格音樂作品之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
李淑琴,2010年,《客家流行樂團之研究—以「山狗大」為例》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
四、網路資料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http://tung.hakka.gov.tw/cht/aboutus.aspx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傳統音樂網http://taiwan.ihakka.net/index_main.htm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音樂網http://music.ihakka.net/
荒野協會網址http://sow.org.tw/sowbeerecruit/sowbeerecruit09.htm
福爾摩沙合唱團網址http://m0047.cyberstage.com.tw/
雅虎拍賣網站http://tw.bid.yahoo.com/
露天拍賣網站http://www.ruten.com.tw/
葉狼的相簿http://photo.pchome.com.tw/ye_lang/07/
苗栗興隆國小徐世芬校長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w!FF7y4g.THATLkquBD0wMSRkB/archive?l=a&page=4
哈客通訊摘錄2006.01.25〈細數客家新音樂來時路〉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0724&ctNode=1912&mp=1869
哈客通訊摘錄2006.01.25〈客家新音樂創新哈客文化〉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0746&ctNode=1912&mp=1869客家鄧麗君
-陳雙「2006客家桐花祭春桐千姿雪舞客庄」藝文活動場次表
http://www.wretch.cc/blog/ling650222/4689903
吳盛智http://www.youtube.com/watch?v=Z-7QwZ4VsUk
五、影音資料
‧《頭擺的事情》友善的狗1997年11月
‧《離開台灣八百米》春水出版社2000年1月
‧《下課啦》春水出版社2000年12月
‧《水路》春水出版社2003年9月
‧《2005客家桐花祭序曲桐兒花》2005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台灣歌謠合唱菁選集真情歌》福爾摩沙合唱團2006年10月7日
‧《五月雪桐花之歌》威德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