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葉婷今 |
---|---|
論文名稱: |
品格繪本教學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領域之研究-以視覺藝術為主 |
指導教授: | 葉俊顯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品格教育 、繪本教學 、視覺藝術教學 |
外文關鍵詞: | character education, teaching picture books, visual arts teach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品格為主題的繪本故事進行國小低年級生活領域視覺藝術的課程,對國小一年級二十八位學童實施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以繪本教學、圖像欣賞、問題省思及創意發想等方式進行。具體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品格主題繪本教學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領域視覺藝術課程之意涵。
二、發展品格主題繪本教學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領域視覺藝術之課程設計。
三、針對本研究之適用性及結果提出建議,作為對國小視覺藝術教學之參考。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與行動研究法,綜合研究之發現,所得到的結論如下:
一、透過品格主題的繪本教學,能有強化品格教育的功能,增強學童的思考能
力與體悟,也讓藝術學習更容易,更能提升藝術的學習興趣與開展藝術的
視野。
二、研究者以品格核心價值為主軸,分別為「感恩」、「尊重」、「誠信」、「負
責」、「合作」、「關懷」六項核心品格,再搭配六本品格主題繪本設計六個
視覺藝術教學活動課程。
三、品格主題的繪本教學藝術課程讓學童從故事中學到主角的好品格;也讓學童在
成就感中,增加藝術創作的自信心;學習過程中符合低年級的身心發展及認
知、情意、技能三層面;多元的媒材使用,更能夠增加學童的學習興趣。
In this research, based on character-themed picture book stories and apply to the visual arts curriculum areas of life of Elementary School First grade twenty-eight students .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o picture books teaching.Image appreciation, reflection and creative thinking problems and other ways. Specific research purposes as follows:
1.Explore the theme of picture book character meaning for
low-grade visual arts into the curriculum of teaching.
2.Develop a course design of picrure book character
education theme and Areas of life Visual Arts for
Elementary School low-grade.
3.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applicability and based on the
result to make a suggestion as a reference for the Visual
Arts edcu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low-grade teaching.
This research use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action research methods, found tha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resulting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rough the teaching of character-themed picture books,it
can strengthen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and enhance
students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it makes art
edcuation became more easier to study and enhance
interesting for art learning . This method helps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nd raise vision of art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happy learning.
2.Researcher in character as the main core values,
namely"thanksgiving","respect","honesty",
"responsible","Cooperation" and the six core
character "Care", then with six of the character design
theme picture books and six visual arts as teaching
curriculum.
3.The character-themed picture books teaching applying to
the art courses let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good
character from the protagonist of story; also let
students became more confidence of artistic creation
during this learn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suit for low-
grade students about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ognitive、affection and skill. Besides, to use
multimedia animation teaching also increasing students'
interesting in learning.
一、中文部分
方志華 ( 2004 )。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洪葉。
王德育 譯 ( 1983 )。Viktor Lowenfeld著。創造與心智的成長---透過藝
術談兒童教育。台北縣:文泉出版社。
王耘、葉忠根、林崇德 ( 1995 )。小學生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秀雄 ( 1998 )。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國立
歷史博物館。
王真麗 ( 2003 )。國民小學低年級生活課程相關理論之探究。屏東師院學報,
18,41-80。
王育賢 ( 2007 )。國小學童情緒表現圖像之表現內涵與差異研究-以高雄市某國
小為例。未出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王美娥、郭雨生、賴瓊琦 ( 2007 )。國小學童對形狀與色彩組合的情緒意象調
查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 (1),81-94。
王金國 ( 2009 )。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一位品格教育行動者的省思。台
北:研習資訊,27-35。
何三本 ( 1995 )。幼兒故事學。臺北:五南。
呂燕卿 ( 1996 )。兒童繪畫發展之認識與實際。美育,69期。
呂廷和 譯 ( 2007 )。透過藝術的教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沈佳靜 ( 2003 )。幼兒繪畫表現分析與探討。幼兒保育學刊,1,64-79。
李平農 ( 1998 )。兒童繪畫色彩指導-入門篇。台南:大坤書局。
幸佳慧 ( 2000 )。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散步-藝術風格介紹。美育,113,
19-30。
周靜宜 ( 2008 )。國小一年級品德體驗教學之研究-以專注、尊重、關懷為例。
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邱麗珍 ( 2011)。運用繪本提升兒童「責任」之品格教學: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
學省思歷程。未出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林玉山 ( 1993 )。葛德納兒童繪畫發展研究與認知發展之探討。國教月刊,
39,60-68。
林敏宜 ( 2000 )。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曼麗 ( 2000 )。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市:雄獅。
林翠湄、王雪貞、連廷嘉、黃俊豪等(譯)( 2002 )。發展心理學。 原作者:
D.R.Shaffer 著。臺北:學富文化。
林敏宜 ( 2004 )。繪本大表現:文學要素的了解與應用。台北市:天衛文化。
林佩嬈 ( 2007 )。心智圖法對國小兒童繪畫內涵表現影響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
學童為例。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林佳玫 ( 2011 )。品格教育融入國中藝文領域創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
林素娥 ( 2011 )。原生素材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之研究-以桃園縣八德國小低
年級為例。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美勞教學碩士論文,新竹。
林縈瑩 ( 2012 )。影像故事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臺中市大安區海墘
國民小學低年級為例。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美勞教學碩士
論文,新竹。
祝士媛 ( 1989 )。學童文學。台北市: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郇小春 ( 2008 )。運用圖畫書導賞教學提升幼兒藝術創意思考與繪畫表現之行
動研究。未出版,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教學碩士論文,台南。
胡文素 ( 2008 )。兒童繪本主題融入提早寫作教學之研究—以苗栗縣建國國小二
年二班為例。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論文,新竹。
侯禎塘 ( 2002 )。藝術治療法對國小啟智班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輔導效果研
究。屏東師院學報,17,329-366。
施政廷 ( 1996 )。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台北:天衛文化。
姜文如 ( 2002 )。兒童圖畫書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延伸教學研究-以桃園
縣新屋鄉永安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碩士
論文,新竹。
徐素霞 ( 2002 )。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徐秀菊 ( 2007 )。課程統整模式:原理與實作。台北:濤石文化。
馬場雄二,王秀雄譯 ( 1980 )。美術設計的點、線、面。台北:台隆書店。
郝廣才 ( 2006 )。好繪本如何好。台北市:格林。
翁世盟 ( 2000 )。「現成物」利用之觀念在國小六年級美勞科教學之應用:以
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翁鈴雅(2007)。以視覺藝術活動提升國小學生品格之行動研究-以「負責」與
「尊重」品格核心為例。未出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臺中。
陳淑琦 ( 1984 )。故事呈現方式與故事結構對學前及學齡學童回憶及理解影
響。未出版,文化大學學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幗眉 ( 1995 )。幼兒心理學(初版) 。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瓊花 ( 1997 )。視覺藝術教育。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陳海泓 ( 1997 )。如何利用圖畫故事書發展兒童的創造力。語文教育通訊,
23,64-78。
陳珮琦 ( 2000 )。1989-1999 年臺灣地區兒童圖畫書中兩性角色之分析研
究。未出版,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寬佑 ( 2000 )。基礎造形。台北:新形象。
陳朝平、黃壬來 ( 2002 )。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 二版 )。台北:五南出版
社。
陳人慧、徐逸新 ( 2005 )。兒童說故事活動的魅力與教學策略。國教世紀,
215,25-38。
陳龍安 ( 2006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第六版)。
曹俊彥 ( 1998 )。兒童讀物圖畫的功能。國教月刊,34( 7、8 ),4-8
曹俊彥 ( 1998 )。圖畫‧故事‧書。美育,91,19-30。
張清榮 ( 1991 )。兒童文學創作論。台北市:富春文化公司。
張春興 ( 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子樟 ( 1998 )。閱讀的喜閱-少年兒童文學品賞。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張春興 ( 2007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北:東
華。
張德瑞 ( 2007 )。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市,高等教育文
化。
張燕文 ( 2007 )。繪本應用於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國立台南大學教
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台南。
崔光宙 ( 1992 )。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郭娜宜 ( 2011 )。運用繪本教學實施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以責任和值得信
賴核心價值為例。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新竹。
許玫倩 ( 2005 )。一位藝術治療團體之ADHD成員在兒童發展中心之歷程與效果
研究。未出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教育部 ( 2003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黃壬來 ( 1993 )。國小美勞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珣瑛 ( 2002 )。幼兒文學概論。台北:光佑。
黃永宏 ( 2003 )。信誼基金會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分析。未出版,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黃家妤 ( 2006 )。繪本教學對提升國小輕度障礙兒童閱讀能力之成效。未出
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黃壬來 ( 2007 )。幼兒造形藝術教學-統合理論之應用。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淑芬 ( 2009 )。生命教育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例。
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美勞教學碩士論文,新竹。
黃婉琪 ( 2013 )。國小二年級學生實施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感恩」為主
題。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新竹。
童玉娟 ( 2005 )。四位幼兒日記畫情緒現象之探討。未出版,中國文化大學心
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曾雅雯 ( 2011 )。寺廟建築融入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清水「紫雲
巖」為例。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美勞教學碩士論文,新
竹。
彭懿 ( 2005 )。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台北市:信誼。
詹棟樑 ( 1997 )。德育原理。臺北:五南。
葉玉嫥 ( 2013 )。繪本教學對提升國小普通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概念之個
案研究。未出版,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花蓮。
趙雲 ( 1997 )。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 初版 )。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蔡政傑 ( 2005 )。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蔡孟均 ( 2006 )。繪本導入教學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學習成效及概念發
展之研究─以「物質與熱」單元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
未出版,臺北。
蔡郡寧 ( 2013 )。社會故事結合繪本教學對改善國小聽覺障礙學生社會技巧之
成效。未出版,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花蓮。
鄭瑞菁 ( 2005 )。幼兒文學,第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鄭婉萍 ( 2012 )。繪本教學對提升國小二年級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尊重」
核心價值為主。未出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黎亦娟 ( 2013 )。繪本教學研究-以苗栗縣建國國小低年級為例。未出版,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美勞教學碩士論文,新竹。
蘇郁惠 ( 2013 )。運用繪本實施兒童藝術創作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南華
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碩士論文,嘉義。
鍾玉鳳 ( 1996 )。近十年圖畫故事書內容價值觀之分析研究。未出版,文化大
學學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鍾永吉 ( 1997 )。國小單親兒童的認知信念與情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二、英文部分
Kiefer,B. Z.(1982).The response of primary children to picture book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harlotte S.Huck (2004)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
Morrison, J., & Mosser, L. A. (1993). Whole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 reading instruction
:A comparison of view and techniqu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5963)
三、網路資料
http://www.hyes.tyc.edu.tw/artist3.htm 現代兒童美術的新趨勢。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曼麗館長
http://www.jjes.tp.edu.tw/art/ 談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
台北市美勞科輔導團網站,郭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