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怡臻
論文名稱: 徐松榮及其客家風格音樂作品之研究
A Research of Sung Jung Hsu and his Hakka-Style Music Composition
指導教授: 明立國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7
中文關鍵詞: 個人生命史徐松榮客語創作歌曲民族音樂學客家民謠客家音樂
外文關鍵詞: Biography, Sung Jung Hsu, Hakka Song Composition, Semiotics, Hakka Folk Songs, Hakka Music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客籍作曲家徐松榮的個人生命史及其客語創作歌曲為文本(text),除了探討他個人、創作、作品風格與時代脈絡之間的互動關係之外,也進一步探討其客語創作歌曲所扮演的社會角色,以及被賦予的文化意義。試圖在以時間為骨架、事件為主旨的敘述慣性中,讓人本身的價值與意義凸顯,從不容易看到人是怎麼活著的歷史洪流中,轉向以個人生命的主體為重來描述及活現歷史。以人為綱,事為維,冀能由樹而林,見林亦見樹,有血有肉的呈現出歷史的脈動與肌理。

    論文共分為五章論述:第一章為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名詞釋義等。第二章為音樂風格與社會文化,探討有關音樂風格及其與社會文化之間的相關知識背景。第三章為徐松榮個人生命史及其時代背景分析,藉由這兩個面向的敘述,勾勒出徐松榮所處的時代背景及文化脈絡,並探討徐松榮的音樂創作理念及其在客家音樂及文化中的傳承與實踐。第四章則為徐松榮的音樂作品分析,在這一章中,先將徐松榮的音樂作品分類,再選出他個人認為具有代表性的幾首樂曲,以民族音樂學的理論與方法來進行音樂分析。第五章則為結論。希望在符號學理論的基礎上,以徐松榮個人及其音樂觀、音樂行為與音樂創作等幾個不同角度,做為社會與文化的一種現象與事實來著墨歷史。


    The main text of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Hakka composer Sung Jung Hsu, his personal life, and the songs he has written. In addition to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his composition style and generational dynamics, also explored is the important societal role that his songs have played. Time and events were used as a main theme to prominently express individual importance and value. From the ambiguity of how a person survives within history’s huge stream, emphasis was placed on the deep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fe of individuals and history. Through a personal life and contemporaneous social events, this research shows cycles and trends of histor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is an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paper’s motivation and purpose, related articles, methods, scope and limitations, and explanation of special terms. The second concerns music style and social culture: exploring related knowledge, and the background between music style and social cultur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Mr. Hsu’s personal life and an analysis of his generation: through this analysis, Mr. Hsu’s social and cultural milieu is explored to consider its effect on his musical composition and how his Hakka heritage was similarly integrated.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Mr. Hsu’s music: including the author’s categorization of Hsu’s music, along with music which Hsu himself considered most representative of his work. Ethnomusicology theory and methods was employed in conducting this study. The final chapter yields conclusions which are based on Semiotics theory, Hsu’s personal reflections, his view of music and its behavior,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n music composition, the recording of a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its effect on a period of history.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二節 文獻探討…………………………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18 第四節 名詞釋義………………………29 第二章 音樂風格與社會文化 35 第一節 概說………………………………35 第二節 臺灣客家音樂的風格與社會………………144 第三節 客籍音樂家與台灣社會文化之互動………66 第三章 個人生命史 69 第一節 音樂家個人成長背景與歷程………………69 第二節 創作作品的歷程……………………………107 第四章 作品分析 134 第一節 作品分類與分期……………………………134 第二節 徐松榮之客家聲樂作品分析………………143 第五章 結論 199 參考文獻 206 附錄 219 附錄一 訪談大綱…………………………………………………………… 219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訪談對象:徐松榮老師) ……………………… 220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訪談對象:徐松榮老師之親友)………………… 222 附錄四 徐松榮客家音樂作品目錄 (1978-2000)鄭榮興 整理……… 223 附錄五 徐松榮客家音樂作品目錄 (1978-2009)江怡臻 整理……… 226附錄六 徐松榮音樂作品目錄 (1960-2008) 江怡臻 整理……………… 233附錄七 徐松榮音樂作品發表年表(1960-2001)孫芝君 整理………… 280 附錄八 訪談紀錄訪談側錄小記、訪談時程表、訪談記錄………………… 287 附錄九 徐松榮文字作品:〈《弦樂四重奏「慰父靈」》作曲緣起〉…… 326 附錄十 徐松榮年表(1941-)……………………………………………… 335附錄十一客籍音樂家之生平與創作概述…………………………………… 340 附錄十二徐松榮音樂活動之相關剪報及照片……………………………… 351 表 次 表 1-1 生命史研究相關文獻……………………………………………… 10 表 1-2 音樂家生平及作品研究之相關文獻……………………………… 14 表 2-1 客家山歌音階調式的種類統計、分析…………………………… 64 表 3-1 【青鳥】1993年改編成管絃樂編制,此表為舞劇各幕之內 98 表 3-2 西元1960-1965年,徐松榮作品目錄……………………… 108 表 3-3 1968年,徐松榮作品目錄……………………………………… 114 表 3-4 1966-1970年徐松榮作品目錄………………………………… 114 表 3-5 1971-1972年徐松榮作品目錄………………………………… 116 表 3-6 1978-1981年徐松榮作品目錄………………………………… 117 表 3-7 1978-1982年徐松榮客家作品目錄…………………………… 120 表 3-8 2003年 全國客家風歌曲徵選入選暨委託作品……………… 129 表 3-9 徐松榮作品編號144【給小朋友的鋼琴聯彈曲】之曲……… 131 表 4-1 創作作品統計…………………………………………………… 135 表 4-2 創作作品百分比統計圖………………………………………… 135 表 4-3 編作作品統計…………………………………………………… 135 表 4-4 編作作品百分比統計圖………………………………………… 136 表 4-5 聲樂曲、創作聲樂曲、創作客家聲樂曲之比率……………… 138 表 4-6 聲樂曲、編作聲樂曲、編作客家聲樂曲之整體涵蓋………… 138 表 4-7 客家作品及客家聲樂曲之比率分配表………………………… 138 表 4-8 1997-2001年,徐松榮客家聲樂作品的展演紀……………… 139 表 4-9 《藤纏樹》音程分文化社會與藝術、音樂的關係……………… 149 圖 次 圖 2-1 文化社會與藝術、音樂的關係 ……………… 38 圖 2-2 客家人各時期遷徙路線圖………………………49 圖 2-3 臺灣客家人分佈圖………………………………61 圖 3-1 頭份鎮行政區域圖………………………………70 圖 3-2 頭份鎮位置圖……………………………………70 圖 3-3 1949年3月,老家的後院………………………71 圖 3-4 哥哥結婚時,全家合照於後院…………………71 圖 3-5 1967年春節,徐松榮與家人合照 ……………74 圖 3-6 徐松榮與家人合照。前排有座位………………74 圖 3-7 徐松榮於初中三年級的學生照…………………76 圖 3-8 徐松榮於台北師範音樂科時期學生照…………76 圖 3-9 徐松榮於台北師範音樂科時期學生照…………76 圖 3-10 1958年北師暑訓,參加戰訓軍樂隊……………77 圖 3-11 內湖圓覺寺。與師範學校時期的同學合影……77 圖 3-12 九份國校時期,徐松榮與同事張志通合照……78 圖 3-13 九份街上,與北師時期雷驤的美術科同班同學合影78 圖 3-14 與好友在九份街上合影…………………………78 圖 3-15 1965年五人樂集首次公開發表會刊登於聯合報79 圖 3-16 1967.07.22民歌採集出發的消息刊登於新生報82 圖 3-17 1967年徐松榮參加民歌採集時的救國團隊徽 82 圖 3-18 1967年的李哲洋、許常惠……………………… 84 圖 3-19 與許常惠於屏東山地門進行民歌採集………… 84 圖 3-20 1968/12/05徐松榮在南庄向天湖民歌採集… 87 圖 3-21 1968年,李哲洋約徐松榮與蕭政諺到向天湖矮靈祭87 圖 3-22 獅頭山下美麗的田美國小 ………………………90 圖 3-23 1976年參加板橋研習會174期留影……………91 圖 3-24 1984年頭份中山堂,節奏樂隊初次登台演出…92 圖 3-25 1985年5月的徐松榮……………………………92 圖 3-26 1986年6月,徐松榮指導六合國小樂隊演出…93 圖 3-27 1986年,節奏樂隊在頭份中山堂演出,登於台灣日報93 圖 3-28 1988年,徐松榮擔任特教班老師,教學認真誠懇93 圖 3-29 游昌發、王繼芬、魏文東;徐松榮…………… 95 圖 3-30 徐松榮與好友雷驤合影………………………… 96 圖 3-31 徐松榮與雷驤合影………………………………… 96 圖 3-32 1996年雷驤設計徐岳君婚宴喜帖………………… 97 圖 3-33 1993年,錄製直笛研習會的欣賞曲目………… 100 圖 3-34 1999年林鍇陳與史地格及游昌發、徐松榮 100 圖 3-35 1968年徐松榮與夫人結婚當天……………………104 圖 3-36 1975年9月成興商店前-徐松榮妻子、兒女 104 圖 3-37 通霄海水浴場,徐松榮帶兒子、女兒去玩水 104 圖 3-38 徐松榮在富興村峨眉溪釣魚……………………… 106 圖 3-39 五人樂集作品發表會節目單……………………… 113 圖 3-40 徐松榮彈琴作曲的神情…………………………… 116 圖 3-41 1976年,洪建全圖書館-馬水龍、賴德和、徐松榮聚會 116 圖 3-42 1967年,徐松榮參加國防部愛國歌曲比賽獲得第三名 118 圖 3-43 1967年,徐松榮參加愛國歌曲比賽拒領獎 118 圖 3-44 1968年,參加軍人節徵歌比賽獲得首獎 119 圖 3-45 1968年,參加軍人節徵歌比賽得獎曲【軍民都是一家人】119 圖 3-46 1988年自立晚報登出,徐松榮將舊曲新編應用於教學中 120 圖 3-47 1998年徐松榮作品在臺北新舞臺演出-臺視兒童合唱團演唱128 譜 次 譜例 3-1 【心裡永遠只有妳】 片段樂譜 103 譜例 3-2 徐松榮作品46-4【平板】 120 譜例 4-1 作品編號72-2《藤纏樹》 146 譜例 4- 作品編號72-3《送郎送到五里亭》 158 譜例 4-3 作品編號A2《火焰蟲》 169 譜例 4-4 作品編號46-4《平板》 177 譜例 4-5 作品編號118-5《阿鷲箭》 188 譜例 5-1 徐松榮作品118-5 【阿鷲箭】之前奏樂段 202 譜例 5-2 徐松榮作品125-4 【月下山歌】之前奏樂段202

    參考文獻 (以年代為序排列)
    中文部份

    楊兆禎
    1975《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臺北市:育英出版社。
    楊蔭深
    1980《中國俗文學概論》。臺北市:世界書局。
    陳運棟
    1981《客家人》。臺北:聯亞出版社。
    黃榮洛
    1989《渡台悲歌-台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黃瑞琴
    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衛東
    1991《客家文化》。北京:新華出版社。
    羅香林
    1992《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
    簡上仁
    1992《臺灣民謠》。臺北市:眾文書局。
    許常惠
    1992《民族音樂論述搞(三)》。臺北:樂韻出版社。
    顏廷階編撰
    1992《中國現代音樂家略傳》。臺北:綠與美出版社。
    黃政傑
    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市:漢文書局。
    劉義章編
    1996《客家宗族與民間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江文瑜
    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研究實例》頁249-270。臺北市:巨流書局。
    謝重光
    1997《客家源流新探-客家文化叢書》。福建:教育出版社。
    陳守仁 編
    1997《實地考察與戲曲研究》。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畫。香港:中華書局。
    曾慧佳
    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馮光鈺
    1999《客家音樂傳播》。中國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曾喜城
    1999《台灣客家文化研究》。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印行。
    劉還月
    1999,《台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馮輝岳
    2000《客家童謠大家唸》。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謝重光
    2001《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簡上仁
    2001《福爾摩沙之美-台灣的傳統音樂》,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鄭榮興
    2001《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縣: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顏廷階編撰
    2001《中國現代音樂家略傳續集》。臺北:綠與美出版社。
    孫芝君
    2002《酣暢的樂聲—客家作曲家:徐松榮》。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
    徐松榮編作曲;林鎧陳繪譜
    2002《飄揚在山間的歌─客語歌曲集》。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
    明立國著
    2002《呂炳川—和絃外的獨白》。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游添富
    2003《康謳-樂林山中一牧者》。文建會出版。
    陳正之
    2004《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台灣省政府。
    潘慧玲 編著
    2004《教育論文格式》。臺北市,雙葉書廊。
    鄭榮興
    2004《台灣客家音樂》。臺中:晨星出版社。
    林鳳嬌、黃德慶作詞;徐松榮作曲
    2005《驚見笑》。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
    陳郁秀、孫芝君著
    2005《呂泉生的音樂人生》。台北:遠流出版社。
    溫萍
    2007《客家音樂文化概論》。中國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徐正光 編
    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
    中文譯書

    奈特爾(Bruno Nettl).著、沈信一 譯
    1976《民族音樂的理論與方法》。臺北市: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狄爾泰(Wilhelm Dithey)著、李家沂 譯
    1976 <人文研究>,《文化與社會.當代辯論》頁40-51。臺北市:立緒 出版社。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朱光潛 譯
    1979《美學》第一卷,
    何乾三 譯。Leonard B. Meyer著
    1991《音樂的情感與意義》。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潛誠 總編校(譯)。Jeffrey C.Alexander, Steven Seidman主編
    1997《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敏玲與陳正乾 譯。Vygotsky, L.S.著
    1997《社會中的心智》(Mind in society)。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嚶嚶 譯。Anthony Storr著
    1999《音樂與心靈》(Music and the Mind)。:臺北市:知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賴文福 譯。David M. Fetterman著
    2000《民族誌學)》。臺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白亦方 譯。H. F. Wolcott著
    2001《校長辦公室裡的那個人:一種民族誌》。臺北市:師大書苑。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 等譯。William Mckinley Runyan 著
    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期刊

    明立國
    1981〈當代民歌運動研究的意義〉《通訊》。第九期。
    謝俊逢
    1990《客家雜誌》。第1期,頁54-57。
    黃永松
    1989<唐山過台灣(三)---客家移民的故事>,《漢聲---台灣的客家人專集》。臺北:漢聲雜誌出版社。23期,頁15∼17。
    流沙
    1999〈採茶三腳班的形成與流傳〉《茶鄉戲韻-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
    術交流研討會實錄》。南投市:省文化處。
    張瓊方
    2000《光華雜誌》。25卷12期 ,頁26-27。
    曾永義
    2000<論說小戲>,《兩岸小戲大展暨學術會議》(單篇論文抽印本)。
    曾永義
    2000<小戲的特點與演進規律>,《兩岸小戲大展暨學術會議》(單篇論
    文抽印本)。
    黃心穎
    2003〈客家戲界的新成員-貴鳳歌劇團〉,《客家》,第153 期。

    碩士論文

    陳雨璋
    1985《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賣茶郎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正慧
    1996《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莊之演變》,台灣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
    黃心穎,
    1997《台灣客家戲劇的現況》,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瑩
    1998《論台灣作曲家音樂創作中的傳統文化洗禮—以郭芝苑、許常惠、
    馬水龍的作品為例》,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余蕙慈
    1999《呂泉生的音樂創作與其本土性與流傳性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秀婷
    1999《台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以桃、竹、苗三縣為例》,國立成功大學
    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承儒
    2000《論象徵與直覺-我的創作風格探討》,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論文。
    黃建榮
    2000《探索劉力學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國弘
    2001《中國大陸客家文化特質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湛敏秀
    2001《吳招鴻(阿梅)之新興八音團及其客家八音技藝研究》,國立藝術學
    院音樂學系音樂碩士論文。
    王志誠
    2002《質核心,懷鄉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如雲
    2002《施福珍的台灣囝仔歌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游添富
    2002《大陸來臺音樂家—康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姜喜美
    2003《李抱忱合唱作品研究》,東吳大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蕭恬媛
    2003《鄧雨賢作品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錦美
    2003《台灣女性陶藝家連寶猜生命史研究—陶藝、生命力、社會文化》,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戴仁文
    2004《許常惠鋼琴獨奏曲研究》,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何東錦
    2004《臺灣客家改良戲唱腔研究-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2003 年演出之「錯冇
    錯」為例》,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趙士尊
    2005《當我這樣唱:生命故事觀點看張雨生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天主
    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秀俐
    2005《擁抱艷陽天一位國小女性總務主任之生命史》,明道管理學院教學
    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錦昌
    2005《新竹地區客家八音之研究-以葉金河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
    樂學系碩士論文。
    趙士尊
    2005《當我這樣唱:生命故事觀點看張雨生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天主
    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策
    2006《張炫文合唱作品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羅素珠
    2006《杏壇典範音樂家楊兆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蘇宜馨
    2007《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研究(1981-2000)》,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周嘉郁
    2007《追憶「幸福」年代—回首合唱教育家林福裕的音樂人生》,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網路資源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Magic Club
    http://www.csie.nctu.edu.tw/~yjlou/MagicFA/article.cgi?file=20000806.html
    檢索日期:2008 年04 月26 日。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http://140.137.101.73:8008/cpedia/Content.asp?ID=586&Query=1
    檢索日期:2008 年05 月10 日。

    高雄縣鄉土語言客家語
    http://www.haga.ks.edu.tw/adage/
    檢索日期:2008 年05 月10日。

    中平采風/淺談山歌 作者:賴仁正
    http://www.chungping.org.tw/4-4.htm
    檢索日期:2008 年05 月10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5958&ctNode=282&mp=278
    檢索日期:2008 年05 月10 日

    音樂與直笛情
    http://www.hceb.edu.tw/lkc/
    檢索日期:2008 年05 月14 日

    財團法人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http://hakkafans.myweb.hinet.net/foundation.htm
    檢索日期:2009 年01 月30 日

    時報悅讀網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eb(SellItem)&id=CE0061
    檢索日期:2009 年01 月31 日

    時報悅讀網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da(SellItems)&id=YI0034
    檢索日期:2009 年02 月03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籍作曲家
    http://kaga.hakka.gov.tw/lp.asp?CtNode=1561&CtUnit=676&BaseDSD=7&mp=314&ps=
    檢索日期:2009 年02 月02日

    Yahoo奇摩搜尋網
    http://tw.yahoo.com/?fr=fptb-acer
    檢索日期:2009 年02 月02日

    Yahoo奇摩知識網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120307128
    檢索日期:2009 年02 月03日

    wikipedia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erre_Bourdieu
    檢索日期:2009 年02 月03日

    蕭蘋/蘇振昇1999《流行音樂與社會文化的價值:五種理論觀點的詮釋》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年會論文。http://ccs.nccu.edu.tw
    檢索日期:2008 年02月03日。

    搖滾騷客部落格 <從文化談音樂>
    http://tw.myblog.yahoo.com/jw!9w5VMt.YBRPkpvTvtOCOdUrkL6FNVw--/article?mid=1119
    檢索日期:2009 年02 月03日

    Yahoo奇摩知識網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22317315
    檢索日期:2009 年02 月04日

    頭份鎮公所網站
    http://www.toufen.gov.tw/01toufen/tfoufen07.asp
    檢索日期:2009 年02 月07日

    陳韻琳<客家歌謠簡介>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plebeian/p05.htm
    檢索日期:2009 年02 月16日

    賽夏族 §我是道道娃賴家族的瑪雅§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44KhmTKfEQ6P2tMqnrK_Nw--/article?mid=84
    檢索日期:2009 年03 月07日

    台北音樂教育學會<江文也樂友會>
    http://www.taipeimusic.org.tw/jiang_wen_ye/jiang_story_3.html
    檢索日期:2009 年03 月15日

    臺灣客家文化專刊
    Http://home.i1.net/~alchu/hakka/hakkafef.htmHttp://www.ttv.com.tw
    檢索日期:2009 年03 月15日

    行政院客委會網站
    http://kaga.hakka.gov.tw/lp.asp?CtNode=1561&CtUnit=676&BaseDSD=7&mp=314&ps
    檢索日期:2009 年03 月15日

    感覺盧炎網站<臺灣作曲家手稿曲譜及影音資料數位化計畫(第二期)>
    http://rimh.ncfta.gov.tw/lymusic/meet.htm
    檢索日期:2009 年03 月15日

    楊兆禎教授數位典藏紀念集(1929-2004)
    http://www.lib.nhcue.edu.tw/teacher_yang/mysite3/index.htm
    檢索日期:2009 年03 月29日

    客家民謠第二輯古今山歌楊兆禎獨唱──九腔十八調
    http://music.ihakka.net/web/web_musician_view.aspx?id=18
    檢索日期:2009 年03 月29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全國客家風歌曲徵選網站
    http://www.kh.edu.tw/performing/kcso/harkasong/
    檢索日期:2009年08月28日

    羅麗麗《西方目錄學史:發展歷程與基本文獻(上)》http://www.bookb2b.com/salon/post.php?action=reply&fid=830&tid=3698&repquote=13737&sid=aa4e0e1c632928df1628330c2388900
    檢索日期:2009年10月17日

    『沈俊平:葉德輝對校讎學、目錄學、版本學三者關係的理解』
    http://blog.xmnn.cn/?9736/viewspace-79375
    檢索日期:2009年11月08日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