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秀燕 |
---|---|
論文名稱: |
臺中市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滿意度調查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許春峰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3 |
中文關鍵詞: | 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 、班級經營策略 、教學滿意度 |
外文關鍵詞: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teaching satisfactions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台中市公立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運用班級經營策略及教學滿意的現況。
析言之,主要研究目的有五:(一)瞭解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實施班級經營策略之現況;(二)瞭解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教學滿意度的現況;(三)不同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背景變項(性別、任教年級、學歷背景、服務年資)與班級環境(學校類型、班級人數、是否在自然教室上課)變項運用班級經營策略之差異情形;(四)不同自然科任教師背景變項(性別、任教年級、學歷背景、服務年資)與班級環境(學校類型、班級人數、是否在自然教室上課)變項其教學滿意度之差異情形;(五)探討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之班級經營策略與其教學滿意度之關係。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係以台中市現職國民小學三至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為普查對象。本研究之調查工具為「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現況調查問卷」,包含研究者改編之「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班級經營策略量表」及「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學滿意問卷」二部分。本研究問卷調查所得資料,將有效樣本的問卷資料經編碼及登錄,以SPSS FOR WINDOWS 10.0統計套裝軟體執行,以次數分配、百分比、信度分析、項目分析、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比較法、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為:
一、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實施班級經營策略現況良好。
二、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教學滿意度現況良好。
三、教師背景變項中,不同性別、不同服務年資、不同自然科教學年資、任教不同年級及擔任職務不同的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其實施班級經營策略的情形有顯著差異;不同學歷背景的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其實施班級經營策略的情形,沒有顯著差異。
四、教師背景變項中,不同學歷背景、不同服務年資、不同自然科教學年資及擔任職務不同的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其教學滿意度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及任教不同年級的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其教學滿意度沒有顯著差異。
五、班級環境變項中,班級人數不同的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其實施班級經營策略的情形有顯著差異;教室環境不同及學校規模不同的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其實施班級經營策略的情形沒有顯著差異。
六、班級環境變項中,教室環境不同及學校規模不同的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其教學滿意度有顯著差異;班級人數不同的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其教學滿意度沒有顯著差異。
七、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科任教師實施班級經營策略與其教學滿意度有顯著相關。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h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use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what their teaching satisfaction is.
Analyzing it, there were fiv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1)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carrying out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2) to kn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satisfaction. (3) to tell the differences in using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gender, teaching grade, major, service seniority) and class circumstances ( school size, the size of the class, holding a class a class in a science classroom or not) variances. (4) to tell the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gender, teaching grade, major, service seniority) and class circumstances ( school size, the size of the class, holding a class a class in a science classroom or not) variances. (5)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us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ir teaching satisfaction.
The research adopts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nduct a survey on the in-servi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of teaching grade 3-6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Questionnaire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 which included “Scale for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and “Questionnaire for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was the survey tool for this study.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the packaged software of SPSS 10.0 in computer. The statistical processing methods were based on frequency distribution, reliability analysis, validity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mean, SD,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é method,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carrying out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was great.
2.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at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satisfaction was great.
3.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sing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gender, teaching grade, service seniority, teac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niorit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sing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between varia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major).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major, service seniority, teac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niorit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ach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gender, teaching grade).
5. In class circumstances varianc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sing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he size of the clas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sing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school size or in holding a class a class in a science classroom or not.
6. In class circumstances varianc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satisfaction in school size and in holding a class a class in a science classroom or no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aching satisfaction in the size of the class.
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ers carrying on their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what their teaching satisfaction wer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大明國小(2002)。台中縣大雅鄉大明國民小學實習教師輔導辦法。台中縣:大明國小印製。
王美芬、熊召弟(1998)。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碧梅(1997)。新任教師的班級經營策略。教師天地,89,57-60。
王章霞(2002)。九年一貫課程脈絡中教師教學實務改變之研究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素香(1995)。一位國小自然教師班級氣氛形成因素之個案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芬(1998)。自然科遠距輔導研討會資料。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王秀惠(2003)。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中市政府編印(2004)。台中市九十三學年度各級學校概況表。台中市:台中市政府。
任晟蓀(1985)。國民小學教師工作現況及工作滿足之研究。台東師專學報,13,231-348。
朱文雄(1991)。班級經營。高雄:復文,167-207。
邱錦堂(2002)。國中導師信念、班級經營策略對班級經營效能相關之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園會(1996)。班級經營。台北:五南。
李昭憲(2003)。國小實驗課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 。
國立花蓮師範大學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宜靜(1997)。教學實務與班級經營:一位國中生物教師的個案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姿嬅(2000)。以專題為基礎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自然科學習成就與班級氣氛影響之實驗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雅(2003)。探討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自我效能及其對小組教學中同儕互動的影響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宋銘豊(2003)。建構同儕合作情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國立台中師範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余芳如(2003)。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月相盈虧」概念的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1990)。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吳清山(1996)。追求高品質班級經營與輔導。學生輔導,45,24-31。
吳清基(1979)。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基(1992)。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吳明芳(2001)。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玲(2003)。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管教知能及其專業成長策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福源(1998)。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氣氛之研究—優良教師與一般教師。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智慧(2001)。台中地區現職國小自然科教師在校園中實施自然科戶外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台中師範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惠眞(1994)。家長如何走進老師教學之中。台北:小暢書房。
林明憲(1994)。班級常規。班級理論與實務: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349-352。
林進材(1998)。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高雄:復文。
林淑妃(2001)。國小班級氣氛與自然科教師教學之詮釋性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眞(2002)。國中學生班級氣氛知覺、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國文科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平(1996)。親師關係及溝通。國教月刊,43(1、2),1-6。
林士郁(2003)。偏差行為的認識與輔導。
http://www.cdps.hc.edu.tw/3in1/part2/a/06.htm
周崇儒(1999)。有效能的班級經營策略。教育實習輔導,5(2),1-6。
周淑瓊(1999)。國中專家/新手導師班級經營的信念、認知、行動策略與其班級經營效果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滿(2000)。國小自然科臨床教學的省思。國教之友,51(4),44-48。
柯建樺(2004)。小組合作進行創造性問題解決歷程之研究 。台中師範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施慧敏(1994)。國民小學班級常規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明芳(2003)。促進國中學生在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科中參與小組討論之行動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梅媛媛(1995)。花東兩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士氣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崑泉(2002)。南部地區國小科學教室經營理念之調查研究—以安全衛生為考量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許士軍(1994)。管理學。台北:東華。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2003)。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實習教師教育實習實施計畫。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印製。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實習教師實習計畫書。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編印。
梁淑娟(2002)。教師自解決教學問題歷程中成長之行動研究-以九年一貫一年級生活課程為例 。國立台中師範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莊蕙菁(2000)。新手上路----談級任老師的班級經營。國教之友,51(3),26-35。
曹曉文(2001)。個案教師之性別、教師信念、師生互動及其學生對科學的態度與概念學習之研究─以國小自然科為例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秀緞(2002)。高雄市國小六年級班級氣氛、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淑禎(2003)。從建構取向教學的教室環境營造提昇學童科學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湘玲(2000)。國小一年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璁(2001)。臺中市國小自然科班級氣氛與學生對科學的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木金(1999)。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藝術學報,64,147-168。
陳亞鈴(2002)。國小「自然科」學習環境知覺與自我效能之關係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宜(2005)。探尋科學教學無聲之聲---學習日記教學行與思。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數理所。
陳寶山、陳純文(1996)。班級輔導。學生輔導,45,46-53。
黃德祥(1995)。班級經營。2002年11月15日取自
http://www.tajen.edu.tw/~sjhong/%AFZ%AF%C5%B8g%C0%E71-2-1.htm。
黃德祥(1996)。班級的常規經營。學生輔導,45,54-59。
黃麗花(2003)。班級經營。2003年1月26日取自
http://bible.fhl.net/sundayschool/ sundayschool5.html。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心理。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德銳(1996a)。淺談建立親師合作關係的幾個做法。學生輔導,45,84-89。
張德銳(1996b)。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經營策略。國教月刊,43(1、2),28-33。
張振成(1995)。班級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4),14-17。
張忠祺(1998)。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芬(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能力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 。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祝(1999)。班級氣氛之演變有關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麗(1998)。淺談國小一年級的班級經營策略。南投文教,11,56-58。
張瑞村、陳怡君(2000)。從班級經營策略談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教育實習輔導,6(2),1-5。
張秀敏(1995)。國小一三五年級優良教師班級常規之建立與維持之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1-42。
張仁全(2003)。強調親師合作之專題學習-以國小「探索昆蟲世界」之主題為例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張燕玉(1996)。建構導向的教學經營---以自然科為例。國教月刊,43(1、2),7-17。
楊龍立(1999)。科學教導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文景書局,202-207。
楊士賢(1997)。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班級經營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莉玲(2004)。學習歷程檔案評量對國一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
曾燦燈(1996)。班級經營與班級領導。班級經營,1(1),25-32。
單文經(1995)。國民中學班級經營常規的經營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6,9-11。
單文經(1998)。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鄭玟玟(2001)。國民小學自然科非專長與專長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鄭玉疊、郭慶發(1996)。班級經營—做個稱職的教師。台北:心理。
劉肯念(1992)。班級經營。1998年2月6日取自
http://www.nknu.edu.tw/~t1488/long/a2/a22.html。
劉佑星(1996)。級任教師如何做好班級經營的訓育活動輔導。學生輔導,45,90-95。
劉銘恩(2002)。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的教學改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清宏(2002)。國小職前及在職教師對自然科的教學態度研究。台中師 範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偉哲(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專業態度與專門學科素養之研究。台中師 範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邦姚(2005)。新竹縣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教學專業能力與進修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數理所。
蔡進雄(1999)。有效能的班級經營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2),7-8。
蔡添財(2003)。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明富(1998)。談班級經營中如何做好親師溝通。教育實習輔導,4(2),15-18。
歐陽鍾仁(1996)。科學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盧美貴(1996)。開放教育的班級經營---以國內外學校的實踐為例。學生輔導,45,60-71。
魏麗敏(1996)。班級經營的理論與輔導策略。學生輔導,45 ,32-45。
蘇明進(2004)。國小自然科創意教學成長團體發展歷程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鍾榮進(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 。國立新竹 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靜馥(2004)。國小教師自然科實務知識在教學創新中的展現:敘事研究取向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仁年(2004)。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模式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碧雲(1999)。常態編班下的班級經營策略。竹縣文教,16,10-12。
謝金青(1992)。國民小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謝百亮(1995)。國民小學行政管理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旻晏(2003)。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現況、困擾與改善成長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貝玲(2000)。國小舞蹈班舞蹈教師之教學滿意度及教學行政意見研究。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邦安(1991)。台北市國小教師行政兼職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治剛(2004)。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信念個案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rmstrong,D.G. ,Henson,K.T. ,&Savage,T.V.(1989).Education:An inroduction(3rd ed.).New Yo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Chih-Lun Hung.(2003).Parental involvement in their children,s in taiwan .Thesis submitted in fulfi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Cangelosi,J.S.(1988).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New York :Longman.
Emmer,E.T.,Evertson,C.M.,&Anderson,L.M.(1980).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chool year.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80(5),219-231.
Edwards,C.H.(1993).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New York:Macmillan.
Emmer,E.T.(1987). Classroom Management.In Dunkin,M.J.(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pp.436-437).Oxford:Pergamon Press.
Good,C.V.(ed).(1959).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ew York:McGram-Hill.
Hodgetts, R.H.(1982) .Managenent: theory, process and practice. CBS College Publishing.
Hoy, W.K., & Miskel, C.G.(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practice . (3rd ed.). New York: Radom House.
John, W., & Sons,I.(1991).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among beliefs,role metaphors,and teaching practices:A case study of teacher change.Science Education 75(2),pp.185-199.
James,L.R.,& Terick,L.E.(1986).Confirmatory analytic tests of three causal models relating job perceptions to job satisfaction.Journal of Appiled Psychology,71(1),77-82.
Mcgueen,T.(1992).Essential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Ron Clark, 諶悠文譯(2003/2004)。優秀是教出來的。台北: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