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文祺
論文名稱: 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
指導教授: 顏國樑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專業成長
外文關鍵詞: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現況;探討不同教師背景變項、學校背景變項之中,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差異、相關及預測情形。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編製「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問卷進行調查;以桃竹苗地區之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對象,共抽取55所國民小學之504位教師為樣本,問卷回收463份,回收率為91%;有效問卷441份,可用率為95.2%。蒐集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分析、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處理。獲得結論如下:
    一、國小教師對專業學習社群持正面看法,惟「合作學習」有待加強。
    二、國小教師認同學校組織文化,以「創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教學顯著。
    三、國小教師對專業成長持良好態度,以「教師專業精神」層面最佳。
    四、「教師兼主任」、「學校規模6(含)班以下」、「苗栗縣」之教師對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知覺較高。
    五、「男性」、「教師兼主任」、「苗栗縣」之教師其對學校組織文化的知覺較高。
    六、「21年以上年資」、「教師兼主任」、「學校規模6(含)班以下」、「新竹縣」之教師其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知覺較高。
    七、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愈佳,學校組織文化特質愈明顯。
    八、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愈佳,教師專業成長成效愈高。
    九、學校組織文化特質愈明顯,教師專業成長成效愈高。
    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專業成長有顯著預測效果,其
    中分別以「合作學習」及「專業對話」之個別預測力最高。


    This thesis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This thesis builds the theory, the study structure, and the basis of designing the study instrument by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survey. Subjects were sampled from fifty-fiv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Five hundred four copies of formal questionnaires were delivered to the subject and there were four hundred sixty-three valid copies and the retrieved rate is 91%. Moreover, the number of valid questionnaire is 441, so the usability rate was 95.2%.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step-wise-regression procedu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data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Elementary teachers hold a positive view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However, “cooperative learning”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2.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gree tha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innovation culture”, “support culture” significant teaching.
    3. Professional growth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hold a good attitude,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level best.
    4. The administrator, the school size ,and the teachers in Miaoli have a higher sense of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5. The male, the elder, the administrator, and the teachers in Miaoli have a higher sense of the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6. The elder, the administrator, the school size and the teachers in Hsinchu have a higher sense of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7. The better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will be, the more the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ill be.
    8. The better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will be, the more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will be.
    9. The better the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ill be, the more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will be.
    10.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have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effect for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which were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 and “professional dialogue ” of the highest predictive power of individual.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意涵與相關研究…13 第二節 學校組織文化的意涵與相關研究…23 第三節 教師專業成長的意涵與相關研究…35 第四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相關研究…4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52 第四節 實施程序…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67 第一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現況分析…6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之差異分析…70 第三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分析…98 第四節 典型相關分析…102 第五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專業成長之預測力分析…116 第六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之顯著差異分析結果…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127 第二節 結論…134 第三節 建議…138 參考文獻…142 壹、中文部份…142 貳、英文部份…148 附錄…150 附錄一 預試問卷…150 附錄二 專家審查用卷…157 附錄三 專家學者審查意見彙整目次…170 附錄四 正式問卷內容…17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福慶(2004)。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丁文祺(2007)。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蕙萍(2010)。國民小學校長競值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方文智(2004)。國民小學知識社群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方文誼(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學校績效責任與學校組織文化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甘育萍(2006)。國民小學校長營造教師社群行為與教師專業社群表現關係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彥廷(2006)。Etienne Wenger的實踐社群理論及其對教師專業社群之啟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滿堂(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特質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伍嘉琪(2008)。高雄縣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態度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文純(2006)。國民小學社會資本與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4(6),97-102。
    李宜樺(2010)。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健慧(2010)。學校組織創新管理、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國小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8)。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雨錫(200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清山(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127,5-17。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筱莉(2010)。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辛俊德(2009)。國民小學社群特徵與教師教育信念及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書宇(2006)。國小數學教師成長團體專業對話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靜濤(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專業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探究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409-420。
    林朝夫(2000)。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地等譯(2003)。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林純鈴(2007)。新舊實習制度對中學體育實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春宏(2008)。國小教師對「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知覺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淑儀(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麗珍(2008)。高雄縣國民小學主任人格特質、知覺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宗德(2009)。澎湖縣國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現況與需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志成、劉世涵(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進階制度之省思與前瞻。海峽兩岸中小學教師進階制度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術研討會,244-258。
    金尚屏(2008)。高雄市高中職校教師專業社群互動、教學輔導創新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柯淑惠(2009)。臺北市國民中學組織文化與教師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椿敏(2009)。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高傳晃(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孫志麟(2004)。開啟專業學習的新視窗:教師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6,
    4-18。
    陳美玉(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及其應用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教育研究資訊,4(3),120-135。
    陳美玉(2002)。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全成(2002)。學校組織文化之個案研究-以彰化市某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陳香(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政芳(2006)。學校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資訊融入教學的教師專業成長團體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奎憙(2007)。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俊男(2007)。教師知覺學校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之關係調查—以新竹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如意(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學習社群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文富(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德銳(1994)。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慶勳(1996a)。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慶勳(1996b)。學校組織行為。台北市:五南。
    張芳全(1999)。初等教育。台北市:元照。
    張新基(2003)。國民小學校長管理模式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德銳(2006)。人際關係與溝通: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高教出版社。
    張湘瑜(2007)。運用學習社群及知識管理建構學習型組織實施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新基(2008)。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彩雲(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國強(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淑宜(2010)。台中縣市國民小學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許富泓(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2010)。中小學教師學習社群手冊(張新仁編輯小組主持人)(第二版)。臺北市:教育部。
    曾怡寧(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教學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佳文(2007)。臺灣地區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建皓(2006)。國小校長領導行為、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性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慧英(2006)。偏遠地區國中教師參與網路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采鳳(2007)。嘉義縣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行政執行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秋鑾(2009)。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市:師大書苑。
    鄭詩釧(2005)。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舜玉、丁惠民(譯)(2002)。社群行銷-加速成長、減低風險、提高忠誠度的網路商業社群(原作者:Bressler.Stacy E.,Grantham.Charles E.)。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
    蔡培村、武文英(2005)。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第二版)。高雄市:麗文。
    蔡進雄(2006)。從學習社群的觀點論校長專業發展。研習資訊,23(4),129-135。
    蔡義德(2010)。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未出版,屏東縣。
    賴國忠(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俞岑(2008)。彰化縣國小組織文化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漢癸(2005)。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梅英(2009)。高雄縣國民小學組織文化類型、衝突管理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蘇良瓊(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顏國樑(2003)。從教師專業成發展導向論實施教師評鑑的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28,260-282。
    顏國樑(2004)。目標管理及其在學校經營的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33,21-28。
    顏國樑、倪惠軒(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成長新取向。臺灣教育發展論壇,1,1-30。

    貮、英文部分
    Anthony Malone, Gregory Smith (2010). Developing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he TL21 experience.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ISSN 1548-6613, USA.
    Askling, B.(1991). Structur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Paper presented in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55353)
    Bergquist, W. H. (1978). Relationship of collegia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9 (3), 18-23.
    Dufour, R. (2004) . What i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61( 8 ),6 -11.
    Guskey, T. R. (2000).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lifornia:Corwin Press.
    Harrison, R. (1972) .Understanding your organization’s charac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50(3),119-128 .
    Hipp,K.K., Huffman, J . B., Pankake , A. M. , & Olivier , D. F. (2008) . Sustain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 Case studies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9 ( 2) , 173 -195 .
    Murphy, J.(1995). Changing Roles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s for Leadership and Change,311-323.
    Mantei, Jessica & Kervin, Lisa. (2011) . Turning into Teachers before Our Eyes: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rough Professional Dialogue.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36 n1 p1-17
    Ramirez, M. R.(1999). Develop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ies.NASSP
    Bulletin,83(604),1-12.
    Robbins, S. P. (198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ethia, N. K., & Glinow, M. A. V. (1985). Arriving at four cultures by managing the
    reward system.In R.H.Kilmann,M.J.Saxton & R.Serpa(Eds.),Gaining Control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pp.400-420)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Shields, J. L.(1997). Th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m member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17177)
    Soler,C.H.(2000). The relationship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to teacher’job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DAI–A 61/06,2136-2138.
    Schein,E. H.(1985).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Vasumathi, T.(2010). A desig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need for new policy framework.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512828)
    Wallach, E. J.(1983).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s: The cultural match.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37, 29-36.
    Wilson, A. L., & Cervero, R. M.(1996). Learning from practice:Learning to see what
    matters in program planning.San Francisco:Jossey-Bass.
    Yaman, E.(2010). Perception of faculty members exposed to mobbing about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climate.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v10 n1 p567-578.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