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明麗 |
---|---|
論文名稱: |
以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國小學童創造力之研究 The Research on Students’ Creativity Enhanced by Visual Art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
指導教授: | 蕭銘芚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視覺藝術 、創造思考教學 、創造力 |
外文關鍵詞: | visual art,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creativity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是否有助於提升國小學童的創造力,研究目的有三:一、探討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的內涵與教學模式策略。二、探討實施「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性思考活動」表現之影響。三、探討實施「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性傾向」表現之影響。
本研究採不等組之前後測設計,研究對象為國小四年級與六年級兩班學童,透過威廉斯創造力測驗為評量工具,以了解實施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是否有助於提升國小學童創造力的表現。研究結果摘述如下:
一、對學童在「創造性思考活動」表現之影響方面
以年級來看,四年級與六年級學童在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前後,在「創造性思考活動」之整體表現上有顯著的提升;但兩個不同年級的學童在實施教學後測表現上,沒有顯著的差異。以性別來看,男性與女性學童在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前後,在「創造性思考活動」之整體表現上有顯著的提升;且不同性別之學童在實施教學後測表現上,達顯著的差異,女性學童優於男性學童。
二、對學童在「創造性傾向」表現之影響方面
以年級來看,四年級學童在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前後,在「創造性傾向」之整體表現上有顯著的提升,但六年級學童在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前後,則沒有顯著的提升;兩個不同年級的學童在實施教學後測表現上,也沒有顯著的差異。以性別來看,男性學童在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前後,在「創造性傾向」之整體表現上有顯著的提升,但女性學童在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前後,則沒有顯著的提升;不同性別之學童在實施教學後測表現上,也沒有顯著的差異。
This study discusses if visual art and creative thinking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reativity. There are 3 purposes on this study:
1. Discuss the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techniques of visual art and creative thinking.
2.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visual art and creative thinking on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s on creative thinking activities.
3.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visual art and creative thinking on the students’ their creative aptitude performances.
In order to observe how visual art and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ir creativity, on this study, pre-test and post-test of William’s Creatvity Test is applied to examine and evaluate the 4th and the 6th grad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stated as the following:
1. 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 of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activities performance:
As for different grade of students, the 4th and the 6th hav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activities after the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to them. But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show no differences on the post-test.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Test of Divergent Think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teaching method. As for different sexes, the female students show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male ones on the post-test after receiving the teaching method.
2. 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 of their creative aptitude performance: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grade of students, the 4th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Test of Divergent Feeling before and after receiving the teaching method. However, the 6th show little improvement. And both the 4th and the 6th show little differences on the post-test.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sexes, the male students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Test of Divergent Feeling after receiving the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method. On the other hand, the female ones show little improvement. Different sexes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post-test after receiving the teaching. method.
Ken Robinson著黃孝如、胡琦君譯(2011)。讓創意自由。台北市:天下遠見。
Rober J. Sternberg, Wendy M.Williams著郭俊賢、陳淑惠譯(2003)。如何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其敏(1997)。視覺創意思考與方法,初版。台北:正中書局。
朱晏臨(2008)。九年一貫教育之視覺藝術教學策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創造力啟發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
吳明清(2007)。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清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台灣教育。
李德高(1990)。創造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市:台灣書局。
沈桓賢(2009)。超現實主義風格繪畫教學對兒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依尼.斯莫門(2005)。國際藝術教育學刊。培養新思惟需要心力與時間:創造力與藝術教育,2,74-87。
易鼎哲(總編)(2004)。教育,創造力正在發生:2000-¬¬2004台灣創造力教育。台北市:教育部顧問室。
林千鈴(2010)。打開藝術眼。台北市:天下雜誌。
林咏欣(2006)。多元智能之遊戲型態藝術教學對國小兒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昉葶(2008)主編。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台北市:教育部顧問室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推動辦公室。
林思彤(2008)。創造力的匯合觀點與影響因素。T&D 飛訊,第 70 期。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雄獅圖書。
林寶山(1994)。優異教學技巧暨創造思考教學示例。共同文化事業。
洪淑美(2004)。國小視覺藝術課程實施創造性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胡寶林(1986)。繪畫與視覺想像力。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徐玟玲(總編)(2006)創造力教學口袋。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康光輝(2003)。陶塑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兒童創造力之影響--以高雄市博愛國小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世慧(1998)。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台北市:五南圖書。
張凱涵(2006):合作學習應用在視覺藝術課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曹志隆(2004)。以科學創意遊戲教學訓練方案激發國小資優班學生創造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莊錦欣(2008)。運用造形遊戲策略對國小中年級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色彩教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郭有遹(1994)。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郭禎祥(2008)教師天地。當代藝術教育的省思-創造力、視覺文化與當代藝術,3,36-41。
陳武鎮(1991)。幼兒創造力與美術。台北市:世界文物出版社。W.Lamber Brittain。
陳英豪、吳鐵雄、簡真真(1994)創造思考與情意的教學(二版)。高雄市: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惠英(2003)。基本形狀繪畫能力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創造思造力影響之研 究。臺中師範學院 。
陳龍安(1997)。創造思考教學,初版。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龍安(1999)。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五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簡明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林建州(1992)。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麥可.帕森斯(2010)國際藝術教育學刊。箱子與圍欄:創造力與藝術教育再思考,43-50。
黃壬來(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上)(下)。台北:桂冠圖書。
黃滿珍(2010)。國小視覺藝術材料包教學對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
楊淑蘭(2008)。應用生活美學教學方案與國小兒童創造力成效之研究-士東國小 藝術與人文教學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董奇(1999)。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市:五南圖書。
賈馥茗(1979)。英才教育。台北市:開明。
劉建增(2005)。資訊科技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蕭文欽(2010)。原型開發漫畫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兒童創造力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蕭佳純(2012)。特殊教育研究學刊。國小學生內在動機、學科知識與創造力表現關聯之研究:教師創造力教學的調節效果,3,89-113。
羅美慧(2005)。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