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武昆 Li Wu Kun |
---|---|
論文名稱: |
臺灣地區教育政策執行研究現況之分析-以1986~2006年之學位論文為例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in Taiwan - Take Academic Degree Thesis from 1986 to 2006 an Example . |
指導教授: |
顏國樑
Kuo-Liang Yen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1 |
中文關鍵詞: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執行 、學位論文 、文件分析法 |
外文關鍵詞: | Education Policy,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cademic Dissertation,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教育政策是國家公共政策的一環,亦是指引整體教育發展方向、達成教育目標的策略、教育計畫實施的依據。一項教育政策如果無法在執行階段之中徹底落實,再好的教育政策規畫也是空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針對台灣地區一九八六至二○○六年之學位文,共90篇學位論文進行分析、歸納,以了解國內教育政策執行現況
本研究採用文件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的「台灣地區1986~2006年教育政策執行學位論文摘要表」,利用表格歸納、統計各個分析類目的次數分配表及百分比計算的統計方式計進行資料處理。
本研究結果有以下幾點:
壹、研究題材方面
一、研究主題以實施現況方面為主
二、研究目的偏向應用研究,基本研究、評鑑研究與行動研究較少
三、教育政策執行的學位論文在數量上日漸增加
四、研究生性別與學位類別方面,男性研究生與女性研究生篇數上差不多
五、研究生畢業學校集中在北部地區,其他區域較少
六、研究取向上移植性與本土性的篇數差不多
貳、研究設計方面
一、以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為主要的研究方法
二、以次數分配表及百分比計算的統計方法運用最多
三、以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為主研究對象
四、超過半數的教育政策執行研究以學校為研究教育階段,並集中於國民中小學為主
依據研究發現,本文提出以下建議作為未來研究教育政策執行的參考:
壹、研究主題內容應朝多元化
貳、研究目的應兼顧基本、評鑑與行動研究
參、研究取向應兼顧本土性與移植性
肆、教育政策執行研究宜採用質量統合的研究方法
伍、因應研究上的需求,採用多元性的統計方法
陸、研究對象應多以學生、家長與政策本身角度來研究
柒、研究應擴及到各個教育階段
捌、加強教育政策執行理論建構
玖、未來應進行長期縱貫性的研究
關鍵字: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執行、學位論文、文件分析法
Education policy is a cycle of national public policy, it also basis that guide whole education develop direction, reach education object of tactic and implement education plan. If an education policy is unable to implement completely during the stage of implementing , it is the empty talk to plan better education policy.
This study the main purpose lies in aiming at Taiwan for 1986-2006 years of academic degree text, 90 total thesises carry on analysis and induce to carry out by understanding domestic education policy current situation.
This research adopts a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is main research method. The study tool as researcher from "Taiwan educate the academic degree thesis of the policy performance summary form for 1986~2006 years" woven, make use of a form to induce, statistics each one to analyze the allotment form and the percentage calculating covariance method of the number of times of category to account to carry on data processing.
This result of study has the following several points:
1. The study topic aspect:
(1)The study topic to take implementing current situations aspect as a lord.
(2)The study purpose is partial to application study, but basic research, evaluative research and active study are less.
(3)The academic thesis of the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e on the amount.
(4)The graduate student's sex and degree classification aspect, male graduate student and women graduate student's paper amount are similarly.
(5)The 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school concentrate on north area, other areas are lesser.
(6)The number which studies the mindset aspect transplantation and mainland are similarly.
2. The study design respect
(1)Tak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as a main research method.
(2)The number of times assigns form and percentage calculating statistical method are use most.
(3)Teacher and school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is main research objects.
(4)Over half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regard school as research education stage, and it is a main fact to concentrate on the national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 this text puts forward to following suggestion as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reference in the future research:
1.The study topic content should be towards diversification.
2.The study purpose should look after both sides of basic, evaluative and active research.
3.The study mindset should look after both sides of mainland and transplantation.
4.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should adopt the research method that integrate qualitative and quantification.
5.Respond the need on the research, adopt pluralistic covariance method.
6.The research object should be study with student, parents and the policy identity.
7.Research should spread out each education stage
8.Strengthen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ory to build and construct.
9.It should carry on passing through research for a long tim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Education Policy,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cademic Dissertation,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一、中文部份
戈伯元(2001)。臺北縣市完全中學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五南。
王振德(1987)。我國資源教室方案實施現況及其成效評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惠瑤(2003)。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推動情況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研考會(1997)。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台北:作者。
何淑芬(2005)。宜蘭縣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吳定(1999)。公共政策。臺北:空大。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空大。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金盛(2002)。臺北市幼兒教育券政策實施情況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德業(2001)。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評鑑制度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慧鈴(2001)。教育部「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劃」實施現況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呂家豪(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語文領域(英語)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發展的實況與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餘慶(1998)。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宋士陽(1991)。演進觀點的政策執行研究:五輕建廠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巫永森(2002)。幼兒教育券政策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允傑、丘昌泰(1990)。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空大。
李允傑、丘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空大。
李居憲(1999)。國民小學實施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惠美(2003)。大臺北地區私立大學自我評鑑政策執行影響因素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嘉娜(1999)。我國社會教育政策之執行評估─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慶輝(2005)。國民小學融合教育實施現況與相關問題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顯榮(2005)。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之教育政策執行評估研究-以臺北縣北部地區國中為例。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水波、張世賢(1998)。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妍伶(2004)。澎湖縣實施國民教育幼兒班之政策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吟(2005)。台北縣家長對我國幼兒教育券政策實施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政逸(2004)。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素琴(2005)。客語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為例。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婉如(2006)。台北市推動優質學校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彩岫(1993)。教育研究的兩個典範:質與量之討論。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頁209-228)。台北:五南
林淑女(2004)。生活教科書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林進材、薛瑞君(2002)。臺灣地區教學研究趨勢與展望-以一九九○年至二○○○年學位論文為例。初等教育學報,15,29-68,臺南市,國立臺南教育大學。
林筱青(2005)。臺北市國中輔導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嘉琦(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執行現況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錫恩(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麗月(2003)。台東縣國民中小學實施教育優先區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邱才銘(2002)。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辦理模式與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雨星(2005)。教育政策執行力初探─以一所國民中學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燕妮(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人際關係之內容分析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姚佩如(2003)。國中融合教育實施現況與問題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國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施俊良(2005)。中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現況與困難因應--以中部某縣資訊種子學校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柯三吉(1990)。教育執行-理論與臺灣經驗。台北:時英出版社。
柯三吉(1992)。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制訂與執行之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77-0301-H005-04-Z。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臺灣經驗。台北:時英出版社。
洪仁進(1997)。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3-34)。台北:師大書苑。
洪嘉文(2002)。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振儀(2006)。新制教育實習政策執行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意淳(2005)。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執行評估 - 以台北市國小補校為例。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榮銅(1996)。我國教育優先區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丹蓉(1999)。臺灣地區癌症末期安寧緩和療護政策之執行評估分析。臺北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四明(1986)。執行人員意向與政策執行之研究-我國國小教師執行體罰禁令的個案探討。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盈霏(2000)。國民中學實施遠距教學在政策及執行層面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益仁(2002)。臺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之實施與需求探討----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前後之比較。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梅雪(2003)。我國完全中學政策及其實施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教育百科辭典編輯委員會主編(1994)。教育百科辭典。台北:五南。
曹俊漢(1985)。公共政策執行理論模式之研究:七十年代美國發展經驗的評估。美國研究,15(1),53-128。
曹俊漢(1990)。公共政策。臺北市:三民。
曹俊漢(1992)。公共政策。臺北市:三民。
莊靜宜(2005)。國小綜合活動教科書選用政策之執行研究-以花蓮市國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許泰益(2003)。我國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政策規劃與執行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明諭(2004)。國小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政策之執行現況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盈師(2004)。國民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認知與態度及執行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乃菁(2002)。國小實施課程統整成效之評估-以臺北市試辦國小為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世桓(1997)。台北市普設公立幼稚園政策執行之評估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玉娟(2006)。臺灣地區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及其執行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載於莊懷義等(編著),教育問題研究(頁97-116)。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陳伯璋(1995)。我國教育研究之檢討與展望。載於國立空中大學、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合編),分析社會的方法論文集,(頁C1-C21)。屏東:屏東師範學院。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
陳伯璋(2001)。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台北:南宏。
陳伯璋主持(1995)。教育學門內容規劃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4-2745-H026-001)。
陳宏義(1999)雲嘉地區公立國中教師執行「技藝教育革新方案」接受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志偉(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如(2003)。我國幼兒教育券政策執行成效評估--家長與業者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明鎮(2002)。國民中學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可行模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映伶(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執行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珮珮(2005)。國民中小學實施合校教學政策執行之研究—以金門縣金寧國民中小學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素秋(2006)。台灣近三十年來教育評鑑研究生論文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3),47-70,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陳淑美(2004)。嘉義市幼兒教育券實施成效及對家長選擇幼稚園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惠芝(2004)。臺北縣幼稚園輔導評鑑方案實施狀況之研究-以民國90年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寶山(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遴聘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傅木龍(1998)。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及其我國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富源(2002)。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政策執行模式之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雅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與實踐的斷裂-互助國小為例。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玉棻(2005)。2004年全國國小客家話教學現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武星(2002)。政府採購法及其在國民小學採購實施現況之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家樓(200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研究--以桃園縣試辦學校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曾嘉業(2003)。國民小學教師聘認政策之執行評估。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郁蘋(2006)。中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政策實施現況知覺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游彩勤(2001)。台灣地區兩性平等教育政策執行概況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游惠茹(2006)。苗栗縣四所國民小學外籍配偶識字班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游閔惠(2002)。國小社會教科書中多元智能理念之內容分析研究~以第七、八冊「認識台灣教材」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粟慧文(2003)。國小教科書性別角色內容分析—以語文領域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馮清皇(1996)。台北市國民中學執行編班政策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方伯(2003)。中投區教育人員對高中職社區化政策執行認知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黃月純(2006)。1995-2004年台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政策與學位論文研究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3),27-46。
黃立賢(2005)。教育政策執行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小班教學政策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宗顯(1999)。一九九○年後臺灣地區教育行政學術研究狀況之分析與展望。載於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頁387-42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台北:揚智文化。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黃裕程(1999)。我國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執行研究-台北市執行「擴大內需方案」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楊孝榮(1995)。社會研究實務。台北市:正中。
楊宗文(1994)。體育政策執行之影響因素與實證分析。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楊昌勳(2005)。臺灣小學教育課程政策改革實施之研究(1945-2003)。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葉芷嫻(2001)。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研究─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觀點之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瑞珠(2003)。新竹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現況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詹益成(2003)。桃園縣立國民小學教育評鑑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雷其龍(2005)。國民中學九年一貫教育政策規劃與執行之研究—臺北市政策利害關係人認知觀點。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美芳(1993)。臺灣地區勞資關係政策之執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蓋浙生(1995)。政府遷臺後教育政策的分析與檢討。教育資料文摘,36(1),19-41。
劉怡慧(2000)。我國試辦综合高中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信雄(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人權教育實施現況與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昭志(1999)。影響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綱要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嘉樺(2004)。臺灣學前融合教育政策與實踐—以臺北縣市國小附幼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潘道仁(2003)。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實(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融合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配合措施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孟忠(2001)。我國幼兒教育券實施成效及其對家長教育選擇權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鄭勝文(2002)。國中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戴文柱(2005)。影響學校層級調整教育政策執行因素之研究—以屏東縣原住民鄉之學校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謝美惠(2002)。教育政策評估理論之研究-以北、高兩是幼兒教育券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淑貞(2006)。教育事務基金會參與社會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淑娟(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鍾佳玲(2006)。原住民族教育政策之執行現況研究-以花東地區原住民小學教師執行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瞿立鶴(1987)。教育政策理論之分析。教育資料文摘,19(3),4-40。
簡宏江(2005)。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藍順德(2002)。九年一貫課程敎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志峰(2004)。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師資培育政策趨向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屏東市。
顏國樑(1996)。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理論建構與應用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顏國樑(2001)。回應性教育政策評估理論及其在教育政策評估的啟示。載於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頁12-34。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顏國樑(2004)。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模式建構與應用分析。臺北:師大書苑。
顏淑卿(2005)。高雄市國小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以一般能力資優教育資源班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魏振煇(1999)。教師法執行績效評估之研究-利害關係人角度的觀察。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羅清水(2000)。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以高職實用技能班政策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曉雯(2002)。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饒瑞峰(2001)。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校長遴選制度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J. G.(1975). Strategies of control and their effects on instru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9(1), 115-122.
Barret, S., & Fudge, C.(Ed.)(1981). Policy and action:Essay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olicy . London :Methuen and Co Ltd.
Bergenstro, A.Sherr, L.(2000).”A review of HIV:Testing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for pregnant women in public maternity units of Porto Alegre, Rio Grande do Sul, Brazil.”,AIDS Care,Vol. 12 Issue 2, p177-186.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Cooper , Harris M.(1989).Homework. Longman Inc.
Degeorges, O. J.(1997).”Implementing Policy Evaluation In France. An Account Of The Late France Nation Evaluation Policy(NEP), 1988-1993”.
Dyke, C.(1988). 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complex systems:A study in biosocial complexity .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dwards III, G. C.(1980).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Elmore, R. F.(1979). Organization model of social program implementation .Public Policy ,26(2), 209-271.
Fletcher, D. R.(2000).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an era of welfare reform. Policy & Politics, 28(2),163-178.
Goggin, M. T., Bowman, A. O., M. et al. (1990). Implemen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 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Scott:Foresman & Company.
Grindle, M. S.(1980). Politics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mplementation.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Ingram, H., & Schneider, A.(1990).Improving implementation through framing statutes.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10,67-88.
Jones, C. O.(197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2rd ed.).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Jones, C. O.(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3rd ed.). CA: Brooks &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cGraw, S. A., & Sellers, D. , & Stone, E. ; Resnicow, K. A.; Kuester, S.,& Fridinger, F. et. al.(2000).” Measuring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and policies to promote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youth”. Preventive Medicine, 31(2), 86-97.
McLaughlin, M.W. (1976).Implementation as mutual adaptation : Change in classroom organization.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 77(3) ,339-351.
Nakamura, R. A., & Smallwood, F.(1980). 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New York:Martin’s Press.
Odden , A. R.(1991).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man, J. L., & Wildavsky, A(1973).Implement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ose, R.(1991).What is lesson-drawing?Journal of Public Policy,11,3-30.
Rossi, P. H . , & Freeman, H. E.(1982).Evaluation : A Systematic Approa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
Rossi, P. N.(1979). Evaluation:A systemic approach. Beverly Hills:Sage.
Sabatier, P. A ., & Mazamanian, D.A.(1980).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olicy: A framework of analysis . Policy Studies Journal,(8), 538-559.
Snyder, R.A.(1980).A model for the systemic eval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gra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5(3),436-440.
Stempel III, G. H. (1981). Content analysis. In H. Guido, G. H. Stempel III & H.W. Bruce (eds.), Research Methods in Mass Communication (pp.119-131).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Hall, Inc.
Valve, H.(2002).”Implementation of EU rural policy: is there any room for local actors? The case of East Anglia, UK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1, 125–136.
Van Horn, C. E., & Van Meter, D. S.(1976).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governmental policy. In Jones, C. O., and Thomas, R. D.(Eds.), public Policy Making in a Federal System, 39-62, 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 .
Van Meter, D. S., & Van Horn, C. E.(1975).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 A conceptiona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6(4),44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