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程士益 |
---|---|
論文名稱: |
策略聯盟概念應用於小學經營之研究以苗栗縣通霄鎮為例 |
指導教授: | 鄭國泰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6 |
中文關鍵詞: | 策略聯盟 |
外文關鍵詞: | Strategy alliance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是研究以策略聯盟的形式去取代小校裁併的可行性,提供政府及學校作為小型學校結構調整工作的參考。
待答問題為:
一、小校教師對於苗栗縣裁併偏遠小校的政策的看法為何?
二、小校教師對於苗栗縣實施策略聯盟進行校際合作的看法?
三、以策略聯盟方式取代小型學校裁併的方式是否可行?
研究結果發現,苗栗縣通霄鎮小型學校教師並不了解目前苗栗縣對於裁併學校的具體做法,另一方面,教師普遍認同策略聯盟在執行上的優勢,也認為運用策略聯盟取代小型學校裁併為可行的行政措施。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pinions about the strategy alliance applied 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Provision of government and restructuring the school as a small school reference work.
The questions :
1.A small school teachers admit enough for remote small school in Miaoli County's policy about this?
2. The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aoli County, to conduct inter-school cooper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views?
3. The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approve the way of strategy alliance on the current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e the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of Tongsiao Township, Miaoli County do not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chool in Miaoli County to cut down and merge the specific practices, and teachers generally agree that strategic allianc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vantages, the use of strategic alliances that cut to replace the small schools for possible administrative action.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文玲(1995)。我國國立大學經營規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吉正(1999)。學校規模在教育品質的效應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27,51-57。
方清居(2000)。策略聯盟的理論與實踐。苗栗區農業專刊,12(6)。p5-7。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教學原理。台北:心理。
司徒達賢(1996)。中小企業之策略聯盟。經濟情勢暨評論,2(3)。p1-7。
石滋宜(1997)。迎接策略聯盟的時代。能力雜誌,500。p20-21。
任潔芳(2000)。課程改革帶動學校文化改造。康軒教育雜誌,42。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取自以下網址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70001
江明修 (2000)。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 (修訂二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何肯忞(2004)。學校合併面臨左右兩難:美國與台灣的經驗。基礎教育學報,13(2),160-161 。
吳 克(2001)。策略聯盟的行程與夥伴選擇。金屬工業,35(2)。p138-143。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Patton, Michael Quinn 原著)。台北:桂冠。
吳青松(1992)。產業策略聯盟之國際發展型態與趨勢。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5(5)。p23-27。
吳政達(2006)。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校經濟規模之政策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1),23-41。
吳炳銅(1994)。台北縣國民小學最適經營規模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瑞(2000)。策略聯盟類型與績效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8(2)。p273-302。
杜明城(1995)。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兼談一項學術研討會的構想。國教之聲,29(2),1-4。
林文達(1977)。教育經濟計劃。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林孟儀、林妙玲 報導(2006)。上學好難。遠見,243,150-160。
林清江(1988)。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良宙(1998)。何謂統合經營及策略聯盟。畜牧半月刊,62(8)。p27-30。
高雄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校際策略聯盟實施計劃(2001)。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未出版。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臺灣東華書局
張夏平(1996)。小校裁併問題之探討。師友月刊,354,11-13。
張國輝(2005)。小型學校面臨整併的反應與因應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1)。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台北:教育部。
梁金盛(2000)。台灣地區大學院校整併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素玉、方雅惠等著(2000):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與宏碁集團的策略聯盟。台北:天下遠見。
許文忠(2003)。台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社區資源運用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許若松(2006)。輕言併校斲喪教育根本。中央日報。2006年4月26日。
許添明、廖銘鳳(1998)。我國教育優先區問題與對策-以花蓮縣第一年時間經驗為例。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6(6),100-120。
郭為藩、高強華(1988)。教育學新論。台北:中正出版社。
郭添財(1991)。台灣省南部地區國民小學最適經營規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添財(1992)。學校經營規模。台北:師大書苑。
郭添財(1995)。台灣省國民小學規模經濟之研究-學校與班及最適規模之衡量。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煌常(1990)。國際化的合縱連橫-技術轉移與策略聯盟。資訊傳真,5。p115-119。
陳玉玲(1997)。「小班小校」的系統分析:以臺北縣市小學為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150-165 。
陳利銘、許添明(2003)。我國小班政策之檢討與改進建議。教育政策論壇,6(2),1-20。
陳啟榮(2005a)。台灣國民小學的迫切危機與解決策略。南縣國教,19,46-47。
陳啟榮(2006)。裁併小班小校教育議題之分析。台灣教育,638,38-41。
陳賢舜(2000)。南投縣小型國民小學合併之研究。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珠(1995)。小班小校的迷失談學校最適規模經營。教育資料文摘,213,57-67。
曾永福(1996)。小型學校的困擾。師說,89,26-27。
曾南薰(2004)。 小型學校整併必要性之探討。現代教育論壇,11,19-26。
黃幸美(1995)。數理與科學教育的性別差異之探討。婦女與兩性學刊,6。P95-135。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黃俊傑(2008)。小校整併政策芻議。學校行政雙月刊,56,p155~169。
黃淑英(1997)。屏東縣小型山地國民小學合併制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2,1-15。
葉子超(1996)。澎湖縣國民小學小型學校合併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葉立誠 (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滿州鄉六校策略聯盟會議記錄(2002)。滿州鄉六校策略聯盟,91年8月30日上午十時,未出版。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劃。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劉典嚴(2001)。小心運用策略聯盟。能力雜誌,5。p102-108。
劉錫麒譯(Stephen L.Yelon 著)(1999)。教學原理。台北:學富文化
歐用生、郭明郎、楊文貴、陳碧祥、孫志麟(2000)。台北縣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發展定位之研究。委託單位:台北縣政府。研究單位: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鄧明星(2005)。花蓮縣國民小學規模過小學校合班併校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藍天(2001)。偏遠學校合併之省思。師友,413,56-57。
顏火龍(1994)。台灣省公立國民小學小型學校合併模式之研究。台灣省教育廳委託專研究報告。受委託機關: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Arino, A. 2003. Measures of strategic alliance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construct validity.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4(1): 66–79.
Das, T. K., & Teng, B. S. 2000.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6(1): 31–61.
Johanson, J., & Vahlne, J. E. 1977.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 A model of knowledge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market commit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8(1):23–32.
Nishiguchi, T. 1994. Strategic industrial sourcing: The Japanese advant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uer, J. J., & Arino, A. 2002. Contractual renegotiations in strategic alliances. Journal of Management,28(1):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