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游懿珊 YU, YISHAN |
---|---|
論文名稱: |
中小型餐飲業現場改善之研究 -以礁溪八寶冬粉推行品管圈活動為例 Shop floor improv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of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 An example of apply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a Taiwan noodle restaurant. |
指導教授: | 陳光辰 |
口試委員: |
朱詣尹
張丁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0 |
中文關鍵詞: | 餐飲經營管理 、現場改善 、品管圈活動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之中小企業認定標準為前一年營業額在新臺幣一億元以下,其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一百人者,不包含臨時僱用之工讀生或兼職人員。由此觀點視之,以美食寶島著稱的台灣遍地都是中小型餐飲業。這樣一個撐起台灣美食的中堅力量,長年卻苦陷於缺乏下一代接班人、員工平均年齡偏高、教育水平偏低、勞動環境條件不佳的困境。為因應上述餐飲經營管理難題與提升台灣餐飲水平,本論文藉由學生在個案店家現場工作的經驗結合學校所學理論知識,嘗試將已被廣泛應用於製造業的各種工業工程垷場改善手法導入餐飲業實際運用。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適合用於製造業現場的基礎工業工程改善手法與觀念,亦能用於餐飲現場,如現場導向的思考、全員參與、持續改善與標準化、徹底消除浪費、5S運動、QC七大手法等,並選擇品管圈活動落實改善的想法與做法於個案現場。選擇品管圈的優點在於步驟簡單、容易理解,透過圈組織的建立與運作同時激發現場人員潛力。在經過兩個月現場實作後證明透過品管圈活動確實能夠改善現場發生的問題,提高了品質、效率與生產力及顧客滿意度,並提升員工的問題意識與改善意識,建立新制度培育人才。論文最後提出對個案店家今後持續推動品管圈活動的建議及其未來短、中、長期改善計畫之建議。
There are many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es of Food and Beverage (F&B) Industry in Taiwan which are famous for its wonderful test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in the past few years, more and more F&B’s owners face difficulties to recruit young and well-educated employees because of the poor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This research trying to find out i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an help F&B Industry to improve its work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creas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aiwan F&B industry.
The research carries out two improvements during the research. First, finding out 7 IE methods which are Genba-Oriented Mind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ustomer –Oriented Minds, Standardization, Eliminate the waste in shop floor, 5S sports, QC 7 methods to improve the F&B industry. Second, applying 7 IE methods by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y in a Taiwan noodle restaurant which successfully improves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od quality, work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restaurant. This result proves that IE methods can be applied in the F&B industry very well.
Key Words: F&B Industry, IE methods, QCC
中文部份
1. 廖瓊雯(2011)。微型餐飲業創業動機、關鍵成功因素與創業績效之研究。高雄餐旅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2. 經濟部商業司(2001)。餐飲業經營管理實務。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3. 金海(2006)。餐飲加盟連鎖最佳實務。台北市:商周出版社。
4. 黃玉禎(2011,12月)。手機一個月跌價五%,摩斯生菜48小時跌價一○○%。商業周刊,第1257期。
5. 陳光辰(2008)。「製造管理」及「工廠診斷與改善方法」上課講義。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6. 今井正明(1997)。現場改善。許文治(譯)。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
7. 俞碩彥(2007)。工廠基層幹部的現場管理做法之探討-以台灣半導體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8. 葉孟青(2009)。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在醫院管理之應用-以北部某區域醫院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9. 格雷•布魯著(2003)。六標準差管理立即上手。丁惠民(譯)。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
10. 狩野紀昭(2003)。六標準差獨到之處-與TQM的比較。陳麗妃(譯)。品質月刊2003年11月號,頁次67-75。
11. 羅良斌(2004)。品管圈活動診斷與改善方向之研究─以製造業推行品管圈活動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12. 細谷克也等人(2011)。QCC推動者指導手策。台北市:中衛發展中心。
13. 狩野紀昭(1997)。課題達成型QC STORY。簡茂椿(譯)。台北市:中衛發展中心。
14. 楊平吉(2000)。問題解決型QC STORY。台北市:中衛發展中心。
15. 鄭清和(2001)。品管圈活動之管理績效實證研究―以統一企業公司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16. 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2)。行業標準分類第九次修訂。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2月26日。網址: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28854&ctNode=1309&mp=4
英文部份
1. Kiyoshi Suzaki (1993). The New Shop Floor Management: Empowering People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 Brian Heymans,Lean Manufacturing and the Food Industry.Online searching date : 2012.05.10. website: http://www.flowmakers.com/articles/Articlefoodindustryandkaizen.pdf
日文部份
1. 西塚宏(1989)。工場改善の定石。東京:産業能率大学出版部。
2. 長田貴(1990)。5S改善ノウハウ集。東京:JIPMソリューション。
3. 澤田善次郎(1993)。目で見て進める工場管理―実践生産管理論。東京:日刊工業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