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淑玲 |
---|---|
論文名稱: |
台灣閩南語地名之語言研究-兼論其文化意涵與演變 |
指導教授: | 姚榮松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台灣閩南語 、地名 、用字 、構詞 、文化 |
外文關鍵詞: | Taiwanese Southern Min, Geographic Names, Wording, Morphology, Culture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論文以台灣閩南語地名為研究對象,從語言的角度研究台灣閩南語地名,首先介紹地名的定義分類、來源,以閩南語地名中的語言層次、附加字和基本字、音譯地名的語音現象、用字及構詞作為研究討論的範圍,並兼論其文化現象及其演變。
關於閩南語地名中的語言層次分別原住民語地名層、西洋語地名層、日語地名層、華語地名層,透露著不同的語言特色。台灣閩南語地名中的基本字和附加字的表現出來的語言性,顯示閩南語特有的詞彙特點,透過閩南語地名與客語地名的基本字和附加字的比較,發現地名中表現出閩南與客家語言詞彙上的差異。
閩南語地名中有許多地名是音譯原住民語社名,地名轉譯會受到閩南語語音結構所制約,此外關於閩南語地名中用字,長期以來閩南語被視為一種沒有文字的語言,人們對閩南語的用字概念欠缺,又無一套統一標準的用字,許多地名的用字多以改字或任意借字的情形出現,也是討論的重點之一,而地名是詞彙的一部分,是遵循一定語言規律而形成的,因此地名也和其他語詞一樣,有一定的語詞結構方式,本文亦針對閩南語地名中的構詞進行探討。
本研究更嘗試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地名與文化的關係,閩南語地名的的由來與發展,反映出閩南人社會風貌,也呈現出閩南人的文化,從地名中探討閩南人表現出來的文化現象。
地名的穩定性是特徵之一,地名須保持穩定才能發揮社會職能,然而地名也必須不斷改變和豐富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在文中歸納出其演變模式,探求地名演變的情形。
關鍵詞:台灣閩南語、地名、用字、構詞、文化。
Abstract
The research target of this paper is geographic names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language. First, the definition and origin of the geographic names are introduced. In addition, the linguistic research scope included the linguistic levels, the specific and generic parts, the phonic conditions of the transcription names, wording and morphology for the geographic names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s well as their cultural im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evolution will also be researched.
Concerning the linguistic levels of geographic names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they include the indigenous level, Western language level, Japanese level, and Mandarin level of geographic names, all of which showed their own linguistic features, respectively. For example, the linguistic feature of basic words and specific parts of geographic names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showed the exclusive vocabulary characteristic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By comparing the basic words and specific parts of the geographic names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with those of Hakka language, we can discover the vocabulary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these two languages.
Some of the geographic names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re transcription of indigenous languages. So the transcription would be influenced by the phonetic structure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In addition, the spelling words of geographic names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will be discussed. The Taiwanese Southern Min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language of no spelling words. The average man has no idea about Taiwanese Southern Min words, lacking a set of standard ones. A lot of words of geographic names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re either modification of other languages or borrow words from other languages. Indeed, geographic names are part of vocabulary, which consist of a certain linguistic law. And since geographic names contain a certain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the morphology of the geographic names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will also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urthermore, this study will examin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geographic names and culture in light of cultural theory. For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names of Taiwanese Southern Min reflect not only features of the Taiwanese Southern Min society but its own culture. In this paper, I intend to discuss the Taiwanese Southern Min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erms of geographic names.
Geographic name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social stability. On the one hand, stable geographic names can serve a certain social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geographic names are supposed to be transformed and enriched in order to meet social needs. Their changing patterns are deduced in this paper, explicating their evolutionary state.
Key Words: Taiwanese Southern Min, Geographic Names, Wording, Morphology,
Culture
引用及參考書目
王維屏 1986 《中國地名語源》,江蘇科學技術出版。
王際桐 1999 《王際桐地名論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9 《地名論稿》,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牛汝辰 1993 《中國地名文化》,北京市:中國華僑社出版。
1994 《新疆地名概說》,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中國地名委員會辦公室 1985《地名學文集》,測繪出版社。
中國地名研究會 1989 《地名學研究文集》,遼寧人民出版社。
內政部地政司編繪 1981 《中華民國臺灣區地圖》,臺北市:內政部。
布龍菲爾德 1980 《語言論》,商務印書館。
冉福立、江樹生 1997 《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台北市:漢聲雜誌社。
史念海 1998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陜西示範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
伊能嘉矩 1909 《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台灣》,東京:富山房。
朱奇格維奇 崔志升譯,1983 《普通地名學》,北平:高等教育。
安倍明義 1938 《台灣地名研究》日文版,台北:番語研究會。
1996 《台灣地名研究》中文版,台北市:武陵書局。
何聯奎 衛惠林1989 《台灣風土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李如龍 1993 《地名與語言學論集》,福建:地圖出版社。
1998 《漢語地名學論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宋玉柱 1996 《現代漢語語法論》北京:語文學院出版社。
呂榮泉 1981 《苗栗縣地名探源》,和興印刷。
林金鈔 1983 《閩南語探源》,新竹:竹一出版社
周鍾瑄 1993 《諸羅縣誌》,台灣文獻會。
周振鶴 游汝杰 1990《方言與文化》,台北:南天書局。
周長楫 1996 《閩南語的形成發展及台灣的傳播》,台北:台笠出版。
吳郁芬 1993 《中國地名通名集解》,測繪出版社。
林頫 2000 《地名史話》,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施添福總編纂
1996 《臺灣地名辭書》嘉義市卷二十,吳連賞編纂 ,吳育臻撰述,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 《臺灣地名辭書》新竹市卷十八,陳國川撰述,南投市 : 省文獻會。
1996《臺灣地名辭書》基隆市卷十七,翁佳音編纂 ,廖秋娥、黃致誠撰述,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會。
1999《臺灣地名辭書》臺南市卷廿一, 許淑娟等撰述,南投市 : 省文獻會。
1999《臺灣地名辭書》臺東縣卷三,夏黎明等撰述,南投市:省文獻會。
2000《臺灣地名辭書》宜蘭縣卷一,黃雯娟撰述,南投市:省文獻會。
2000《臺灣地名辭書》高雄縣卷五,吳進喜撰述,南投市:省文獻會。
2000《臺灣地名辭書》宜蘭縣卷一, 黃雯娟撰述,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臺灣地名辭書》南投縣卷十, 羅美娥撰述,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臺灣地名辭書》南投縣卷十,羅美娥撰述,南投市:省文獻會。
2001《臺灣地名辭書》屏東縣卷四,黃瓊慧等撰述,南投市:省文獻會。
2002《臺灣地名辭書》雲林縣卷九,陳國川等撰述,南投市:省文獻會。
2002《臺灣地名辭書》澎湖縣卷六,郭金龍等撰述,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洪敏麟 陳漢光 1969 《台灣堡集》,台北:台灣省文獻會。
洪敏麟 1980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3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4 《台灣舊地名沿革第二冊(下)》,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英聖 1995 《情歸故鄉(壹)•總篇:台灣地名探索》,臺北市:時報文化。
2003 《情歸故鄉2台北市地名探索》,臺北市:時報文化。
2003 《情歸故鄉3台北縣地名探索》。臺北市:時報文化。
馬永立 1993 《地名學新探》,南京大學出版社。
徐兆奎 韓光輝 1998《中國地名史話》,商務印書館。
浦善新 2000 《數字地名》,北京:建築工業出版社。
張耀錡 1951《平浦族社名對照表》,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刊行。
孫維張 劉富華 1991《語言學概論》,吉林大學出版社。
張振興 1993 《台灣閩南方言記略》,文史哲出版社
陳正祥 1978 《中國的地名》,商務印書館。
1993 《臺灣地名辭典》,台北:南天書局。
常敬宇 1995 《漢語詞彙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國章 1995 《台灣地名學文集》,台北:師大地理學系。
1986 〈臺灣地名中的「頭」與「尾」〉,《地理教育》22期,頁1-13。
1987 〈不能望文生義的台灣地名〉,《地理教育》第13期,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會,頁15-16。
1988 〈地名的傳播-以台灣為例〉,《地理教育》第14期,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會,頁1-9。
1989 〈不同語群的接觸對地名命名的影響--以臺灣為例〉,《地理教育 》25期 ,頁1-4。
1991 〈臺灣具有「前」、「後」意義地名的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2 ,頁202-209。
1992 〈臺灣以蔬菜為名之地名的特色〉,《地理教育》18期,頁5-12。
1993 〈臺灣閩、客語地名的對比〉,《地理教育》19期,頁1-15。
1994 〈台灣地名的特色〉,《第一屆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頁509-521。
1994 〈廍子與地名〉,《中等教育》45:4,頁53-61。
1994 〈台灣東、西方為地名的種類、讀音與含義的探討〉,《地理教育》20期,頁211-221。
1996 〈臺灣地名中的「頭」與「尾」〉,《地理教育》22期 ,頁1-13。
1997 《臺灣地名辭典》上冊,台北:師大地理學系。
1998 《臺灣地名辭典》中冊,台北:師大地理學系。
1999 《臺灣地名辭典》下冊,台北:師大地理學系。
1998 〈從地名可辨別泉、漳語群的分布──以臺灣地名為例〉,《地理教育》24期,頁1-3。
1999 〈不同語群的接觸對地名命名的影響──以臺灣為例〉,《地理教育》25期,頁1-4。
2002 〈從地名看語族分布──以台北市北投區為例〉,《地理教育》,28期,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會,頁19-25。
2002 《台北市地名辭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張德水 1996 《台灣種族、地名、政治沿革》,台北:前衛出版。
莊永明 1996 《台灣鳥瞰圖》,遠流出版。
陳瑞隆 魏英滿 2000《台灣鄉鎮地名源由》,台南:世峰出版社。
曾世英 1981 《中國地名拼寫法研究》,北京:測繪出版社。
曾世英 1989 《曾世英論文集》,中國地圖出版社。
曾玉昆 1997 《高雄市地名探源》增訂版,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葉斐聲 徐通鏘 1993《語言學綱要》台北:書林出版。
華林甫 2002 《中國地名學史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頋嘉祖 陸昇 1990《語言與文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楊秀芳 1991 《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四月第一版。
許極燉 1994 《台語文字化的方向》,台北:自立晚報社。
2000 《台灣語通論》,台北:南天書局。
董忠司 1996 《台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台灣語文學會出版。
2001《台灣閩南語辭典》,五南圖書出版。
程祥 徽田小琳 1992 《現代漢語》,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楊德峰 1999 《漢語與文化交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良偉 1986 《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語文》,自立晚報出版社。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96《台灣堡圖》,臺北市:遠流出版。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 1997 《閩台文化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葛本儀 2002 《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劉正土炎 高明凱 1985 《漢語外來詞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劉叔新 1990 《漢語描寫詞彙學》,商務印書館。
劉寧顏 1995 《重修台灣省通誌 卷三 住民志 地名沿革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臧汀生 1996 《台語書面化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
2000 〈從漢語漢字的特性談臺語用字的問題〉,《國文學誌》4期,頁135-146。
盧廣成 1999 《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台北:南天書局。
羅常培 1989 《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
伊能嘉矩 黃耀榮譯 1908〈關於台灣土番之土地命名〉,《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第二百六十八號》,頁360-366。
池永歆 1997 〈臺灣地名學研究回顧與地名義蘊的詮釋〉,《地理教育》23期 , 頁7-18。
宋長棟 1987 〈地名學與民族學研究〉,《中國地理》第10期,頁13-22。
林衡道 1976 〈台灣地名的分類〉,《台灣文獻》27卷4期,頁50-52。
1996 〈地名的社會學〉,《臺灣風物》46卷:4期 , 頁177-187。
范文芳 1997 〈用臺灣語言為臺灣地名做一些考證〉,《國教世紀》177期,10月,頁55-58。
2001 〈從殘存之舊地名來看竹塹開發史〉,《語文學報》,新竹師範學院,頁39-48。
2002 〈新竹縣地名詞典〉,《新竹文獻》創刊號,頁8-25。
姚榮松 1990 〈閩南話書面語的漢字規範〉,《教學與研究》第12期,頁77-94。
1990 〈當代台灣小說中的方言詞彙—兼論閩南語的書面語〉,《國文學報》19期,頁223-264。
1992〈葉爾欽vs葉爾欽-兩岸外國人名地名漢譯分歧初探〉,《國文天地》,頁16-23。
1993〈兩岸閩南話辭典對方言本字認定的差異〉,《國文學報》第22期,台灣師範大學出版,頁311-326。
1994〈閩南語書面語使用漢字漢行分析—兼論漢語方言文字學〉,《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7-192。
2001〈從詞彙體系看台灣閩南語的語言層次〉,第四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4 〈閩南語漢字書寫的檢討與文字化的方向〉,《國文天地》19:10,頁81-86。
馬曉東 1991〈地名的起源、發展與演變〉,《地名知識》總第72期,1991年第2期,太原:地名知識編輯部出版,頁17-19。
郭錦桴 1992 〈地名與社會心態〉,《地名知識》,總第78期,1992年2期,頁10-11。
陳鸞鳳 1997 〈桃、竹、苗縣市境內之小地名與閩、客族群之拓墾與分布〉,《新竹師院學報》10期 , 頁189-229。
1998 〈地名的探究--以「彰、雲、嘉」的「崙」和臺灣東部的地名為例〉。《社會科教育學報》(竹師) , 頁183-205。
趙介民 1991〈地名是民族語言遷徙的腳步〉,《地名知識》總第76期,1991年第6期,太原:地名知識編輯部出版,頁37-38。
謝美齡 2002〈臺灣閩南方言字略例--兼論母語教學漢字書寫問題〉,《台中師院學報》16期,頁677-690。
江美文 2004 《台灣勸世類歌謠之語文研究—以當前新竹市竹林書局所刊行的台語歌仔冊為範圍》,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洪宏元 2000 《台灣閩南語流行歌謠語文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葉牡丹 2003 《用漢語構詞與語音解讀客家地名》,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Kadmon, Naftali 2000《Toponymy :the lore, laws, and language of geographical names》,New York : Vantag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