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范櫻嬌
論文名稱: 運用五E 教學培養幼兒責任行為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Young Children’s Responsible Behavior through Five E Strategies
指導教授: 王莉玲 博士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五E教學幼兒責任行為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five E strategies, young children’s responsible behavior,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稚園教師如何運用五E教學以培養幼兒的責任行為。研究問題為:( 1 )教師運用五E教學培養幼兒責任行為的教學策略為何? ( 2 )教師在實施五E教學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和解決方法為何? 以及( 3 )教師運用五E教學培養幼兒責任行為的教學成效為何?
    本行動研究以「計畫、行動、觀察、省思」的循環模式進行四次的行動循環。研究資料包括幼兒作品、省思日誌、教學記錄、會議記錄、親子學習單、非正式訪談、觀察記錄、錄音紀錄及錄影記錄。
    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三項結論:( 1 )彈性運用五E教學的五種教學方法,(2)與搭班老師共同解決教學問題,以及( 3)幼兒六項責任行為皆有所提升。最後,本研究對教學者的建議為:(1)運用有效的五E教學策略,(2)適時和家長溝通;對未來研究的建議為:(1)運用五E教學,針對責任以外之其它品格進行研究,提供品格教育更全面的資料;(2)以六E進行品格教育的研究,提供「品格教育之六E」的完整面貌。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a kindergarten teacher employs five 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responsible behavior in young children.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are: (1) what five E strategies does the teacher use to cultivate young children’s responsible behavior? (2) what difficulties does the teacher encounter while presenting five E strategies, as well as how does she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3) how effective is teaching using five 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young children’s responsible behavior?
    This action research performs three action cycles that use a cycling pattern of “plan, action,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The research data gathered includes young children’s art works, reflection journals, audio and video records, meeting minutes, parent-child worksheets, observation archives and informal interview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employing five E strategies with flexibility, (2) solving teaching problems with co-teacher, and (3) the six types of young children’s responsible behavior can be improved. Finally, implications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are to: (1) employ effective five E strategies, and (2)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 timely. Suggestions for related future research are: (1) in addition to responsibility, studying other character traits by employing five E strategies to learn more about character education, and (2) conduct research on six E strategies to get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six E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謝誌 ……………………………………………………………………I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VⅢ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5E教學……………………………………………………… 7 第二節 幼兒責任教學……………………………………………… 14 第三節 文獻的啟示…………………………………………………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研究場域…………………………………………………… 2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8 第三節 研究程序…………………………………………………… 29 第四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 31 第五節 行動研究效度……………………………………………… 34 第六節研究倫理……………………………………… 35 第四章 研究過程與發現……………………………………………37 第一節 培養幼兒責任行為的五E教學策略…………………………37 第二節 運用五E教學培養幼兒責任行為的困境與解決策略…101 第三節 五E教學對培養幼兒責任行為的成效…………………… 104 第四節 本研究的行動循環歷程……………………………………10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討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113 第二節 建議…………………………………………………………119 參考文獻………………………………………………………………123 附錄一………………………………………………………………… 126

    中文部分
    方思貞(2007)。幼稚園實施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金國(2011)。品格教育。理論與活動設計。台北市:高等教育。
    王莉玲(2004)。談幼稚園行動研究的成果發表。幼教簡訊,18,2-3。
    王森林(2008)。我家的寶貝人見人愛。台北縣:雅書堂。
    冰凌木子(2010)。教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山西:山西教育。
    呂素美(2009)。從發展觀點談如何培養負責任的孩子。幼教資訊,
    228,32-37。
    何琦瑜、吳毓珍。(2007)教出品格力。台北市:天下雜誌。
    何琦瑜、鄭一青。(2007)。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祕密。台北市:
    天下雜誌。
    吳淑玲(1995)。品格生活在我家~責任篇。幼教資訊,223,47-51。
    吳淑玲(2008)。品格5E與繪本主題教學。幼教資訊,216,36-41。
    杜律、簡宛(1999)。如何教養負責任的孩子。台北市:遠流
    周慧菁(2005)。品格要怎麼教?。載於何琦瑜、鄭一青等著,品格決 勝負-未來人的祕密(頁46-55)。台北市:天下雜誌。
    林濋鈞(2008,4月15日)。早期經驗對品格教育的重要─以幼兒責任感
    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0期,線上檢索2010年1月29日,
    取自:www.nhu.edu.tw/~society/e-j/70/70-19.htm
    姚秀卿(2009)。繪本教學提升幼兒責任心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柯華葳(2008)。家,學習生活智慧的地方。學前教育,9,30-31。
    洪雅慧(2007)。繪本融入課程進行幼兒責任教學之行動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懿妍(譯)。(2006)。F.W.Cline, & J.Fay著。培養小孩的責任感
    (Parenting with Love and Logic)。台北市:天下。
    涂妙如(2006)。繪本在幼兒品格教育上的應用。幼教資訊,184,
    54-58。
    張雅晴(2009)。幼兒母親對幼兒日常生活責任培養之探討。國立新竹
    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燕文(2007)。繪本應用於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
    學系課程與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郭怡玲(2006)。運用靜思語教學實施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銘傳
    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膺宇(2008)。好習慣,成就孩子的大未來。台北:時報。
    黃意舒(1988)。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台北市:時報文化。
    楊淑雅、鄧蔭萍(2008)。幼兒品格主題之課程活動設計。台北:心理。
    楊淑禎(2010)運用以尊重、關懷為主題的圖畫書進行幼兒品格教育
    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橘桂紅(2007)。培養責任感的66個方法。北京:中國華僑。
    萬榮輝(2010)。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幼教資訊,238,43-47。
    廖珮辰(2010)。校園掃廁服務融入品德教育之研究~以五年級學生
    為例。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劉慈惠(2006)。如何培養孩子負責任。愛家雜誌,11(4),2-4。
    劉慈惠、丁雪茵(2008)。幼教人看小一生的學校適應狀況及親師之因
    應。師大學報,53(2),131-167。
    劉滌昭(1995)。生活教養影響孩子ㄧ生。台北:台灣英文雜誌。
    蔡居澤(2004)。體驗為主的品格教育課程發展及實施─以探索教育
    活動為例。學生輔導,92,56-65。
    鄭小蘭(2009)。責任教育-勇於承擔的孩子做優秀。北京:朝華。
    藍乙琳(2006)。從五個「E」談「品格教育」教學。屏縣教育季刊,
    25,812。

    英文部分
    Character Community (2008).York Region’s Character Counci l says
    MAY is RESPONSIBILITY MONTH, Retrieved March 18, 2010,
    From
    http://www.charactercommunity.com/pdf/MAY-RESPONSIBIL
    ITY. pdf
    Ryan, K. (2002). The Six E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11, From http://www.scu.edu/ethics/publications/iie/v13n1/charactered.html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