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柯盈甄 Ko, Ying-Chen |
---|---|
論文名稱: |
瀕死病患與過失醫療行為之刑事責任──以因果關聯性之認定為中心 Severe Patients and Causation of Criminal Negligence in Medical Cases |
指導教授: |
范建得
Fan, Chien-Te 許□達 Hsu, Heng-Da |
口試委員: |
王皇玉
Fan, Chien-Te 范建得 Hsu, Heng-Da 許□達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4 |
中文關鍵詞: | 過失醫療行為 、過失犯 、因果關聯性 、結果歸責 、假設因果流程 、容許風險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三個實務案件為引,討論瀕死病患受過失醫療行為時行為人之刑事責任應如何認定,尤重過失醫療行為與瀕死病患死亡結果間之因果關聯性。首先,簡介我國醫療過失案件概況與透過三個實務案件提出問題;其次,概略說明過失醫療行為於刑法上之處遇;而後藉由病歷之記錄方式SOAP將過失醫療行為之態樣加以分類,將前述三個案例納入其中,並分別介紹我國實務所採之相當因果關係、日本的相當因果關係、我國通說見解與風險升高理論後,以前述過失醫療行為之分類與案例作為實例代入檢討之,透過檢討案例發現實務與學說理論應用於醫療案例可能產生之問題;最後,提出本文見解嘗試解決,並以之檢討前述三個案例的結果歸責。
In this article, I used three real cases to illustrate how to identify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severe patients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medical error, especially for the causation between medical error and patients’ death.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is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examples of medical error in Taiwan following by some problems that related to the three cases. Second, I roughly illustrated the regulation of medical error in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n set different categories for the three cases based on the charts and SOAP. I discussed about the adequate theory in Taiwan and Japan, the avoidibility theory and theory of enhanced risk. According to these theories, I matched the categories and cases to the theories, and found some problem through the discussion. Finally, I discussed the cases with my opinion.
一、 中文
(一) 書籍
1. Roxin著,王世洲譯,德國刑法學總論第1卷─犯罪原理的基礎構造,法律出版社,2005年5月。
2. 王皇玉、靳宗立、張明偉、劉秉鈞、柯耀程、張麗卿、曾淑瑜、賴進祥,過失醫療與刑事責任,台灣刑事法學會,2009年。
3. 甘添貴、謝庭晃,捷徑刑法總論,瑞興圖書,2006年修訂二版。
4.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自版,2005年五版。
5.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自版,2008年增訂十版。
6.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自版,2008年增訂十版。
7. 林東茂,刑法綜覽,一品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
8.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
9. 許玉秀,主觀與客觀之間,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0,1997年。
10. 許玉秀,犯罪階層體系及其方法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6,2000年9月
11. 陳子平,刑法總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
12. 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上冊),瀚蘆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7月。
13. 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下冊),瀚蘆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7月。
14. 黃丁全,醫事法,元照出版公司,1998年7月。
15. 黃常仁,刑法總論─邏輯分析與體系論證,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2版
16.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
(二) 期刊論文
1. Berend Schünemann著,有關客觀歸責,刑事法雜誌,42卷6期。
2. Puppe,行為疏失與結果間之關連:以道路交通案例釋義,東吳法律學報,第17卷第3期,頁393-424。
3. Puppe著,李聖傑譯,規範保護目的理論,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4. Puppe著,鄭銘仁譯,因果關係─一個從刑事政策面思考的新嘗試,軍法專刊,42卷12期,頁161-174。
5. Roxin,客觀歸責理論,政大法學評論,50期,頁11-38。
6. 王志嘉,論急救與建議轉診義務─台灣高等法院九十六年醫上訴字第三號刑事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187期,2010年12月。
7. 王皇玉,再評邱小妹人球案─醫師親自診察義務之違反,台灣法學雜誌第140期。
8. 王皇玉,邱小妹人球案─不作為之因果關係,台灣法學雜誌第123期,頁185-186。
9. 王皇玉,論醫師的說明義務與親自診察義務─評九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二六七六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37期。
10. 王皇玉,醫師未盡說明義務之法律效果─簡評94年台上字第2676號判決,臺灣本土法學雜誌,75期,2005年10月。
11. 甘添貴,治療行為與傷害,月旦法學教室,15期,2004年1月。
12. 甘添貴,醫療業務過失與刑事責任,日新司法年刊,第九期,2010年。
13. 吳俊穎,臺灣醫療糾紛之實證研究,2010第五屆全國法學實證研究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5月。
14.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台灣的醫療糾紛狀況,台灣醫學,第13卷第1期,2009年。
15. 李聖傑,因果關係的判斷在刑法中的思考,中原財經法學,8期,2002年6月,頁117-145。
16. 李聖傑,因果關聯的發展在實務實踐的光與影,台灣本土法學,101期,2007年12月,頁161-174。
17. 李聖傑,風險變更之結果客觀歸責,中原財經法學,7期。
18. 李聖傑,過失犯罪行為的檢驗─評台灣板橋地方法院九十二年矚訴字第一號刑事判決,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19. 李聖傑,過失行為的刑法處遇,月旦法學教室,57期,2007年7月。
20. 李詩應,醫師的多重義務間之衝突,月旦法學雜誌,185期,2010年10月。
21. 林東茂,刑事醫療過失探微──從一個案例說起,月旦法學雜誌,2010年1月。
22. 林東茂,客觀歸責理論,警察法學,8期,2009年11月。
23. 林東茂,從客觀歸責理論判斷交通事故的刑法責任,刑事法雜誌,39卷3期。
24. 林萍章,醫療常規與刑事責任--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三○八四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2009年12月。
25. 林鈺雄,客觀歸責論之判決評釋─從台灣北濱車禍案之判決談起,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洪福增教授紀念專輯,新學林,2003年。
26. 林鈺雄,第三人行為介入之因果關係及客觀歸責(上)─從北城醫院打錯針及蘆洲大火事件出發,台灣本土法學79期。
27. 林鈺雄,第三人行為介入之因果關係及客觀歸責(上)─從北城醫院打錯針及蘆洲大火事件出發,台灣本土法學80期。
28. 張麗卿,信賴原則在醫療分工之適用─以護士麻醉致死案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33期,2010年12月。
29. 張麗卿,客觀歸責理論對實務判斷因果關係的影響─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五九九二號判決,法學新論,13期。
30. 張麗卿,廢弛職務致釀災害的客觀歸責,東海大學法學研究,9期,頁253-280。
31. 許玉秀,走出主觀與客觀的迷思,主觀與客觀之間,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0。
32. 許玉秀,客觀歸責概念的射程範圍─八十六年度訴字第一○五○號、八十七年度上訴字第四七七六號、八十六年度交訴字第五七號、八十七年度交上訴字第一三七號、八十八年度交訴更字第一號等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2期。
33. 許玉秀,探索過失犯的構造─行為人能力的定位,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0,1997年。
34. 許玉秀,累積的因果關係與危險昇高理論,台灣本土法學32期,頁168-173。
35. 許玉秀,檢驗客觀歸責的理論基礎─客觀歸責理論是什麼?,主觀與客觀之間,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0。
36. 許玉秀、陳玉輝,客觀歸責與因果關係,林山田教授祝壽論文集,頁1-21。
37. 許□達,「超越承擔過失」的刑法歸責,東吳法律學報,20卷2期,2008年10月。
38. 許□達,合法替代行為與過失犯的結果歸責─假設容許風險實現理論的提出與應用,台大法學論叢,40卷2期。
39. 許澤天,過失不作為犯之結果歸責─切除腫瘤成植物人案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183期。
40. 陳子平,團隊醫療與刑事過失責任(上),月旦法學教室,190期,2011年3月。
41. 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之法理在刑法上的效應(上),月旦法學雜誌,178期,2010年3月
42. 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之法理在刑法上的效應(下),月旦法學雜誌,179期,2010年4月
43. 陳榮基等,台灣醫療糾紛的現況與處理(上),1993年。
44. 黃榮堅,論相當因果關係理論─評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七八二三號及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九年重上更(三)字第一四三號判決,月旦法學,96期。
45. 黃榮堅,論風險實現,刑罰的極限,1994年初版一刷。
46. 詹志禹,因果關係與因果推理,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7期,1993年,頁1-15。
47. 劉秉鈞,過失醫療行為與刑事責任關係之實務回顧,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10期,2008年12月,頁83-130。
48. 蔡墩銘,過失犯因果關係之認定,月旦法學雜誌,60期,2000年5月。
49. 鄭逸哲,「醫療法」下的「醫療刑法」──「醫療刑法」導論,軍法專刊,55卷5期,2009年10月。
50. 盧映潔、葛建成、施宏明、劉士瑋,醫療行為之因果關係探討,中正法學集刊,21期。
51. 薛瑞元,論因果關係(上),月旦法學,76期,2001年9月。
52. 薛瑞元,論因果關係(下),月旦法學,77期,2001年10月。
53. 謝煜偉,條件理論與因果判斷,月旦法學雜誌,146期。
(三) 碩博士論文
1. 王皇玉,醫療行為於刑法上之評價─以患者之自我決定權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2. 李伯璋,以臨床醫師的角度探討醫療紛爭解決機制,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3. 張姿倩,注意規範保護目的在客觀歸責理論上的功用──重新檢討德國文獻上的實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4. 陳軍宇,我國醫療過失刑事責任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5. 陳琬渝,論強制醫療責任保險──從立法的觀點評析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法草案,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6. 鄭銘仁,危險昇高理論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二、 外文
(一) 英文
1. Buchanan, A., “Medical Paternalism”,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7, no.4, 1978.
2. Chen, P., Lin, J.J., Carbamazepine-Induced Toxic Effects and HLA-B*1502 Screening in Taiwa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364, no.12, 2011.
3. FAUCI, A., FAUCI, A.S.,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8.
4. MCAULEY, J.W., LOTT, R.S., APPLIED THERAPEUTICS: CLINICAL USE of DRUGS, 2005.
5.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DEFENSIVE MEDICINE AND MEDICAL MALPRACTICE, 1994.
(二) 日文
1. 佐々木養二,医療と刑法:治療行為に関連して,南窓社,1994年12月。
2. 山口厚,刑法総論,有斐閣,2005年。
3. 山中敬一,刑法における因果関係と帰属,成文堂,1984年。
4. 山中敬一,刑法における客観的帰属の理論,成文堂,1997年。
5. 山中敬一,刑法総論[第2版],成文堂,2008年。
6. 小林憲太郎,因果関係と客観的帰属,弘文堂,2003年。
7. 小林憲太郎,刑法的帰責─フィナリスムス•客観的帰属論•結果無価値論,弘文堂,2007年。
8. 植木哲,医療の法律学,初版,有斐閣,1998年。
9. 西田典之,刑法総論,第二版,弘文堂,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