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珮玲 Pei-Lin Wang |
---|---|
論文名稱: |
國小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之意見、態度及實踐之質性研究 A Qualitative Study o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pinions,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鄭世仁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國民教育研究所 國民教育研究所(eng)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8 |
中文關鍵詞: | 兩性平等教育 、國小教師 、質性研究 |
外文關鍵詞: |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Qualitative Study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國小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的意見、態度及其在課程教學和班級經營的實踐作為,並依據研究的結果與討論綜合歸納,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以供未來實施兩性平等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以一位男性和一位女性教師為研究對象,採質化研究的參與觀察法、訪談法和文件蒐集進行研究,經六個月的資料蒐集及整理後,進行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並綜合歸納以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之結論為:
一、國小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瞭解不足,且有相關教學知能之進修需求。
二、由於參與及實踐兩性平等教育,國小教師之態度更為積極。
三、融入式和添加式的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實施,各有其優缺點。
四、教師應注重男女學生均等的學習機會,並把握隨機的性別平等教育機會。
五、建構性別平等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在生活中體驗並實踐兩性平等的真諦。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論提出對兩性平等教育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pinions and attitudes about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nd how they practic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 their teaching and class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results, discussion, synthesis and summarization, the researcher brings th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in this study for reference of the futu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One male and one femal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re the objects. By use of methods such as the participatory inquiry paradigm, the interview method and the document collection in the qualitative study, we go through the data collection for six months. After the information is collected and arranged, the qualitative study method will be applied to conduct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of the study results. With further synthesis and summarization, we propose som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lack of the understanding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nd need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2. As a result of participating in and practicing th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ttitude is more positive.
3. No matter involved or added gender equity curriculum, 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both of them.
4. Teachers should giv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equ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grasp the random opportunity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5. To promot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gender equity in their life, teachers and schools should construct the gender equity environment.
Finally, based on this study results, the researcher brings the suggestions to th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中文參考書目:
王雅各(民87)。學校氛圍中的性別現象。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三期,頁49-58。
王雅各(民88)。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吳淑茹(民91)。國小教師兩性平等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嘉義。
吳雪如(民91)。兩性平等教育融入正式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元貞 (民82)。體驗小學教科書---主題體驗:兩性觀。台北:台灣教授協會。
李安妮(民87)。兩性平等教育的精神與目標-推動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側記。兩性平等教育季刊,創刊號,頁132-134。
周麗玉(民88)。兩性平等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時代意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七期,頁97-101。
周麗玉(民90)。中小學兩性教育的困境及策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四期,頁120-129。
周忠信(民89)學校推展兩性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家庭共學方案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淑儀(民89)。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玉玫(民91)。性別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性別知識、性別態度與自我保護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昱貞(民90)。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碧雲(民90)。轉化課程的試煉--兩性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柯淑敏(民90)。兩性關係學。台北:揚智。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真萍(民88)。國小教師的性別角色態度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高瑞蓮(民92)。兩性平等教育任重道遠。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1期,頁8-9。
堂筱雯(民87)。校園安全:一個無性別歧視的空間。兩性平等教育季刊,創刊號,頁112-114。
張君涵(民90)。國中性別教育課程之設計、實施與反思-研究者與教師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志明(民92)。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語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玨 (民86)。兩性平等教育的精神與目標﹙內涵﹚。發表於「推動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張春興(民8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鈺珮(民87)。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鈺珮、吳雅玲(民88)。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意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五期,頁66-81。
張美慧(民90)。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大事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四期,頁8-11。
張慧娟(民92)。社會行動取向的性別平權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教育部(民86)。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及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87)。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兩性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民91)。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3a)。教育部新聞稿:我國性別平等教育邁向新里程(民93年3月31日)。民九十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取自http://www.gender.edu.tw/message_detail.asp?Tag=74
教育部(民93b)。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總說明。民九十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取自http://www.gender.edu.tw/message_detail.asp?Tag=75
莊明貞(民84)。台灣國小社會科教科書兩性角色偏見之分析及其在課程改革上的意涵。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8,頁113-137。
莊明貞(民86a)。多元文化女性主義觀與兩性平等教室的建構。道德教學與評量—多元文化教育觀點。頁41-67,台北:師大書苑。
莊明貞(民86b)。兩性平等教育如何落實—多元文化教育觀。教師天地,90期,頁13-20。
莊明貞(民87)。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教育實踐。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8,頁15-20。
莊明貞(民88a)。性別議題與及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上篇)。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七期,頁87-96。
莊明貞(民88b)。「兩性教育」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綱要之規劃。教育研究資訊,7(4),頁28-47。
莊明貞(民92)。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台北:高等教育。
許雪芳(民92)。性別平等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生之性別角色態度及兩性相處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連國欽(民91)。嘉義縣國小教師與學生對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內涵與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向明(民91)。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紅葉。
陳怡如(民92)。性別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研究——以性別角色概念融入國小低年級課程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玫君(民91)。兩性平權課程對高中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兩性平權態度影響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詢係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建民(民9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女性主義教育學融入國小班級教學之質化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靜琪(民92)。女性主義教育學之實踐─以「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的統整課程設計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陸穗璉(民88)。國小教師對於傳遞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以訪談八位、觀察二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曾台芸(民90)。國小教師對實施兩性平等教育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游美惠(民88)。性/別平權教育與女性主義的社會學分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七期,頁32-49。
游美惠(民92)。有機的知識份子/轉化型知識份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1期,頁123-125。
粟慧文(民91)。國民小學教科書性別角色內容分析---以語文領域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政傑(民77)。生活與倫理科教什麼?教育理念的追求。台北:心理。
黃政傑(民84a)。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 (民84b)。兩性教育與課程設計。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8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政傑 、張嘉育(民87)。消除性別偏見的課程與教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3期,頁25-37
黃瑞琴(民8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囇莉(民88)。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台北:女書。
楊巧玲(民91)。性別意識、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課程:一個女性主義教育學的凝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九期,頁86-97。
楊蕙菁(民90)。國小性別平等教育統整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以「身體意象」主題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溫明麗(民86)。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教育哲學,邱兆偉主編。台北:師大。
葉明芬(民90)。國民中學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教學實施研究--以家政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秀娟(民86)。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
劉淑雯(民87)。兩性平等教育的思考與實務。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二期,頁66-73。
歐用生(民74)。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型態之分析。新竹師專學報,12,頁91-125。
潘志煌 (民86)。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文山(民90)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宛純(民92)。兩性平等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班級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培村 (民88)。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素養之探析。學生輔導通訊,60,頁126-147。
蔡培村與余嬪(民88)。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素養之研究。發表於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主辦「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究研討會」,1999年4月22-24日。高雄:高雄醫學院。
蔡淑玲(民91)。國小實施兩性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一班三年級為對象。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惠娟(民87)。性別平權教育的實踐-小學教師的性別角色及其班級實務。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蔡端(民92)。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鄭陳宏(民92)。教師性別意識及其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現象研究:以五位國小男性教師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盧姿里(民89)。性侵害防治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性知識及性態度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蕭佳華(民91)。中部地區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版化態度與性別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賴友梅(民87)。影響國中教師性別刻板化態度與兩性平權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臥龍、駱慧文、莊勝發(民84)。從課堂師生互動關係分析的觀點來探討學前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報告。
謝臥龍主編(民85)。兩性、文化與社會。台北市:心理。
謝臥龍 (民86)。從兩性平權教育觀點探討教學互動歷程中的性別偏見。教育研究雙月刊,54期,頁37-43。
謝臥龍 (民87a)。建構兩性平等教育環境與情境之策略。教育實習輔導,4(3),頁66-77。
謝臥龍(民87b)。性別平等的師生互動與班級經營。發表於高師大教育系主辦「南區中小學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1998年5月,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謝臥龍(民91)。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台北:五南。
鍾桂方(民91)。國小職前教師女性主義教育學知能之研究-以屏東師範學院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顏寶月(民91)。課程的教學實踐:從語言使用觀點探討教師角色的在定位。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十三卷,一期,頁95-103。
魏惠娟(民87)。兩性平等教育的教材教法與情境策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三期,頁39-47。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民90)。多元文化教育。台北:空大。
蘇芊玲(民88)。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店。
蘇芊玲(民90)。台灣推動兩性平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四期,頁13-18。
顧燕翎等(民85)。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店。
Abbott & Wallace(俞敏智、陳光雄、陳素梅與張君玫等譯,民84)。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 (吳芝儀、廖梅花譯,民90)。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
H.Giroux(謝小芩譯,民84)。教師作為知識份子。通識教育季刊,2(4),頁91-104。
J.Joll(石智青校閱,民83)。葛蘭西。台北:桂冠。
Michael Quinn Patton(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英文參考書目:
Banks, J. A.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 In Banks &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e and Perspectiv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 & Banks, C. A. (Eds.).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e and Perspectiv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nnett, C. I. (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rophy, J., & Good, T. (1974).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Campbell, P. B., & Sanders, J.(1997). Uninformed but interested: Findings of a national survey on gender equity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48, 1,pp.69-75.
Gore, J. M.(1993). The Struggle for Pedagogies: Critical and Feminist Discourses as Regimes of Truth. New York: Routledge.
Graebner, D.(1972). A Decade of Sexism in Readers. Reading Teacher , 25,pp.52-58.
Guttentag, M., & Bray, H. (1976).Undoing Sex Stereotyping, Research and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Hook, B.(1984).Feminis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 Briston: South End.
Klein, S. S.(1985).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 Naltimorc, MD : Johns Hopskins University Press.
Levine, E. Z., & Orenstein, F.M.(1994).Sugar and Spice and Puppy Dog Tails: Gender Equity and Middle School Childre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89 457)
Lo, A., & Shien, V.(1992). A study form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to investigate sex equity in the classroom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level in Kaoshiung,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uncil 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he WCCI Trieannial Conference;July 25—August 2,1992.
Measor & Sikes(1993). Gender and Schools. New York: Cassel.
Pettitt, L. M., & Others(1995).Middle School Students’Perception of Math and Science Abilities and Relted Care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Indianapoli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80 663)
Pryor, S. E., & Mader, C. E.(1998).Gender Equity Instru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What Do Students Learn? What Faculty Teach? What Are the Influenc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22 295)
Sadker, M., & Frazier, N.(1973).Sexism in School and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 Row.
Sadker, M., &Sadker, D.(1984).Year:Final Report, Promoting Effectiveness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 Washington, DC:Nati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adker,D.(1999).Gender equity:Still knocking at the classroom door.Educational Leadership,56(7),22-27.
Scott, L.,& Schau, C. G.(1985).Sex Equality and Sex Bias in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In S. S. Klein(Ed.),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al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erbin, L.,O’Leary, K.,Kent, R.,& Tonik, I.(1973). Preacademic and Problem Behavior of Boys and Girls.Child Development,44,pp.796-804.
Steven T. Bossert (1981). Understanding Sex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Classroom Experienc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V81, Number 5,pp.254-265.
Streitmatter,J.(1994). Toward gender equity in the classroom: Everyday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einer G. (1994). Feminism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Bristol: Ope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