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孟霓
論文名稱: 誰的文化?什麼文化?從橋仔頭糖廠到文化創意園區
指導教授: 許瀞文
口試委員: 呂欣怡
古明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人類學研究所
Anthrop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中文關鍵詞: 橋仔頭糖廠工業遺產都市人類學文化創意園區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高雄的橋仔頭糖廠為田野地,希望能瞭解糖廠作為一個文化創意園區,各個行動者在園區中的操作方式,以及各個行動者心中的文化是什麼。橋仔頭糖廠建造於日治時期建,為台灣第一個新式製糖工場。糖廠在結束營運後,原本要做為高雄新市鎮的預定地,經過文史協會及學者的努力,最後以工業遺址的方式保留下來。台糖公司將其規劃為台灣糖業博物館後重新開放,並搭上捷運開通的順風車,使得當地成為捷運沿線的觀光景點之一。2010年後,橋仔頭糖廠具有台灣糖業博物館及文化創意園區的雙重身分,並歡迎廠商進駐。目前在橋仔頭文創園區內的行動者有:高雄市政府、台糖公司,以及進駐的廠商們,他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實踐、使用「文化」。那麼文化究竟是什麼?他們正在操作的又是什麼文化?


    摘 要 i 誌謝辭 ii 表 次 v 圖 次 vi 第一章 導論 1 初訪橋仔頭糖廠 1 研究方法 5 章節介紹 7 第二章 工業和文化 9 舊廠房,新功能 9 改造城市 13 走出文化沙漠 17 第三章 從製糖到生產文化 23 糖廠的重生 23 台灣糖業博物館 30 文化創意園區的出現 39 第四章 誰可以進駐糖廠 45 駐進糖廠 45 不平等條約? 51 第五章 說一個文化的故事 57 橋仔頭白屋 57 高雄大學 62 十鼓擊樂團 65 小結 72 第六章 結論 75 文化是一門生意 75 文化也是一個藉口 81 參考書目 85

    Allen, John
    2009[1998] 城市裡的世界,王志弘譯。刊於城市世界,Massey, Doreen, John Allen and Steve Pile主編,頁55-100。台北:群學。
    Bohrer, Isabel Eva
    2011 15 of the Most Beautiful Subway Stops in the World. November 18. Internet Information, http://goo.gl/T5SGn. Acceessed December 20, 2012.
    Chang, T. C., Simon Milne, Dale Fallon and Corinne Pohlmann
    1996 Urban Heritage Tourism: The Global-Local Nexu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2):284-305.
    Crang, Mike
    2004[1998] 文化地理學。王志弘、徐佳玲、方淑惠譯。台北:巨流。
    Harvey, David
    1989 From Managerialism to Entrepreneurialism: The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Governance in Late Capitalism. Geographical Change 71:3-17.
    2001 Heritage Pasts and Heritage Presents: Temporality, Meaning and the Scope of Heritage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7(4):319:338.
    2003 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王志弘譯。城市與設計學報15:1-19。
    Ouroussoff, Nicolai
    2009 Stadium Where Worlds Collide, Humanely.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16. Internet Information, http://goo.gl/2gPnO. Accessed April 14, 2013.
    Parker, Simon
    2007[2003] 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群學。
    Rutheiser, Charles
    1999 Making Place in the Nonplace Urban Realm: Notes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Downtown Atlanta. In Theorizing the City: the new urban anthropology reader. Edited by Setha Low. Pp.317-341.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Scott, Allen J.
    2000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Essays on the Geography of Image-Producing Industries. London: Sage.
    Throsby, David
    2010 文化經濟學。張維倫等譯。台北:典藏。
    Urry, John
    2007[2002] 觀光客的凝視。國立編譯館譯。台北:書林。
    Zukin, Sharon
    1995 The Cultures of Cities. USA: Blackwell Publishers.
    十鼓擊樂團
    2012 十鼓橋糖文創園區。高雄:十鼓。
    于國華
    2003 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臺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典藏今藝術,128:46-49。
    王志弘
    2003 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
    王冠棋
    2006 科技治城:高雄市數位城市政策分析,1999-2005。天主教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俐容
    2006 全球化下的都市文化政策與發展:以高雄市「海洋城市」的建構為例。國家與社會,創刊號:125-166。
    王啟川、吳哲瑋
    2012 高雄港灣再造—亞洲新灣區。城市發展13:10-26。
    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九十年度試辦閒置空間再利用實施要點。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2 創意文化園區總結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3 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操作參考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9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第二期)修正計畫97—102(核定本)。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13 亞熱帶低碳藝術智慧生活展演空間NO.1。網路資源,http://goo.gl/Sm2db,2013年3月10日。
    內政部營建署
    2006 都會休閒城市—高雄新市鎮。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方笙容
    2009 在地的生根與深耕:高雄橋仔頭糖廠的百年大計。藝術觀點,40:17-23。
    白屋
    2013 白屋‧48小時藝術認証‧藝術家極限挑戰限時開跑。網路資源,http://goo.gl/NcXbb,2013年4月15日。
    矢內原忠雄
    2002[1929]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周憲文譯。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台糖公司休閒遊憩事業部
    2004 「高雄糖業文化園區」第一期投資計劃書。高雄: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糖公司高雄區處
    2011 2011年產業文化資產再生計畫—台灣糖業博物館。高雄:台糖公司高雄區處。
    台灣時報
    2011 全台唯一橋仔頭糖廠黑銅聖觀音祈福。大高雄生活,12。
    吳文星
    1996 日治時期台灣糖業改革之序幕。刊於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四輯,黃俊傑主編,頁1-11。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吳旭峰
    1997 橋仔頭世紀糖之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町村敬志、西澤晃彥
    2012[2002] 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蘇碩斌譯。台北:群學。
    李宜君
    2007 台灣的再生空間。台北:遠足文化。
    李晴玳
    2012 美R&H進駐駁二 李安到場掛牌。大紀元電子日報,11月10日。網路資源,http://goo.gl/gb8qD。2013年1月8日。
    李俊賢
    2012 台灣社會空間的再書寫:「新台灣壁畫隊」六百日。藝術家,447:157-165。
    林敬堯
    1995 橋仔頭文史工作室簡介。橋頭:橋仔頭文史工作室。
    1996 橋頭糖之戀—產業文化與社區的永續情。刊於高縣文獻,第十六期,黃文良編,頁32-43。高雄:高雄縣政府。
    林崇熙
    2006 產業文化資產的消逝、形成、與尷尬。科技博物,9(1):65-91。
    林兆群、陳逸杰
    2009 創意城市演繹:從「工業遺址」到「創意文化園區」空間轉型規劃探討。建築師3:114-120。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
    2007 健康城市美學運動:高雄厝來挽面。高雄:高雄市都市發展局。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1 文化局嚴格把關「橋仔頭糖廠文化景觀」,五顏六色外牆不復見。網路資源,http://goo.gl/AtXAK,2012年10月22日。
    高雄大學
    2010 「糖業博物館倉庫區創意文化工藝產業基地(園區)空間發展先期整備計畫」期末報告書。高雄:高雄大學。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2010 深耕一畝文化田:高雄縣文化活動十年彙編。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夏鑄九
    2006 對台灣當前工業遺產保存的初期觀察:一點批判性反思。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3:91-106。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2002 高雄縣橋仔頭糖廠整體空間調查與再利用機制研究計畫。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陳明言
    2007 台灣的糖業。台北:遠足文化。
    陳惠民
    2009 城市的文化拼貼術 : 臺北市文化規劃之研究(1994-2008)。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陳淑鈴
    2010 全球化趨勢下之高雄市城市文化探究。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環境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芷余、王志弘
    2011 都市結構轉化下的高雄火車站與願景館——情感政治、再現體制與生存實踐。刊於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王志弘等著,頁281-319。台北:群學。
    張立本
    2011 台北市寶藏巖違建運動——都市治理與社會運動的文化策略。刊於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王志弘等著,頁365-403。台北:群學。
    曾梓峰
    2008 區域治理的困境與挑戰—以高雄學園先進智慧型產業園區為例。刊於2008高高屏區域永續治理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2010 亞熱帶低碳智慧生活設計與應用—實驗基地(1)入門篇。高雄:國立高雄大學區域經濟與都市發展研究中心。
    黃世輝
    2004 地方文化與產業資產的共構。刊於現代考工記:台灣產業文化資產調查與再生實務座談會專輯,王玉豐、黃明玉編,頁82-89。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黃佳琳
    2009 藝術家打卡創作,諷刺產值掛帥。自由時報,12月8日。網路資源,http://goo.gl/I3HW1,2013年4月15日。
    傅朝卿
    2004 工業遺產再生論—探索世界工業文化遺產之保存與永續經營。刊於揭開昨日工業的面紗—工業遺址的保存與再造,王玉豐主編,頁18-29。高雄:科工館。
    楊珮欣
    2002 「藝文用途與永續經營是不可能的任務」 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將通盤檢討。自由時報,12月27日。網路資源,http://goo.gl/HCGTJ。2012年12月27日。
    楊彥麒
    2001 台灣百年糖紀。台北:貓頭鷹出版。
    楊凱成
    2007 產業轉型下的台灣文化資產再生。建築Dialogue115:68-75。
    2011 鹽業文化資產觀光下的記憶製作。博物館學季刊,25(3):5-41。
    楊凱成、廖怡雯、沈錳美
    2011 地方博物館與體驗活動——布袋洲南鹽場文化活動之劇場分析。博物館學季刊,25(4):73-103。
    管中維
    2006 台灣糖業博物館30日開幕,展示製糖設備文物。大紀元,4月21日。
    駁二藝術特區
    2012a 痞子英雄嘉年華「三聯會臨海酒吧」@駁二藝術特區。網路資源,http://goo.gl/Zp8vO。2013年1月17日。
    2012b 痞子英雄嘉年華「南區分局」@真愛碼頭。網路資源,http://goo.gl/9GvDC。2013年1月17日。
    鄭水萍
    1995 日據文獻中的高雄糖業及其結構影響。刊於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二輯,黃俊傑主編,頁81-136。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1996 台灣新糖業革命——橋仔頭糖廠典範的產生。刊於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三輯,黃俊傑主編,頁53-70。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樹德科技大學研究
    2005 高雄縣縣定古蹟橋仔頭糖廠原社宅事務所及俱樂部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高雄:高雄縣政府。
    橋仔頭文史協會
    2007 橋仔頭糖廠文化資產守護年鑑1994—2006。高雄:高雄橋仔頭文史協會。
    橋頭鄉公所
    2010 新橋頭.崛起—橋頭專刊。高雄:橋頭鄉公所。
    謝慧青
    2003 上下之間的迷思:談國內五大創意文化園區規劃現況。典藏今藝術,129:109-113。
    謝穎頡
    2012 地方組織參與產業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模式探討—以橋仔頭糖廠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蔣耀賢
    1997 高雄縣橋頭鄉社區總體營造過程。刊於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四輯,黃俊傑主編,頁491-527。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2011 月光下的白砂糖—橋仔頭白屋Bywood。刊於文創進行式:走訪25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現場,Pp.178-185。台北:遠流。
    2012 激!新台灣壁畫隊移地創作。網路資源,http://goo.gl/9vyeG,2013年3月10日。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