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姿華
HSU,TZU-HUA
論文名稱: 台灣大埔客語時間名詞研究
A Study on Temporal Nouns of Taiwan Dapu Hakka
指導教授: 鄭縈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大埔客語時間名詞時點時段約量詞
外文關鍵詞: Dapu Hakka, Temporal Nouns, Point in time, Time interval, Approximately classifier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大埔客語時間名詞研究
    論文摘要

    時間名詞是表示時間的名詞,本論文從語法位置來定義台灣大埔客語時間名詞,其構成方式主要有三種:時間名詞與數量詞的組合、時間名詞加詞綴及詞尾變調、部份單音節時間名詞重疊。
    台灣大埔客語的時間名詞可依「語義的不同」分成時點和時段兩大類。表「時段」的時間名詞多為由數詞與量詞或約量詞組成的形式,分為定量和約量,「定量時段時間名詞」分成以數詞構成及形容詞構成兩類,「約量時段時間名詞」分為甲式、乙式、丙式及其他四類。
    時點在表義功能上可以區分為「定位時點」和「定點時點」;時段的表義功能結構形式分成「指量時段」和「劃界時段」,「指量時段」是具有時量指別功能的時段,可以表示確定時間量,或是表示不太確定的時間量;「劃界時段」是指界定了事件起點和終點的時段,其中所包含的時間量是隱含的,需要推算才能確定。而在時段表義功能中,我們發現常有「顯性指量隱性劃界」或「顯性劃界隱性指量」的情形。
    台灣大埔客語的時間名詞並非所有概念義相近的近義詞都能在不同的語境裡互相替換;產生多義詞的兩個現象,分別是「詞尾變調」和「時間名詞加後綴」,並不是所有的時間名詞都能加後綴,表示約略的時間量的時間名詞和「左右」以及後綴「頭」、「邊」的搭配情形也不盡相同。


    A Study on Temporal Nouns of Taiwan Dapu Hakka
    Paper Abstract
    The temporal nouns express the time, the paper defines Taiwan Dapu Hakka temporal nouns from the syntax position, and its constitution way mainly has three kinds: The combination of temporal nouns and the number-classifier phrases, the temporal nouns add the prefix and suffix transposition, and the partial monosyllable temporal noun overlaps.
    Taiwan Dapu Hakka temporal nouns may depend on “the semantic difference” and divide into the point time and the interval time. The “time interval” is composed of the time’s numerals , classifiers or approximately classifiers, and it divides into the quota and approximately quantity. “The quota temporal nouns” divides by the numeral constitution and the adjective constitutes. “Approximately quantity temporal nouns” divides into four types-- the A type, the B type, C type, and the others.
    The point time may differentiate in the table righteousness function is “the localization time” and “the fixed-point time”; The interval time righteousness function structural style divides into “ the quantity time interval” and “marks off time interval”, “ the quantity time interval” has the quantity to refer to other function the time interval, may express the determinative area, or not too definite time quantity. “Marked off time interval” limites the event beginning and the end time. It contains the time quantity was concealed, needed to calculate to determine it. However, in the time interval function, we often discover the situation of “the dominance quantity to mark off” or “the dominance marks off refers to the quantity.”
    Taiwan Dapu Hakka temporal time nouns can’t always replace mutually by no means in the different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t has two phenomena-- “the suffix transposition” and “the time noun adds the suffix”. Not all temporal nouns can add the suffixes, and the matching situation is also different.

    Key word:Dapu Hakka、Time noun、Point in time、Time interval、Approximately classifier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1-1台灣大埔客語的定位 1 1-1-2大埔客語的教材及語料 2 1-2研究問題 2 1-2-1研究的方向 2 1-2-2發現問題 3 1-2-2-1時間名詞的分類及構成 3 1-2-2-2時間名詞的近義與多義 4 1-2-2-3時點時段的表義功能 4 1-2-2-4研究問題歸納 4 1-3研究方法與語料來源 5 1-3-1研究方法 5 1-3-2語料來源 5 1-4研究範圍與限制 6 1-4-1研究範圍 6 1-4-2研究限制 6 1-5論文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2-1時間詞的分類 8 2-1-1時間名詞與時間副詞 8 2-1-2時點與時段 11 2-1-3時點時段功能 12 2-2構詞方法 16 2-2-1「詞」的定義 16 2-2-2現代漢語的構詞方式 19 2-2-2-1羅肇錦(1990) 19 2-2-2-2陳寶條(1992) 21 2-2-2-3符淮青(2004) 22 2-2-2-4涂春景(2005) 25 2-2-2-5楊秀芳(1991) 27 2-2-2-6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6) 30 2-2-2-7鄭縈、黃雯君(2008) 31 2-3時間名詞的功能 34 2-3-1張志公(1999) 34 2-3-2朱德熙(2004) 35 2-3-3丁聲樹、呂叔湘、李榮、孫德宣、管燮初、傅婧、黃盛璋、陳治文(2002) 36 2-3-4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6) 37 2-3-5邢福義(2004) 38 2-4語義及同義詞 39 2-4-1.語義與同義詞- 39 第三章 大埔客語時間名詞分類及構成方式 43 3-1大埔客語時間名詞分類 43 3-1-1大埔客語表時點的時間名詞 44 3-1-1-1非指示性時間名詞 44 3-1-1-1-1時後 44 3-1-1-1-2時前 46 3-1-1-1-3其他 46 3-1-1-2指示性時間名詞 47 3-1-1-2-1有定 49 3-1-1-2-2無定 49 3-1-2大埔客語表時段的時間名詞 50 3-1-2-1定量時段時間名詞 50 3-1-2-2約量時段時間名詞 50 3-2大埔客語時間名詞的構成方式 53 3-2-1時間名詞與數量詞的組合 53 3-2-2時間名詞中的詞綴及詞尾35變調 53 3-2-2-1前綴 54 3-2-2-2後綴 54 3-2-2-3詞尾「35變調」現象 57 3-2-3部份單音節時間名詞重疊 58 第四章 大埔客語時間名詞的時點時段表義功能 60 4-1時點的表義功能 60 4-1-1定位時點 60 4-1-2定點時點 62 4-2指量時段的表義功能 63 4-2-1表示確定和不確定的時間量 63 4-2-2表示任指和特指的指量時段 64 4-2-3 顯性指量隱性劃界的指量時段 65 4-3劃界時段的表義功能 69 4-3-1對X1到X2 70 4-3-2對X1V到X2 72 4-3-3對X1V,到X2 V(+指量時段) 73 4-3-4對X開始(起),到Ø終點(+指量時段) 73 4-3-5 Ø起點+到X斷(為止)(+指量時段) 74 4-3-6 X邊/左右 75 4-4時點和時段表義功能形式比較 76 第五章 大埔客語時間名詞中的同義詞與多義詞 78 5-1同義、多義與反義 78 5-2近義詞 80 5-2-1詞素相近的近義詞 80 5-2-1-1「夜晚」的近義詞 80 5-2-1-2「現在」的近義詞 83 5-2-2詞素相異的近義詞 83 5-2-2-1「從前」義詞彙的替換 83 5-2-2-2「一會兒」義詞彙的替換 84 5-3多義詞 86 5-3-1「詞尾變調」形成多義詞 86 5-3-1-1「天光」 86 5-3-2加「後綴」形成多義詞 87 5-3-2-1加後綴「頭」teu113 87 5-3-2-1-1「朝脣」 87 5-3-2-1-2「當晝」 88 5-3-2-1-3「下晝」 88 5-3-2-1-4「暗晡」 89 5-3-2-2加後綴「邊」bien33(bien35) 90 5-3-2-2-1「半晝邊」、「一晝邊」、「臨晝邊」 90 5-3-2-2-2「清明邊」、「春分邊」 91 5-3-2-3加「左右」zo31 rhiu52 91 5-4反義詞 94 5-4-1有矛盾關係的時間名詞 94 5-4-2有反對關係的時間名詞 94 第六章 結論 96 6-1本研究結果 96 6-1-1大埔客語時間名詞的分類 96 6-1-2大埔客語時間名詞的詞綴 99 6-1-3大埔客語時間名詞詞尾「35變調」現象 100 6-1-4時點時段的表義功能 101 6-1-5近義詞與多義詞 103 6-2待研究課題 106 參考文獻 108

    參考文獻
    丁聲樹,呂叔湘,李榮,孫德宣,管燮初,傅婧,黃盛璋,陳治文.2002.《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1990.《現代漢語詞典》(修定本)。香港:商務印書館。
    王軍.2005.《漢語詞義系統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海棻.2005.《古漢語時間範疇綜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古國順等編.2007.《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語言能力認證基本詞彙-初級(大埔版)》。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古國順等編.2008.《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語言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高級(大埔版)》。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江俊龍.1996.《台中東勢客家方言詞彙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江俊龍.2003.《兩岸大埔客家話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博士論文。
    江敏華.1997《臺中縣東勢客語音韻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99.《朱德熙文集(一)》。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向農.2003.《現代漢語時點時段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1992.《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邢福義.2004.《漢語語法三百問》。北京:商務印書館。
    邱美穎2007.《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涂春景.2005.〈臺灣客語的詞彙和語法〉,《台灣客語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徐登志編.2005.《台灣大埔音客語辭典》。台中: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
    徐登志編.2005.《台中縣國民中小學客語教材第四冊大埔音客語讀本》。台中: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
    徐登志編.2005.《台中縣國民小學客語教材第二冊大埔音客語教本》。台中: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
    國立教育資料館.2010.《部編版客家語分級教材 第四冊(大埔腔)》。台北: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2010.《部編版客家語分級教材 第五冊(大埔腔)》。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8.《台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電子辭典網址:http://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
    連金發2006〈約量構式探索: 從方言比較語法入手〉(稿)。
    符淮青.2004.《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寶條.1992.《國語構詞法舉例》。高雄:復文出版社。張志公.1999.《漢語語法常識》。香港:三聯書店。
    葛本儀.1985.《漢語詞匯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
    葛本儀.2002.〈詞義及其概念對應性與詞義類聚〉,《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五期。
    楊秀芳.1991.《台灣閩南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賈彥德.1999.《漢語語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縈,黃雯君.2008〈客家話時間名詞與時間副詞來源初探〉,《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207-226。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還月.2000.《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鍾榮富.2004.《台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羅肇錦.1990.《國語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羅肇錦.1990.《台灣的客家話》。台北:臺原出版社。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