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賀惠芬
HO,HUI-FEN
論文名稱: 第四十屆至第四十九屆全國中小學科展有關新興科技能源內容分析之研究
Study on The Content Analysis about New Energy During 40th to 49th National Science Fair for Students under 9th Grade
指導教授: 江慧真
JIANG,HUI-ZH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4
中文關鍵詞: 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內容分析
外文關鍵詞: Science Fair, New Energy, Content Analysis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全國科展「國小組」和「國中組」第四十屆到第四十九屆參展作品與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次主題「513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下的第四階段e項教材「新興能源」科技之相關情形,作一分析研究,並將所得之結果以自編的九項檢核類目分析,再針對分析所得之結果進行討論。
    為了達成上述研究目的,首先藉由文獻之探討,以了解全國科展及新興科技能源的基本概念、內涵和相關的理論和研究,作為九項檢核表的參考基礎,以及研究結果分析、比較與討論的依據。然後對全國科展「國小組」和「國中組」第四十屆到第四十九屆參展作品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所得之研究結論如下:
    ㄧ、全科中小學科展國中組和國小組第四十一屆前參展作品數量較多,自第四十二屆科展辦法修訂後,國中組和國小組參展作品數量有減少之趨勢。但第四十二屆科展辦法修訂後,參展作品雖然減少,但研究者發現其研究主題與課程內容相關性增加。國小組自然科參展件數多於生活與應用科學科;國中組物化科參展件數最多,其次是生物與地球科學科,最少是生活與應用科學。
    二、第四十二屆科展辦法修訂後,全國科展國小組自然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的新興能源參展率增加、參展類目種類增多,參展類目最多是太陽能和風能。國中組物化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的新興能源參展率增加、參展類目種類增多,參展類目最多是生質能、太陽能和風能。國中組生物與地球科學科在科展辦法改革後參展率並無大變化。
    三、全國科展國小組和國中組有關新興科技能源的參展作品符合九項檢核表的百分之七十八以上,幾乎都能獲得獎項,參展作品得獎率為五成以上。
    關鍵詞: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內容分析


    This study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articipation works of “elementary group” and “junior group” during 40 th to 49th National Science Fair and the item e teaching material - “New Energy” in the 4th stage of the course subtopic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of 513 Energy” fo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a under the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ir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will examine the acquired data with 9 self-made checking items; then, it will further discuss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goal stated above, this study starts with literature review, understanding National Science Fair and the basic concepts, content, and relevant theories and researches of New Energy, as the basic reference of 9 checking items and the basis to analyze, compare, and discuss the research result.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will analyze the content of the presentation works displayed by “elementary group” and “junior group” during 40 th to 49 th National Science Fair.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Before 41st National Science Fair, both “elementary group” and “junior group” had presented more works. However, ever since the 42nd Science Fair, the rules had been altered, resulting into fewer presentation works. Nonetheless,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research topics and the course content is on the increase. In elementary group, the majority of their works related more to Natural Science than to Life and Applied Science. For junior participants, their works significantly focus 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then follow Biology and Earth Science, and Life and Applied Science is the least.
    2. Consequent with the amendment of the rules in 42nd National Science Fair, both elementary group and junior group show growing tendencies in participation rate and present greater varieties of their topic categories. In elementary group, works for Natural Science and Life and Applied Science ar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solar energy and wind energy. In junior group, works for Physics, Chemistry, Life and Applied Science mainly focus on biomass energy, solar energy, and wind energy. However, the participation rates of Biology and Earth Science remain much the same after the rules of Science Fair modified.
    3. In National Science Fair, if works regarding New Energy correspond with over 78% in the 9 checking items,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participants can receive awards, and the award rate of the participation works exceeds 50%.
    Keywords : Science Fair, New Energy, Content Analysis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次Ⅲ 圖表目次Ⅳ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全國科學展覽相關文獻 10 第二節 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 22 第三節 新興能源的內容 24 第四節 九項檢核表 26 第五節 相關研究法的探討 29 第三章 研究方式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9 第五節 資料的分析與處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8 第一節 第四十屆至第四十九屆國小組和國中組參展作品之分析討論 58 第二節 第四十屆至第四十九屆全國科展國小組和國中組參展作品與「新興     能源」的科技之分析討論 63 第三節 第四十屆至第四十九屆全國科展國小組和國中組「新興能源」的科      技的參展作品以九項檢核類目之分析討論 75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104 第一節 結論 104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2 圖表目次 圖3-1-1研究架構圖 34 圖3-2-1研究流程圖 36 圖4-1-1國小組各屆參展作品之件數圖 58 圖4-1-2國中組各屆參展作品之件數圖 59 圖4-1-3全國科展國小組和國中組參展件數圖 60 圖4-1-4國小組自然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各屆參展作品件數圖 61 圖4-1-5國中組物化科、生物與地球科學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各屆參展作品件數圖 62 圖4-2-1國小組各屆新興能源參展率百分比折線圖 64 圖4-2-2國小組新興能源參展作品在各類目所得次數直條圖 65 圖4-2-3國中組各屆新興能源參展率百分比折線圖 66 圖4-2-4國中組新興能源參展作品在各類目所得次數直條圖 67 圖4-2-5國小組新興能源作品在自然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的參展件數直條圖 70 圖4-2-6國小組新興能源在自然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的百分比折線圖 70 圖4-2-7國小組新興能源參展作品在自然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所得類目次數直條圖 71 圖4-2-8國中組新興能源作品在物化科、生物與地球科學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的參展件數直條圖 73 圖4-2-9國中組新興能源作品在物化科、生物與地球科學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的百分比折線圖 73 圖4-2-10國中組新興能源作品在物化科、生物與地球科學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所得類目次數直條圖74 圖4-3-1國小組和國中組各屆新興能源作品得獎率百分比折線圖 103 表2-4-1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評審項目與九項檢核表類目之對照 28 表3-3-1全國科展國小組參展作品件數統計表 37 表3-3-2全國科展參展國中組作品件數統計表 38 表3-4-1第48屆科展國小組參展作品「生活與應用科學」科31件作品之分析表 41 表3-4-2第48屆科展國小組參展作品「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作品之九項檢核表 42 表3-4-3第48 屆國小組「自然」科作品之類目分析結果 43 表3-4-4第48屆國小組「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作品之類目分析結果 45 表3-4-5第48屆國中組「物化科」科作品之類目分析結果 46 表3-4-6第48屆國中組「生物與地球科學」科作品之類目分析結果 47 表3-4-7第48屆國中組「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作品之類目分析結果 48 表3-4-8第48屆科展「國小組」參展作品5件自然科作品之九項檢核表分析結果 49 表3-4-9第48屆科展「國小組」參展作品2件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作品之九項檢核表分析結果 50 表3-4-10 第48屆科展「國中組」參展作品4件物化科作品之九項檢核表分析結果 51 表3-4-11 第48屆科展「國中組」參展作品6件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作品之九項檢核表分析結果 52 表3-4-12 第48屆「國小組」參展作品包含新興能源的相互同意值一覽表 53 表3-4-13 第48屆「國中組」參展作品包含新興能源的相互同意值一覽表 53 表3-4-14 第48屆「國小組」參展作品含新興能源的九項檢核類目相互同意值一覽表 54 表3-4-15 第48屆「國中組」參展作品含新興能源的九項檢核類目相互同意值一覽表 54 表3-4-16 新興能源的科技概念類目分析說明表 56 表4-1-1全國科展國小組和國中組參展件數相差次數分配表 60 表4-1-2國小組全國科展自然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之件數表 61 表4-1-3國中組物化科、生物與地球科學科和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之件數表 62 表4-2-1國小組新興能源作品佔參展作品的百分比 63 表4-2-2國小組新興能源參展作品在各類目所得次數分配表 64 表4-2-3國中組新興能源作品佔參展作品的百分比 66 表4-2-4國中組新興能源參展作品在各類目所得次數分配表 67 表4-2-5國小組新興能源參展作品在各類目所得次數分配表 69 表4-2-6國中組新興能源參展作品在各類目所得次數分配表 72 表4-3-1國小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的第1項類目分析 76 表4-3-2國中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的第1項類目分析 77 表4-3-3國小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第2項類目分析 78 表4-3-4國中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第2項類目分析 80 表4-3-5國小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第3項類目分析 82 表4-3-6國中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第3項類目分析 83 表4-3-7國小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第4項類目分析 84 表4-3-8國中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第4項類目分析 86 表4-3-9國小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第5項類目分析 87 表4-3-10國中組40屆到49屆新興能源科技第5項類目分析 89 表4-3-11國小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第6項類目分析 90 表4-3-12國中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第6項類目分析 92 表4-3-13國小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第7項類目分析 93 表4-3-14國中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第7項類目分析 94 表4-3-15國小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第8項類目分析 96 表4-3-16國中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第8項類目分析 97 表4-3-17國小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第9項類目分析 98 表4-3-18國中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第9項類目分析 100 表4-3-19國小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九項類目分析 101 表4-3-20國中組第40屆至第49屆全國科展新興能源參展作品九項類目分析 102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文化。
    王明郎(1994)。探討日本汽電共生之現況與其推廣措施。臺灣經濟研究月刊,17(4),
    53-58 。
    成映鴻、林原宏、黃鴻博與葉重新(1993)。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科學展覽活動之研究。教育部中小學科學教育計畫研究之報告。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衣寶廉編著、黄朝榮、林修正校訂(2007)。燃料電池-原理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
    出版有限公司。
    何小曼(2001)。如何輔導兒童進行科學展覽活動。八十九年度科學活動暨科展製作研習活動手冊,27-33。
    吳世霖(2003)。全國科展參展作品有關環境教育概念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獻(2006)。展望全國科展的教育功效。科學月刊,441,2-9。
    李隆盛(2001)。我國中小學的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34(8),2-10。
    杜明進(2000)。中、小學科學展覽題材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
    杜明進(2004)。中、小學科學展覽之探討。國教世紀,209,17-26。
    林怡菁(2007)。全國科學展覽第32-46屆國小組參展作品之內容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金盾(2001)。九年一貫「自然科課程的理論與實務」之我見。科學教育,231, 17-19。
    林義男、陳淳文譯(1989)。Robert P.Weber著。內容分析法導論。台北:巨流。
    林樹聲(2002)。從「課程改革」談九年一貫課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內容與實踐問題。教師之友,43(5),2-8。
    邱月良(2003)。國小科學展覽初探-----由生到師。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玉玲(2000)。科學展覽存廢問題之省思。師友,396,23-24。
    施孟雅(1992)。從專業期刊文獻分析我國臺灣地區的圖書館學研究。台北:漢美。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2002)。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第四十二屆實施要點。台北: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2010)。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第四十九屆實施要點。台北: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張良誠(2001)。參加科學展覽活動的省思。師友月刊,9,41-44。
    張政義(2001)。如何指導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八十九年度科學活動暨科展製作研習活動手冊,11-13。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九年一貫課程輔導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1998)。中華民國教育部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台北:教育部。
    陳 軍、袁華堂(2004)。新能源材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文典(2001)。課程變革對教學及學習模式的衝擊及其可能性的回應。科學教育月刊,244,48-51。
    陳泰然(2001)。生活課程教材綱要之教材研發理論與實務。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政策與執行整合研討會」。
    陳維新(2004)。能源概念。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游經祥(1999) 學生小論文及科展之輔導與研究。高中教育,4,51-56。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鴻博(1992)。國民小學科學展覽活動析論。國教輔導,31(6),15-23。
    黃鴻博(1996)。國民小學學校中的科學展覽活動。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 3-22。
    楊孝榮(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市:東華書局。
    劉昌明(1993)。科學展覽的方向。國教世紀,29(1),10-12。
    歐用生(1997)。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鄭木城、顧錦濤、黃順榮與翁瑞美(1995) 科學展覽的指導和製作。屏師科學教育,1,46-56。
    盧秀琴(2002)。新制科學展覽的動向。國民教育,43(1),74-79。
    簡利真(2002)。國小師生在科學展覽中科學本質表徵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龔素雅(1999)。實驗室的春天。建中學報,5,223-226。
    二、英文部分:
    Berelson, B.(1954)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Free Press.
    Holsti, O. R.(1969)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Riggin,P.(1985)Science fairs .a guide for junior high student teachers guide. Illinois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三、網頁
    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2010)。2010年12月,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context/natureScience06.php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10)。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2010年12月,取自http://sta.epa.gov.tw/nsdn/download/abroad/2-5.doc
    再生能源網專業人士版(2010)。生質能技術。2010年12月,取自
    http://www.re.org.tw/renew/Pro/f1/f1b1.htm
    再生能源網專業人士版(2010)。風能技術。
    http://www.re.org.tw/renew/Pro/f1/f1.htm
    再生能源網專業人士版(2010)。水力能技術。2010年12月,取自http://www.re.org.tw/renew/Pro/f1/f1h1.htm
    國民教育司(2004)。92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0年12月,取自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420
    國民教育司(2010)。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2010年12月,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2010)。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2010年12月,取自
    http://www.ntsec.gov.tw/m1.aspx?sNo=0000167
    經濟部能源局(2005)。能源政策白皮書。2010年12月,取自
    http://www.moeaboe.gov.tw/Policy/PoMain.aspx?PageId=energytechwhitepaper
    趙臨軒(2010)。如何製作科展。2010年12月,取自
    http://asptest.myphysics.dyndns.org/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06/07/howtoscience-ver2.pdf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