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雅筑 |
---|---|
論文名稱: |
思考地圖融入國語科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成效的影響 |
指導教授: | 陳鳳如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思考地圖 、閱讀理解 、閱讀態度 |
外文關鍵詞: | thinking maps,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ing attitude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運用思考地圖融入國語科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影響。本研究「閱讀理解成效」包含「閱讀理解」和「閱讀態度」,以「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的準實驗研究法進行。研究對象為桃園縣某國小兩班四年級的學生,總共53位學生,實驗組26名學生接受思考地圖融入國語科教學,而控制組27學生接受一般國語科教學。兩個班級皆接受為期10週,每週3節課,共30節課的教學。本研究以自編閱讀理解測驗和閱讀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並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接受思考地圖融入國語科教學的學生在閱讀理解表現上高於接受一般國語科
教學的學生。
二、接受思考地圖融入國語科教學的學生能提升高層次閱讀理解能力。
三、接受思考地圖融入國語科教學的學生之閱讀態度優於接受一般國語科教學的
學生。
四、接受思考地圖融入國語科教學的學生從使用思考地圖的生手漸漸變得熟練。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using Thinking Maps in Chinese instruction on fourth grade students' reading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reading performance", including " reading comprehension " and " reading attitude". This study adopte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The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two classes of fourth grade student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They randomly were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r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inking Maps integrating Chinese instru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training program. Each class participates in the instruments 3 periods of the class in one week, totally 30 periods of the class for ten weeks. Besides, the instrument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They were the self-design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and reading Attitude Scale. Those data were analyzed by ANCOV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
1.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better performance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reached a higher level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3.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better reading attitud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4. Th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dvance from novice to expert users of thinking map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PIRLS2006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2005)。關於PIRLS。取自http://www.sec.ntnu.edu.tw/PIRLS/PIRLS2006/
大塚笑子(2007)。閱讀教育就是心的教育。取自
http://reading.cw.com.tw/doc/page.jspx?id=40288ab22a68f0cf012af5a7e1b0001e
方淑貞譯(2008)。用圖把作文課變創意了趣味圖表-增進六大創作思考技巧(原
作者Patti Drapeau著)。台北市:格林出版社。
王瓊珠(2010)。閱讀教學模式。載於王瓊珠、陳淑麗主編。突破閱讀困難-理念與
實務(pp.27-45)。台北市,心理。
王慕瑄(2006)。帶孩子到沙灘上築城堡—談閱讀與組織能力。國教新知,53(3),
53-63。
田耐青譯(2002)。統整多元智慧的教與學:把每位學生帶上來(原作者Silver, H. F.,
Strong, R. W. & Perin. M. J. 著)。台北市:遠流。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原作者E.D. Gagné,
C.W.Yekovich,F.R. Yekovich著)。台北市:遠流。
許敏溶(2007年11月30日)。全球兒童閱讀素養 我排名22。自由電子報。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nov/30/today-education1.htm
李欣蓉譯(2005)。圖像化學習—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原作者Karen
Bromley, Linda Irwin- De Vitis & Marcia Modlo著)。台北市:遠流。
李欣蓉、林淑均、張筱玉、黃怡真(無日期)。圖像組織策略融入語文教學。取自
http://blog.ljjh.tc.edu.tw/gallery/292/292-6209.pdf
李玉貴(2006)。解構現行課文教學的忽育與實踐—從讀寫結合取向的寫作鷹架談
起。載於國文作文教學的理論與實務(1-55)。台北市:心理。
李玉琇、蔣文祈譯(2010)。認知心理學(第五版)(原作者Robert J.Sternberg著)。台
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李詠吟(2000)。認知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李茜茜(2007)。一位國小教師於數學科實施圖像化組織物之專業成長的質性研
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素卿譯(2003)。認知心理學(原作者Michael W.Eysenck&Mark T Keane著)。台
北市:五南。
李茂興譯(1998)。教學心理學(原作者Guy R. Lefrancois著)。台北市:弘智文化。
李吟(2000)。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心理。
李美蓉(2010)。「讀」的創造力。國教新知,57(3),49-69。
李蘇怡(2012)。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態度與閱讀理解能力
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何佳雯、李芃娟(2003)。交互教學法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1,101-125。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文化。
吳敏而(1998)。語文學習百分百。台北市:天衛文化。
吳沐馨(2008)。談閱讀教學策略。教師之友,49(2),77-87。
周芷誼(2005)。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小五年級為
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文真(2004)。圖形組織工具訓練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生問題解決思考歷程影響之
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林美珍編著(1996)。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市:心理。
林天佑(2001)。提高兒童閱讀興趣的策略—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的經驗。教育
資料與研究,38,12-15。
林文鶯、柯思涵(2010)。閱讀推論能力的評量。國教新知,57(2),2-4。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Richard E.Mayer著)。台北市:遠
流。
林清山、蘇宜芬(1992)。後設認知訓練課程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理解能
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52,45-267。
林寶貴、錡寶香(2000)。中文閱讀理解測驗之編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
研究學刊,19,79-104。
林加春(2010)。難忘的一個年。載於馮輝岳編著。兒童散文精華集(pp.113-118)。
台北市:小魯文化。
邱玉玲(2001)。悅讀!開啟兒童閱讀之門。屏縣教育季刊,5,13-17。
邱麗珍(2010)。用思考地圖指導國小學生外語寫作。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原作者Ken Goodman著)。台北市:心理。
洪蘭(2002)。活化大腦 激發創造力。天下雜誌,263,92-94。
洪蘭(2003)。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台北市:天下雜誌。
洪蘭(2004)。兒童閱讀好處多。幼獅少年,330,92-93。
洪蘭(2006)。知書達理—講理就好3。台北市,遠流。
洪蘭、曾志朗(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
究,38,1-4。
洪蘭、曾志朗(2006)。見人見智—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台北市,天下文化。
邵冰如(2006年8月21日)。曾志朗﹠洪蘭 見人見智新書座談。聯合晚報。
取自 http://www.sd.ks.edu.tw/depart-2/libruary/libruary2-3.htm
柯華葳(1993)。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
應用(pp307-349)。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柯華葳、陳冠銘(2004)。文章結構標標示與閱讀理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
理學報,36(2),185-200。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台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9)。培養super小讀者。台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主編(2010)。中文閱讀障礙。台北市:心理。
柯華葳(2010)。閱讀理解教學。載於王瓊珠、陳淑麗主編。突破閱讀困難-理念與
實務 (pp.167-185)。台北市,心理。
胡永崇(1995)。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施能宏(1999)。淺談學童的閱讀理解。國教輔導,38(5),19-23。
施杏枝(2012)。思考地圖融入國小低年級提早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胡鍊輝(2001)。教孩子輕鬆閱讀。台北市:國語日報。
南美英(2007)。晨讀10分鐘─培養快樂閱讀習慣、增進學習力78種高效策略。
台北市:天下雜誌。
桃園縣閱讀桃花園(2008年8月18日)。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桃花源」
四年計畫。取自 http://read.tyc.edu.tw/?q=node/12
國民教育社群網(2012年9月13日)。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黃永和、莊淑琴(2004)。圖形組體—視覺化教學工具的探討與應用。國立台北師
範學院主編,深耕與創新:九年一貫課程之有效教學策略,363-392。
黃艷秋(2008)。您今天閱讀了嗎?屏縣教育季刊,33,56-58。
黃瓊儀(1995)。相互教學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後設認知能力與
閱讀態度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陳密桃(1992)。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談閱讀理解。教育文粹,21,10-19。
陳聖謨(1998)。讓思考看得見-簡介「思考圖」在教學上的應用。國教之友,49(4),56-62。
陳佩秀譯(2001)。Arthur L.Costa&Bena Kallick編。活化和運用心智習性。David
Hyerle著。思考地圖:活化心智習性的視覺工具(pp.91-105)。台北市:遠流。
陳佩秀譯(2001)。Arthur L.Costa&Bena Kallick編。活化和運用心智習性。Thommie
DePinto Piercy著。透過心智習性促進閱讀理解的教學法(pp209-216)。台北
市:遠流。
陳明資(2007)。應用圖像思考策略於少年小說閱讀教學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語
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靜宜(2005)。即席演說培訓之行動研究-以三位國小學童為例。國立新竹教育
大學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郭俊賢、陳淑惠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原作者 Linda, C. B., Bruce, C., &
Dee, D. 著)。台北市:遠流。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精華書局。
梁雲霞譯(2003)。大腦知識與教學(Teaching with the brain in mind)(原作者Eric
Jensen著)。台北市,遠流。
梁迪兒(2009)。阿公家的假期。載於林文寶總策劃(2011)。2009兒童文學精華集
(pp.155-158)。台北市:天衛文化。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張春興、汪榮才譯(1976)。洛氏教育心理學。臺北:國立編譯館。
張必隱(1992)。閱讀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程嬇玲(2008)。思考地圖運用於生活故事寫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
語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彭子芸(2011)。思考地圖融入國小二年級故事體課文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
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齊若蘭(2002)。心靈的遊樂場 一生的領航員。天下雜誌,263,84-90。
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2003)。閱讀—新一代的知識革命。台北市,天下雜誌。
劉明宗(2001)。從讀者本位的觀點談閱讀與閱讀歷程—以古德曼的《談閱讀》為
主。屏縣教育季刊,5,7-12。
鄭麗玉(2000)。認知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賴明貞(2004)。國小社會科教科書可讀性分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15(3),111-127。
教育部(2010年4月8日)。閱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
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topical_sn=436
康軒國小國語電子書第七冊(2012)。台北市,康軒出版社。
謝富榮(2006)。概念構圖策略與認知形態對國小自然科網路化學習影響之研究。
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7,83-110。
謝錫金、林偉業、林裕康、羅嘉怡(2005)。兒童閱讀能力進展—香港與國際比較。
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鍾聖校(1992)。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簡馨瑩譯(2011)。所有教師都應該知道的事—學習、記憶與大腦(原作者Donna
Walker Tileston著)。台北市:心理。
藍乙琳(2008)。晨讀10分鐘—培養快樂閱讀習慣、增進學習力78種高效策略。
屏縣教育季刊,34,46-48。
羅慶文(1995)。閱讀態度與理解關係之探討。研習資訊,12(6),34-38。
◎西文部分
Alexander, J. E., & Heathington, B. S.(1988). Assessing and correcting for
classroom reading problems.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Bonnie ,S.(2011).Thinking Maps as a Transformational Language For Learning.
In David Hyerle(Ed.), Students Successes With Thinking Maps.(pp.34-41).
Newbury Park, CA: Corwin Press.
Brovero, M. D.(2004).FOR A CLEARER VIEW. Book Links. May2004, 13 (5), 45-46.
Coutinho, S.(2008).Self-Efficacy, Metacognition, and Performanc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8, 10 (1), 165-172.
Dye,G. A.(2000).Graphic Organizers to the Rescue!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Jan/Feb 2000, 32 (3), 72.
Drafke, M. (1993). Graphic organiz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d.edu/people/faculty/drafke/Graphic%20organizers.htm#A%20Hierarchy
Ekhaml,L.(2009).Graphic organizers: Outlets for your thoughts. School Library Media Activities Monthly. Jan 98, 14 (5), 29.
Egan, M.(2010).Reflections on effective use of graphic organizer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May 99, 42 (8), 641.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Graphic organizers. (2011, March).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olc.spsd.sk.ca/de/pd/instr/strats/graphicorganizers/index.html
Hyerle,D.(2008),Thinking Maps:Visual Tools for Activating Habits of Mind.In
A.L. Costa&B.Killick(Eds.),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Habits of Mind:16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for success (pp.149-173).Alexandria,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yerle,D. (1991).Expand Your Thinking. In A.L. Costa(Ed.),Developing
Minds:Programs for Teaching Thinking(pp.16-26) 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yerle, D.(2011).Thinking Maps as a Transformational Language For Learning.
In David Hyerle(Ed.), Students Successes With Thinking Maps (pp.1-12).
Newbury Park, CA: Corwin Press.
Hall, T. & Strangman, N. (2002). Graphic organizers. Wakefield, MA: National
Center on Accessing the General Curriculum. Retrieved from
http://aim.cast.org/learn/historyarchive/backgroundpapers/graphic_organizers
Jane Buckner, Ed. S.(2004).Empowering Students From Thinking to Writing. In David
Hyerle(Ed.), Students Successes With Thinking Maps(pp.75-86). Newbury Park,
CA:Corwin Press.
Kintsch (1998).Comprehension: A paradigm for cogn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rkley,D. M.&Jefferies,D.(2000).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a graphic
organizer. Reading Teacher. Dec 2000, 54 (4), 350.
Novak, J. D. & Cañas, A. J. (2008). The Theory Underlying Concept Maps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m. Florida Institute for Human and Machine Cognition.
Retrieved from http://cmap.ihmc.us/Publications/ResearchPapers/TheoryCmaps/TheoryUnderlyingConceptMaps.htm
Reutzel,D.R.(1984). Story mapping: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comprehension.
Reading World, 16-25.
Thomasina,D. P. & Hyerle,D.(2011).Maps for the Road to ReadingComprehension. In David Hyerle(Ed.), Students Successes With Thinking Maps(pp.62-71). Newbury Park, CA:Corwin Press.
Thinking Maps.(2010)Retrieved from
http://www.niles-hs.k12.il.us/west/skills/skills/thinkingmaps.pdf
Thinking Maps. Retrieved from http://www.thinkingmaps.com/
Smith, M. C. (1990).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reading attitude development
from child to adulthood.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3, 215-219.
Shumin Kang,H.(2004).Using visual organizers to enhance EFL instructi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Journal. Jan 2004, 58 (1), 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