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思雯 Tseng, Ssu-Wen. |
---|---|
論文名稱: |
華語「什麼」的功能分類與教學建議:語料庫為本的分析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and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of "shenme" in Mandarin Chinese : A Corpus-Based Analysis |
指導教授: |
黃漢君
Huang, Han-Chun. |
口試委員: | non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南大校區系所調整院務中心 - 中國語文學系所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2 |
中文關鍵詞: | 華語教學 、「什麼」 、口語語料庫 、書面語語料庫 、教材編輯 |
外文關鍵詞: | TCS, shenme, Spoken Corpus, Written Corpus, Textbook-editing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探討華語詞彙「什麼」的多功能用法,並將「什麼」分為五種功能用法,以及細分成十一個句式進行討論與分析。五種功能用法分別為:(1)疑問指示詞、疑問代名詞、反詰,(2)不確定性,(3)例指,(4)全指,(5)感嘆。上述五個用法中除了第一種為疑問用法,其他皆為非疑問用法。
而本文所分析的語料包含三大類別:第一類為母語者語料(「清華大學語言所的漢語口語資料庫」和「國立政治大學漢語口語語料庫」)。第二類為華語學習者語料(英語和日語背景的外籍人士),如:台灣師範大學「華語第二口語語料庫」和「華語學習者書面語料庫」。第三類為《新版實用視聽華語》教材中(第一冊到第五冊)的書面語料。
「什麼」在母語者口語語料、學習者的口語和書面語料,所呈現的功能用法使用頻率雖都以功能二為最高頻,但在三個語料庫中,細部的十一個句式分類上有明顯的差異。本文觀察學習者的口語和書面語料中「什麼」使用上的偏誤,並採用周小兵等(2007)提出的五個偏誤類型,來歸類學習者在使用「什麼」時常出現的偏誤類型和現象。
教材語料的內容中,表示「什麼」的疑問用法則最普遍,且教材語料與語料庫中的「什麼」頻率用法有明顯差異。最終,本文基於研究成果,根據鄧守信(2009)語法難易度六大原則提出「什麼」在各句式中的教學排序和建議,以及檢視「什麼」在《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中的分布情形。
The study explores the multi-functions of Chinese word "Shenme". " Shenme " is classified to five function and eleven sentences. First, the function one is demonstrative, pronoun and rhetorical questions. The function two is uncertainty. The function three is and so on. The function four is everything, anything or nothing. The function five is interjective. In addition to the first is interrogative in the above-mentioned five function, the other are non-Interrogation.
There are three categories of corpus: the first is the Corpus of native speaker ("the Corpus of Linguistics of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colloquial corpus of Chinese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he second category is Chinese learners' Corpus by native of foreigners are English or Japanese, such a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s "Chinese L2 spoken corpus" and " Chinese L2 written corpus 2 ". The third category is written data from the textbooks “Practical Audio-visual Chinese” (PAVC) (from Book one to Book five).
The function two of "Shenme" is the highest frequency in native speaker corpus, Chinese learners' spoken Corpus and Chinese learners' written Corpus. But eleven sentences classification has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ree corpus. In addition, we use Zhou Xiao Bing (2007) proposed five errors to classify common mistakes and phenomenon when learners apply “Shenme”.
In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interrogative of "Shenme" is most commonly used. That is, "Shenme" frequency usage i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rpu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Based on the finding, we serve several suitable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grammar difficulty six principles of Shou-hsin Teng (2009), and examine the suitability of "shenme" Grammar Point Editing by “Practical Audio-visual Chinese”.
中文文獻
于康(2014)。漢語學習者語料庫的標註方法與自動識別標註系統。日本中國語學會第64回全國大會,日本大阪大學,2014年11月15-16日。
王柳(2013)。疑問代詞“什麼”的偏誤分析和教學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遼寧大學,中國。
呂叔湘(2013)。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彥菁(2005)。現代漢語疑問詞「什麼」的教學語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臺北。
邵敬敏、趙秀鳳(1989)。“什麼”非疑問用法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1,26-40。
邵敬敏(2014)。現代漢語疑問句研究增訂本。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周文婷(2007)。留學生對“什麼”非疑問用法的習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語言大學研究所,中國。
周蓉(2007)。疑問代詞“什麼”各用法之間的關係新探。語文學刊,14,120-123。
陳浩然、張莉萍(2014)。臺灣漢語學習者偏誤語料庫與中介語的研究。日本中國語學會第64回全國大會,日本大阪大學,2014年11月15-16日。
袁毓林(2014)。北京大學漢語學習者偏誤語料庫建構與中介語研究。日本中國語學會第64回全國大會,日本大阪大學,2014年11月15-16日。
望月圭子、申亞敏(2014)。日本漢語學習者偏誤語料庫建構與中介語的研究。日本中國語學會第64回全國大會,日本大阪大學,2014年11月15-16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試聽華語第1冊。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試聽華語第2冊。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試聽華語第3冊。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試聽華語第4冊。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試聽華語第5冊。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5)。當代中文課程課本1。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5)。當代中文課程課本2。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6)。當代中文課程課本3。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6)。當代中文課程課本4。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許家金(2003)。語料庫語言學的理論解析。外語教學,24,(6),6-9。
張莉萍(2002)。華語文能力測驗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
張莉萍(2010)。華語文能力指標難度分析。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輔仁大學,2010年12月18-19日。
張莉萍(2014)。不同母語背景的華語學習者之用詞特徵: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19,(2),53-72。
張華莉(2008)。也談"什麼"的非疑問用法。湖北第二師範師範學院學報,25,(4),27-29。
張群、連金發、王小梅(2010)。現代閩南語疑問詞“啥物”Siann2 Mih8的非疑問用法〉。第11屆閩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99-107頁)中國:福建漳州師範學院。
張群、曾思雯(2015)。從如何用華語語詞「什麼」說起:華語學習者語料庫和教材編輯的觀點。2015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2015年5月8日。
張群、曾思雯、黃漢君(2015)。華語學習者語料庫中疑問詞「什麼」的多功能用法研究:以英語、日語和韓語背景的華語學習者為例。亞太地區國際漢語教學學會第七屆年會,日本神戶大學,2015年11月20-24日。
靳焱、倪蘭(2003)。疑問代詞研究綜述。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273-275。
葉德明(2001a)。遠東生活華語1。臺北:遠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葉德明(2001b)。遠東生活華語2 A冊。臺北:遠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葉德明(2001c)。遠東生活華語2 B冊。臺北:遠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葉德明、黃桂英、陳怡慧(2013)。遠東生活華語3。臺北:遠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德峰(2011)。日本人學漢語常見語法錯誤釋疑。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鄭義、張志勇(2012)。語料庫及語料庫語言學基本理論研究。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9,(4),71-73。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13)。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潘永樑(2001)。語料庫語言學的目的和方法。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4,(2),1-5。
顧曰國(1998)。語料庫與語言研究-兼編者的話。當代語言學(試刊),1,1-3。
英文文獻
Biq, Yung-O. (1990). “Question words as hedges in conversational Chinese: A Q and R exercise.” Pragma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 Monograph Series 1,ed. by L. B. Bouton and Y. Kachru, 141-157. Urbana-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Huang, Aijun.(2013). Insignificance is Significa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wh-pronoun sheme ‘what’ in Mandar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4(1), 1-45.
Li, C. N., & Thompson, S. A. (1989).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Li, Y.-H. Audrey. (1992). Indefinite Wh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1(2), 125-155
線上資源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Online http://www.ldoceonline.com/
TOCFL華語詞彙通 http://140.122.110.83/TS/index.aspx
Weblio 日中中日辭典http://cjjc.weblio.jp/
中文詞彙網路http://lope.linguistics.ntu.edu.tw/cwn/query/
政大漢語口語語料庫http://140.119.172.200/chinese/cmain.php
清大漢語資料庫http://140.114.116.3/DB/index.php
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統計http://elearning.ling.sinica.edu.tw/CWordfreq.html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學習者口語語料庫 http://140.122.83.243/mp3c/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學習者書面語料庫 http://kitty.2y.idv.tw/~hjchen/cwrite/main.cg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F%E0&pieceLen=50&fld=1&cat=&ukey=315719897&serial=1&recNo=67&op=f&imgFont=1
漢典http://www.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