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睿琦 |
---|---|
論文名稱: |
冷陰極管輝度與色度對使用者視覺疲勞與視覺績效之影響 The Effects of Users’ Visual Fatigue and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Luminance and Chromaticity of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
指導教授: |
王明揚
趙金榮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學院 -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0 |
中文關鍵詞: | 冷陰極管 、輝度 、色度 、視覺疲勞 、視覺績效 |
外文關鍵詞: |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Luminance, Chromaticity, Visual fatigue, Visual performance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電腦成為每個人工作、娛樂的必備工具之一,而長期在電腦前獲取知識也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管道。長時間觀看電腦螢幕,容易造成視覺疲勞或視力衰退,更可能因而產生眼睛方面的疾病。
本研究以眼睛對光線亮度與顏色的反應為基礎,探討如何利用電腦螢幕的變頻器來調整冷陰極管的輝度與色度,以降低視覺疲勞與增加視覺績效,作為使用者調整與面板製造廠商設計的參考資料。實驗方式區分為特殊規格燈管與一般規格燈管二部分。第一部分採用紅、綠、藍三原色單一色粉,搭配不同黏度比重的塗佈液生產的特殊規格燈管進行實驗。第二部分採用市售的一般規格燈管,利用變頻器來調整輝度與色度進行實驗,最後比較各因子效應而提出建議。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 可將螢幕顏色調整稍微偏綠色以降低視覺疲勞的發生。2. 在閱讀文章時可以調高螢幕的輝度,以加快閱讀文章的速度。3. 將螢幕顏色調整稍微偏紅色以增加目標字的搜尋正確率。後續建議若能同時考量降低視覺疲勞與增加視覺績效,將對於實際運用更有幫助。
參考文獻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2006)。光電及顯示技術 [電子版]。電子工程專輯,618,3-5。
王天津、侯東旭 (1996)。中文字型與字體大小對閱讀與搜尋作業績效影響之研究。高雄工學院學報,3,1-15。
王文獻 (1994)。感覺系統-視覺,人體生理學。台北市:合記圖書出版社。
王孜祥、陳琇雨 (2001)。螢幕類型、文字╱色彩搭配組合及中文字型對使用者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的影響。中華民國工業工程期刊,18 (6),53-62。
台灣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 (2004)。冷陰極螢光燈管發展趨勢。2004 年 8月 20 日,取自台灣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網站。
http://www.tdmda.org.tw/news/detail.php?s=481
台灣照明委員會 (1994)。平面顯示器主動光學元件亮度色度標準件可行性分析。科技產業資訊室,326,2。
朱祖祥、曹立人 (1994)。目標-背景色彩的配合對彩色 CRT 顯示工效的影響。中國心理學報,2,128-134。
吳怡達 (2008)。不同色彩對比在動態訊息顯示下人眼視覺清晰之影響。碩士論文,義孚大學,高雄縣。
李宜融 (2001)。工作環境與工作特性對手眼協調能力及視覺疲勞影響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尚景賢 (2009)。解析千變萬化的顏色。科學發展,436,52-59。
林志豪 (2008)。以亮度、彩度與對比為權重之顯示器影像色彩品質評估。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林雅俐、宋昌明 (2001)。多媒體動/靜態資訊顯示系統之人因介面研究。2001 人因工程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225-228。
邱顯閔 (2010)。LED 檯燈視覺舒適度研究。碩士論文,中央大學,桃園縣。
唐孙軒 (2007)。探討 PDA 閱讀搜尋作業中影響績效和視覺疲勞之因子。碩士論文,明志科技大學,台北縣。
徐立威 (2006)。光源、照度、字體大小及行間距對電子紙顯示器的視覺績效與視覺
疲勞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許勝雄、彭游、吳水丕 (1991)。人因工程學。台北縣:揚智文化。
陳一平 (2006)。應用色彩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弘睿 (2008)。背光模組產業概況與展望 [電子版]。台達電子學報, 6,11-17。
陳正勳 (2001)。前導式動態資訊呈現之設計對使用者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的影響。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君彥 (2006)。色彩學在 LCD TV 應用。新竹:工研院光電所。
陳明德 (1997)。螢幕文字╱背景色彩組合與相關作業特性對視覺績效覺疲勞之研 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所,台北市。
陳致正 (2006)。大尺寸投影螢幕對使用者視覺疲勞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台北縣。
湯順青 (1990)。色度學。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馮文陽 (2001)。照明因子對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之影響。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黃福坤 (2004)。彩色繽紛的世界。2010 年 1 月 2 日,取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實驗室網址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html.php?html=everydayPhysics/color
葉朝文 (2006)。背光模組設計方法 [電子版]。台達電子學報,3,38-42。
葉栢虦 (2005)。高齡者的視知覺特性於產品設計之應用–以視覺顯示器之設計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資策會 FIND (2009)。2008 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家戶指標。2009 年 10 月 28 日,取自資策會 FIND 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14
趙致瑜 (2006)。光源、照度、字型及極性對電子紙顯示器的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之影響。碩士論文,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劉育宗 (2004)。視角對人體觀看螢幕之姿勢與舒適度的影響。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縣。
劉彥夫 (2009)。桌上型人工光源之色溫與演色性對視覺績效及視覺疲勞影響之研
究。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台北市。
蔡登傳、謝光進 (1999)。文字類型與閃現時間對視認度影響之研究。人因工程,2 (1), 41-50。
鄭育菁 (2006)。數位投影機使用者在不同環境下的視覺疲勞與辨識績效評估。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鄭順文 (2005)。電子書呈現設備的人因工程評估。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Ankrum, D. R. (1999). Visual ergonomics in the offic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68. 64-69.
Balci, R., & Aghazadeh, F. (2003). The effect of work-rest schedules and type of tesk on the discomfort and performance of VDT users. Ergonomics, 46, 455-465.
Boyce, P. R. (1973). Human factors in lighting, Applied Science, Essex.
DeVellis, R. F. (1998).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A: Sage.
Guild, J. (1931). The colori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pectrum.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49-187.
Helander, M. G., Billingsley, P. A., & Schurick, J. M. (1984). An evaluation of human factor research on visual display terminals in the workplace. In: F. M. Muckler ( Ed.) , Human factors review (pp. 55-129), Santa Monica, CA: Human Factors Society.
Heuer, H., Hollendiek, G. , Kroger, H., & Romer, T. (1989). Die Ruhelage der Augen und ihr Einflub auf Beobachtungsabatand und visuelle Ermudung bei Bildschirmarbeit. Zeitschrift fur experimentlle und angewandte psychologie, 36, pp. 538-566.
Horie,Y.A. (1991).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sample workload by the thermal video system. In: Kumashiro M., & Megaw, E. D. (Eds.), Towards human work: solution to problems i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pp. 251-252), Taylor & Francis, London.
Ishikawa, S. (1990). Examination of the near trial in VDU operators. Ergonomics, 33, 787- 798.
Leonard, M.D. (2005). Why gender matters:library edition. Todd, Raymond (NRT), Blackstone Audio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