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魏嘉郁 Wei Chia-Yu |
---|---|
論文名稱: |
運用故事於直笛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 |
指導教授: | 陳淑文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8 |
中文關鍵詞: | 故事 、直笛 、行動研究 、藝術與人文領域三大目標主軸 |
外文關鍵詞: | Story, Recorder, Action Research, three goals of Arts and Humanity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故事」於「直笛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在直笛學習興趣的影響。研究者以新竹縣某國小四年級35名學生為研究對象,自行設計研究課程,以直笛基礎教學為主,透過遊戲、肢體律動、節奏說白、即興創作……等奧福教學元素,將故事運用於直笛教學之課程。
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擔任實際教學者,並搭配導師及校內協助教師及相關領域學者專家組成教學研究團隊,除事先蒐集相關文獻資料外,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以教師教學日誌、學生及協同研究者之訪談記錄、學生學習單等為主要資料蒐集來源,再參酌專家學者的建議,分析歸納得致研究結果如下:
一、運用「故事」於國小「直笛教學」的課程模式活潑多元。
(一)以情境聯想掌握運氣的要領。
(二)以角色扮演促進運舌技巧。
(三)以遊戲方式增進運指技巧。
(四)以直笛曲為素材串聯為音樂故事。
二、運用「故事」於國小「直笛教學」有其效益。
(一)能提升學生學習直笛的興趣。
(二)能達成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的三大目標。
三、運用「故事」於「直笛教學」在實務上所遭遇的問題能以行動研究解決。
最後,依據以上結論,分別針對:教師、學校行政、教育主管機關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valuate how applying ''stories'' to recorder teaching on fourth grade students will impact students' interest on learning. The researcher took 35 fourth grade students from one elementary school located in Hsinchu county, designed lesson content and elaborate recorder teaching through games, rhythm dancing, rhythm chanting, improvisation, and other Orff's teaching elements to apply stories in recorder teaching.
The researcher was the actual teacher during the study process, and had composed a evaluation team consisted of the classroom's main teacher, school's assisting teachers, and professions from related field. Using relevant research data, teacher's log during study process, interview on students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ers, student's learning sheet as the main data collection with recommendations from experts and scholars,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
I. Applying "stories" in elementary school recorder teaching provides active, vivid lessons
i. Imaginative atmosphere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chance
ii. Character play to enhance tongue skill
iii. Games to improve finger skill
iv. Add in recorder playing to produce music stories
II. The benefits of applying "stories" recorder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i. Promo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corder learning
ii. Achieve three goals of Arts and Humanity
III. Story application on elementary school recorder teaching solves problems through research action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pos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to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uthorities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er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教學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淑貞(2005)。獨立閱讀故事、朗讀故事和說故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故事反應之探討。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台北:五南。
吳英長(1986)。兒童故事基架的分析。台東師專學報,14,197-213。
吳榮桂(1986)。直笛教材教法研究-兼談本省現有直笛教材分析。音樂教育,3,17-28。
吳舜文(1991)。一般學校課程中的直笛教學。中等教育,42(6),83-91。
吳明宗(2000)。木笛100 問。台南:小神笛。
林良(1976)。淺語的藝術 。台北: 國語日報出版社。
林文寶(1984)。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之研究。台東師專學報,12,1-130。
林文寶等(1990)。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林文寶(1994)。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林鎧陳(1987)。直笛的合奏教學。音樂教育,4,6-14。
林鎧陳(1996)。高音直笛教室(1)為二支高音直笛。新竹:新竹市立直笛合奏團。
林玉体(主編)(1988)。說故事的技巧。台北:時報。
林勝儀(譯)(1991)。山縣貌太郎著。新訂音樂概論。台北:全音樂譜。
林明輝(1995)。兒童樂器演奏與指導。高雄:麗文。
林佳燕(2003)。運用故事統整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美勞教學碩士論文。
邱家麟(1989)。樸質無偽的音色魅力-淺談直笛及其教育功能。師友月刊,266,46-48。
周虹慧(2009)。台中縣國小直笛合奏團組訓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
學系音樂教學碩士論文。
徐千智(2002)。高屏地區國民小學音樂教師直笛教學認知與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故事導論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翁奉斌(1995)。追求美的直笛音樂。國教輔導,34(6),36-40。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張子芬(1990)。幼兒故事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陳國泮(1987)。千年滄桑的笛音-直笛發展史。音樂教育,4,16-29。
陳惠齡(1990)。小豆芽的成長。新竹:奧福教學法研究推廣中心。
陳正治(1994)。童話寫作研究 。台北: 五南。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大武(譯)李漱村、林芳瑾(審定)(2004)。Manuela Widmer著。基礎音樂戲劇-運用基礎音樂與肢體動作教育之特殊表演型態。中華奧福教育協會2004年11月會訊,取自http://www.orff.org.tw/periodica.htm
陳淑文(2005)。談卡爾.奧福「原始自然型」(Elemental Style)的教育理念。奧福
教育年刊,7,75-9。
郭惠嫻(1987)。令人著迷的小東西---直笛淺談。音樂教育,4,31-36。
郭麗玲(1991)。在畫中說故事的「圖畫書」。社教雙月刊,46,20-33。
郭俐伶(2002)。幼兒圖畫故事指導活動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馨如(2002)。以直笛作為音樂教學之工具—國小四年及教室裡的行動研究。國立花
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藝文(2009)。奧福教學法應用於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奧福片樂器
為主軸的教學設計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黃雲輝 (1979)。推動國校講故事活動的意義及其方法運用 。教育輔導月刊,7(92),
9-10。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秀英(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應用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務。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靖雯(2009)。合作學習應用於國小四年級直笛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
學系音樂教學碩士論文。
彭桂香(2000)。說故事人與說故事活動研究-以「東師實小故事媽媽團長」為例。國
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文碩(2003)。直笛教學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國教天地,152,92-98。
楊文碩(2004)。器樂教學的美感經驗-以直笛教學為例。研習資訊,21(1),20-28。
楊晢暐(2007)。運用奧福音樂教學理念於國小直笛團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筱梅(譯)(1995)。Linde, H. M.著。木笛吹奏者手冊。台北:世界文物。
路麗華(1997)。運用柯大宜音樂教學法於直笛。樂傳,3,36-38。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葉鎂鳳(2010)。故事教學的教育價值及其在國民小學應用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葵(1995)。從教育的觀點探討奧福教學法。中等教育,46(4),68-73。
廖姿惠(2009)。直笛教學應用於國小四年級節奏學習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音樂教育學系音樂教學碩士論文。
蔡尚志(1989)。兒童故事原理。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曄琳(2005)。木笛小百科。台北:世界文物。
鄭世文(譯)(1993)。K.Wollitz 著。木笛實用手冊(The Recorder Book)。台北:
世界文物。
鄭方靖(1997)。樂教新盼文集。高雄:復文書局。
鄭瑞菁(1999)。幼兒文學。台北:心理。
劉禾寰(2009)以直笛教學輔助國小學童音樂表現能力之探討--相關文獻之
回顧與分析。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報,1,16-31。
劉沛晴(2010)。閱中有樂-當繪本遇見奧福音樂。奧福音樂,1,82-96。
墨高君(譯),(1996)。Walter Sawyer & Diana E. Comer 著。幼兒文學:在文學中成長。台北:揚智。
諶世芬(1997)。卡爾.奧福教學法在直笛團教學上的應用。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8,215-235。
鍾家瑄(1991)。說故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aker, A. (1987). Storytelling : Art and technique. Littleton, CO: Libraries Unlimited,Inc.
Choksy,L.et.al. (1986).Teaching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New Jersey:Prentice-Hall.
Goodkin,D.(2002).Play,Sing&Dance. New York:Schott.
Hoffer,M.L.&Hoffer,C.R. (1987).Music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Musicianship and Teaching.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Orff,C. (1976).The Schulwerk Margaret Murray trans.New York:Schott.
O’Kelly, E. (1990). The recorder toda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n Chepesiuk(1986.05).Special Report:A Master Storyteller. Wilson Library Bulletin 60.
Stein, N. L, & Glenn, C. G. (1979). An analysis of story comprehen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New directions in discourse processing. Norwood,NJ: Ab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