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家鑫
論文名稱: 台灣緊縮性貨幣政策實質效果-敘述法之實証研究
指導教授: 黃朝煕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經濟學系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3
中文關鍵詞: 敍述法緊縮性貨幣政策貨幣政策代理變數虛擬變數自我相關預測分析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擬參考David H.Romer 和 Christina D.Romer(1989)以敍述法(Narrative Approach)判定美國貨幣政策時期的研究方式,藉由我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制定相關資料的比對,我們認定國內緊縮性貨幣政策執行並實證研究其對經濟體系所造成之實質影響。敍述法的採用有助於釐清緊縮性貨幣政策和實質經濟變數間之因果關係,且能避免一般貨幣政策代理變數中的內生性和不一致性問題。針對台灣1960年至2003年的資料,利用自我相關預測分析和虛擬變數方式進行檢定,得到的結論是,我們所認定的六次緊縮性貨幣政策執行在工業生產指數方面的確造成明顯地下降,在失業率方面卻沒有明顯的證據顯示緊縮性貨幣政策造成其正向影響。


    目 錄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本文特色 …………………………………………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貨幣中立性相關研究 …………………………… 6 第二節 敍述法相關文獻 ………………………………… 7 第三節 台灣相關文獻 …………………………………… 8 第三章 敍述法例證 第一節 敍述法簡介 ……………………………………… 9 第二節 緊縮性貨幣政策判讀方法及原則 ……………… 10 第三節 台灣緊縮性貨幣政策執行例證 ………………… 12 第四章 實證研究 第一節 圖示緊縮性貨幣政策效果 ……………………… 26 第二節 自我相關預測分析 ……………………………… 30 第三節 虛擬變數迴歸分析 ……………………………… 34 第五章 結 論 ………………………………………………… 55 圖 目 錄 圖1-1 工業生產指數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執行 …………………………… 28 圖1-2 失業率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執行 …………………………………… 29 圖1-3 通貨膨脹率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執行 ……………………………… 29 圖1-4 貨幣總計數(M2)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執行 ………………………… 29 圖2-1-1~6工業生產指數累積預測誤差 ………………………………… 32,33 圖2-2-1~4 失業率累積預測誤差 ……………………………………… 33,34 圖3-1 工業生產指數衝擊反應函數 ……………………………………… 37 圖3-2 落後期數延伸至48期之衝擊反應函數 …………………………… 38 圖3-3 落後期數延伸至60期之衝擊反應函數 …………………………… 38 圖3-4 失業率衝擊反應函數 ……………………………………………… 40 圖3-5 失業率衝擊反應函數(季資料) …………………………………… 42 圖3-6工業生產指數衝擊反應函數(兩政策虛擬變數1始點設定) …… 44 圖3-7工業生產指數衝擊反應函數(政策虛擬變數1始定至政策終止份) …………………………………………………………………………… 44 圖3-8失業率衝擊反應函數(兩政策虛擬變數1始點設定) ……………… 48 圖3-9失業率衝擊反應函數(政策虛擬變數1始定至政策終止月份)…… 49 圖3-10工業生產指數Monte Carlo實驗結果 …………………………… 48 圖3-11失業率Monte Carlo實驗結果 ………………………………………49 圖3-12排除1968年執行下之衝擊反應函數 ……………………………… 50 圖3-13排除1978年執行下之衝擊反應函數 ……………………………… 50 圖3-14排除1988年執行下之衝擊反應函數 ……………………………… 51 圖3-15排除1992年執行下之衝擊反應函數 ……………………………… 51 圖3-16排除1995年執行下之衝擊反應函數 ……………………………… 51 圖3-17排除2000年執行下之衝擊反應函數 ……………………………… 51 圖3-18納入石油價格後之衝擊反應函數(工業生產指數) …………………53 圖3-19納入物價成長率後之衝擊反應函數(工業生產指數) ………………53 圖3-20納入淨出口量後之衝擊反應函數(工業生產指數) …………………54 <圖1-1>M2年增率 …………………………………………………………… 58 <圖1-2>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成長率 ………………………………………… 58 <圖1-3>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月之年增率 …………………………… 59 <圖1-4>躉售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月之年增率 ……………………………… 59 <圖2-1>1980寛鬆政策執行累積預測誤差 ………………………………… 60 <圖2-2>1981寛鬆政策執行累積預測誤差 ………………………………… 60 <圖2-3>1993寛鬆政策執行累積預測誤差 ………………………………… 60 <圖2-4>1997寛鬆政策執行累積預測誤差 ………………………………… 60 表 目 錄 表2-1工業生產指數自我相關迴歸Q統計值 ……………………………… 31 表2-2 失業率自我相關迴歸Q統計值 ……………………………………… 31 表3-1工業生產指數迴歸結果 ……………………………………………… 36 表3-2失業率迴歸結果(月資料) …………………………………………… 39 表3-3失業率迴歸結果(季資料) …………………………………………… 42 表3-4分別排除六次認定緊縮貨幣政策執行之統計結果比較 …………… 51

    1.沈中華、陳華倫:<貨幣政策指標的建立與貨幣政策反應函數>,
    《經濟論文》,24卷4期(1996年12月),頁559-590。
    2.陳煜煕:《緊縮性貨幣政策對實質經濟活動影響之探討-以台灣經濟為(1971-2001)》,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8月。
    3.解立亞:《貨幣經濟學:理論與政策》,(台北市:茂昌書局 初版)
    4.賴景昌:《總體經濟學》,(台北市:雙葉書廊 第二版)
    5.《中華民國中央銀行之制度與功能》,中央銀行發行,民國九十二年。
    6.《中央銀行年報》,民國五十一年至民國九十二年,中央銀行發行。
    7.《中央銀行季刊》,民國六十七年第一季至民國九十二年第四季,中央銀行發行。
    英文參考文獻
    1.Ben S. Bernanke and Alan S. Blinder(1992),”The federal funds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2, pp 901-921.
    2.Christina D. Romer and David H.Romer(1997),”Identification and the narrative approach: A reply to Leeper”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40,pp.659~665
    3.Christina D. Romer and David H.Romer(1989),”Does monetary policy matter? A new test in the spirit of Friedman and Schwartz,”NBER Working Paper,No.2966,pp.1-57.
    4.Christina D. Romer and David H.Romer(1994),“ Monetary Policy Matter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34, pp75~88.
    5.Christina D. Romer and David H.Romer(1996),”A new measure of monetary shocks:derivation and implications”,NBER. No.9866
    6.Eric M.Leeper(1997),”Narrative and VAR approaches to monetary policy:Common identification problem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40,pp.641~657.
    7.Frederic S. Mishikin(1982),”Does anticipated monetary policy matter? An econometric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Polotical Economy, Vol.90 ,pp. 22-51
    8.Hiroshi Gunji(2004)“Did Monetary Policy Matter in prewar Japan?”Japan Society Promotion for the Science
    9.Lucas, Robert J.( 1996),”Nobel lecture: Monetary neutrality,”Journal of Polotical Economy, Vol.104, Iss.4,pp.661-683.
    10.Maria S. Gochoco(1986),”Tests of the money neutrality and rationality hypotheses:The case of Japan 1973-1985”,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Vol.18,pp.458-466.
    11.Robert King and Mark W. Watson(1992),”Testing long run neutrality”. NBER. No.4156
    12.Robert J. Barro(1976).,”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pp.1-32.
    13.Kevin D. Hoover and Stephen J. Perez(1994),”Post hoc ergo propter once more An evaluation of‘Does monetary policy matter? ’in the spirit of James Tobin”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34,pp.47-73.
    14.James D. Hamilton(1983),”Oil and the macroeconomy since World War II”,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1,pp.228-248.
    15.Friedman, Milton, and Schwartz, Anna Jacobson(1963),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