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宴棠
論文名稱: 古典音樂作為學校境教材料之研究
Classical Music as Research of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指導教授: 陳淑文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古典音樂境教
外文關鍵詞: classical music,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以古典音樂作為聽覺的環境材,檢驗是否可以達到境教效益為主要目的。此種校園音環境的設計,源自國小校園普遍設置自然科教材園的靈感, 同時結合「校園即教室」的觀念,有計畫性地為這個「大教室」選擇適當的古典音樂作為境教材料,希望建構一套在國小校園可行的音環境設計模式,作為行政者規畫校園環境之參考。本研究經文獻探討,為境教找尋理論基礎,再針對實際教育工作現場之教師與行政人員,進行訪談做質性探究;每日定時透過播音系統播放古典音樂為實驗,於實驗前後做量化分析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學校推展境教以古典音樂為選材,確能發揮境教的效益,如提高課後音樂欣賞頻率、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聯想力與感受力的表現、間接改善班秩序與學生的專注力等。教師對古典音樂的藝術性與教育價值的肯定,以及師生對古典音樂之效能相當程度的認知,對古典音樂作為推展境教,將成為最大助力。本研究以古典音樂作為境教材料之設計,包括選曲原則、播放的時段、播放時間的長短、樂曲播放的次數,堪為國民小學應用古典音樂推動境教之參考模式。


    This research has based classical music as the teaching material for the hearing environment, and its main objective is to test whether this approach is capable of achieving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on teaching. The design of this kind of campus musical environment has originally coming from the aspiration of the campus teaching material in the subject of science that has been popularized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setting,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that “Campus is the Classroom”, which with the intention of selecting appropriative classical music as the environmental teaching material for this “Large Classroom”, hopefully to construct a set of musical environmental design model that is feasible on elementary campus, 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he administrator to plan out the campus environment. This research has first discussed through the literary reviews with the intention of seek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al teaching, then to aim at the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on staff on the actual site of the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ceed with an interview for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which everyday would regularly broadcast a classical music through the broadcasting system as an experiment, then to conduct a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research result has shown, the schools that have been advocating classical music as selection for environmental teaching, have actually been able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 on environmental teaching, such as elevating the frequency for music appreciation after class; increas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association and affection for the music; and to indirectly improve classroom order and students’ concentration ability, etc. The affirmation that teachers have shown with regards to the artistic and educational value of classical music, and the relative degree of recognition that bo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shown for the effect of classical music, which in promoting classical music as the environmental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greatest assistance. This research has based classical music as the 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al teaching material, it has included principles on song selection, time schedule for the broadcast, length of time for the broadcast, number of times for broadcast a song, in doing so, hopefully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ing model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applying classical music as a way of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 次…………………………………………………………… Ⅲ 表 次…………………………………………………………… Ⅴ 圖 次…………………………………………………………… 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境教概念的理論基礎和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音樂欣賞之理論基礎………………………………… 34 第三節 環境音樂與音景……………………………………… 5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訪談結果之分析……………………………………… 85 第二節 實驗結果之分析…………………………………… 92 第三節 研究結果之討論…………………………………… 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29 附錄 附錄 2- 1 效能音樂表………………………………………… 137 附錄 3- 1 古典音樂作為學校境教材料之研究訪談表……… 149 附錄 3- 2 學童音樂欣賞問卷調查表初稿…………………… 150 附錄 3- 3 學童音樂欣賞問卷專家效度評量表……………… 152 附錄 3- 4 學童音樂欣賞問卷調查表………………………… 157 附錄 4- 1 訪談問題與受訪者回應逐字稿…………………… 159

    一、中文部份
    方銘健(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台北:全音。
    王小璘(1994)。言教、身教與「環教」。造園季刊,15,頁25~33。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等編著(1996)。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王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
    王俊秀(2003)。聲音也風景:新竹市的音景初探。造園季刊,46,頁11-20。
    王俊秀著(1993)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主編)。環境與社會。台北:幼獅文化。
    王家通(2001)。教育導論。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王連生(1985)。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王傑和(1990)。談教師的身教與言教。中縣文教,5,頁20。
    田培林(著)賈馥茗(編)(1988)。教育與文化。台北:五南。
    危芷芬(譯)(1995)。Francis T. McAndrew著。環境心理學。台北:五南。
    朱光潛(1987)。文藝心理學。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朱岑樓(1971)。摘自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環境條」。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江漢聲(2001)。江漢聲的音樂處方箋。台北:時報文化。
    吳璇玉(2001)。音樂活動對國小多重障礙兒童語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呂佳璇(2003)。音樂治療教學對一般國小兒童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研究。南華大學,未出版。
    宋 瑾(2003)。國外後現代音樂。江蘇:江蘇美術社。
    李治平(1988)。看不見的境教--淺談學校建築。教與愛,21,頁16。
    李鹿平(1971)。摘自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一冊,地理學,「環境條」。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聰明(1987)。環境教育。台北:聯經。
    李鍾桂(2000)。盡其在我的「旗袍辣妹」精神。2004年09月02日,取自康軒教育網http://www.knsh.com.tw/magazine/man/m26.asp
    沙依仁(198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沈中仁(1976)。環境學。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周碩樑(1990)。校園境教化的鮮活生命力。師友,395,頁66-70。
    林玉體(1991)。教育概論。台北:東華。
    林松溪(1989)。淺談校園美化與綠化: 落實 境教 功能。蘭陽文教,16,4-5。
    林珍如,夏荷立(1999)(譯),唐•坎貝爾(Don Campbell)著。莫札特效應/音樂身心靈療法。臺北市:先覺。
    林貴美(1997)。音樂治療與教育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顯輝(1999)。屏師的境教。屏師精神--三動四教,頁147-151。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財團法人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基金會出版。
    林顯輝(2004)。治校理念。2004年09月02日,取自屏東師院 http://www.npttc.edu.tw
    邵淑雯(1996)。音樂與心理活動之關聯性探討。台北:樂韻。
    邵義強編著(1981)。獨奏曲淺釋(上、下)。台北:全音樂譜。
    邵義強編著(1983)。管弦樂淺釋(上、中、下)。台北:全音樂譜。
    邵義強編著(1984)。名曲欣賞指引。台北:天同。
    邵義強編著(1985)。古典名欣賞。台北:天同。
    邵義強編著(1985)。活生生的音樂欣賞。台北:天同。
    邱垂堂(2002)。音樂欣賞。台北:樂韻。
    信建宇編著(1995)。快快樂樂聽古典—帶您輕輕鬆鬆進入古典殿堂。台北:迪茂國際。
    洪妤靜譯(1995)Craker,Chris.著。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台北市:遠流。
    洪瑟勵(2000)。音樂治療活動對國中階段中重度智障學生社會技能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紀淑和(1996)。音樂欣賞教學的基本理論與實施。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
    胡海國(編譯)(1979)。Elizabeth B. Hurlock著。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孫邦正(1990)。教育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澄清(2000)。身教重於言教﹖--模仿或觀察學習。健康世界,175(295),頁83-89。
    柴蘭英(2003)。音樂治療教學方案對國小啟智班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袁之琦、游□山(1986)。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
    高申春(2001)。人性輝煌之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高惠琳(1996)。鍾麗珠的「身教」哲學。文訊月刊,95(133), 頁79-80。
    崔光宙(1993)。音樂學新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康 裕(1986)。音樂對情境焦慮與閱讀記憶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陸秀芳(2003)。音樂治療對改善酒癮患者焦慮憂慮狀態成效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心馨(2003)。音樂治療的理論及其在國中階段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未出版。
    張前、王次炤(1992)。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8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家儒(2004)。校園音環境教育介入對國小學生音環境覺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愷(2000)。國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未出版
    張蕙慧(2001),想像的本質及其在音樂審美活動中的效用探析。新竹師院學報,14 頁281-301。
    張慶勳(1999)。屏師校園的新文化─談何校長的辦學理念。屏師精神:三動四教,頁11-23。
    張嚶嚶(譯)(1999)。 Anthony Storr著。音樂與心靈。台北:知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教育部(199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台北:教育部。
    曹理,何工(2000)。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莊婕筠(2004)。音樂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許漢章(1990)。論身教與言教。高市文教,41。頁4-7。
    郭俊賢、陳淑惠(譯)Linda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著。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遠流。
    郭美女(2000)。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五南。
    郭為藩(1996)(主編)。現代心理學說。台北:師大書苑。
    郭秋勳(1997)。校園的教育場所與型態。載於王文科等著教育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郭嘉敏(2004)。New Age Music話說從頭。新世紀音樂二三事。2004年11月05日,取自http://cdhi.audionet.com.tw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陳李綢(1996)。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雪麗(1990)。情感教育--儒佛情緒的現代應用。台北:五南。
    曾焜宗(1997)。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游□山(編譯)(1991),Philip G. Zimbardo著。心理學。台北:五南
    湯德謙(1974)。進階音樂欣賞大全。台北:四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馮長青(1970)。言教與 身教 。國語日報,590121,第6版。
    黃光雄(1996)。教育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淑慧(1991)。現代環境觀。台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富暖(2002)。高中音樂欣賞課程應用網路教學資源學習之實徵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忠衡編著(1994)。最受歡迎的古典名曲。台北:迪茂國際。
    溫世頌(2000)。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溫愛玲(1996 )。音樂治療在音樂教學上的運用。屏中學報,6,頁165-169。
    萬□鈞(2003)。網路購物環境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喜多鳴修(Osamu Kitajuma,2004),OSAMU KITAJIMA談音樂。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aifarecords.com.tw/html/p16.htm,2004
    葉玲雅(2003)。以高科技半導體員工偏好與不偏好的音樂為景音樂對生產量失誤率的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棟樑(1993)。教育人類學理論。台北:五南。
    詹棟樑(1999)。教育原理。台北:五南。
    賈馥茗(1997)。教育的本質。台北:五南。
    廖榮利(1998)。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商鼎文化。
    管東貴、芮逸夫(1971)。摘自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人類學,「環境條」。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趙 琴(1978)。音樂隨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劉文六(2002)。九年一貫課程中音樂教師如何調適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頁429-436。
    劉岠渭(1992)。漫談音樂欣賞。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館訊。
    劉源俊(2001)。高等教育—論大學素質教育。出自天津大學 2001海峽兩岸素質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研討會。
    歐陽教(1996)。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蔡田保(民66)。學校建築學。台北:編譯館。
    蔡岡廷(1999)。都市住宅區音景構成元素之初探-以台南地區為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岡廷(2002)。台南地區都市綠色音環境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
    鄭方靖(1994)。親子音樂欣賞。父母親月刊,111,頁21-26。
    鄭石岩(1997)。身教的影響力。研習資訊,14(5),頁11-17。
    鄭如芳(主編)(1997)。古典最流行。台北市:滾石。
    鄭英耀(1989)。淺談幾個心理學理論在境教上的涵義。台灣教育,467,頁3~8。
    鄧天德(1989)。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親子手冊。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鄧天德、陳源在(1991)。宜蘭縣環境教育資源調查與研究。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鄧天德(1992)。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環境教育解說手冊。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錢仁康等(1999)。音樂欣賞。台北:五南。
    賴宥亘(2003)。應用音樂抒解國中成長階段「情緒壓力」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未出版。
    蕭秀玲等譯(1991)。環境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賴宥亘(2004)。音樂抒解國中成長階段「情緒壓力」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賢宗 (2000)。境界美學與佛教。意與境渾、境界美學與佛教詮釋學。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民國93年8月,取自http://www.hfu.edu.tw/
    謝明燁(1999)。視覺對環境音感知之心理影響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婉如(2002)。音樂科情意教學與國中生情緒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維齊(1996)。四種教育方法 --「言教、身教、境教及制教」在教育上的涵義。師說,89,頁46~48。
    謝廣全(1984)。最新實用心理與教育統計學。高雄:復文書局。
    鍾瑞文(2000)。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摘自郭為藩「現代心理學說」。
    簡成熙(譯)(1995),Jonas F. Soltis著。教育概念分析導論。台北:五南。
    聶筱秋、胡中凡、唐筱雯、葉冠伶等(譯)(2003)。Paul A. Bell, Thomas C. Greene, Jeffery D. Fisher, Andrew Baum著。環境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顏百佑(2000)。都市中校園綠色音環境之探討-以台南市公立國民中學為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小平、黃虹(1988)。音樂心理學。廣州:三環出版社。
    羅傳開編著(1993)。世界名曲欣賞辭典。台北:星光 。

    二、西文部分
    Aslin, R. N. , Pisoni, D. B., & Jusczyk, P. W. (1983). Auditory development and speech perception in infancy. In P. H. 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4th ed.) NY:Wiley.
    Herrington, J. D. Effects of music in service environments: a field study . The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Santa Barbara: 1996.Vol.10, Iss. 2; pg. 26
    WFAE(The World Forum for Acoustic Ecology)(2004).Soundscape: The Journal of Acoustic Ecology from http://interact.uoregon.edu/medialit/wfae/home/index.html.
    SFU(Simon Fraser University)(2004).Vancouver Soundscape .from http://www.sfu.ca/~truax/vanscape.html.
    Knieter, G. L.(1983) Aesthetics for Arts' Sake. Music Educator journal, March,33-35, 61.
    McLaren, P. (1989).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New York & London: Longman.
    Reimer, B. (1989) Music. Education as Aesthetic Education: Past and Present.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Febuary, 22-28.
    Sadie, S.(2001).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