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伶伃 |
---|---|
論文名稱: |
走進「白色家庭」:一九五O年代政治受難者家屬生命歷程探究 |
指導教授: | 姚人多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文社會學院 - 社會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ci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4 |
中文關鍵詞: | 白色恐怖 、政治受難者家屬 、口述歷史 、國家暴力 、轉型正義 |
外文關鍵詞: | White Terror, Oral History, State Violence, Transitional Justice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這是一份以一九五O年代本省籍政治受難者家屬為主體的歷史社會學研究,筆者試圖透過口述歷史訪談與文獻資料分析,針對下列問題意識進行解謎:從1950年開始,在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期間,政治受難者家屬是如何經歷家庭的破碎,在國家暴力與社會壓力的重重枷鎖之下,生存進而重建那不正常的「白色家庭」?如果國家暴力真的存在,其具體的戰術與操作內涵又是什麼?
筆者發現,在「國家」與「家」的交會時光中,國家暴力是以「日常生活」的模式滲透進入白色家庭的生命軌跡裡。在過去有關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研究中,多以司法角度切入、探討國家暴力;然而,筆者卻從歷史見證者與史料堆中發現:國民黨政權發展出一套「介入日常生活大小事務」的國家暴力模式,將身為倖存者卻無實際罪行的白色家庭成員予以「政治犯化」。國民黨政權基於「反共防諜」的明確意識,導引出一系列戰術,透過國家治理末梢如:警察、細胞、人二與黨務基層組織等,在日常生活範疇如學校與工作場合等場域,治理、監控政治犯家屬。但此戰術並未徹底順利「一條鞭」的將之施展在倖存者身上。反而是越到末梢,波動越大。造成此結果的原因有,員警本身於基層的自主性,以及家屬本身既有的社經地位與社會關係。這些都導致政治犯家屬在與國家暴力交手的過程於個案間存有紛雜的歧異性。同時,白色家庭的階級地位越高,遭受的經濟打擊相對越小。階級地位越是低落,其物質生活中受到國家暴力的後遺症越大。然而,不論是哪一種類別的白色家庭成員,其皆被國家於社會中標籤為「部正常的人」。
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與歷史資料交叉比對,提供戒嚴時期一個白色家庭的大略圖像;同時,透過受訪家庭各自譜出的生命軸線,表現出每一個生命與國家暴力相互碰撞時產生的細微差異。
呂芳上計畫主持/林正修總編輯 (1999) 戒嚴時期臺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
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台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全兩冊)
黃克武等訪問,丘慧君等紀錄 (1999) 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台
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行室
許美智 (2005) 暗夜迷蹤/宜蘭地區五○年代白色恐怖訪談記錄。宜蘭市:宜縣史
館
張炎憲等 (2002) 風中的哭泣/五○年代新竹政治案件(上)、(下)。新竹市:新竹
市政府出版
藍博洲 (1998) 五○年代白色恐怖/臺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北市文獻會
藍博洲 (1997) 高雄縣二二八暨五零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高雄縣政府
沈秀華 (1997)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台北:玉山
吳文星,許雪姬採編、賴澤涵計畫主持 (2001) 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口述歷
史。南投:省文獻會
許雪姬編著訪問、黃美滋,薛化元紀錄 (2003) 「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
會論文暨口述歷史紀錄。台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
償基金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98) 臺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一)、(五)。南投:省文獻會
張炎憲 (2002) 新竹風城二二八。新竹:新竹市政府
盧兆麟等口述,林世煜、胡慧玲採訪整理 (2003) 白色封印:人權奮鬥證言/白色
恐怖1950。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胡慧玲 (1995) 島嶼愛戀。台北:玉山社
高雄縣文獻委員會(1958) 高雄縣志稿,共六卷。高雄縣政府
藍博洲 (1994) 白色恐怖。台北:揚智
藍博洲 (1991) 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
林書揚 (1992) 從二二八到五○年代白色恐佈。台北:時報
外省人台灣協會 (2006) 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台北:遠流
人權之路小組編 (2008) 人權之路:臺灣民主人權回顧。台北:陳文成基金會。
魏廷朝 (1997) 台灣人權報告書(一九四九-一九九六)。台北:文英堂
楊祥銀 (2004) 口述史學/Oral history。台北:揚智文化
薛化元等 (2003) 戰後台灣人權史。臺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藍博洲 (1991) 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
何經泰 (1991) 白色檔案/一段被刻意遺忘的恐怖紀實。台北:時報文化
游鑑明 (2002) 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
左岸文化
郭佩宜,王宏仁主編 (2006) 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台北:巨流
吳乃德、吳介民、唐諾、楊照 (2006) 誰的悲情誰的歌?從影像二二八的記憶政
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 221-222。
David M. Fetterman著,賴文福譯(2000) 民族誌學 Ethnography : Step by Step。台
北:弘智文化
David Mclellan 著、王珍譯 (2008) 馬克思。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季季 (2006) 行走的樹:向傷痕告別。台北:INK印刻
張光直 (1997) 蕃薯人的故事。台北:聯經
顧正秋 (1997) 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
王培五口述,高惠宇、劉臺平整理 (2000) 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錄。
台北:文經
孫康宜 (2003) 走出白色恐怖。台北:允晨文化
秦漢光 (1990) 我在綠島3212天。台北:國際文化
黃武東 (1988) 黃武東回憶錄:台灣長老教會發展史。台北:前衛
陳文成博士基金會編 (2006) 解密政治檔案: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展。台北:陳文成博士基金會
曾秋美 (1998) 台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台北:玉山社
徐南號 (1993) 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汪之亭 (1978) 臺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台灣商務
林茂生 (2000) 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 : 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
探討。台北:新自然主義
張明堡 (1974) 鱗爪集。自費出版
胡漠鼎 (1959) 怎樣維護治安。台北:世界
費孝通 (1947) 鄉土中國。上海:上海觀察社
孫立梅撰,潘英海指導 (2001) 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裘佩恩 (1997) 戰後台灣政治犯的法律處置。台北: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
李宛蓓撰,何青蓉指導 (2008) 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柯蔡阿李女士生命故事探
究,頁27。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李瑩芝撰,丘延亮指導 (2002) 看不見的勞動--1940-1960年台灣女性勞工的生
命歷程、家戶動力與僱傭策略。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蘇慶軒撰,黃長玲指導 (2008) 國家建制與白色恐怖:五○年代初期臺灣政治案
件形成之原因。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歐素瑛 (2008) 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以李媽兜案為例。台灣史研究15-2,頁
135-172。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吳乃德 (1989) 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兼談民主轉型的研究取向。台灣社會研究季
(2,1): 145-161。
─── (2005) 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見錢永祥、思想
編委會編思想2:歷史與現實,頁1-34。台北:聯經
吳宥霖撰,邱榮舉指導 (2005)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補償與平反 ―以「二二八基金會」與「補償基金會」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發所
江宜樺 (2007) 見錢永祥、思想編委會編思想5:轉型正義與記憶政治,頁65-81,
台北:聯經
姚人多 (2008) 政權轉移之治理性:戰後國民黨政權對日治時代保甲制度的承襲
與轉化。台灣社會學15,頁47-108。台北:中研院社會學所
蕭全政 (2001) 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見中央研究院台灣
研究推動委員會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央研究院
倪炎元 (1995) 東亞威權政權之轉型:比較臺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月旦
倪子修編 (2001) 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a legal & historical
examination/Political cases during the period of imposition of martial law。台北:
戒嚴時期補償基金會
陳佳宏 (2006) 臺灣獨立運動史/History of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台
北:玉山社
侯坤宏 (2006) 戰後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2期,頁139-202。
台北:國史館
Brian Elliott (1997) 傳記、家庭史與社會變遷研究。見S. Kendrick, P. Straw, D.
McCrone編、王幸慧等譯,解釋過去、了解現在:歷史社會學,頁143-176。
台北:麥田
Gallin Bernard (1979) 小龍村 : 蛻變中的臺灣農村。台北:聯經
Keith Jenkins 著、古偉瀛譯 (2006) 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
Michel Foucault 著、錢翰譯 (2003) 不正常的人。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 (2001) 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
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陳純瑩 (1994) 台灣光復初期之警政(1945~1953)。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 (2002) 我國威權體制建構初期警政的改造(1949~1958)。發表於中國近
代國家的塑造國際學術研討會。
吳嘉苓 (2004) 為什麼需要口述歷史?從阿嬤的餵奶故事看社會。當代202。台
北:合志文化
謝國雄 (2004) 人微言不輕—透過口述歷史深化對台灣社會的理解。當代202,
頁32。台北:合志文化
游鑑明 (2000) 從事女性口述歷史的幾個問題,近代中國135,頁117-121。台
北:中研院近史所
屏東縣警察局沿革誌編纂委員會 (2004) 屏東縣警察局沿革誌。屏東:屏東縣警
察局
Bertaux, Daniel. and Bertaux-Wiane, Isabelle (1996) Heritage and its lineage: A Case
History of Transmission and Social Mobility over. Pp.62-65 in Pathways to Social
Clas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Social Mobility, edited by Bertaux, Daniel and
Thompson, Paul Richard. New York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 (1981) The Third Wave :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Thompson, Paul Richard. (1988) The Voice of the Past : Oral History. Oxford, New Y
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uan, J Linz (1970)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Pp.159-261. Boulder,
CO :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Fiona C. Ross.(2003)Bearing Witness :Women and 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in South Africa. Pp.9-50 .London ; Sterling, Va. : Pluto Press
Dominick LaCapra (1998) History and Memory after Auschwitz.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鄉鎮誌
蘆竹鄉志 (1995) 曾文敬主修,張正修編撰。桃園縣蘆竹鄉:桃園縣蘆竹鄉公所。
龜山鄉志 (1990) 黃浩明編撰。桃園縣龜山鄉:桃園縣龜山鄉公所。
燕巢鄉志 (1989) 蔣發太等編撰。高雄縣燕巢鄉:高雄縣燕巢鄉公所。
路竹鄉志 (1985) 石萬壽編撰。高雄縣路竹鄉:高雄縣路竹鄉公所。
報紙
自由時報 (2008) 窩裡反。6月28日。
聯合報 1951.09.18
── 1951.12.15
── 1952.11.22
── 1961.09.06
── 1968.02.07
檔案局資料 (為顧及當事人隱私,以檔案編號為名)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1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2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3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4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2=0005018250006fix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5=0005018280006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1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2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3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4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5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6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7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8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09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1=0005018240010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2=0005018250001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2=0005018250002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2=0005018250003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2=0005018250004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2=0005018250005
B3750347701=0042=3132299=299=1=002=0005018250007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01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02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03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04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05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06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07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08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09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10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11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01=0000160560012
B3750187701=0040=1571=01284044=102=010=0000160650001
網站資源
受難者胡子丹部落格:
http://blog.roodo.com/lakehu
受難者陳英泰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yingtaichen/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http://www.taiwantrc.org/index.php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派案件補償基金會:
http://www.cf.org.tw/law/index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