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暐恬
Huang, Wei-Tien.
論文名稱: 賀淑芳短篇小說研究
Research on He Shufang's Short Stories
指導教授: 蔣興立
Chiang, Hsin-Li
口試委員: 楊宗翰
謝靜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華文文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Sinophone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賀淑芳短篇小說性別形象宗教影響社會議題國族認同
外文關鍵詞: He Shufang, short stories, gender image, religious influence, social issues, national identity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馬華文學中賀淑芳的短篇小說《迷宮毯子》與《湖面如鏡》為研究主軸,從作家書寫動機、背景及其文學特色出發,深入探討其內容、主題以及所欲探討的各項議題。賀淑芳的作品在馬華文學中獨樹一幟,她以超現實的寫作手法,透過夢境、霧霾、屎等主軸意象,隱喻馬來西亞華人的社會現實與認同,反映馬華女性的存在困境。賀淑芳作品的研究,對於理解馬華文學的發展、華人認同以及多元文化交織下的馬來西亞社會有著重要意義。

    賀淑芳的小說以馬來西亞現代社會為背景,對華人處境進行深刻反思,與一般馬華作家不同,她的作品沒有大量直接對於原鄉與家園的想像。賀淑芳透過在馬來西亞與台灣之間的移動經驗,加深了她作品中對自我與國族認同的探討。她的小說不僅反映社會變遷,也影響和形塑馬來西亞華人社群的社會觀念和價值觀。

    本文透過文獻分析、歷史與社會背景解析、互文性、後殖民等方法,以及對賀淑芳小說文本的深入解讀。通過分析其小說中的性別形象、宗教影響、社會關懷議題等,揭示了賀淑芳作品中的深層意涵。尤其是對馬來西亞的性別、歷史、政治和社會問題的批判性探討,以及其對華裔馬來西亞人身份認同的表達。可以證明賀淑芳的短篇小說是馬華文學的重要研究對象,為我們提供了理解馬華文學和馬來西亞社會的新視角。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賀淑芳的小說,探討其作品在馬華文學史中的地位和意義。


    This paper takes He Shufang's short stories "Maze Blanket" and "Lake Like a Mirror" in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as the main research axis. Starting from the author's writing motivation, background and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it deeply explores its content, theme and various issues to be discussed. issue. He Shufang's works are unique in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She uses surreal writing techniques and uses main images such as dreams, smog, and shit to metaphorize the social reality and identity of Malaysian Chinese, and reflect the existential dilemma of Malaysian Chinese women. The study of He Shufang's wor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Chinese identity and the Malaysian society intertwined with multiculturalism.

    He Shufang's novels are set in the modern society of Malaysia and reflect deeply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Unlike other Malaysian-Chinese writers, her works do not have a lot of direct imagination about her hometown and hometown. He Shufang's experience of moving between Malaysia and Taiwan deepens the exploration of self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her works. Her novels not only reflect social changes, but also influence and shape the social concepts and valu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Malaysia.

    This article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alysis, intertextuality, postcolonial and other methods, as well as an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of He Shufang's novel. By analyzing the gender image, religious influence, social concern issues, etc. in her novels, the deep meaning of He Shufang's works is revealed. In particular, it is 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gender,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al issues in Malaysia and its expression of Chinese-Malaysian identity. It can be proved that He Shufang's short stories are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s in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providing u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on understanding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alaysian society. This study aims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He Shufang's novels and explore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her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定義……………………………………………3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4 第二章 小說中的兩性形象與性別反思………………………22 第一節 夢、醒之際——女性失聲的困境……………………26 第二節 父權、父親與丈夫——男性的壓迫與壓抑………34 第三節 母親的變形——宰制與逃脫的辯證…………………45 第四節 小結……………………………………………………………54 第三章 小說中的宗教意識、壓抑與宰制 …………………57 第一節 宗教思想集中營的控制與規訓………………………59 第二節 非伊斯蘭教的宗教失語…………………………………64 第三節 寄居或漂泊——神祇何在? …………………………69 第四節 小結 …………………………………………………………74 第四章 小說中的社會議題與個人關懷………………………………76 第一節 多形的糞便隱喻——階級與權力的象徵 …………………77 第二節 半島的天空——個人、家庭與環境的三角習題 ………84 第三節 門內或是門外——傾斜重組的正義與榮景………………90 第四節 小結 ……………………………………………………………………97 第五章 小說中的國族矛盾與自我認同 ………………………………99 第一節 錯置重疊的時空——原鄉的變型與依戀 …………………100 第二節 實/虛、馬/華——國族的具體指涉 ………………………108 第三節 霧霾之下,夢境裡外——「我是誰」的精神反思………115 第四節 小結………………………………………………………………………125 第六章 結論………………………………………………………………………127 參考書目與文獻……………………………………………………………………133 附錄一 …………………………………………………………………………………139 附錄二 …………………………………………………………………………………148

    一、賀淑芳短篇小說集

    《迷宮毯子》,臺北:寶瓶文化,2012年。
    《湖面如鏡》,臺北:寶瓶文化,2014年。

    二、專書與專書論文

    (一)外文專書譯本

    C.G.榮格(Carl G. Jung)著,高嵐主編,李北容等譯:《榮格文集——情節與陰影》吉林:長春出版社,2014年。
    C.G.榮格(Carl G. Jung)著,高嵐主編,尹芳、董建中、陳雯瑾譯:《榮格文集IV——夢的分析(上)》,吉林:長春出版社,2020年。
    C.G.榮格(Carl G. Jung)著,高嵐主編,尹芳、董建中、陳雯瑾譯:《榮格文集VIII——心理治療》,吉林:長春出版社,2020年。
    西格蒙德・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孫名之譯:《夢的解析》,新北市:左岸文化,2019年。
    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邱瑞鑾譯:《第二性 第一卷》,臺北:貓頭鷹出版,2014年。
    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邱瑞鑾譯:《第二性 第二卷(下)》,臺北:貓頭鷹,2013年。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紹中譯、黃敏原審定:《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時報文化,2021年。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林志明譯:《古典時代瘋狂史》,臺北:時報文化,2021年。
    狄倫・伊凡斯(Dylan Evans)著,劉紀蕙、廖朝陽、黃宗慧、龔卓軍譯:《拉岡精神分析詞彙,臺北:巨流,2009年。
    拉文・康奈爾(Raewyn Connell)著,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劉泗翰譯:《性別的世界觀》,臺北:書林出版,2012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文化,2021年。
    傑哈.簡奈特(Gérard Genette)著;廖素珊,楊恩祖譯《辭格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詹妮特・A・克萊妮(Kourany,Janet A.)編著,李燕譯校:《女權主義哲學——問題、理論和應用》,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年。
    詹姆斯‧霍爾(James A. Hall)著,廖婉如譯:《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臺北:心靈工坊,2006年),頁58。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adie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文化出版,2001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江灝譯《神話學》,臺北:麥田出版,2020年。

    (二)中文專書與專書論文

    王國璋:《馬來西亞民主轉型——族群與宗教之困》,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8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2018年。
    李有成:〈緘默寂靜的聲音,震耳欲聾的抗議——賀淑芳的的議題小說〉,賀淑芳《湖面如鏡・附錄》,臺北:寶瓶文化,2014年。
    李豐楙:《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年。
    林建國:《馬華文學批評大系:林建國》,桃園:元智大學中文系,2019年。
    洪敏秀:《經典解碼——文學作品讀法系列10:意識流》,臺北:文建會,2010年。
    范若蘭:《「適合女性」20世紀新馬華人婦女的職業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
    范情:〈解析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臺北:貓頭鷹,2020年。
    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主編:《馬華文學與現代性》,臺北:新銳文創,2012年。
    莊子秀:〈突顯多元與尊重差異——後現代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臺北:貓頭鷹,2020年。
    許文榮:〈馬華文學中的三位一體:中國性、本土性與現代性的同構關係〉,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主編:《馬華文學與現代性》,臺北:新銳文創,2012年。
    許德發:《在承認與平等之間—思想視角下的「馬華問題」》,臺北:時報文化,2022年。
    陳正芳:《經典解碼——文學作品讀法系列10:魔幻現實主義》,臺北:文建會,2010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陳鴻宇:《馬來西亞史》,新北:蘭臺出版社,2012年。
    黃錦樹:〈迷宮與煙霾——序賀淑芳《迷宮毯子》〉,賀淑芳《迷宮毯子》,臺北:寶瓶文化,2012年。
    黃錦樹:〈空午與重寫——馬華現代主義小說的時延與時差〉,黃錦樹著,鍾怡雯、陳大為編《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黃錦樹》,桃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19年。
    黃錦樹、高嘉謙主編《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臺北:時報文化,2022年。
    黃麗明著;詹閔旭,施俊州譯;曾珍珍校譯:〈論互文性〉,《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15年。
    張錦忠:《關於馬華文學》,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2009年。
    張錦忠:《離散、本土與馬華文學概論》,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2019年。
    張錦忠:〈(八〇年代以來)臺灣文學複系統中的馬華文學〉,張錦忠著,鍾怡雯、陳大為編:《馬華文學批評大系:張錦忠》,桃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19年。
    張錦忠、黃錦樹、高嘉謙主編:《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臺北:時報文化,2022年。
    張錦忠:〈冷戰、橋墩、在臺馬華文學〉,張錦忠、黃錦樹、高嘉謙主編《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臺北:時報文化,2022年。
    溫明明:〈一個文學獎與一段文學史:花踪文學獎與馬華新生代文學〉,張錦忠、黃錦樹、高嘉謙主編《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臺北:時報文化,2022年。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2000年。
    楊啟平:《當代大陸與馬華女性小說論》,臺北:新銳文創,2012年。
    廖文輝:《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新北:聯經出版,2019年。
    熊婷惠,張斯翔,葉福炎編:《異代新聲:馬華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高雄: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2019年。
    潘婉明:〈馬來(西)亞華人左翼政治之濫觴:馬來亞共產黨〉,張錦忠、黃錦樹、高嘉謙主編《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臺北:時報文化,2022年。
    劉雯惠:〈鏡子映照的表/背面:論賀淑芳小說〉,張錦忠、黃錦樹、高嘉謙主編《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臺北:時報文化,2022年。
    鍾怡雯:《馬華文學史與浪漫傳統》,臺北:萬卷樓,2009年。
    蕭麗君:《經典解碼——文學作品讀法系列11:後殖民主義》,臺北:文建會,2010年。
    魏月萍:〈糞便的隱喻:馬哈迪時代的馬華文學行動〉,收於氏著《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魏月萍》,桃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19年。
    魏月萍:〈此時此地:馬華與中國左翼革命文學話語競爭〉,收於氏著《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魏月萍》,桃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19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臺北:貓頭鷹,2020年。

    三、期刊論文

    李菁:〈賀淑芳的馬共想象——以小說〈黑豹〉為例〉,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有鳳初鳴年刊》第18期,2022,頁37-50。
    林德順:〈身靈歸處:賀淑芳小說〈別再提起〉與多元族群倫理探討〉,臺北:《哲學與文化》第四十二卷第四期,2015,頁123-135。
    胡金倫:〈異域的聲音——與王德威教授談馬華文學〉,臺北:《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2000,頁12-19。
    許文榮、李樹枝〈論馬華後現代文學的文體轉向〉,江西:《江西社會科學》,2011,頁74-84。
    張雙英〈「臺灣歷史書寫」析辨──從《記憶流域:臺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一書說起〉,臺北:《書目季刊》第52卷第4期,2019,頁12。
    賈穎妮〈《南洋文藝》與馬華新生代批評的崛起〉,陝西:《小說評論》第03期,2014,頁201-207。
    楊宗翰:〈馬華文學與臺灣文學史——旅臺詩人的例子〉,臺北:《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2000,頁99-138。
    劉正忠〈違犯・錯置・污染——臺灣當代詩的屎尿書寫〉,臺北:《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九期,2008,頁149-183。
    劉征〈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現狀分析與馬華女性小說研究向度探尋〉,寧夏:《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第05期,2016,頁16-19。

    四、學位論文

    王治平《從個體解構到國族重構:馬華七字輩世代小說中的國族想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21。
    江宥築《變形的人與空間——黎紫書小說的「異常書寫」》,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9。
    陳文麗《當代新馬華文女性書寫與女性形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文學系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碩士論文,2017。
    沈欣怡:《離家三千公里:在臺馬來西亞華人的國族認同》,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族群與文化所碩士論文,2023。
    劉宸芳:《邊緣.距離.還權——賀淑芳短篇小說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20。

    五、訪談、網路資料及其他

    人間福報報導:〈印尼火燒山 馬來西亞霾害嚴重〉,2005/08/12。取自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713,【查詢日期:2023/8/30】。
    天下雜誌編輯:〈前往星馬印尼請注意 霾害史上最嚴重〉,2015/10/05。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1343,【查詢日期:2023/8/30】。
    陳彩霞編輯:〈馬來西亞部分地區出現霧霾氣候〉,2023/04/17。取自https://www.xinouzhou.com/detail-902194.html,【查詢日期:2023/8/30】。
    彭美君:〈賀淑芳與《湖面如鏡》:當女人書寫時,她是她所有感受的敘事者〉(2021/4/26)。引自https://theinterview.asia/people/41396/,【查詢日期:2022/05/17】。
    駱淑慧、林彩雲/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秘書處整理:〈馬來西亞教育發展概況〉。引自:https://teric.naer.edu.tw/wSite/PDFReader?xmlId=1799635&fileName=1446845381712&format=pdf,【查詢日期:2023/12/2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