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孟潔
Chou, Meng-Chieh.
論文名稱: 展翅、高飛、歸巢:一個回觀與自覺的敘事研究
Spreading wings,flying high, returning home: A narrative study of looking back on the path of life and growing self-awareness.
指導教授: 成虹飛
Cherng, Horn-Fay
口試委員: 陳美如
Chen, Mei-ju
童淑琴
Tong, Shu-Q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3
中文關鍵詞: 自我敘說回觀自覺生命敘說
外文關鍵詞: Self-narrative, childhood trauma, Life narrative, Life story
相關次數: 點閱: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這是一段關於受困於憤怒、委屈童年的女孩,如何長大的故事。
    我的阿嬤,一位生於金門戰地,刻苦耐勞扶養兒女的女性;
    我的媽媽,一位 18 歲早嫁而為家庭辛勤付出大半人生的女性;
    我,一位自卑又自憐的女性,曾逃離家裡的女性。
    走入敘說,我先以訪問重要他人(阿嬤、媽媽)作為開端,再從求學、考取
    教師、任教,一步一步書寫自己的人生經歷,書寫使我能用更澄澈的雙眼去看看
    阿嬤、看看媽媽,也再次回觀自己的人生經歷而產生自覺。
    兩年多來,敘事團體中夥伴的建議與分享,讓我嘗試轉換視框,有能量面對
    過往受過的不公平;先生的陪伴與點醒,讓我驚覺自己竟承襲於阿嬤與母親的那
    份堅毅不屈,我的家庭養成了勇敢獨立、積極努力的我,這是家庭給我的禮物。
    我也開始自覺不該著重於:檢討傳統重男輕女的框架,帶給女性的壓迫與不平,
    而是這樣長大的我,這麼有力量的我,其實也承襲著媽媽一些不討人喜歡的個性
    與處世方式,在面對未來時,應如何翻轉過往在社交上遇到的困境、如何調整與
    親密他人相處的方式,如何築構自己的婚姻與家庭、如何成為一個我更喜歡成為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girl living in a masculine society finally accepts herself
    ended up build her own happy family.
    My grandmother, borne in unquiet Kimen that has to raise all her children in a
    tough environment.
    My mother, who married at her age of eighteen devoted almost her entire life to
    her family.
    Me, with a personality of Self-pity, tried to escape from a masculist society.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the suggestions and sharing of partners in the narrative
    group have made me try to change the frame of view and have the energy to face the
    unfairness that I have experienced in the past. Look back the life story of three
    generations, with the advise from our team members and my life experiences, I
    eventually have the confidence to face the wounds I have had. My spouse also let me
    realize I have inherited the perseverance from my mother and grandmother. Because
    of them, I’ve cultivated to be independent, positive and hardworking. I’m not
    struggled with the masculist anymore but focu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social
    dilemma to build intimacy with others, live a happy marriage with my own family
    and to be the one I prefer to be.

    摘要 ii Abstract iii 謝誌 iv 第一章 緣起 1 第一節 美麗的錯誤 1 第二節 我的阿嬤 4 第三節 我的媽媽 12 第二章 我就這樣長大了 14 第一節 學校像家 14 第二節 媽媽的放養精神 20 第三章 展翅──學習的足跡 26 第一節 穿著長褲與運動鞋 26 第二節 向著目標昂首闊步 28 第三節 滿載而歸只是打擾 31 第四節 不畏艱難尋夢追夢 32 第四章 逆風而飛──任教的足跡 39 第一節 吾鄉金門 39 第二節 蝸居新北 45 第三節 吾家新竹 51 第五章 歸巢──我回家了 53 第一節 屋簷下的暗湧 54 第二節 重新作回女兒 63 第三節 走向紅毯的那一端 74 第六章 回到自己身上 81 第一節 阿嬤、媽媽與我 81 第二節 我的自覺 84 第三節 我的敘說歷程與方法 89 參考文獻 92 附錄:爸媽的食譜隨記 93 後記:回應親愛的阿花與口委們的好奇 96

    成虹飛(2014)敘說探究與相遇的知識。課程與教學季刊,頁1-26。
    林鈺芳(2013)。傾聽眼淚的聲音─一趟療癒童年傷慟的敘說之旅。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
    化,38卷7期,頁75-95。
    徐珮華(2017)。自我敘說研究反思。家庭教育雙月刊,頁7-13。
    陳文玲(2006)譯。跟薩提爾學溝通。張老師文化。
    郭淑惠(2002)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翎(2013)。唐山大地震。廣東省出版集團:花城出版社。
    鄧明宇(2020)譯。敘事教育學:生命史取向,台北:五南圖書。
    劉鶴雅(2011)。一艘很屌的守護船─一位教育系研究生看見自我力量並航向自
    己的路的行動敘說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