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欣容 Tsai, Hsin-Jung |
---|---|
論文名稱: |
國民中學生活教育組長續任意願之研究─以新竹市二位組長為例 A Study on Willingness of Reappointment as Section Chief of Disciplinary in Hsinchu Junior High Schools -Taking Two Director for Example |
指導教授: |
林志成
Lin, Chih-Cheng 蔡孟翰 Tsai, Meng-Han |
口試委員: |
李安明
Li, An-Ming 林和春 Lin, Ho-Ch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English)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6 |
中文關鍵詞: | 生活教育組長 、國民中學 、續任意願 |
外文關鍵詞: | behavior counselor, junior high school, willingness resump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新竹市二位已持續接任生教組長一職十年以上之教師為研究對象,以期深入了解此二位生教組長是何因素願意持續接任此職務。因現今國中生教組長續任之相關研究多為量化研究,故希望經由質性研究之個案法做深度的研究。研究者經由蒐集生教組職務相關文獻、生教組職務相關法規與政策、續任相關理論及相關文獻進行理論建構,並以此設計訪談大綱,與研究對象訪談後進行訪談建構,期間也持續進行自我省思,再聚焦二位研究對象願意續任生教組此職務之核心因素。結論摘述如下:
一、影響生教組長續任意願的因素
(一)融洽的團隊氛圍是生教組長願意續任的最大因素
(二)繁雜的行政工作是生教組長不願續任的最大因素
二、影響生教組長接任職務的因素
(一)嚴峻的教師甄試生態是生教組長最初接任的最大因素
(二)自我認知人格特質是生教組長接任的因素之一
三、生教組長續任意願的選擇序位
(一)續任意願排序第一的因素為團隊合作的氣氛
(二)續任意願排序第二的因素為自我實現與期許
最後,針對本研究結論,研究者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人員提出建議,希望能提升國民中學生教組長續任生教組一職的意願,並希望能對後續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教育組長、國民中學、續任意願
This study targeted two behavior counselors who have worked in their schools for over ten years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willingness of resumption in Hsinchu City. Due to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studies which are about behavior counselors’ willingness of resump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are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 study aims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through a case study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constructed the theory by collecting behavior counselor’s literature reviews, laws, policy, willingness of resumption and designed it as an outline to interview two behavior counselors for the post-construction. Besides, the researcher also kept working on their positions and self reflection to focus on the core factors of their willingness of resumpt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behavior counselor’s willingness of resumption
1. Great team atmosphere is the main factor for their willingness resumption.
2. Busy administrative job is the main factor for their unwillingness
resumption.
II.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behavior counselor taking over as this job
1. Tough teacher's recruitment test is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first taking over as
a behavior counselor.
2. Self-cogn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re one of the factors for the behavior
counselor’s resumption.
III. Behavior counselor’s priority for the willingness resumption
1. Team atmosphere is the first priority for the first willingness resumption.
2. Self-fulfillment is the first priority for the second willingness resumption.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propose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uthority and school staff to enhance the behavior counselor’s willingness resump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o mak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study.
Keywords: behavior counselor, junior high school, willingness resumption
壹、中文部分
卞一傑(2017)。國民中學生活教育組長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少年事件處理法(2019年06月19日)。
包育豪(2014)。中等學校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守賢(2019)。中小學生教組長之工作現況、問題與解決建議。臺灣教育評論,8(12),121-124。
宋順浩(2017)。新北市國民中學生教組長人格特質與情緒勞務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文道(2014)。國民中學生活教育組長工作業務下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屏東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昆泰(2013)。國民中學生教組長之角色知覺與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周木財(2012)。新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性別平等教育法(2018年12月28日)。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志成(2004)。教育行政行動智慧的概念建構與實踐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梅君(2016)。北區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楨(2013)。應用層级分析法探討屏東縣國民中學學務主任工作壓力來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邱心怡(2018)。桃園市公立國中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組織信任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情緒勞務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施敏雄、林志成(2011,9月)。苗栗縣公立幼稚園園長工作壓力、因應策略及其職務合理性之研究。載於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主辦《2011年度提升兒童產業與教保品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27),桃園市。
洪浩宸(2012)。一位生教組長處理偶發衝突事件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麗月(2018)。國中生教組長推動紫錐花運動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徐嘉鴻(2019)。校園性平事件的調查程序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校園霸凌防制準則(2020年07月21日)。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2018年07月06日)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16年07月01日)。
張雪梅(2013)。國民中小學學務系統實務方案建構計畫成果報告。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委託研究計劃,未出版。
教師法(2019年06月05日)。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臺北市:小畢空間出版社。
郭文雄(2011)。屏東縣國民中學訓導人員工作壓力、組織氣氛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郭生玉(1989)。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心厭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31-146。
郭盈吟(2017)。臺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與壓力因應之關係研究-以普教教師及特教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玄康、李勁霆、何高志(202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兼任行政教師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學校行政,127,043-064。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11)。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紅葉文化。
陳宥均(2010)。臺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振忠(2019)。臺南市公立國民中學兼任學務行政教師 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記隆(2013)。兼行政職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探討─以臺中市豐原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智偉(2014)。臺北市立國民中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之相關研究—以訓導人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怡萍(2011)。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維新(2015)。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務人員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新北市。
游玉英、陳清煌(2014)。淺談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之職務加給與業務負荷之合理性。臺灣教育評論,3(8),41-48。
湯佩儒(2013)。臺中市中等學校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童鳳嬌、林志成(2013)。發展品德教育特色學校的挑戰與創新經營策略,中等教育,64(2),220-239。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蔡宏德(2010)。影響花蓮縣國民中學生教組長續任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蔡宗名(2012)。臺中市公立國民中學生活教育組長不願續任問題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昕璋(2014)。中、小學學務專業行政人力之困境與突破。臺灣教育評論,3(4),25-29。
蔡燕娟(2020)。臺北市一所創新經營的優質國民中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喬瑋(2019)。國民中學教師兼任生教組長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工作輪調之研究-以新北市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賴富源(2002)。我國公務人員陞遷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賴熹鋐(2013)。主管加給制度實務運作之微觀政治學分析:以國中生活教育組長之任用問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謝文全(2018)。教育行政。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仕儀(2016)。國中生教組長相關法令知識認知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Alley, R. (1980). Stress and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ction.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 1-8.
Arnold, M. B. (1967). Stress and emotion. In M. H. Appley and R. Trumbull (Eds.), Psychological Stress-Issue in Research. New York: Appley-Century-Crofts.
Auerbach, S. M., & Gramling, S. E. (1998). Stress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Argyris, C., & Schön, D.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ddison-Westley. Reading, Mass.
Beehr, T. A., & Newman, J. E.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31, 665-699.
Belling, A. G., & Moo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4), 877-891.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S.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Wiley & Sons, Inc.
McClelland, D. C. (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 New York: Princeton.
Owens, R. G.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Robbins, S. P. (2018).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th edition) Lond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Sackmann, S. A. (1991). Cultural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Exploring the Collective Mind. London: Sage.
Schein, E. H., & Schein, P. (2017).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leadership. (5th ed.).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Sergiovanni, T. J. (2000). The lifeworld of leadership: Creating culture, community, and personal meaning in our school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