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林異 Lin-Yi Lee |
---|---|
論文名稱: |
視覺‧影像‧蝕 李林異金屬媒材創作論述 Visual – Image – Etching Discussion on Metal Material Creation by Lin-Yi Lee |
指導教授: |
葉俊顯
Jun-Xian Ye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5 |
中文關鍵詞: | 數位設計 、金屬腐蝕 、金屬化學染色 、半色調網屏 、PNP Paper |
外文關鍵詞: | Digital Design, Etching, Patination, Halftone screen, PNP Paper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視覺‧影像‧蝕
李林異金屬媒材創作論述
本創作論述旨在探討電腦數位設計繪圖中,影像處理軟體Photoshop及3D建模軟體Rhinoceros運用於金屬媒材創作的可能性與方法。創作目的為:一、以數位設計輔助金屬媒材創作。二、以數位設計的優點改進手繪製圖的缺點。三、參考不同藝術風格,從事金屬媒材創作,創作具個人藝術風格之作品。
「視覺」在所有觀感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直接的,是一種極為複雜和重要的感覺,眼睛在不同的觀賞距離會令觀賞者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甚至產生視覺上的錯覺,創作者嘗試以此一特性呈現在作品上。「影像」可以傳達不同的訊息給觀賞者,創作者利用影像處理的方式,將影像呈現在金屬之上,用影像傳達不同的視覺效果。「蝕」即為金屬腐蝕,是本創作中最常使用到之技法。
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 緒論:說明創作動機與目的,創作方法步驟與架構流程,創作範圍與限制,名詞釋義。第二章 創作學理基礎:介紹電腦繪圖軟體Photoshop與Rhinoceros的發展與特色,數位設計與金屬工藝的結合實例,相關金屬成型與染色技術,相關藝術風格包括普普藝術風格與歐普藝術風格,以及東方思想。第三章 創作形式內容與技法分析:說明創作形式內容,創作軟體運用,創作技法分析。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作品分析與詮釋:說明創作理念與各系列作品詮釋。第五章 結論:說明藝術貢獻與研究價值,以及綜合探討與未來展望。
關鍵詞:數位設計、金屬腐蝕、金屬化學染色、半色調網屏、PNP Paper
Abstract
Visual – Image – Etching
Discussion on Metal Material Creation by Lin-Yi Lee
This thesis aimed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and method of applying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Photoshop, and 3D modeling software, Rhinoceros, to metal craft creation in the area of digitized design and drafting. The creation objectives are: 1. Use digitized design to assist metal craft creation; 2.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digitized design to improve the shortcomings of hand drafting; 3. compare different artistic styles, engage in metal craft creation, and create works that show personal arts style.
“Visual” is the most basic and most direct impression, and it is an extremely complicated and important perception. In different distances, eyes show different visual effects to the viewer, even visual illusion would be produced; creator tries to show this characteristic in his works. “Image” could pass different messages to the viewers, creators us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o show image on the metal, namely using image to display different visual effects. “Etching” refers to metal Etching, it is a technique that is often used in this creation.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Chapter I is “Introduction”: Explaining creation motive and objectives, steps and framework flow path of creation method, creation scope and limitation, and terms explanation. Chapter II is “Creation Foundation”: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rafting software (Photoshop and Rhinoceros), actual exampl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digitized design and metal craft, relevant metal shaping and Patination technique, relevant arts styles including pop art, optical art, and oriental thought. Chapter III is “Analysis on Contents and Techniques of Creation Styles”: Interpreting the contents of creation style, use of creation software, and creation technique analysis. Chapter IV is “Creation Concept and Works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Explaining creation concept and works of every series. Chapter V is “Conclusion”: Indicating artistic contribution and study value, and concluding the discussion and future expectation.
Keywords: Digital Design, Etching, Patination, Halftone screen, PNP paper
參考文獻
一、參考書目
大智浩著,王秀雄譯(1969)。美術設計的基礎。臺北:大陸書店。
王庭玫(2008)。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王銘顯(1987)。工藝概論。臺北:新形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江怡瑩(2009)。浮光-江怡瑩金工創作專輯。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江怡瑩(2004)。觀微-江怡瑩金工創作解析暨作品選輯。臺北:丹尼斯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何政廣(2007)。世界100大畫家:從喬托到安迪.沃荷。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李迺雄(2002)。Photoshop 7 電影影像側寫。臺北:上奇科技出版事業處。
馬場雄二著,王秀雄譯(1968)。美術設計的點‧線‧面。臺北:大陸書店。
張瓊慧編(2004)。新生活工藝:金工飾品特輯。臺北:中時報系生活美學館。
張心龍(1999)。西洋美術史之旅。臺北:雄獅美術。
張志純(1979)。金銀匠技藝手冊。臺北:徐氏基金會。
張正仁譯(1994)。普普藝術。臺北:遠流出版社。
張長傑(1993)。現代工藝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馮作民(1996)。西洋繪畫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黃椿昇(2003)。藝術導論-談美。臺北︰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黃才郎 (1982)。西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雷波、蘇永剛(2005)。Photoshop CS完全學習手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趙丹綺、王意婷(2008)。玩金術。臺北:鍊丹場珠寶金工工作室。
盧永毅、羅小末(2000),工業設計史。臺北:田園城市出版社。
盧慈穎譯(2006)。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臺北:三言社出版。Andy Warhol. (1975). 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
鍾國亮 (2008) 。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臺北:東華書局。
Andy Warhol, Feldman Frayda, Schellmann Jorgl (1989). Andy Warhol prints:a catalogue raisonne. New York: Ronald Feldman Fine Arts, Inc.
Kornbluth Jesse (1988). PRE-POP WARHOL. New York: Schirmer/Mosel,Munchen.
二、期刊論文
王立鳳(2008)。王立鳳彩繪設計創作論述。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立倫(2008)。電腦輔助設計在曲面造形木材工藝作品上之應用──
雙色曲面造形帆船之設計及製作。生活科技教育月刊,四十一卷第一期。
邱謙評(2003)。歐普藝術其靜動變化對視知覺的影響。造型藝術學刊。
陳國珍(2003)。金屬工藝的傳統與創新。台灣工藝,17期。
趙桂英(1992)。文化如畫~普普藝術的大眾趣味與後現代的文化取向。東海大
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顧琪君(2000)。由傳統工藝談工藝的振興。台灣工藝,5期。
三、網路資料
Amy CHEN(2007年9月8日)。金屬蝕刻的新工具與技法 – PNP Paper。http://blog.jcws.biz/2007/09/jcws-pnp-paper.html,JCWS Talks 珠寶工藝的部落。
Jake Von Slatt。http://steampunkworkshop.com/。The Steampunk Workshop。
Markus Klemm。如何用當今的雷射切割技術滿足實際應用需求。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82791_480202_TA_2f89648e.HTM。
方惠光(1993)。普普藝術。http://www.tnnet.com.tw/Pages/art/fang/note_2.htm,二十世紀的藝術思潮。
白虎通德論 卷八 性情(2006)。http://ctext.org/bai-hu-tong/xing-qing/zh,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沃凱精密五金加工。金屬蝕刻工藝流程。http://www.jinshushike.com/jinshushikegongyiliucheng.html。
思索自身「存在」的意義。http://magz.roodo.com/event_view/679。新文創線上誌。
凌美雪(2005年11月9日)《青椒》味道「鋼」好 周立倫 電腦精心打造。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nov/9/today-art1.htm,自由電子報-藝術文化。
探索---Art Nouveau 新藝術風格飾品。http://www.onwhim.com/gate?mod=article&id=20100917115847,異想飾界。
歐美加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鋁陽極處理的應用。http://www.omega-hc.com/plating/book16.htm。
維基百科(2010年12月26日)。Adobe Photoshop。http://zh.wikipedia.org/zh-tw/Adobe_Photoshop,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2011年3月4日)。歐普藝術。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6%99%AE%E8%89%BA%E6%9C%AF,維基百科。
諸子語類卷第四十一 論語二十三(2008)。http://jzzd.5d6d.com/thread-795-1-1.html,儒學求真論壇。
韓詩外傳 卷五(2006)。http://ctext.org/dictionary.pl?if=en&char=%E5%97%85,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