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世芬
論文名稱: 苗栗縣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制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志成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5
中文關鍵詞: 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制度主任儲訓制度
外文關鍵詞: public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ystem of director selection of public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ystem of director training of public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教育人員對苗栗縣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制度之意見,以苗栗縣公立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為母群體,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並輔以半結構式訪談。研究對象部分校長、主任採全面普查,組長、教師部分採分層隨機取樣方式,共抽取151所國民中小學之教育人員1064人為研究樣本,有效樣本問卷754份佔70.9%。所搜集的資料分別以次數分配、百分比統計及卡方考驗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訪談對象則立意抽取9位中小學教育人員。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甄選資格方面:除法定資格外,尚需包括良好溝通的能力、危機管理與處理能力;品行端正、操守廉潔、團隊合作、勇於負責之人格特質,以及大學畢業,教學經驗5-7年,行政經驗2-3年以上之學經歷。
    二、甄選程序方面:資歷積分、筆試及口試之配分百分比,以資積20%、筆試50%及口試30%之配分比為宜;口試委員之身份,以外縣市校長或教授等專業人士擔任最為優先;甄選程序之改進,以口試部分最需要改進。
    三、甄選方式方面:筆試部分,以申論題四至五題為宜;口試委員資格,以具備領導卓越信譽之校長,其認同度最高;口試部分,以二階段口試、三位口試委員、口試時間10至15分鐘為宜;口試委員提問部分,宜採半結構方式;口試問題部分,問題內容應與應試者工作表現相關,不應涉及個人隱私,問題內容應包括行政領導知能、教育政策與法令時事、處室主任工作實務、經營管理知能、心理輔導知能、課程教學知能等。
    四、儲訓候用方面:應由縣市政府辦理為主;採先甄試後儲訓之方式進行;儲訓方式以實務演練、討論法、參觀、實習為宜,課程內容應包括學校行政實務、教育行政專業知能、教育法令與法律常識、教育政策、參觀與見習、課程與教學;實習方式以參與實習學校的校務運作最佳,實習以2週為宜;儲訓時間以8週較為恰當。
    五、其他意見方面:主任甄選制度還有存在的需要並應建立主任證照制度;主任職務之取得,以透過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辦理的主任遷調程序達成介聘為宜。


    Abstract
    This paper covers study on the system of director selection of Miaoli County government public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he system is investigated by all principals, directors, random selected teachers and chief officers of Miaoli County government public elementary junior high school based on written questionnaires and 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 In total, 1064 sample of comment on the system from 151 schools are collected and 754 samples are identified as effective. The effective rate of sample is 70.9%. Herewith, the comments on the system are studied with frequency table, percentage statistic and chi-square test. The visit object decides extracts 9 educator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findings induction is as following:
    Examination procedure: The weighting distribution of formality review, written test and interview should be 20%, 50% and 30%. The examiner of interview is preferred to consider the principal or professor from out of Miaoli County. The quality of interview is the first item to be improved.
    Examination content: The content of written test should be with four or five essays. The examiner of interview should be with outstanding leadership. The interview should consist of two stages and three examiners. The interview time should take 10 to 15 minutes. The interview should follow semi-structured questions which includes ,but excluding personal privacy, knowledge of administration leadership, timely event of regulation and policy of education, practice of directors, knowled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knowledge of .psychology consulting, and knowledge of teaching.
    Candidate training: The candidate training should be host by government. All candidates should pass the test prior to training. The training should include emulation, discussion, site-visiting and practice. The training course should cover practice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knowledge of administration of education, regulation of education, common law, policy of education, site-visiting and practice, course and teaching. The practice is recommended to be implemented by participating the operation of school within two weeks. The total time of candidate training is recommended under eight weeks.
    Installation: The director selection system is indeed required and built with certification scheme. The installation of director should be hosted by government responsible for administration of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國民中小學主任行政職務內涵探討…………………………………11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與人才甄選之探討……………………………………22 第三節 我國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制度之沿革………………………………40 第四節 我國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制度之相關研究…………………………5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69 第四節 實施程序………………………………………………………………75 第五節 資料處理………………………………………………………………7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79 第一節 主任甄選資格的分析與討論…………………………………………79 第二節 主任甄選程序的分析與討論…………………………………………95 第三節 主任甄選方式的分析與討論………………………………………109 第四節 主任甄選儲訓的分析與討論………………………………………133 第五節 主任甄選其他意見的分析與討論…………………………………154 第六節 主任甄選制度訪談結果與討論……………………………………1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75 第一節 結論…………………………………………………………………175 第二節 建議…………………………………………………………………178 參考文獻………………………………………………………………………187 壹、中文部分…………………………………………………………………187 貳、英文部分…………………………………………………………………192 附錄………………………………………………….………..195 附錄ㄧ 苗栗縣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制度之研究調查問卷(專家審題用)…195 附錄二 苗栗縣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制度之研究調查問卷…………………205 附錄三 苗栗縣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制度之訪談大綱………………………211 附錄四 苗栗縣九十四年度國民中小學候用主任甄選儲訓作業要點………212 附錄五 苗栗縣九十五年度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儲訓作業要點……………218 附錄六 苗栗縣九十六年度國民中小學主任甄選簡章………………………22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玉麟(1998)。美國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在我國實施之可行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秀玲(2000)。國民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保進(2002)。建立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及學校行政人員之甄選、儲訓、培育、任用體系及專業證照制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專案研究。
    王逸棻(1996)。校長選舉任期制之意見調查與可行性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9,82-95。
    王碧義(2002)。台中縣國民中小學校長考訓遴用制度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龍雄(2005)。台南市國小校長甄選及儲訓制度之研究。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方雲程(2004)。台北縣國中教師參與教評會教師甄選作業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77)。國民小學主任基本能力研究報告。台北:作者。
    任晟蓀(2000)。學校行政實務—處室篇。台北:五南。
    朱良光(2005)。國民小學教師甄選制度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何永福、楊國安(1993)。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三民。
    何福田(2004)。學校主任的定位。台北:師大書苑。
    吳明隆(2005)。統計應用學習實務SPSS第二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順(2002)。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清山(1998)。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王保進、魏利祝、伍淑鶯、李京珍(2002)。建立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及學校行政人員之甄選、儲訓、培育、任用體系及專業證照制度之研究。教育部委託之專案研究。
    吳清基(1999)。我國學校行政的政策新取向。學校行政雙月刊,1,3-11。
    吳清基主編(2001)。學校行政新論。台北:師大書苑。
    吳復新(1996)。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空中大學。
    吳復新(2003)。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文化。
    吳福春(2002)。國中教師甄選相關問題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文章(2000)。苗栗縣國民中小學校長遴用制度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慈純(2000)。國民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廣訓(1986)。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五南。
    李慶宗(2002)。國民中學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秋萍(2004)。國中教師甄選口試決策歷程之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祥羲(2002)。我國小學教師甄選成效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林 武(1988)。我國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甄試制度之研究。高雄:復文。
    林文律(1999)。校長職務與校長職前教育、導入階段與在職進修。教育資料與研究,29,1-10。
    林文律(2000a)。學校行政:理想與實際。學校行政雙月刊,6,24-37。
    林文律(2000b)。從校長必備能力看校長培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8,6-13。
    林志成(2001)。反教育的學校行政之哲學省思。學校行政雙月刊,14,19-28。
    林志成(2002)。學校行政行動智慧的意涵與教學省思。初等教育學報,8,67-99。
    林志成(2004)。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策略暨評鑑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4,1-48。
    林奇佐(2000)。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用制度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海清(1993)。台灣省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甄選制度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6,175-222。
    林新發、王秀玲(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之行政專業知能成長內涵和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189-211。
    金振鏞(1999)。國民小學教師聘任制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柯平順、林天祐(1996)。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培訓制度之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柯進雄(1997)。學校行政領導。台北:商鼎文化。
    胡文仲(2004)。國民小學職前教師對教師甄選制度之意見調查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紀翠玲(2002)。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秦夢群(1999)。我國校長職前教育之分析與檢討。發表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現代教育論壇(四)---校長專業教育與專業發展,17-25。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秦夢群、黃貞裕(2001)。教育行政研究方法論。台北:五南。
    梁金都(2001) 。國民小學校長甄選制度改進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慶昌(2005)。台中市國民中小學校長甄選與遴聘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火燦(1993)。企業人力資源之規畫與人員選用。就業與訓練。11(6),38。
    張金鑑(1992)。人事行政學。台北:三民。
    張清濱(1993)。邁向21世紀的教育計畫-學校行政人員應有的觀念和能力。教育研究雙月刊,33,19-24。
    張喬媚(1998)。國小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臺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德銳(2002)。提升學校行政人員的專業素質。2004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knsh.com.tw/magazine/01/032/3204.asp
    張潤書(1990)。行政學(修訂三版)。台北:三民。
    張繼國(2004)。國小教師甄選應徵者印象管理策略對面談結果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1996)。國民小學行政實務手冊。台北:作者。
    陳木金(2002)。學校領導研究―從混沌理論研究彩繪學校經營的天空。台北:高等教育研究。
    陳淑芳(2005)。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面對教師甄選壓力的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瑩如(1999)。國民小學教師遴選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寶山(1999)。批判性思考對學校行政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1,12-20。
    傅肅良(1990)。人事行政的守與變。台北:三民。
    黃昆輝(1995)。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方法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源協(2002)。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趙其文(1984)。中國現行人事行政制度。台北:五南。
    劉秀娟、湯志安(譯)(1998)。人力資源管理-取得競爭優勢之利器。台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7)。
    劉秀蓮(2004)。國民小學教師甄選制度實施現況及其改進意見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劉時鎰(1999)。台灣省國民中學校長選用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秉修(2002)。國中生活科技教師甄選之研究。
    鄭彩鳳(2003)。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謝文全(1999)。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28,1-5。
    謝文全(2002)。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文全(2006)。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聶鍾杉(1977a)。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的問題析論。公教資訊季刊,3(2),84-94。
    聶鍾杉(1977b)。國民小學校長主任甄選訓練遴用遷調制度研究報告。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顏慧萍(1992)。國民中學校長甄選制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鈺琦(2004)。國民小學教師甄選現況調查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嘉義大 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貳、英文部分
    Baltzell, D. C., & Dentler, R. A. (1985). Selecting American school principals. Washington, D. C: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arrino, C. B. (1972). The role of the assistant principal in selected secondary,school in Ohio,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Microfilms , A Xerox EducationCompany, 32, June 1972, 688-A.
    Castetter, W. B. (1996). The human resource function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
    Edmonson, I. B., Roemer, J., & Bacon, F. L. (1953).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Modern Secondary School. 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
    Greene, J. E. (1971). School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Philadelphia: Chilton Book Company.
    Hall, D. T. (198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oston: Scott, Foresman & company.
    McDonough, P. J. (1970). Assistant principal: Educational leader? The Clearing House, October , 97-99.
    Norton, M. S., & Kriekard, John A. (1980). Using the competency approach to Define the Assistant Principal. The NASSP Bulletion , May.
    Null, A. A. (1970). The Junior high school assistant principal in Indian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A Xerox Education Company , Dec , . 2637-A.
    Rebore, R.W. (1982). Personal administration in education: A Management Approach.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 (1993).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chuler, S. R. (1987).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 Paul, MN: West Pub. Co.
    Seyfarth, J. T. (1996). Personnel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 Needham Heights,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Thurman, R. S. (1969). The Principal must be eplaced, Education a leadership. 26(8), 781-783.
    Tichy, N. M. Fomburn, C. J, & Devanna, M. A. (1982). Strategic humanre sources manage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1982.
    Wise, A. E. (1987). Effective teacher selection from recruitment toretention. (ERIC No. ED282840)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