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佩華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組織文化之研究-以苗栗縣一所國小為個案分析
指導教授: 鄭國泰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
外文關鍵詞: Elementary School,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進入苗栗縣一所國民小學的現場,實際了解個案學校組織文化的現況,將焦點置於學校組織文化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政文化和教師文化。期望能夠提供組織文化研究者未來認識組織文化的一個途徑;並且藉由研究的結果和建議,作為國民小學領導者的借鏡,融入於組織領導的策略上,因此研究目的有:
    一、探討學校組織文化的意義與性質、理論、形成因素。
    二、透過質性研究的途徑,描述與分析一所國民小學的學校組織文化。
    三、期盼研究結果能做為研究學校組織文化者及國民小學領導者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的個案研究法,透過深度訪談、觀察、資料蒐集的方式,分析個案學校組織文化的現況。自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歷時10 個月的參與式觀察,並深度訪談了13位組織成員,進行訪談資料的分析。
    依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得到下列幾項結論:
    壹、物質文化
    一、校園環境營造利於教學和生態觀察的環境。
    二、校園設備使用方便。
    三、學校成員較不了解學校符號象徵的意義精神。
    貳、制度文化
    一、學校儀式慶典活動傳達學校組織文化的情意價值和教育目標。
    二、學校成員以自我要求和組織成員的期許來規範本身行為。
    参、行政文化
    一、校長的辦學理念與領導風格影響學校成員的作為和教學行為。
    二、學校成員對學校願景有共識。
    三、校務參與尊重學校成員,管理人性化。
    四、學校成員溝通順暢、配合度好,少有衝突。
    肆、教師文化
    一、教師盡力教育工作,著重學生均衡發展。
    二、教師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學困境為學生管教和家長配合度較差。
    三、教師積極專業成長,期許應用在教學上。
    四、教師分享教學經驗,交流日常心得。


    Abstract
    This study has made use of visiting the campus of a specific elementary school to practica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or this case school in Miaoli County. In this study, the focuses have been placed on the material, institution, administration and teacher cultures for the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searcher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ith a gateway to know about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it will utilize the research result and suggestion to be the reference to those elementary school leaders with merging into the strategy of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therefore, the research purposes are included:
    1. Conduct exploration of meaning, character, theory and forming factor for school’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2. Make use of the pathwa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3. Expect the research result to become the reference to the follow-up researchers on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This study is adopted the case study method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by means of in-depth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or the case school. From July 2009 to April 2010, it has spent a period of 10 months to carry out th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ed with 13 members of such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conducted the analysis on the interview materia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ata analytic result, there are som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s follows:
    (1) Material Culture
    a. Construct the environment that can facilitate teaching and ecologic observation in campus
    b. Campus facilities are available and user-friendly
    c. School members may not familiar to the meaning and spirit that demonstrated by school symbols.
    (2) Institutional Culture
    a. School ceremony activities can transmit the affective value and education goal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 School members shall adopt self-demand and the expectation of organization members to regulate their own behavior.
    (3)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 Principal’s operating idea and leadership will affect school members’ action and teaching behavior.
    b. School members have common consensus for school visions
    c. To respect school members’ willingness of participating in school affairs with humanistic management.
    d. Communication is smooth for school members with high cooperation and rare conflict between each other.
    (4) Teacher Culture
    a. Teachers devote their effort to education task with emphasizing balancing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b. Teachers can competent to the teaching task. Teaching difficulties are students’ discipline and parents’ poor cooperation.
    c. Teachers have actively sought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hope to apply to the teaching
    d. Teachers can share teaching experiences with each other and exchanging their daily experience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組織文化的意義………………………………………………………9 第二節 學校組織文化的意義與內涵…………………………………………13 第三節 學校組織文化的相關研究……………………………………………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者立場………………………………………………41 第三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43 第四節 質性研究中信度效度的建立…………………………………………48 第四章 個案分析與討論………………………………………………………49 第一節 綠園國小背景分析……………………………………………………49 第二節 綠園國小物質文化分析 ………………………………………………59 第三節 綠園國小制度文化分析………………………………………………65 第四節 綠園國小行政文化分析………………………………………………73 第五節 綠園國小教師文化分析………………………………………………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結論……………………………………………………………………89 第二節 建議……………………………………………………………………93 參考文獻……………………………………………………………………… 96 附錄…………………………………………………………………………… 103 附錄一 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訪談表………………………………………103 附錄二 訪談紀錄…………………………………………………………… 106 附錄三 觀察紀錄表……………………………………………………………123 表次 表2-1 組織文化的核心語詞 …………………………………………………11 表2-2 國內外學者對學校組織文化的定義………………………………….13 表2-3 國內學校組織文化之相關量化研究………………………………….25 表2-4 國內學校組織文化之相關質化研究………………………………… 30 表2-5 國外學校組織文化之相關量化研究………………………………… 32 表2-6 國外學校組織文化之相關質化研究………………………………… 33 表3-1 受訪者一覽表………………………………………………………… 44 表4-1 綠園國小組織成員年齡統計表……………………………………… 51 表4-2 綠園國小組織成員學歷統計表……………………………………… 51 表4-3 綠園國小組織成員在校服務年資統計表…………………………… 52 表4-4 綠園國小歷年學生成長情形統計表………………………………… 54 表4-5 綠園國小一週常態活動表…………………………………………… 56 表4-6 綠園國小學校活動觀察紀錄表……………………………………… 57 圖次 圖2-1 Smircich文化理論與組織理論的交集………………………………10 圖3-1 研究架構圖…………………………………………………………… 38 圖3-2 研究流程圖…………………………………………………………… 40 圖4-1 綠園國小行政組織圖………………………………………………… 53 圖4-2 綠園國小校舍配置平面圖…………………………………………… 61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
    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台北:五南。
    古惠茹(2008)苗栗縣一所國民小學組織文化之個案研究-以行政文化與
    教師文化為範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道還(譯)(1989)。Thomas Kuhn著。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
    古椿宏(2008)。高雄縣國民小學組織學習、組織文化與創新管理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朱柔若(譯)(2000)。Thomas Herzog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台北:揚智文化。
    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台北:五南。
    吳昌期(2006)。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組織學習與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的分析。台北: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清山(1994)。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基(1996)。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吳璧如(2002)。組織文化與組織氣候理論。載於張銀富主編,學校行政─
    理論與應用(頁119-163)。台北:五南。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亦園(1984)。人類學與現代社會。台北:水牛。
    李自勇(2007)。屏東縣國民小學組織文化、教師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
    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美華等(譯)(1998)。Babbie,E著。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時英出
    版社。
    李新鄉(2002)。探索學校組織的運轉手─學校文化的內涵與研究。教育研究
    月刊,95,31-42。
    李應宗(2002)。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分享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為例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文達(1980)。教育行政學。台北:三民。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
    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財丁、林瑞發(譯)(2003)。Stephen P Robbins著。組織行為。台中:滄海。
    林振春(1994)。學校與社區結合以建立社區文化。八十三年度社區教育研
    討會論文集,16-29。
    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進生(2004)。新設學校組織文化之個案研究─以屏東縣崇和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傳富(2008)台中縣公立國民小學組織再造策略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
    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
    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洪明洲(1997)。創造組織學習。台北:桂冠。
    施佩芳(2006)。校長轉型學校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
    學報,22,75-100。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2002)。Chris Jenks著。文化。台北:巨流。

    胡瓊文(1999)。學校組織成員屬性、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支持之研究─以台
    北市國民小學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柯素月(2001)。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之個案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唐維敏(譯)(2000)。Graeme Turner著。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
    徐君伊(2007)。學校組織文化、領導風格與知識管理之關係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德銳(1990)。組織文化析論。國立編譯館館刊,19(1),185-209。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張慶勳(2003)。學校組織文化研究方法之評析。屏東師院學報,18,1-40。
    張潤書(1985)。行政學概要。台北:五南。
    張潤書(2000)。行政學。台北:三民。
    陳千玉(譯)(1996)。Schein, E. H 著。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五南。
    陳文慶(2008)。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俊男(2007)。教師知覺學校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之關係調查-以新竹縣
    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熹(2003)。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聖謨(1995)。高級中學組織文化與教師教學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慧芬(1997)。國民小學組織文化之研究-一所臺中市國民小學的個案分
    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聰文(2002)。組織結構理論。載於張銀富主編,學校行政─理論與應
    用(頁81-115)。台北:五南。
    郭進隆(譯)(2004)。Peter M.Senge著。第五項修練。台北:天下文化。
    章珮瑜(2000)。學校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慶銅(2007)。中部四縣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創新經營之研究。
    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湯志明(1998)。台灣學校建築的發展與方向。初等教育學刊,6,143-196。
    黃仁寶(2007)高級中等職業學校組織文化、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
    之研究:以桃園縣內的高級中等職業學校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采鳳(2007)。嘉義縣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行政執行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研究:
    方法與實例(頁1-46)。台北:漢文。
    黃書婷(2008)。教育優先區學校行銷策略、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
    究-以高高屏三縣市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高雄市。
    黃瑞琴(民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家倫(2007)。新竹市北門國小組織文化之研究─以人工創制物為範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振昇(2006)。學校組織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44,56-87。
    楊閎智(2007)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工作滿足及壓力因應對組織承諾的影響。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葉至誠(2001)。社會學概論。台北:揚智。
    廖德文(2001)。國民小學組織文化個案研究─以高雄縣百樂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趙相子(2008)。學校組織在地文化的深耕:一所客家小學的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茂玄(2002)。學校組織文化之個案研究─以彰化市某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蔡文輝(1985)。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進雄(2001)。學校行政領導。台北:師大書苑。
    蔡榮貴(2005)。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社會學(頁
    167-219)。台北:巨流。
    鄭伯壎、姜定宇、鄭弘岳主編(2003)。組織行為研究在台灣─三十年回
    顧與展望。台北:桂冠
    鄭伯壎、郭建志、任全剛(2001)。組織文化─員工層次的分析。台北:
    遠流。
    鄭彩鳳(1996)。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
    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
    鄭詩釧(2005)。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曜忠(2001)。高級中學行政主管知識管理態度、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彰化市。

    賴國茂(1995)。企業文化、產業類型與企業績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戴文年(譯)(1997)。Gareth morgan著。組織意象。台北:五南。
    謝文全(199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際。台北:文景。
    謝宜育(2008)。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鍾采紋(2007)。國小校長魅力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特性之相關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瞿立鶴(1992)。教育行政學。台北:茂昌圖書。
    瞿海源、許木柱(譯)(1987)。Victor Barnouw著。心理人類學。台北:黎明文化。
    簡鈺珣(2007)。跨文化因素對學校組織文化影響之研究—以東莞台商子弟
    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
    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巨流。
    Cavanaugh, R. F. & Dellar, G. B.(1997).Toward a Model of School Culture. (ERICED 408-687).
    Kirk Chang & Luo Lu(2007).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tressors and wellbeing.The case of Taiwanese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2 (6),549-568.
    Lundberg C. C.(1985).On the feasibility of cultural intervention in organizations. In.Peter J. Frost , Larry F.Moore, Meryl Reis Louis , Craig C. Lundberg ,JoanneMart in. Organizational Cul ture. London:SAGEPubl ication, Inc.
    Miller, B. P.(2001).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culture,and managing change: Acase study of North Carolina's Johnston Community College(Doctoral dissertation,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2001). DAI-A62/02,p. 437, Aug 2001.
    Ott,J.S.(1989).The organizationdl culture perspective. Californi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Owens, R.G. & Steinhoff,C.R.(1989).Towards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27(3).
    Pettigrew, A.M.(1979).On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570-581.
    Robbins , S.P.(1998).Organizat ional behavior.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Hall.
    Schein,E.H.(1992).Organizational cul ture and leadership(2nd.Ed.). SanFrancisco,CA:Jossey-Bass.
    Smircich,L.(1983).Concepts of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8,339-359.
    Taylor,W.(1984).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in Universities. In Thomas J. Sergiovanni and John E.Corbally(Ed.),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New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Practices.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Tushman,Michael L.& O’Reilly Ⅲ,Charles A.(1997).Winning Through Innovation ---A practical Guide to Lead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Renewal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West, M. K.(199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chool culture in one higher achieving and one lower achieving urban high schoo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AAT9705981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