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美如
CHEN,MEI-JU
論文名稱: 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現況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
A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Graders in HsinChu City
指導教授: 王子華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3
中文關鍵詞: 資訊素養資訊素養指標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
外文關鍵詞: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Nine-Year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formation Edu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發展國中小學生資訊素養指標,並用以探討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現況及其與學生個人背景變項之間的關係。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經過文獻探討及專家問卷調查的歷程,完成「國中小學生資訊素養指標」之建立。本研究所確立的國中小學生資訊素養指標內容包含「傳統素養」、「電腦素養」、「媒體素養」及「網路素養」四大向度,每個向度有三個內涵,四個向度共計建立十二個內涵與50個指標內容。其中向度一傳統素養有三個內涵11個指標、向度二電腦素養有三個內涵24個指標、向度三媒體素養有三個內涵4個指標、向度四網路素養有三個內涵11個指標。
    為了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現況,本研究以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研究者依據本研究所建立完成之「國中小學生資訊素養指標」內容而編製成的「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檢測試卷」予以評量。總計分發正式問卷1250份,回收1140份,回收率91%,經剔除答題不完整的無效問卷後,共計可用有效問卷1120份,可用率約為98%。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進行統計分析。分析歸納後,獲得以下結論:
    一、 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的整體表現良好。
    二、 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會隨著性別、年級、就讀學
    校所在地區、家中是否有電腦、家中電腦是否可上網、父母是否支持學習電腦、家中是否有人會使用電腦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Element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be used in explor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graders in HsinChu C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backgrounds of various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goal, this study surveyed the related papers and asked for the assistance of the experts to set up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element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Element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is study contains four aspects: “Traditional Literacy”, “Computer Literacy”, “Media Literacy” and “Network Literacy”. Each aspect has 3 items, so there are total 12 items and 50 standards within. “Traditional Literacy” contains 3 items and 11 standards. “Computer Literacy” contains 3 items and 24 standards. “Media Literacy” contains 3 items and 4 standards. “Network Literacy” contains 3 items and 11 standard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performance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graders , this study evaluated those students in HsinChu City by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test paper for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graders” which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Element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 sent out 1250 copie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received 1140 ones. The respondent rate was about 91%. After deleting the incomplete and in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total valid ones are 1120 copies, and the valid rate is about 98%. The data collected was analyzed based 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results are listed as below:
    1. Overall, the performances of HsinChu City’s elementary schools senior graders i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test are pretty well.
    2.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graders in HsinChu City alters by the factors such as : sexes, grades, the locations of the schools, the availability of a computer at home, the access to surf the internet by the computer at home, the supportability from parents in learning the computer skill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assistance in using the computer at hom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資訊素養 9 第二節 資訊素養標準 24 第三節 資訊素養指標 41 第四節 本章總結 6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70 第五節 研究對象 73 第六節 研究工具 77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9 第一節 「國中小學生資訊素養指標」專家效度問卷調查之分析 89 第二節 研究樣本基本資料之分析 96 第三節 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現況之分析 99 第四節 不同背景之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現況之差異情形分析 103 第五節 本章總結 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133 第二節 建議 139 參考文獻 143 壹、中文部分 143 貳、西文部分 147 附錄 149 【附錄一】第一次專家調查問卷 149 【附錄二】第二次專家調查問卷 174 【附錄三】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 199 【附錄四】國中小學生資訊素養指標之歷程與修改經過 207 表目次 表2-1-1陳仲彥(1996)所提出「傳統素養」的內涵 13 表2-1-2 吳正己、邱貴發(1996)所提出「電腦素養」的內涵 14 表2-1-3池增輝、張菀珍(1999)所提出「媒體素養」的內涵 15 表2-1-4 高中(職)生資訊素養相關研究彙整表 19 表2-1-5 國中生資訊素養相關研究彙整表 20 表2-1-6 國小學童資訊素養相關研究彙整表 21 表2-2-1「AASL&AECT的K-12階段的資訊素養標準-資訊素養」內涵彙整表 25 表2-2-2「AASL&AECT的K-12階段的資訊素養標準-獨立學習」內涵彙整表 25 表2-2-3「AASL&AECT的K-12階段的資訊素養標準-社會責任」內涵彙整表 26 表2-2-4美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 27 表2-2-5 CAUL資訊素養標準 30 表2-2-6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核心能力、學習內涵及能力指標 36 表2-2-7資訊教育白皮書所訂立之資訊教育三大願景與目標 40 表2-3-1黃久晉(2003)編製高中生「傳統素養」基本能力與指標 41 表2-3-2黃久晉(2003)編製高中生「媒體素養」基本能力與指標 42 表2-3-3黃久晉(2003)編製高中生「電腦素養」基本能力與指標 43 表2-3-4黃久晉(2003)編製高中生「網路素養」基本能力與指標 45 表2-3-5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的資訊素養相關研究之研究工具及問卷內涵向度 46 表2-3-6劉秀娟(2002)編製資訊素養知能內涵雙向細目表 47 表2-3-7 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的資訊素養相關研究之研究工具及問卷內涵向度 48 表2-3-8吳青宜(2004)編製資訊素養問卷細目表 49 表2-3-9林素芬(2006)編製「資訊素養自評量表」及「資訊素養成就測驗」內容指標 50 表2-3-10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的資訊素養相關研究之研究工具及問卷內涵向度 51 表2-3-11 MCCLURE(1994)所提出的資訊素養內涵 52 表2-3-12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第二學習階段」核心能力、學習內涵及能力指標 53 表2-3-13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第三學習階段」核心能力、學習內涵及能力指標 54 表2-3-14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第四學習階段」核心能力、學習內涵及能力指標 55 表2-3-15研究者依據MCCLURE所定義的資訊素養四個向度,所歸納之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能力指標 57 表3-5-1新竹市公立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數 73 表3-5-2樣本分配一覽表 75 表3-6-1「資訊素養測驗」測驗題目分析結果 83 表3-7-1 待答問題所採用的研究工具暨資料分析方法一覽表 87 表4-1-1 本研究所建立之「國中小學生資訊素養指標」 90 表4-2-1 研究樣本基本資料之分佈情形 98 表4-3-1 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分數統計表 99 表4-3-2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各向度正確填答統計表 102 表4-4-1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104 表4-4-2不同「年級」的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106 表4-4-3「就讀學校所在地區」不同之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9 表4-4-4「家中是否有電腦」之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111 表4-4-5「家中電腦是否可上網」之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113 表4-4-6「每週使用電腦時數」不同之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5 表4-4-7「父母是否支持學習電腦」之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118 表4-4-8「家中是否有人會使用電腦」之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測驗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121 表4-5-1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現況差異檢定結果彙整表 131 表5-1-1 國中小學生資訊素養指標 134 圖目次 圖2-1-1資訊素養概念圖 13 圖2-2-1 SCOUNL資訊素養架構圖 29 圖3-1-1 研究架構 67 圖3-4-1 研究流程 72 圖3-6-1 資訊素養線上測驗系統登入畫面 86 圖3-6-2 資訊素養指標管理頁面 86 圖3-6-3 資訊素養線上測驗頁面 86 圖3-6-4 資訊素養檢測題庫頁面 8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貴珠(2003)。通識教育有關資訊素養問題之探討。警學叢刊,34(2),269-287。
    王慶龍(2004)。高職機械科學生電腦素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耀誼(2002)。在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中國中學生資訊素養之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池增輝、張菀珍(1999)。以終身學習的觀點論高中教師資訊素養之培育∼以松山高中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93-32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
    吳正己、邱貴發(1996)。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3,13-18。
    吳青宜(2004)。運用專題導向學習提昇國小五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美美(1996a)。課程改革與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4,32-39。
    吳美美(1996b)。在新時空座標中的圖書館功能談資訊素養教育。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2(2),29-52。
    吳俊陽(2008)。高中職學生數位落差與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航申(2004)。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清泉(2003)。高職學生的電腦態度調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德竹(1994)。由資訊素養研究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意義與內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3-0111-S002-006-TL)。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暨研究所。
    李德竹(2000)。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35,1-25。

    林旻賜(2007)。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炎瑩(2003)。台中市國中學生電腦素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美和(1987)。如何利用圖書館撰寫研究報告。臺灣教育,443,10-13。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7-12。
    林素芬(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資訊素養成就之研究─以臺中縣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菁(2004)。資訊素養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以Big 6理念架構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5(5),2-16。
    周苡靖(2004)。國民小學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以雲林縣北港鎮各國小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邱貴芬(2005)。桃園縣高職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立耘(2005)。論資訊素養的結構與意義。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2(4),471-480。
    姚秀雲(2003)。高中學生的電腦態度調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錦雪(1999)。由「技術」和「素養」談大學圖書館的使用者服務:由一個研討會的論文及討論說起。大學圖書館,3(3),4-10。
    郭生玉(1994)。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許永諒(2005)。國民中學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以嘉義縣中埔國中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仲彥(1996)。資訊素養與圖書館利用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通訊,21,2-6。
    陳志祥(2007)。綜合高中學生學業成就、創造力與資訊素養之研究-以新化高工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昭成(2007)。國中學生學習風格、資訊素養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銘城(2004)。國小學童的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中縣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2008年8月12日,取自http://www.edu.tw/moecc/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71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8年8月12日,取自http://140.117.12.91/9CC/index_new92.php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資訊教育)。2008年8月12日,取自http://140.117.12.91/9CC/index_new.php
    教育部(2008b)。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年8月12日,取自http://www.edu.tw/moecc/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71
    張瓊穗、翁婉慈(2005)。以資訊大六之觀點來檢驗國小高年級學童資訊素養之研究-以臺北市天母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297-322。
    黃久晉(2003)。高級中學學生資訊素養能力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孝明(2005)。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大業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仁興(2001)。國民小學教師科技及資訊素養基本能力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2,75-105。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2008)。新竹市國民小學97學年度普通班學生數暨班級數核定表。2008年8月12日,取自http://www.hc.edu.tw/school/BasicData/count_ps.aspx
    新竹市政府主計處(2008)。新竹市北區97年重要統計指標。2009年5月18日,取自http://dep-auditing.hccg.gov.tw/web66/_file/2197/upload/intro/22502-1.html
    新竹市政府主計處(2008)。新竹市香山區97年重要統計指標。2009年5月18日,取自http://dep-auditing.hccg.gov.tw/web66/_file/2197/upload/intro/22502-2.html
    新竹市政府主計處(2008)。新竹市東區97年重要統計指標。2009年5月18日,取自http://dep-auditing.hccg.gov.tw/web66/_file/2197/upload/intro/22502-3.html
    劉秀娟(2002)。偏遠地區學生資訊素養現況探討研究─以臺東縣國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明蒼(2002)。高中學生電腦素養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塗淑君(2007)。教學資訊素養、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奇芳(2003)。高雄縣國中學生資訊與傳播科技素養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滕英文(2005)。數位落差下的國小學生資訊素養現況探析。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賴苑玲(2000)。以資訊素養教育為基礎之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規劃之探討。國立台中師院學報,14,293-320。
    謝佩紋(2007)。國小教師推動資訊素養創新課程之歷程-以CREATER模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謝寶煖(2006年,6月6日)。決定樣本大小。國立台灣大學圖資電子報,33。2009年4月08日,取自http://www.lis.ntu.edu.tw/~pnhsieh/epapers/no33.htm
    韓善民(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簡介。資訊教育,61,2-8。
    關淑尤(2002)。臺中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貳、西文部分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ANZIIL),& 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s(CAUL) (2004).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Principles,standards and practice.Retrieved October 10,2008,from http://www.anziil.org/resources/index.htm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AAS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AECT) (1998).Information power:Building partnerships for learning. Retrieved October 10,2008,from http://www.ala.org/aasl/ip_nine.html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1989).Final report of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Retrieved October 10,2008,from 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publications/whitepapers/
    presidential.cfm#age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CRL) (2000).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October 7,2008,from http://www.ala.org/acrl/ilcomstan.html
    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2004). CILIP information literacy:Definition.London:CILIP. Retrieved October 6,2008,from http://www.cilip.org.uk/policyadvocacy/learning/
    informationliteracy/definition/default.htm
    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s (CAUL) (2001).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Canberra. Retrieved October 12,2008,from http://www.caul.edu.au/
    Kuhlthau, C.C. (1987).Information skills for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 review of research.(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7740)

    McClure, C.R. (1994).Network literacy: A role of librar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3(2),115-125.
    Owen, R. (1996).Chilling the community: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Hindmarsh Island bridge.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45(2),120-135.
    Rader, H.B. (1990).Bring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the academic curriculum.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News,9,880.
    The Society of College,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SCOUNL) (1999).Information skills in higher education:A sconul position paper.Retrieved August 6,2008,from http://www.sconul.ac.uk/topics_issues/info_literacy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