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名哲
論文名稱: 邊界之外,牢籠之中:科技業工程師的流動與主體建構
指導教授: 謝國雄
口試委員: 陳信行
陳政亮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社會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ci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4
中文關鍵詞: 科技業工程師勞動體制流動勞動力市場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試圖回答「科技業工人為何不自我保護?」研究者指出應從工作現場以外的霸權論述,及工作現場內的勞動體制尋找答案。本研究首先分析《天下雜誌》自1980年以來資本家談「理想工人」的論述變化,發現相關論述從勤勞忠誠轉為強調彈性、學習能力。而在科技業勞動現場,責任制、專案團隊、考績制度共同打造出個體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勞動主體,這些工人自認是資本家的「專業合夥人」,在市場上來去自如。以此相應,當工人對勞動條件不滿時,採取的是極度商品化的應對策略,即離開勞動現場,在勞動力市場上自由流動。工人雖在流動當中展現自身主體性,但個體化的抵抗方式最終仍促成體制的存續。文末,研究者進一步指出科技業勞動主體將工作視為純粹手段,貶抑了「勞動」自身的價值。作者認為科技業工人個體化的抵抗策略有侷限性,唯有透過集體的力量,才能奪回工人對勞動的掌控權。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提問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5 第四節 章節安排 7 第二章 資本家喜歡什麼樣的工人? 9 第一節 企業最愛哪一種大學生? 9 第二節 「工作倫理」的論述分析 10 第三節 小結 17 第三章 勞動現場的制度 19 第一節 責任制 19 第二節 專案團隊 23 第三節 考績制度 26 第四節 小結 33 第四章 科技業的流動職涯 35 第一節 高流動率的勞動力市場 35 第二節 為何流動? 37 第三節 來去自如的職涯 40 第四節 流動與「自由」的主體 43 第五節 小結 48 第五章 結論 50 第一節 流動的極限 50 第二節 勞動與主體 57 第三節 結語:把我們的標誌奪回來 58 參考書目 60 後記 62

    中文文獻
    方德琳(1997)專業科技僱員的勞動體制研究。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卞中佩(2001)在英雄傳略之外—台灣資訊科技工業「奇蹟」的歷史結構起源。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艾琳達(1998)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前衛。
    林宗德(2002)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半導體晶圓廠的工作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進鈺(1999)流動的鑲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勞動力市場與高科技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5:75-118。
    謝國雄(1989)黑手變頭家—台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2):11-54。
    — (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 (2011)再現台灣資本主義:「合理化」的霸權經營及其限制。收錄於「敘事的社會、社會的敘事」研究工作坊會議論文集,頁5-33。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天下雜誌
    Cheers快樂工作人

    英文文獻
    Braverman, Harry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Burawoy, Michael (1979) Manufacturing Consent: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ollert, Anna (1988) The ‘Flexible Firm’: Fixation or Fact? Work, Employment & Society 1988 (2):281-316.
    Saxenian, AnnaLee (1994) 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中文譯本 《區域優勢:矽谷與一二八公路的文化與競爭》,1999,彭蕙仙、常雲鳳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Sennett, Richard (2006) The Culture of the New Capital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polsky, Joel (2004) Joel on Software: And on Diverse and Occasionally Related Matters That Will Prove of Interest to Software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Managers, and to Those Who, Whether by Good Fortune or Ill Luck, Work with Them in Some Capacity, Berkeley: Apress.
    Marx, Karl (184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in Early Writing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5, pp. 279-40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