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莉鈞
Hung, Li-Chun
論文名稱: 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Attitude and Teaching Efficacy in the Art Domain at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指導教授: 顏國樑
Yen, Kuo-Liang
口試委員: 孫志麟
Sun, Chih-Lin
楊慧琪
Yang, Huei-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English)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教學態度教學效能
外文關鍵詞: elementary school Art domain teachers,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teaching attitude, teaching efficacy
相關次數: 點閱:7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之現況及差異情形,分析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之關係,以及教學態度對教學效能的預測情形。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以分層隨機抽樣抽取桃竹苗地區(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回收問卷452份,有效問卷419份,可用率92.7%。問卷回收後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根據研究結果將結論分析歸納如下:
    一、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達高度知覺。
    二、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效能達高度知覺。
    三、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在不同性別、學校所在地區有顯著差異。
    四、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效能在不同性別、任教年資有顯著差異。
    五、桃竹苗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
    六、桃竹苗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對教學效能具有預測力,以「行動」層面預測力最佳。
    本研究根據結論,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以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以茲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ifferences in Art domain teachers'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attitude and teaching efficacy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he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It also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attitude and teaching efficacy in the field of Art domain education at elementary schools, as well as the predictive role of teaching attitude on teaching efficacy.
    The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in the study and utilized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o survey Art domain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A total of 452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419 valid ones, with a usability rate of 92.7%. After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y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elementary school Art domain teachers of the Regio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have high perception of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attitude.
    2.The elementary school Art domain teachers of the Regio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have high perception of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efficacy.
    3.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background variable perception toward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attitude in gender and region of school for elementary school Art domain teachers of the Regio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4.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background variable perception toward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efficacy in gender and years of service for elementary school Art domain teachers of the Regio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5.There a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attitude and teaching efficacy for elementary school Art domain teachers of the Regio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6.Competency-oriented teaching attitude has the predictive power on teaching efficacy for elementary school Art domain teachers of the Region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Among them, the predictive power at the action level is the bes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choo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elementary school Art domain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綱要 11 第二節 教學態度的意義與內涵 21 第三節 教學效能的意義與內涵 26 第四節 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2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0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5 第一節 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現況 7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之差異 分析 81 第三節 國民小學藝術領域教師素養導向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之相關分析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5 一、中文部分125 二、英文部分132 附錄 133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33 附錄二 專家審題建議與修正情形彙整 139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46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51

    108課綱資訊網 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
    毛國楠(1996)。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28,177-193。https://doi.org/10.6251/BEP.19960901.7
    王全興(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民核心素養的內涵。台灣教育,700,34-38。
    王前龍(2015)。從九年一貫到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學科取向的政策轉向與學生取向的理念出路。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32-35。
    王勝忠(2019)。順應十二年國教趨勢 未來學習的四大關鍵力。師友雙月刊,613,19–21。https://doi.org/10.6437/TEB.201907_(613).0004
    王麗茹(2021)。新北市國小新住民語文教師之社會支持、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白郁瑜(2015)。高雄市國中數學教師十二年國教政策認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江春鳳、賴英娟、張楓明(2016)。幼兒教保系學生之社會支持、自我效能、結果預期及興趣對職業意向之影響。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123-148。
    吳明隆、涂金堂(201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修訂版二版二十刷)。五南。
    吳清山(2008)。解讀臺灣教育改革(初版)。心理。
    呂孟潔(2019)。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的教科書變革及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140-146。
    李尹暘、林曉佩、林君怡(2007,4月)。自我效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2),46-47。https://doi.org/10.30156/CCMJ.200704.0005
    李孝先(2010)。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及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沛耘(2022)。高雄市國小教師資訊素養對工作壓力之影響-以教學效能為中介變項[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秀玲(2009)。嘉義縣市公立幼稚園教師鄉土語言教學態度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幸真(2021)。臺中市國小教師對十二年國教課綱素養導向教學之態度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明達(2004)。國民小學體育授課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明達(2004)。國民小學體育授課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雅妮(2008)。國小教師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雯智(2010)。國小教師自我效能、工作特性、工作滿足、工作倦怠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新民、陳密桃(2007)。實用智能、目標導向、自我效能對工作表現之影響探析:以幼兒教師為例。教育學刊,28,63-99。https://doi.org/10.6450/ER.200706.0063
    林永豐(2012)。核心素養/能力。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453916/
    林含諭(2017)。從九年一貫課程到十二年國教課程探討教師教育的策略因應之道。台灣教育,704,035–037。
    林怡秀(2001)。國中小教師教育態度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怡棻(2018)。從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探討舞蹈藝才班現代舞教學新可能。藝術教育研究,36。https://doi.org/10.6622/RAE.201812_36.0002
    林彩雲(2017)。國小教師對學校目標結構知覺、教學成就目標取向、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調整之關係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惠敏(2001)。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洪詠善(2018)。素養導向教學的界定、轉化與實踐。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59-74。https://rh.naer.edu.tw/handle/6672n
    孫志麟(2001)。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徵取向的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109-140。
    孫志麟(2003)。教師自我效能的概念與測量。教育心理學報,34(2),139-156。https://doi.org/10.6251/BEP.20020619
    孫志麟(2009)。建立信心:教師自我效能七部曲。學富文化。
    孫俊傑、龔心怡(2010)。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情緒勞務、教師自我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8),29-62。https://doi.org/10.6769/JENCUE.201012.0031
    徐瑾如(2021)。嘉南地區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
    張尹慈(2019)。淺談十二年國教之音樂教學走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5),160–163。
    張文遙(2012)。臺北市國小特教班教師對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態度及教學效能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文馨(2009)。教師評鑑試辦政策下的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東華。
    張美華、簡瑞良(2019)。從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探討 情意教學實施方向與建議。雲嘉特教期刊,(29),17-24。
    張瀚陞(2020)。從國小教師的教學經驗論未來社會領域素養導向實施挑戰與因應。南亞學報,40,25-59。
    張瀞文(2018)。面向未來的能力:素養導向教學教戰手冊(二刷)。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
    莊雅雯(2014)。十二年國教政策下臺中市公立國中教師對於教師教學效能及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莊福泰(2017)。什麼是素養導向教學?。翻轉教育。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4112
    連倖誼、張雅筑(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1),75-103。https://doi.org/10.3966/207136492017041001004
    陳正專(2019)。十二年國教學校體育課素養導向教學之因應策略。臺南大學體育學報,14,1-1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a0000561-201912-202003230010-202003230010-1-14
    陳李綢(2000)。制握信念。教育大辭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194/
    陳怡汝(2021)。國小教師工作資源、教師效能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俊瑋(2009)。台灣地區教師自我效能感研究之統合分析。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5,41-64。https://doi.org/10.6769/JENCUE.200906.0041
    陳俊瑋(2010)。國中教師集體效能感、教師自我效能感及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聯之研究:多層次中介效果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2),29-69。https://doi.org/10.6151/CERQ.2010.1802.02
    陳思廷(2020)。台南市國小英語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教師效能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英豪、吳裕益、李坤崇(1990)。教師態度量表之修訂報告。測驗年刊,37,25-34。
    陳堅志(2021)。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自我效能及教學實踐關係之研究:以TALIS 2018調查資料為主[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瓊花、洪詠善(2017)。創作與轉化: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之研析。教育脈動,(10),01-20。
    曾炫鈞(2018)。嘉義縣國小教師對十二年國教科技領域資訊科技學習內容認知及教師自我效能、關注階段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曾榮祥(2012)。課後照顧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承諾影響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明新學報,38(1)。205-223。https://doi.org/10.29688/MHJ.201202.0014
    黃金柱(1979)。國民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態度之調查研究。體育學報,1,196-213。https://doi.org/10.6222/pej.0001.197912.1709
    黃品柔、祁崇溥、趙宸紳、張志銘(2017)。教師教學態度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獨輪車運動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2(2),120。https://doi.org/10.29423/JSRR.201712_12(2).10
    黃建翔、吳清山(201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TEPS資料庫為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6,117-140。
    黃祺惠、洪詠善(2020)。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組之設計與發展。教科書研究,13(1),001–033。
    黃鈺雯(2004)。嘉義地區國小高年級教師教學態度、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榮宗、張定忠、劉文忠、林貴福(1999)。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2,261–292。
    楊洲松(2018)。紐西蘭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探究-2013/2014年TALIS結果分析。台灣教育,710,99-10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8166482-201804-201805110007-201805110007-99-105
    葛樹人(1988)。心理測驗學。桂冠。
    廖通宏(2012)。國民小學海洋教育教學現況、教師課程認知與教學態度之研究--以桃園縣沿海鄉鎮學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玳安(2021)。國小教師創新教學、正向心理與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倚禔、吳勁甫(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後設分析。教育科學期刊,16(1),157-16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6808444-201706-201801050018-201801050018-157-169
    劉祐彰、王全興(2012)。國小教師推展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現況分析。教育學術彙刊,4(1),63-84。https://doi.org/10.6434/BER.201206.0066
    潘義祥(2005)。台灣地區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3),51-59。https://doi.org/10.5297/ser.200509_7(3).0004
    潘義祥(2007)。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承諾關係之研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0),37-55。https://doi.org/10.6497/BSEPT.20070501_(10).0003
    蔡明珊(2021)。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偏鄉國小為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蔡清田(2011)。素養課程改革的DNA (初版 ed.)。高等教育。
    蔡喬育(2016)。華語教師自評教學效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2(1),105-146。
    賴佳君(2007)。國民中學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謝鈱鏞(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視覺藝術教師教學態度對教學效能感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鍾榮進(2015)。國小教師教學效能自評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8(1),69-103。https://doi.org/10.3966/207136492015040801004
    鍾鴻銘(2017)。九年一貫課程發展的歷史反思 Historical Reflections on Grade 1-9 Curriculum Development。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2(2),1-19。https://doi.org/10.3966/181653382017091202001
    羅寶鳳、陳麒(2020)。初任教師工作困擾、教學效能與專業表現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2),37-71。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2006_65(2).0002
    嚴欣蘭(2016)。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教師集體效能感及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蘇怡如(2000)。台南市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態度及教學策略取向之分析[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蘇柔穎(2022)。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信念、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蘇慧珊(2017)。馬來西亞中部華文獨立中學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84.2.191
    Bandura, A. (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248-287. https://doi.org/10.1016/0749-5978(91)90022-L
    Buskist.W. (2002). Effective Teaching: Perspectives and Insights from Division Two’s 2- and 4-Year Awardees.Teaching of Psychology,29(3), 188–193. https://doi.org/10.1207/S15328023TOP2903_01
    Deal, T. (2005). “Poetical and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The essentials of school leadership, Edited by: Davies, B. (pp. 110-121).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Gibson, S.,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4), 569-582. https://doi.org/10.1037/0022-0663.76.4.569
    Hall, D.T. (1970). The effect of teacher-student congruence upon student learning in college class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ology,61,205-213. https://doi.org/10.1037/h0029249
    Krug, D. H., & Cohen-Evron, N. (2000). Curriculum integration positions and practices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3), 258–275. https://doi.org/10.2307/1320380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2016). Insights for teachers: Year 7-10 teachers’ self-efficacy and job satisfaction. AOTEAROA NEW ZEALAND.
    Myers, D. G. (1993). Social psychology. Mc Graw-Hi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