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譚琇月
Tan, Siou-Yue
論文名稱: 譚琇月鋼琴獨奏會樂曲解說
Siou-Yue Tan Piano Recital Program Notes
指導教授: 程瓊瑩
Cheng, Chiung-Ying
口試委員: 程瓊瑩
Cheng, Chiung-Ying
莊世玉
Chuang, Shih-Yu
楊詠青
Yang, Yung-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所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5
中文關鍵詞: 拉摩貝多芬麥克道爾森林素描布洛赫海之詩
外文關鍵詞: Rameau, Beethoven, MacDowell, Woodland Sketches, Bloch, Poems of the Sea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以四位不同風格作曲家之鋼琴作品,簡述其音樂特色及樂曲之創作背景,並說明樂曲的演奏詮釋與分析。此四首樂曲為:
    一、拉摩:兩首鍵盤小品選曲,獨眼巨人-輪旋曲,選自《鍵盤曲集》;
    母雞,選自《新鍵盤組曲》
    二、貝多芬:《第三十一號降 A 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10
    三、麥克道爾:《森林素描》,作品51
    四、布洛赫:《海之詩》
    筆者藉由撰寫此文探究不同的鋼琴創作技巧與風格,從而深入了解這四位
    作曲家的作品呈現。期許從中對鋼琴音樂詮釋有整體性的認識,進而在演奏方
    面有直接的助益。


    This thesis briefly present the background and the musical styles of the keyboard works of Rameau, Beethoven, MacDowell, and Bloch respectively. The program notes of the recital includes:
    1. Jean-Philippe Rameau: Two Selected Keyboard Pieces
    I. Les Cyclopes-Rondeau, from Pièces de Clavecin
    II. La Poule, from Nouvelles suites de Pièces de Clavecin
    2.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1 in A-flat Major, Op. 110
    3. Edward Alexander MacDowell: Woodland Sketches, Op. 51
    4. Ernest Bloch: Poems of the Sea
    Through a deep research, the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musical contents, and the interpretative points in performance practice have been throughly examined. The author expects to have the entirety understanding of these piano works, and inspire the interpretation in the process.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Abstract)......................................ii 誌謝.....................................................iii 全文目錄..................................................iv 圖表目錄..................................................vi 譜例目錄..................................................vii 尚-菲利浦.拉摩:鍵盤曲集,獨眼巨人-輪旋曲...................1 作曲家簡介..................................................1 拉摩鍵盤音樂特色............................................1 樂曲分析與詮釋..............................................4 尚-菲利浦.拉摩:新鍵盤組曲,母雞............................8 創作背景....................................................8 樂曲分析與詮釋...............................................8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第三十一號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10......11 創作背景....................................................11 樂曲分析與詮釋..............................................12 一、貝多芬第三十一號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10,第一樂章........12 二、貝多芬第三十一號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10,第二樂章........16 三、貝多芬第三十一號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10,第三樂章........19 愛德華.亞歷山大.麥克道爾:森林素描,作品51...................24 創作背景....................................................24 樂曲分析與詮釋...............................................26 第一首 致野玫瑰 To a Wild Rose...............................26 第二首 鬼火 Will o' the Wisp.................................27 第三首 昔日幽會之地 At an Old Trysting-place..................29 第四首 秋天 In Autumn........................................30 第五首 印地安小屋 From an Indian Lodge.......................31 第六首 睡蓮 To a Water-lily..................................32 第七首 黎瑪斯叔叔的故事 From Uncle Remus......................33 第八首 荒蕪的莊園 A Deserted Farm............................34 第九首 牧場的小溪畔 By a Meadow Brook........................34 第十首 日暮絮語 Told at Sunset...............................36 厄內斯特.布洛赫:海之詩......................................38 創作背景.....................................................38 樂曲分析與詮釋...............................................40 第一首 海波 Waves............................................40 第二首 水手之歌 Chanty.......................................44 第三首 在大海上 At Sea.......................................46 參考文獻....................................................50 書目........................................................50 期刊論文....................................................52 網路資料....................................................54 樂譜來源....................................................55

    書目

    Bloch, Suzanne. Ernest Bloch: Creative Spirit. New York: Jewish Music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Jewish Welfare Board, 1976.
    Bomberger, E. Douglas. The Master Musicians: MacDowe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Gillespie, John.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5.
    Gilman, Lawrence. Edward MacDowell: A study. New York: John Lane Company, 1909.
    Girdlestone, Cuthbert. Jean-Philippe Rameau: His Life and Work. London: Cassell, 1957.
    Hansen, Peter S. An Introduct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Music.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1961.
    Porte, John F. Edward MacDowell: A Great American Tone Poet, His Life and Music. New York: E.P. Dutton & Company, 1922.

    凡爾農(Vernant, Jean Pierre),馬向民譯。《宇宙.諸神.人:為你說的希臘神話》。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3。
    王志豔。《告訴你一個貝多芬的故事》。台北:元華文創,2015。第12章。
    卡爾.徹爾尼。《貝多芬全部鋼琴作品的正確奏法》。張淑懿譯。台北:全音,1998。
    狄約芙莉。《柯爾托鋼琴演奏解說》。林勝儀譯。台北:全音,1977。
    邵義強譯。《鋼琴名曲的演奏詮釋 I》。台北:全音,2003。
    邵義強譯。《鋼琴名曲的演奏詮釋 II》。台北:全音,2003。
    音樂之友社編,林勝儀譯。《新訂標準音樂字典A-L》。台北:美樂,1999。
    音樂之友社編,林勝儀譯。《新訂標準音樂辭典M-Z》。台北:美樂,1999。
    惠特曼(Walt Whitman),楊耐東譯。《草葉集》(Leaves of Grass)。台北:志文出版社,1983。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台北:美樂,2001。
    劉志明。曲式學。台北:大陸書店,2000。
    蔡良玉。美國專業音樂發展簡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羅曼.羅蘭。《貝多芬傳》。傅雷譯。台北:世界文物,1996。

    期刊論文

    Ho, Wan-Ju. Ernest Bloch’s Poems of the Sea, Nirvana, and Five Sketches in Sepia-A Stylistic and Pedagogical Study. DMA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Kansas, 2014.
    Kushner, David Z. Ernest Bloch: The Cleveland Years (1920-25). Min-Ad: Israel Studies in Musicology Online.
    Kushner, David Z. The Ernest Bloch Companion. London: Greenwood Press, 2002.
    Kushner, David Z. The Jewish Works of Ernest Bloch. Britain, 1981.
    Ibes, Willem.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Opus 110 in A-flat Major: the Mystery of the Missing Cats. Headwaters: Vol. 23, 2006.

    王欣怡。《富蘭索瓦.庫普蘭《彈奏大鍵琴的藝術》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音
    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沈卓沛。《麥克道爾《十二首炫技練習曲,作品四十六〈Twelve Virtuoso
    Studies〉》之第二、三、四、十、十一、十二首寫作手法與鋼琴演奏技巧之
    探討》。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示範講習會論文,2004。
    李宜芳。《從拉摩鍵盤獨奏作品檢視法國大鍵琴學派的創作風格與變遷》。真理
    大學人文學報第十四期1-28頁,2013。
    李旻儒。《麥克道爾《十二首練習曲》作品三十九之探究》。國立台南大學音樂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皇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作品110詮釋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7。
    李燕。《麥克道威爾晚期鋼琴小品初探》。上海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
    林怡妏。《林怡妏小提琴演奏會含輔助文件-布洛赫《巴申組曲》之分析與詮
    釋》。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林宜貞。《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變奏樂章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6。
    吳怡珮。《麥克杜威作品《六首愛的歌曲》之探討與詮釋》。私立東吳大學音樂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柯佳均。《麥克道爾《悲劇奏鳴曲》作品四十五之分析與演奏詮釋》。國立台北
    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畢玲。《麥克道威爾鋼琴小品的藝術特色》。遼東學院音樂系音樂探索2015卷4期 81-86頁,2015。
    畢玲。《由中國鋼琴教材選擇麥克道威爾所引發的思考》。瀋陽音樂學院學報樂
    府新聲2006卷1期74-77頁,2006。
    陳正雄。《音樂與美學-曲式篇(二)》。台灣月刊雙月電子報97年6月號,
    2008。
    陳郁馨。《麥克道爾《六首愛的歌曲》研究》。私立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6。
    陳致君。《陳致君鋼琴獨奏會樂曲解說》。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5。
    陳盈綺。《貝多芬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C小調作品一一一之分析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陳瑤。《麥克道威爾與「第二新英格蘭學派」比較研究》。廈門大學音樂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7。
    陳騫。《麥克道威爾鋼琴套曲《森林素描》研究》。山東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2。
    黃彩綾。《麥克道爾十二首炫技練習曲作品四十六之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黃瓊瑩。《黃瓊瑩小提琴獨奏會《含輔助文件:從速度、動機的關係之變化來看
    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蔡筱茹。《恩斯特.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之分析與詮釋》。輔仁大學音樂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鄭維媜。《貝多芬《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Op.110作品之研析》。東海大學音
    樂研究所碩士研究報告,199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