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任容
Jen, Jung
論文名稱: 面對霸權:從重述神話論阿來《格薩爾王》
Facing Hegemony:A Study of A-Lai’s King Gesar
指導教授: 陳相因
Chen, Hsiang-Yin
劉正忠
Liu, Chen-Chung
口試委員: 洪士惠
Hung, Shih-Hui
楊佳嫻
Yang, Chia-Hs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文社會學院 - 中國文學系
Chinese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阿來重述神話格薩爾王霸權本事遷移理論
外文關鍵詞: A-Lai, The Myth series, King Gesar, hegemony, transference of original story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05年英國坎農格特出版社策劃了「重述神話」(The Myth Series)計畫,聯合全球出版社加盟,招攬各國知名作家改寫民族神話。中國有四川重慶出版社參與,一共推出四本作品,2009年阿來所出版最新長篇小說《格薩爾王》即為《重述神話‧中國卷》的作品之一。《格薩爾王》重述了藏族流傳最久、版本最多的史詩《格薩爾王傳》,既保有史詩情節與大致架構,又塑造了現代說唱藝人一角,為史詩添入現代性思考,不僅發揚藏族民間文學經典,更對於民間文學於現代面臨的艱困處境做出了批判與見證。

    阿來在文化上屬「漢藏混血」,其受漢語教育,面對漢語讀者,以漢語書寫藏地的寫作策略更值得深入探討。本文所關注的議題,在阿來如何於創作中援引藏族民間文學,來發揚日趨黯淡的民族精神,並且透過對故鄉遭受外來文明與現代化衝擊,所呈現的變化與創傷之書寫,展現出面對漢語主流文學、文學商品化、漢族中心文明對藏地的衝擊等多重霸權的見證者姿態。

    故筆者欲由「為何重述」與「如何重述」兩個層面切入:「為何重述」部分先論述「重述神話」移植到中國文學場域,背後具有極為複雜的脈絡,已不適合以傳統框架檢視,並且導入「本事遷移理論」,提出另一種解讀「重述神話」的可能。「如何重述」部分則先梳理阿來創作,歸結出創作脈絡與其寄予關懷的主題,進而分為「傳統的援引」與「傳統的消逝」兩大主題。在分析《格薩爾王》時,則以阿來如何重新賦予史詩人物現代性思考,並透過敘述宗教與王權共構的「官方」權力體系對人物的箝制與束縛,以及民間文學在現代的處境,來隱喻文本中官方/民間、中心/邊緣等對立及霸權的運作模式。最後提出阿來以往在創作中化身為藏族年輕知識份子「我」,並藉這個脈絡,分析《格薩爾王》中主人公晉美也屬於阿來的化身。由「我」過渡至「晉美」,則隱含了阿來對小說家使命的思考。透過以上論述,本文期望在既有的阿來研究之外,以「重述神話」與阿來面對霸權的寫作姿態等面向切入,結合《格薩爾王》的分析,使阿來研究更為深入完備。


    In 2005, Canongate Books in the UK initiated the project of "The Myth Series" as collaboration among publishing hous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viting well-known author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to re-write their own national myth. Chung-Ching Publishing Group in Shih-Chuan participated in the project on behalf of China, and A-Lai's latest full-length novel King Gesar, published in 2009, was among the four books of "The Myth Series, China." King Gesar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noteworthy Tibetan poetics.The writer preserv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story and adds more interesting characters, showing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modernity in this project. Not only does this novel promotes Tibet’s classics, but also serves as a criticism and testimony to the difficulties that folk literature has to fa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Lai is a culturally "cross-bred" of the Han Chinese and the Tibetan. Educated in Mandarin, he writes about the Tibetan land in Mandarin for Mandarin readers, which is a strategy worth discussing. This thesis is concerned with how A-Lai alludes to the Tibetan folk literature in his works to liven up the fading national spirit. Moreover, his writing of changes and trauma portrays his homeland, which is clashed by foreign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and testifies to the pressure from mainstream Mandarin writing, commoditization of literature, Han-Chinese-centered civilization, and other forms of hegemony encountered by Tibet.

    Therefore, my study starts from why and how the epic is retold. First, I delineate that “the Myth Series” has already connoted complex context when it was transplanted into Chinese literature’s field, and is unsuitable to be examined under traditional critical framework. Instead,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Myth Series” is made possible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transference of original story into the research. Second, regarding how the epic is retold, I analyze A-Lai’s works and their contexts and concerns, dividing them into my two main subjects: the allusion to tradition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radition. In my analysis of King Gesar, I look into A-Lai’s metaphor of the oppositions of official/civil, center/periphery, and other operations of hegemony, presented through epic character’s modern thoughts,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the bondage and oppression imposed on the characters by the official power establishment of monarchy together with religion, and through the plight of folk literature in the modern world. Last, I suggest that King Gesar’s protagonist, Jin-Mei, is A-Lai’s literary embodiment, which belongs to the same context as his embodiment as the young Tibetan elite “I” in his previous works. The shifting from “I” to “Jin-Mei” also implies A-Lai’s contemplation on the commitment of novelist.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analysis of King Gesar, this thesis seeks to complete the studies of A-Lai by investigating “the Myth Series” and his writing strategy as a reaction to hegemon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阿來研究概述 4 一、身份認同及創作定位 5 二、民間敘述資源的援引 8 三、邊緣書寫與詩化敘述風格 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視角 11 一、研究範圍 11 二、研究視角 12 (一)文化霸權 12 (二)形象學 1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5 第二章 傳統框架的崩毀:試論「重述神話」背景脈絡 19 第一節 文類性質的再思考 20 一、《格薩爾王傳》史詩版本與情節概略 20 二、帶有神話色彩的史詩 23 第二節 藝術性與市場性的交叉滲透 27 一、品牌化的生產者 27 二、商品化的藝術作品 29 第三節 「重述神話」研究的多重面向 32 一、新神話主義 32 二、歷史敘事與歷史主體的顛覆 36 第四節 從本事遷移理論看「重述神話」 39 一、當代語境下的「經典再生產」 39 二、本事遷移理論的導入 40 第三章 中心與邊緣的共構:阿來與其創作概述 44 第一節 阿來的創作歷程及創作定位 44 一、創作歷程概述 44 二、「民族代言人」的使命感 47 第二節 傳統的援引:民間文化資源的運用 50 一、神話 51 二、傳說 54 三、民間故事 57 四、民間詩歌 59 第三節 傳統的消逝:邊緣化的藏地書寫 62 一、消逝的地景 63 二、消逝的精神 66 三、知識份子的使命 70 (一)血脈的繼承者 71 (二)故鄉的記錄者 71 第四章 現代與傳統的對照:《格薩爾王》人物形象辨析 74 第一節 格薩爾形象的再造與顛覆 74 一、表象與真實的思辯 75 二、英雄光環的崩解 77 (一)英雄的無能為力 78 (二)神性與人性的矛盾 79 三、現代性思考的覺醒 81 (一)對王權的質疑 81 (二)對戰爭的思考 83 (三)功業的虛幻 85 第二節 晉美形象的多重意涵 86 一、從牧羊人到說唱藝人 86 二、阿古頓巴形象的延續 88 三、英雄的後繼者 90 第三節 史詩人物的古今對照 93 一、性別框架的侷限:王妃珠牡 93 二、性格的複雜化:叔父晁通 97 第四節 說唱藝人形象與來源探究 99 一、體制內的對照:央金卓瑪 99 二、身份位置的差異:昆塔喇嘛 101 三、藝人群像與來源辨析 103 第五章 官方與民間的角力:《格薩爾王》寫作脈絡及文本特色 108 第一節 文本藝術特色 108 一、「說書式」的情節生產 109 二、宗教與王權的共謀 111 (一)宗教意識的重新歸整 112 (二)「官方」的隱喻 113 三、話語權的角力 115 第二節 《格薩爾王》於阿來創作之定位 120 一、傳統的援引 120 (一)阿古頓巴的再現 120 (二)阿賽羅剎的改寫 122 (三)敘述與唱詞的轉換 124 二、傳統的消逝 128 第三節 民間文學的宿命 129 一、政府的態度 130 二、學界的態度 132 三、民間的態度 133 第六章 結論 136 第一節 重述的動機 136 第二節 《格薩爾王》寫作策略 137 一、後設技巧的運用 137 二、民間文學的本事遷移 138 三、面對霸權的姿態與政治隱喻 139 第三節 小說家的位置 140 參考文獻 143

    一、阿來作品
    (一)專著
    1.台灣出版
    阿來:《塵埃落定》,台北:聯經出版,2011年。
    阿來:《空山》,台北:麥田出版,2011年。

    2.中國大陸出版
    阿來:《大地的階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阿來:《阿來文集——詩文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阿來:《阿來文集——中短篇小說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2001年。
    阿來:《就這樣日益豐盈》,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年。
    阿來:《阿壩阿來》,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4年。
    阿來:《奧達的馬隊》,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
    阿來:《遙遠的溫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
    阿來:《孽緣》,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
    阿來:《塵埃飛揚》,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5年。
    阿來:《格拉長大》,上海:東方出版,2007年。
    阿來:《寶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
    阿來:《格薩爾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年。
    阿來:《遙遠的溫泉》,香港:明報月刊出版,2010年。
    阿來:《看見》,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

    (二)單篇小說
    阿來:〈紅蘋果,金蘋果……〉,《民族文學》,1984年9月,頁26-32。
    阿來:〈窗前,一棵白楊樹〉,《青海湖》,1986年12月,頁60-65。
    阿來:〈芙美,通向城市的道路〉,《民族文學》,1989年7月,頁36-47。
    阿來:〈金子〉,《現代作家》,1989年12月,頁21-26。
    阿來:〈電話〉,《四川文學》,1991年3月,頁14-20。
    阿來:〈火葬〉,《四川文學》,1992年6月,頁20-24。
    阿來:〈人熊或外公之死〉,《四川文學》,1994年2月,頁16-19。
    阿來:〈望族〉,《四川文學》,1996年12月,頁12-30。
    阿來:〈小鎮的話題〉,《湖南文學》,1997年8月,頁42-55。又名〈非正常死亡〉。
    阿來:〈夢魘〉,《上海文學》,2005年7月,頁36-42。
    阿來:〈斷指〉,葉兆言、阿來、池莉等著,《地鐵站台》,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
    社,2006年,頁131-144。
    阿來:〈喇叭〉,《上海文學》,2007年3月,頁53-57。
    阿來:〈阿來小說二題〉,《花城》,2008年4月,頁91-98。

    二、專書著作
    (一)阿來相關研究
    李康云:《刀鋒上的踱步與吶喊——藏族作家阿來的文學世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二)史詩《格薩爾王傳》與藏族文學相關譯本及研究
    中央民族學院藏族研究所編:《藏族研究譯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藏學所,1983年。
    石泰安著,耿昇譯:《西藏史詩與說唱藝人的研究》,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年。
    佟錦華:《藏族文學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
    吳偉:《《格薩爾》人物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1992年。
    周煒:《西藏文化的個性:關於藏族文學的再思考》,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7年。
    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傳說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降邊嘉措、吳偉:《格薩爾王全傳》,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年。
    降邊嘉措等編:《《格薩爾王傳》研究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索南吉、索南多杰:〈《格薩爾》的現狀〉,《千古奇唱:中國史詩《格薩爾》》,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索窮:《《格薩爾王傳》及其說唱藝人》,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1。
    徐國瓊:《《格薩爾》考察紀實》,昆明:雲南人民出版,1993年。
    馬學良等編:《藏族文學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楊恩洪:《民間詩神——格薩爾藝人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5年。

    (三)中文相關研究專著
    王先霈、王又平:《文化研究關鍵詞》,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年。
    王岳川、尚水:《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台北:麥田出版,2009年。
    孟棨:《本事詩》,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孟華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邵燕君:《傾斜的文學場——當代文學生產機制的市場化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洪治綱編:《余華研究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華大學出版,2004年。
    段寶林:《立體文學論》,台北:文津,1997年。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香港:天地圖書,2008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台北:里仁出版,1987年。
    袁珂:《袁珂神話論集》,四川:四川大學出版,1996年。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3年。
    孫晶:《文化霸權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4年。
    葉舒憲,《結構主義神話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2011年。
    程薔:《中國民間傳說》,浙江:浙江教育出版,1989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台北:聯經出版,1970年。
    童慶炳、陶東風主編,《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小濱:《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的精神創傷與反諷》,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
    萬建中:《新編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2011年。
    董鼎銘:《歷史劇本事》,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趙一凡等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
    趙志忠:《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概論》,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7年。
    蔡元培:《石頭記索隱》,台北:金楓出版,1987年。
    劉半農:《賽金花本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6年。
    劉偉勝:《文化霸權概論》,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出版社,1997年。
    謝明勳:《六朝小說本事考察》,台北:里仁,2003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台北:洪葉文化,2006年。
    鍾敬文:《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1980年。

    (四)外文相關研究譯著
    E. M. Meletinskij(葉‧莫‧梅列金斯基)著,魏慶證譯,《神話的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Joseph Campbell(喬瑟夫‧坎伯)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文化事業,1997年。
    Jeffrey C.Alexander(杰夫瑞‧C‧亞歷山大)主編,吳潛誠等校譯:《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7年。
    Karen Armstrong(凱倫‧阿姆斯特朗)著,胡亞豳譯,《神話簡史》,四川:重慶出版社,2005年。
    Mike Crang(邁克‧奎恩)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年。
    Pierre Bourdieu(皮埃爾‧布迪厄)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Robert.Bocock(波寇克)著,田心喻譯:《文化霸權》,台北:遠流出版,1991年。
    Tiphaine Samoyault(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白川靜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台北:長安出版,1983年。

    三、期刊論文
    (一) 與《格薩爾王》相關研究
    朱霞:〈從《塵埃落定》的人物形象看作家民間價值取向〉,《文學評論》,2006
    年第2期,頁90-94。
    李美萍、劉海霞、范友悅:〈文化身份追尋中阿來小說研究〉,《名作欣賞》2012
    年08期,頁54-56。
    李麗娟:〈傻子與阿古頓巴——淺論阿來小說創作與藏族民間文學的關係〉,《樂
    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10月第22卷第10期,頁62-64。
    何健:〈後現代語境下的「新史詩小說」——以《格薩爾王》為例〉,《溫州大學
    學報》第24卷第4期,2011年7月,頁93。
    呂學琴:〈阿來長篇小說十年綜述〉,《當代文壇》,2012年4月,頁66-70。
    高晨、靳明全:〈他者向現代性主體的轉變——論重述語境下的格薩爾王和晉美形象〉,《當代文壇》2001年6月,頁60。

    (二) 重述神話相關研究與評論
    丁麗潔:〈「重述神话」:文化還鄉還是出版狂歡?〉,文學報,20051110。
    王迅:〈歷史化‧神性退位‧精神修剪——關於「重述神話」的幾點思考〉,《南方文壇》2011年第1期,頁54-61。
    李小娟:〈「新神話主義」與「重述神話」研究的現狀與未來〉,《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頁61-66。
    黃健、葉珮琪,〈「重述神話」與「中國形象」的重塑〉,《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2期,頁139-144。
    陳乾坤:〈把該做的都做好——記《碧奴》的樸實營銷〉,《出版參考》,2006年11月下旬刊,頁24。
    張悠哲、王學謙:〈消費文化視域下「重述神話」價值辨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3月,頁112-116。
    斯魚輯:〈「重述神話‧中國卷〉啟動,三代作家打造中國神話書系〉,《中華兒女(海外版)》,2005年5月,頁53。
    葉舒憲:〈神話如何重述〉,《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一期,頁1 6-17。
    葉舒憲:〈再論新神話主義——兼評中國重述神話的學術缺失傾向〉,《中國比較文學》2007年第4期,頁40-50。
    傅元峰,〈傳說重述與當代小說敘事危機〉,《小說評論》2009年第4期,頁16-21。
    作者不明:〈讀者對作家重述的神話反應冷淡〉,《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8期,頁3。

    (三) 其他期刊論文
    生安峰:〈文學的重寫、經典重構與文化參與——杜威‧佛克馬教授訪談錄〉,《文
    藝研究》,2006年第5期,頁65。
    拉先:〈略論藏族神話的類型與表現形式〉,《西藏大學學報》,第21卷第2期,
    頁48-54。
    李陀、李靜:〈漫說「純文學」——李陀訪談錄〉,《上海文學》,2001年3月號
    頁6-7。
    吳秀明、尹凡:〈「新故事新編」:當代歷史題材小說的另類寫作——兼談「故事
    新編」文體的歷史流變及其現代生成〉,《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6期,
    頁129-134。
    邱嵐:〈中國新歷史主義小說中的歷史情思〉,《創作研究‧當代文壇》2012年6
    月,頁74-76。
    殷學明:〈本事遷移理論視界中的「本事」流變考〉,《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9年第4期,頁40-44。
    陳坤、楊曉林:〈新神話主義旗幟下的魔幻電影初探〉,《專家視點》,2007年8
    月,頁20-21。
    葉舒憲:〈中國神話的特性之新詮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5
    年第五期,頁71-77。
    曾窮石:〈「大鵬鳥卵生」神話:嘉絨藏族的歷史記憶〉,《學術探索》,2004
    年第一期,頁106-111。
    謝迪南,〈當「新神話主義」成為潮流〉,《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10月8日。
    韓雲波:〈大陸新武俠和東方奇幻中的「新神話主義」〉,《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9月第5期,頁65-68。

    四、學位論文
    (一)台灣學位論文
    洪士惠:《群山與自己的歌者——論當代藏族作家阿來的漢語文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陳芊卉:《重述神話——《人間:重述白蛇傳》析論》,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7月。
    鍾月玲:《論西西的故事新編》,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二)中國學位論文
    何石妹:《講故事的可能——論藏族當代文學敘事藝術的困境與探索》,陝西師範
    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袁丁:《從馬原、扎西達娃和阿來的創作看西藏漢語小說》,武漢大學中國現當代
    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5月。
    馬烈:《阿來及其《塵埃落定》與藏族口傳文學》,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
    高海濤:《論當下「純文學」的生存境況——以阿來與文學市場的關係為例》,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5月。
    張立馳:《論《塵埃落定》的語言詩性美》,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3年5月。
    陳霄:《歷史場域中的權力敘事——論阿來的小說創作》,暨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5月,頁40。
    楊玉梅:《扎根:阿來的小說創作以文學人類學的角度》,四川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楊春:《民間文化資源在當代作家創作中的表述——阿來長篇小說論》,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4月。
    楊豔伶:《新時期藏地漢語小說視野中的阿來及其意義》,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12年3月。
    劉國娟:《扎西達娃和阿來的小說創作之比較》,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五、外文參考文獻

    Gardaphe,Fred L. and Wenying Xu.2007.“Introduction :Food in Multi-Ethnic Literatures” MELUS,Vol32,NO4.

    六、網路資源
    (一) 阿來相關
    牛夢笛:〈阿來:寫作就像湖水決堤,揮霍掉所有情感蓄積〉,鳳凰網,網址:http://culture.ifeng.com/8/detail_2013_02/01/21842082_0.shtml,擷取時間20130401。
    侯豔寧:〈阿來重述「重述神話」《格薩爾王》將上市〉,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2/18/content_10841269.htm,擷取時間:20121211。
    燕舞:〈阿來新書《格薩爾王》還原真實西藏〉,新浪網,網址:http://news.sina.com.cn/c/cul/sd/2009-09-16/154718663907.shtml,擷取時間:20120911
    〈阿來的光榮與夢想〉,《人物雜誌》,2005年9月2日,新浪網,網址:http://news.sina.com.cn/c/p/2005-09-02/14587664393.shtml,擷取時間20130110。
    〈108位策劃編輯力捧,阿來《格薩爾王》再寫藏地史詩〉,鳳凰網,網址:http://book.ifeng.com/psl/sq/200902/0213_3555_1011168.shtml,擷取時間:20121211。

    (二) 重述神話相關
    心雨輯:〈全球「重述神話〉專案將亮相倫敦,中方選中蘇童〉,新浪網,網址:http://book.sina.com.cn/news/c/2005-03-09/3/172597.shtml,擷取時間20121211。
    曹雪萍:〈全球作家同場競技,重述神話中國卷陸續出版〉,中華網,網址:
    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6-09/01/content_7123619.htm,擷取時間20120911。
    〈重述神話‧緣起〉,中國作家網,網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9/2009-08-31/76282.html,擷取時間20121001。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