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溫書維
Wen, Shu-Wei
論文名稱: 苗栗縣國民中學服務學習實施現況之研究
The Current Status Research of Service-Learning Implement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Miaoli County
指導教授: 顏國樑
Yen, Kuo-Lia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0
中文關鍵詞: 服務學習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
外文關鍵詞: Service-Learning, 12-year Basic Education, Examinations-Free Entrance Competi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旨在透過國民中學教師之觀點,以瞭解苗栗縣國民中學推動 服務學習實施之現況,從教師對於「服務學習概念」的認知、教師對於「服務學習推動方式」的認同,以及超額比序採計服務學習後國民中學「實施服務學習所面臨的問題」與「實施服務學習的成效」四個層面 出發,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探討苗栗縣服務學習之實施現況,另以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對於服務學習實施 現況各層面之差異情形,並針對調查所得結果,進一步分析與推論。
    本研究以苗栗縣國民中學教師為母群體,採用分層叢集抽樣選取研究 對象,發出504份問卷,經回收篩選後共計 463 份有效問卷。依問卷 調查結果與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討論,歸納得下列研究結論:
    一、教師對服務學習的概念具備基本認知,但仍有所不足
    (一) 教師對於「以學習為基礎」及「互惠」的核心概念具基本認知
    (二) 教師對於實施服務學習的預期成效具有高度期待
    (三) 教師對於實施服務學習的方法認知程度略有不足
    二、教師對服務學習的推動方式雖表達認同,卻存在隱憂
    (一) 時數取得方式的設計立意良善,但與實際推動模式難以相容
    (二) 校內服務學習活動內容缺乏設計,偏離反思與互惠的核心精神
    (三) 校內服務的實施方式獲得支持,但服務活動內容為其隱憂
    (四) 校外服務的實施方式普遍獲得認同,乃與校外機構合作之契機
    三、超額比序採計後國民中學實施服務學習面臨重重問題
    (一) 制度規範每學期須提供6小時服務時數,超過學校所能負荷
    (二) 教師對於實施服務學習的知能不足,影響服務學習活動品質
    (三) 學生能於社會及社區實際取得服務體驗的機會有限
    (四) 時數認證標準未獲得信賴,校內外服務的參與比例嚴重失衡
    四、超額比序採計後國民中學實施服務學習的成效有限
    (一)「服務學習」納入超額比序,對學生個人成長的助益有限
    (二)「服務學習」納入超額比序,無助學校達成推動服務學習的理念
    伍、教師背景的不同影響服務學習的實施現況
    (一) 男性教師知覺實施服務學習面臨的問題程度高於女性教師
    (二) 年輕教師對於服務學習的概念認知高於年長教師
    (三) 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知覺實施服務學習的成效優於導師
    (四) 綜合與健體領域教師對實施服務學習面臨的問題持正面態度
    (五) 具服務學習學分教師對服務學習概念與推行方式認知較佳
    (六) 曾參與研習教師對於實施服務學習的現況具有較佳認知
    (七) 中小型學校教師對於實施服務學習的成效認同程度較高
    (八) 私立學校教師對於服務學習的概念與實施成效優於公立學校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ituation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of Miaoli County promote Service-Learning.From teacher’s cognition of Servie-Learing concept,recognition to promote Servie-Learing and after Examinations-Free Entrance Competition was counted in Servie-Learing came out Service-Learing problem and the effective of Servie-Learing were basic.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sitituation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of Miaoli County and from t-test ,one way ANOVA etc. anaylsis.The survey subjects are junior high school across Miaoli County.
    The research handed out 504 questionnaires, among which there were 463 questionnaires valid.
    The finding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below:
    1.The concept of ecognition
    (1)Teachers recognized on the Service-Learning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2)Teachers had high expect of Service-Learning.
    (3)Teachers'recongnization of Service-learning were not enough.
    2.The method of promotion
    (1)It was considered with good intention ,but it was hard to
    promote.
    (2)The design was far away from the sport of self-thinking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3)Even Service-Learing in school was support,there was
    potential problem.
    (4)off-campus service was recognied,it was a good chance to
    corporation with campus-off instrument.
    3.The promtion’s problems
    (1)Each semester was restricted to offer 6 hours,it was heavy
    loading to school.
    (2)Teachers didn’t have enought the ackonwledge of service, it
    can't have good quality of service-learing activity.
    (3)There was not hard to learn real experience.
    (4)People could not trsut the hour system of service-learning
    ,it was unbalance.
    4.Effectiv
    (1)Service-Learning brings Examinations-Free Entrance
    Competition had limited to personal development.
    (2)Service-Learning did not help school to promote the idea of
    Service-Learning.
    5.Individual teacher’s background
    (1)Male teachers tend to face more difficulty in perceiving the
    high extent level of issues raising from practicing Service-
    Learning more so than female teachers
    (2)Younger generation of teachers tend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Service-Learning than senior
    teachers
    (3)Teachers with additional executive duty recogn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ing Service-Learning more so than
    teachers with mentoring duty
    (4)Teachers from Gener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 background hold
    positive attitude dealing with issues encountering from
    practicing Service-Learning
    (5)Teachers holding Service-Learning credits hav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methods of Service-Learning
    practice
    (6)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the field-work study have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Service-Learning practice
    implementation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7)Teachers from small and medium size schools have a higher
    level of acceptance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Service-Learning
    practice
    (8)Private school teacher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ervice-Learning practice
    than state school tea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服務學習的意涵與學理基礎........................ 15 第二節 國內服務學習的發展與實施........................ 35 第三節 竹苗區服務學習的實施方式........................ 64 第四節 相關研究探討與分析.............................. 7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0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0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0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11 第四節 研究實施....................................... 12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1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31 第一節 教師對於「服務學習概念」的認知.................. 131 第二節 教師對於「服務學習推行方式」的認同.............. 154 第三節 超額比序採計服務學習後「國民中學實施服務學習 面臨的問題」................................... 184 第四節 超額比序採計服務學習後「國民中學實施服務學習 的成效」..................................... 212 第五節 教師對於服務學習實施現況之綜論.................. 2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43 第一節 結論........................................... 251 第二節 建議........................................... 251 參考文獻.............................................. 259 壹、中文部分......................................... 259 貳、西文部分......................................... 265 附 錄.........................................267 附錄一 專家效度推薦函..................................267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卷....................................268 附錄三 專家意見彙整表..................................277 附錄四 正式問卷.......................................285

    壹、中文部分
    王燦明、朱水萍(譯)(2008)。體驗學習:讓體驗成為學習與發展的源泉
    (原作者:David A. Kolb)。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順美、梁明煌(2008)。環境服務學習案例初探-花蓮女中根與芽社團
    活動個案研究。環境教育研究,2 (5),131-168 。
    王鈴君 (2014) 。高雄市國中師生對服務學習看法之調查研究(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NKNU5332010)
    王慧真(2014)。高雄市國中生服務學習參與態度與其學習成效之調查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台北市(1999)。台北市各級學校推展服務學習實施要點。取自
    http://volunteers.tp.edu.tw/uploads/regulations/15_ATTCH.pdf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0)。行政院青輔會八十九年度施政計畫及
    主管收支預算案口頭報告。取自http://npl.ly.gov.tw/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1)。行政院青輔會九十年度施政計畫及主管
    收支預算案口頭報告。取自http://npl.ly.gov.tw/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2a)。行政院青輔會九十一年度施政計畫及
    主管收支預算案口頭報告。取自http://npl.ly.gov.tw/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2b)。行政院挑戰2008-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
    取自http://www.wpeiic.ncku.edu.tw/law/挑戰2008.pdf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2c)。行政院青輔會九十二年度推動中等學校
    參與服務學習補助要點。取自http://www.rootlaw.com.tw/
    江聖文(2010)。運用志工服務社推動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8TCU05331004)
    沈 六(1997)。服務學習。公民訓育學報,6,43-60。
    沈 六(1999)。美國的服務學習。訓育研究,38(4),91-103。
    林勝義(2001)。服務學習教育指導手冊。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
    委員會。
    林勝義(2003)。中等學校服務學習實用手冊。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
    委員會。
    汪王道(2014)。高雄市國中教師服務學習態度與納入學生多元學習表現
    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2NKNU5332010)
    林至善(2011)。服務-學習的價值發展模式。載於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
    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45-53)。台北市:洪葉文化。
    林至善、楊仕裕、劉杏元、劉若蘭 (2011)。服務學習的方案設計。
    載於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的理論與實務(頁127-224)。
    台北市:紅葉文化。
    林思伶(2004),學生參與「服務-學習」之態度與認知調查研究。
    輔仁學誌,31,251-282。
    林振春(2000)。開放學習的理念與社區「服務-學習」的實踐。
    社教雙月刊,97,42-45。
    林芬妃(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之研究—以竹苗區為例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1NHCT
    5778004)
    林靜嫻(2006)。國民中學推動環境服務學習歷程與關鍵因素之研究-以
    參與2005年我的家鄉寶貝社區生態服務學習計畫中的六所國中為例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5NTNU5587019)
    林憲聰(2014)。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服務學習實施現況之研究(碩士
    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NTNU5051060)
    洪常耘(2012)。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相關因素與正向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苗栗縣(2012)。竹苗區服務學習共同採計原則。取自
    http://basic12.mlc.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
    Part=00000001&Rcg=1
    苗栗縣(2014) 竹苗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作業要點。
    取自http://dyna.hcc.edu.tw/campus/data/web/318/files/
    201411201628222.pdf
    香港教育局(2008)。新高中課程的「其他學習經歷」及「學生學習
    概覽」。取自http://www.edb.gov.hk/
    吳芝儀(2004)。服務學習融入中小學課程之研究。青輔會92年度委託
    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肇銘(2009)。“服務學習”課程在通識教育實施之研究-以中原大學
    爲例。通識教育學刊,3,97-124。
    吳靖國(2013)。臺灣高等教育中的勞動與服務。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2(2),11-18。
    吳曉萱(2007)。服務學習課程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珞齊(2014)。服務學習納入十二年國教積分比序之研究:宜蘭縣公立
    國民中學師生觀點之比較(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卓淑瑛(2009)。服務學習活動方案融入國中公民教學之行動研究-
    以台中縣光德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胡憶蓓(2008)。大專校院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參考手冊。台北市:教育
    部。
    徐 明(2011)。服務-學習的特質。載於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
    理論與實務(頁23-26)。台北市:洪葉文化。
    徐明、林至善(2011)。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載於從服務中
    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19-56)。台北:洪葉文化。
    教育部(2007)。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取自
    http://english.moe.gov.tw/content.asp?CuItem=9407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領域。
    取自http://www.k12ea.gov.tw/97_sid17/971007綜合活動綱要
    (單冊).pdf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
    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342
    教育部(2011)。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規劃實施方案。取自
    http://www.12basic.chc.edu.tw/upfile/20121214094154636.doc
    教育部(2012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取自
    http://12basic.hc.edu.tw/doc/moeedu/a01.doc
    教育部(2012b)。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取自
    http://12basic.edu.tw/temp/dsqrv.doc
    教育部(2013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多元
    表現」採計原則。取自
    http://www.jsjh.tyc.edu.tw/downloaddoc/correct.doc
    教育部(2013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取自
    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8
    教育部(2014a)。教育部服務學習推動方案。取自
    https://servicelearning.yda.gov.tw/upload/file/
    20140114172125277.doc
    教育部(2014b)。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
    計畫。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law_list.aspx?
    sid=17&cate1=0&type=0
    103年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計畫.pdf
    教育部(2015)。104學年國民中學校別資料。政府資料開放平台。
    取自http://data.gov.tw/node/6239
    陳至中(2012年8月2日)。李家同批搶當志工造成亂象 教長蔣偉寧:
    假久了就成真。ETtoday 新聞雲。
    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814/87403.htm
    陳至中(2014年12月10日)。國高中生服務學習 5成為升學。中央社。
    取自 http://www.cna.com.tw
    陳至中(2014年12月12日)。國教怪象 服務學習湊時數沒學習。中央社。
    取自 http://www.cna.com.tw
    高淑玲(2004)。台北縣立國民中學社區服務學習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3TKU05631014)
    莫大元(1955)。臺灣省各級學校生產訓練實施困難及其改進意見的
    商榷。教育與文化,8(4),2-4。
    黃 玉(2001)。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具體實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
    通訊,12,20-42。
    黃 玉(2002)。從服務中學習-服務學習的理論與實施。
    「學校與社區活動教育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東吳大學。
    陳金貴(1993)。美國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的探討。美國月刊,8(11),
    59-70。
    陳潔誼(2007)。臺北縣服務學習績優學校課程設計與推動問題之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6NTNU5332013)
    陳智華(2012年8月2日)。免試拚志工/功利心態出發 學者憂扭曲。
    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index
    曾慧媚(2003),台北縣中小學服務學習方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TNU1205019)
    張菁芬(2003)。九十二年國內青年參與志願服務暨服務學習現況調查。
    台北市: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張同廟(2013)。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動機、核心元素與公民參與之
    關聯性。休閒運動保健學報,4,34-55。
    楊昌裕(2002)。以服務學習的理念推展志願服務。學生事務-理論與
    實務,41(1),43-54。
    楊昌裕(2011)。美國服務-學習的發展。載於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
    學習理論與實務(頁57-64)。台北市:洪葉文化。
    楊翔喻(2007)。國中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經驗探討-以台北市南門國中
    小太陽服務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楊怡婷(2013)。「服務學習」納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之爭議與省思。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88-90。
    溫健蠶(1998)。大學生的「服務-學習」及學生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芳妙(1996)。美國中小學服務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馮莉雅(2003)。國內外高等教育推動推動「服務-學習」現況與趨勢之
    研究。青輔會92年度委託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馮莉雅(2004)。服務學習融入我國國中課程可行之研究。學生事務,
    43(2),22-37。
    馮莉雅(2013)。國中推動服務學習成效與困境之研究。臺灣教育評論
    月刊,2(2),44-51。
    鄭世興(1974)。我國現代生產教育思想的演進和評價。教育與文化,.
    417,46-51。
    薛絢(譯)(2006)。民主與教育(原作者:John Dowey)。台北:英屬蓋
    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原著出版年:
    1916)
    蘇雅君(2003)。服務學習在國中童軍社團推動與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1NTNU1205019)
    廖倚萱(2004)。環境服務學習方案發展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關渡
    青少年保育解說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
    劉振維(2012)。服務學習課程理論之芻議。止善,13,121-144。
    劉若蘭(2011)。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教師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劉若蘭、楊昌裕(2011)。連結服務與學習-反思。載於從服務中
    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229-279)。台北市:洪葉
    文化。
    劉雅君(2008)。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以服務學習課程
    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6NTNU
    5261045)
    蕭穗珍(2010)。臺北市高級中學服務學習實施現況與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蔡宜芬(2014)。工作壓力、12年國教採計服務學習時數實施困擾與憂鬱
    行為表現之研究-以基北區國中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蔡政皓(2014)。國中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的成效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蔣建白(1956)。改進勞動生產教育芻議。教育與文化,11(7),2-3。
    嚴秋蓮(2005)。中等學校實施服務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兩所中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嚴秋蓮(2012)。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影響因素研究
    (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0NTNU5732024)
    貳、西文部分
    Billig, S. H., (2000). Research on K-12 school-based Service-
    Learning The evidence builds. Phi Delta Kappan, 81(9) :
    658-664.
    Cress, C. M., Collier, P. J., Reitenauer, V. L., & Associates.,
    (2005). Learning through serving: A student guidebook for
    service-learn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 Sterling, VA:
    Stylus.
    Delve, C. I., Mintz, S. D., & Stewart, G. M., (1990). Promoting
    values development through community service: A design. In
    C. I. Delve, S. D. Mintz, & G. M. Stewart (Eds.), Community
    service as value Education(pp.7-29).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Fertman,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OH: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Furco, A., (1996). Service-learning: A balanced approach to
    experiential education & research at a glance. Introduction
    to Service Learning Toolkit, 9-25.
    Geletam, N. E., & Gilliam, J.,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service-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Consortium in
    Service-Learning (Eds.), Learning to serve, serving to
    learning: A view from higher education (p.11). Eastern
    Shore, Maryland Salisbury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servicelearning.org/atricle/archive/275.
    Jacoby‚ B., & others.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pp.1-25).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endall, J. C., (1990). Combining service and learning: A
    Resource book for community and public service, Vol.1,
    Raleigh, NC: National Society for Internship and
    Experiential Education.
    Kolb, D. A., (1984). The process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Mintz, S. D., & Hesser,G.W., (1996).Principles of good practice
    in service-learning. In Jacoby, B.et. al. (Eds.), Servic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pp.26-52).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National Volunteer Centre (2003).Youth Helping Youth Model.
    Retrieved from http://www.nvc.org.sg/new_events/new_relea/
    YHY-04June2003.htm
    Sigmon, R., (1996). 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Service-
    Learning. In R. Sigmon & others (Eds.), The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pp.57-76).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Wade, R. C., (1997). Reflection. In R. C. Wade (Ed.), Community
    service-learning: A guide to including service in the
    public school curriculum (pp.94-112).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utzdorff, A. J.& Giles, D. E., Jr. (1997).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Schine, J. (Ed.). Service learning:
    Ninety-six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p.105-117).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