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杰雄
論文名稱: 語料庫的建置與台灣客家語VP研究
指導教授: 羅肇錦
呂菁菁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2
中文關鍵詞: 語料庫客家動詞VP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本論文以建置一個單機型語料庫為主,做為嘗試規劃和發展一個WEB語料庫的基礎。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的動機、目的和方法,說明語料的範圍和來源。
    第二章 文獻探討,說明有關客家語在構詞法、短語、詞類體系等三方面前人研究的成果與值得借鑒之處。
    第三章 「T3」語料庫的建置與設計,說明設計該語料庫的緣由,語料的取樣原則和方法,語料的整理與存儲形式。
    第四章 語料的分詞規範與說明,本章說明我們的分詞方法和定義,提出一個規範來作為操作的標準,並具體舉例說明切分的原則。
    第五章 客家語詞類劃分與標記說明,本章說明劃分客家語的基本詞類為十八類,並為每一詞類建立詞類標記符號與示例,同時提出每一詞類鑑別工作守則,做為標記時的操作標準。
    第六章 客家語短語結構分類與標記說明,本章說明劃分客家語的短語為二十二種類型,並為每一短語建立短語標記符號與示例。
    第七章 建立台灣客家語的剖析樹語料庫,本章說明採取Dotted Tag的方式,設計相關的編輯和檢索軟體,透過對客家語的詞、短語、句子的層次標記,剖析樹語料庫(treebank)。
    第八章 「T3」語料庫語料統計與分析,本章針對已建置完成的語料庫語料統計與分析各詞類和短語的使用頻率。
    第九章 客家語動詞研究,本章說明抽取語料庫中所有客家語的動詞進行統計與分析的結果。
    第十章 動詞短語(vp)的結構與關係判定,本章集中討論有關客家語的動詞短語(VP)的結構和結構關係的判定問題,歸納出台灣客家語各種動詞短語(VP)的類型,並以客家語的「分」為例,探討客家語PP VP VP序列切分的規則。
    第十一章 結語,透過這個語料庫的建置,我們找出了1299個客家語的單音節動詞;詞類統計結果,名詞佔最大一部份,有64.43%強,其次是動詞佔20.43%;客家語的使用者,主要使用的是「動詞性短語」,佔52.74%,其中又以述賓(vo)、述補(vc)、狀中(zd)和附加(fg)為主;而客家語動詞是雙音節為主,但單音節詞動詞的使用總頻率卻遠高於雙音節動詞;同時我們描述了客家語VP的基本結構和分布面貌,並以PP VP VP的組合為例,考察被動式的「分」字和VP組合的各種條件限制。


    第一章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緣由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本研究的語料範圍和限制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客家語構詞法研究回顧 第二節 客家語短語研究回顧 第三節 客家語的詞類體系研究回顧 第三章「T3」語料庫的建置與規則 第一節 語料庫的取樣原則和方法 第二節 語料的整理 第三節 語料的存儲形式 第四章 語料的分詞規範與說明 第一節 「詞」的定義 第二節 確認「詞」的方法 第三節 各詞類的切分具體說明 第五章 客家語詞類劃分與標記說明 第一節 詞類的劃分與標記方法 第二節 詞類鑑別的工作守則 第六章客家語短語結構分類與標記說明 第一節 短語的分類與標記符號 第二節 短語性與標記符號 第三節 短語的標記與示例 第四節 短語類型的判定 第五節 句子的層次關係與分析 第七章 建立台灣客家語的剖析樹語料庫 第一節 標記(tag)符號與規則說明 第二節 檔案格式說明 第三節 介紹Dotted Tag 第四節 句法結構分析編輯工具 第五節 「 T3lan」語料檢索工具 第六節 語料標記樣例 第七節 剖析樹的產生步驟與實例 第八章 「T3」語料庫語料統計與分析 第一節 各詞類使用頻率分析 第二節 短語統計與分析 第九章 客家語動詞研究 第一節 動詞的音節統計與分析 第二節 動詞的構詞形式 第三節 客家語的核心動詞 第四節 四縣客家語和海陸客家語動詞對比分析 第五節 華語、客家語動詞對比分析 第十章 動詞短語(vp)的結構與關係判定 第一節 動詞短語(VP)的內部構造 第二節 動詞短語(VP)的外部功能 第三節 VP內部結構關係判定的問題 第四節 PP VP VP 第五節 VP VP不同結構關係的限制條件 第十一章 結語 第一節 回顧 第二節 研究成果 第三節 研究展望 參考書目 附 錄

    參考書目
    一、專書
    羅肇錦 1988 客家語語法。台北:學生書局。
    羅肇錦 2000 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羅肇錦 1990 《講客家語》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羅肇錦 1996 《臺灣的客家話》台北市:台原出版社。
    羅肇錦 1998 《客家話的字詞與音義析論》台北:紅葉文化事業公司。
    鍾榮富 2001 《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客家話導論》【語言篇】上、下冊。
    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橋本萬太郎 1972 客家語基礎語彙集。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
    藍小玲 1999 《閩西客家方言》。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何耿庸 1993 《客家方言語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項夢冰 1997 《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謝永昌 1994 《梅縣客家方言志》。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林立芳 1994 《梅縣方言語法論稿》。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D . MacIver編著 1992 客英大辭典。南天書局。
    詹益雲 1998 《海陸腔客家字典》。台北:南天書局。
    黃雪貞 1998 《梅縣方言詞典》。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龔萬灶 2003 《客家語實用手冊》。作者自行發行。
    龔萬灶 2004 《阿啾箭个故鄉》。作者自行發行。
    張維耿 1995 《客家話辭典》。北京:廣東人民出版社。
    徐運德 1989 《客家話詞彙》。台北:中原週刊社。
    徐兆泉 2001 《台灣客家話辭典》。台北:南天書局。
    饒秉才 2000 《客家音字典》。北京:廣東人民出版社。
    何石松等 2002 《現代客家語詞彙彙編》。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何石松等 2004 《現代客家語詞彙續編》。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楊政男等 1998 《客家語字音詞典》。台北:商務印書館。
    俞士汶 2004 《計算語言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馮志偉 2001 《計算語言學探索》。北京: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馮志偉 1995 《自然語言機器翻譯新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林杏光 1999 《詞彙語義和計算語言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靳光瑾 2003 《計算語言學視窗》。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翁富良 1996 《計算語言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侯 敏 1999 《計算語言學與漢語自動分析》。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劉開瑛 2000 《中文文本自動分詞與標注》。北京:商務印書館。
    Jenny Thomas 2001 《Using Corpora for Language Research》。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胡明揚主編 1997 《詞類問題考察》。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胡明揚主編 2004 《詞類問題考察續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邢福義 2003 《詞類辨難》。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光磊 1994 《漢語詞法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陸志偉 . 1957 《漢語的構詞法》。北京:科學出版社。。
    竺家寧 1999 《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邢福義 . 1996 《漢語語法學》。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韓秀英編 1997《後綴形容詞例解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 2002 《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 1982 《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 1985 《語法答問》。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 1980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胡裕樹、范曉合著 1995 《動詞研究》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
    張 斌 1989 《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斌主編 2002 《現代漢語語實詞》。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斌主編 2002 《現代漢語語虛詞》。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斌主編 2002 《現代漢語語短語》。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斌主編 2002 《現代漢語語句子》。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斌主編 2002 《現代漢語語語法分析》。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范曉、張豫峰等 2002 《語法理論綱要》。北京:上海譯文出版社。
    馬慶珠 2002 《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 杰 2004 《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理嘉等 2004 《現代漢語專題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 珊 2003 《動詞重疊式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陸儉明 2003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 2001 《現代漢語副詞研究》。北京:學林出版社。
    鄒韶華 2001 《求真集》。北京:新華書店。
    李 泉 2001 《漢語語法考察與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邵敬敏 2001 《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 荐 1994 《詞語的意義和結構》。中國大陸:天津古籍出版社。
    季羨林主編 2001 《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選集---黎錦熙選集》。北京: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季羨林主編 2001 《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選集---黎錦熙選集》。北京: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季羨林主編 2001 《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選集---王力選集》。北京: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季羨林主編 2001 《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選集---呂叔湘選集》。北京: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季羨林主編 2001 《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選集---胡裕樹、張斌選集》。北京: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季羨林主編 2001 《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選集---朱德熙選集》。北京: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季羨林主編 2001 《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選集---陸儉明選集》。北京: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月華等 1996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版。台北:師大書苑 .
    繆錦安編著 1998 《漢語的語義結構和補語形式》。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屈承熹著、紀宗仁協著 1999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
    袁毓林 1998 《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學。

    三、單篇論文:
    羅肇錦 1996a 〈四縣客家語附著成分結構〉,《『臺灣客家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臺 北:臺灣語文學會出版 頁117-153。
    羅肇錦 1996b 〈四縣客家語虛詞的功能結構〉,《『臺灣客家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 臺北:臺灣語文學會出版 頁154-187。
    羅肇錦 1998 〈客家語字線索與非本字思索〉,《國文學誌》。第2期 頁383-413。
    盧彥杰 1999 〈新竹海陸客家詞彙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子晴 2000 〈客家諺語的取材和修辭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美賢 2002 〈客家語動物名稱詞彙初探-以蟲仔、蛇、蛙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佳文 2004 〈台灣東勢客家語表性狀詞的語義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燕美 2004 〈客家語肩肘手指動作詞的語音詞義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強舒媺 2002 〈客家語打類、忍類及促類動詞中動力學之體現〉,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雁雯 1997 〈臺灣四縣客家話構詞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吳莉雯 2000 〈台灣四縣客家語量詞系統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予 2002 〈台灣閩南語及客家語量詞系統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俊龍 1996 〈台中東勢客家方言詞彙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俊龍 1988 〈論東勢客家話的單音詞〉。載於:《台灣源流八十七年秋季刊》,105-118。
    江俊龍 1998 〈台中東勢客家方言中的外來語〉,載於:《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585-598。
    徐光榮 1987 〈臺灣客家話同義詞比較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玲瑛 1992 〈客家語的構詞與語法研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靜延 2003 〈從「形容詞狀語」探討「漢語狀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文所碩士論文語文教學研究所。
    徐貴榮撰 2002 〈臺灣客家語表「手動作行為」的詞義分析〉,《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洪成玉 1994 〈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載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 第3期,1-7。
    方琴 1994〈狀態形容詞的語法特徵及相關問題〉,載於: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119-123。
    王素梅 1998 〈雙音節狀態形容詞的ABAB式重疊〉。載於:漢語學習1998年第2期,53-54。
    朱德熙 1956 〈現代漢語形容詞研究〉。載於:語言研究1956年第一期。
    金昌吉 1994 〈方位詞的語法功能及其語義分析〉。載於: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3期,22-26。
    鍾守滿、王偉 2000 〈言語行為動詞語義分析及架構〉。載於:外語學刊2000年第2期,62- 64。
    高永希、鄭獻芹 1998 〈對擬聲詞歸類問題的思考〉。載於:殷都學刊1998年第2期,75-78。
    王桂安 1995 〈擬聲詞的探討〉。載於:廣東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p84-87。
    金昌吉 1994 〈方位詞的語法功能及其語義分析〉,《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第3期,22-26。
    陳宁萍 . 1987 .〈現代漢語名詞類的擴大----現代漢語動詞和名詞分界線的考察〉,《中國語文》第五期。
    郭 銳 1999 〈語文詞點的詞性標注問題〉,《中國語文》第二期。
    郭 銳 2001 〈漢語形容詞的劃界〉,《中國語言學報》第十期。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宇明 1996 〈非謂形容詞的詞類問題〉,《中國語文》第一期。
    劉丹青 1991 〈從漢語特有詞類問題看語法的宏觀研究〉,《江蘇社會科學》第二期。
    張伯江 1994 〈漢語詞類歸屬的理據〉,《國外語言學》第四期。頁29-36。
    陸儉明 1991 〈現代漢語時間詞說略〉,《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一期。
    陸儉明 1993 〈關於漢語詞類的劃分〉,《人文科學》第69、70合輯期。
    陸儉明 1994 〈關於詞的兼類問題〉,《中國語文》第一期。
    張伯江 1994 〈漢語詞類歸屬的理據〉,《國外語言學》第四期。頁29-36。
    馬慶珠 1999 〈詞組的研究〉,《語法研究入門》。北京:商務印書管
    周明強 1999 〈「的」字短語的界定及其主要特點〉,《內蒙古師大學報》第28卷第3期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