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世羣 Liu, Shih-chun |
---|---|
論文名稱: |
論數位化有線電視平台購物頻道之管制密度 -以節目/廣告之定性為核心 The Regulation of Home Shopping Channels in the Digitalized Cable Platform: Comment on the Dichotomy of Program and Commercial. |
指導教授: |
彭心儀
PENG, Shin-yi |
口試委員: |
何吉森
黃銘輝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法律研究所 Institute of Law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7 |
中文關鍵詞: | 購物頻道 、有線電視數位化 、節目/廣告二分法 、解除管制 、電子商務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購物頻道之管制,在過去向以「不受播放時數限制之廣告」定性,此定性係奠基於節目/廣告二分法之框架,傳統定義下節目/廣告二分之框架在於過去對於節目帶有哲學藝術以及資訊溝通功能之公益要求,自無法准許商業力量侵犯此神聖領域。然而在節目/廣告二分法的例外之門越開越大,節目與廣告越來越難以區分之現在,我們可以理解節目/廣告二分法所要保護的消費者權益,事實上即為避免消費者誤廣告為節目,給予受到商業利益影響的節目內容過多的信賴;以及因為商業趨力而提供低劣的節目品質。購物頻道本身即為提供商業訊息的內容,並不會造成消費者之混淆誤認,且購物頻道生存之道即在於提供優質有趣的節目以提高觸擊率吸引消費者,準此購物頻道本身並不具有這樣的「邪惡」。
在過去購物頻道並未有一個專屬的定義,目前的現行法條將購物頻道定性為廣告,而在衛星廣播電視法中重新定義其為專門播送廣告的頻道,事實上並未完美解決現在購物頻所面臨法條規範與現行產業趨勢相扞格的困境。本文以為,購物頻道並不適用於傳統廣告/節目二分法的定義架構,因為購物頻道在衛星廣播電視法的定義下指專以促銷商品或服務為內容之廣告頻道,然而製播的過程與一般節目幾乎無相異之處,將購物頻道定性為廣告,將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限制,影響產業的發展,甚至是延遲。
因購物頻道之定性所造成之困境,本文整理為五個項目,包括MOD上架問題、數量上限疑慮、商城化限制、分級制度之挑戰以及裁罰標準疊床架屋。比較節目、廣告以及購物頻道之特性,考慮購物頻道為帶狀24小時播放以及本身即為提供商業促銷訊息之節目內容,本文以為購物頻道之定性應偏向節目而非廣告,並將購物頻道定性為「具有廣告性質之特殊節目頻道」。出現消費爭議或是違法情事,參酌現行對於節目以及廣告之管制模式,本文認為應回歸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其職掌法規而規管,回歸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準此,關於購物頻道,應視之為一以電視媒體作為介面之零售業者,在頻道資源不再稀有的未來,基於促進產業發展以及保障商業性言論之目的,對於其限制並不需要過於嚴苛,甚至應採取消極放任之態度,使之自由發展,方符產業之動態發展以及促進法體系規範之完整建構。
參考文獻
I. 中文
A. 專書與專書論文
Bernadette Tiernan著,楊幼蘭譯(2002)。多通路整合行銷:如何結合網站、郵購、店面擴大企業經營實績,台北:藍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Brich A., Gerbert P., & Schneider D.著,郭和杰譯 (2000)。全球電子購物市場:第一本解析美國與歐洲 B2C 市場的全方位報導,台北:智庫。Jurgen Habermas,章國鋒譯(2003),與哲學大師哈伯瑪斯對談,台北:先覺。
McQuail著,陳芸芸、劉慧雯譯(2010),McQuail’s 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
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等譯(1992),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
Straubhaar J., & LaRose R.著,涂瑞華譯(1993),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亞太圖書。
Williams, R.著,馮建三譯(199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
李惠宗(2011),憲法要義,台北:元照。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4),第三次電視革命-數位電視產業趨勢大解析,頁5-6。
林子儀(1999),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
哈伯瑪斯著,曹衛東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
陳清河(2005),廣播媒介生態與產業,台北:亞太圖書。
麥克魯漢著,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
馮建三(1992),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文化。
鄭自隆(1995),競選廣告-理論、策略、研究案例,台北:正中書局。
B. 期刊論文
江逸(2009),數位新生活,電視更好「用」應用篇,天下雜誌,437期,頁130-134。
何雍慶、霍志強、呂佳茹(2005),虛擬通路對顧客價值之研究—以電視購物通路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8卷4期,頁3-6, 10-13。
余啟民(2006),由法規面淺析數位有線電視服務及電視商務之發展,經社法論叢,37期,頁154-159。
李秀珠(1999),有線電視購物頻道與觀眾特性研究,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頁8-10。
林子儀(1987),商業性言論與言論自由,美國月刊,2卷8期,頁23-33。
林照真(2004),調查的迷思Ⅱ:解讀市場機制,天下雜誌,309期,頁309。
姜志俊(2004),論消費資訊之規範-以廣告與標示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頁68-71。
施淑芳,資訊式廣告效果研究:以閱聽人之既存態度、廣告訊息涉入度與訊息之論點品質為探討,中華傳播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頁8-D5,2001年7月5日,http://ccs.nccu.edu.tw/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625&P_YEAR=2001(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30日)。
洪貞玲(2006),誰的媒體?誰的言論自由?-解嚴後近用媒介權的發展,臺灣民主季刊,3卷4期,頁4。
翁曉玲(2007年3月30日),數位匯流下電信業者跨業經營有線電視之法律研究─ 以探討中華電信MOD案為中心,「有線電視經營管制之公權力界限法律分析」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主辦,頁3-8。
郭貞(2010),海峽兩岸都會區戶外廣告中價值觀與廣告訴求之比較研究,廣告學研究,33期,頁20-23。
陳正男、楊宗欣(2003),以模糊多元尺度法衡量消費者對廣告代言人之知覺與偏好,管理評論,22卷3期,67-89。
陳仲嶙(2011),商業性言論憲法解釋十年回顧與評析,中原財經法學,頁43-49。
陳怡如(2004),司法院大法官比例原則違憲審查標準之探究:兼評釋字第五八四號解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頁104。
陳炳宏(2005),探討廣告商介入電視新聞產製之新聞廣告化現象:兼論置入性行銷與新聞專業自主,中華傳播學刊,8期,頁209-213。
陳炳宏(2010),媒體集團化與其內容多元之關聯性研究,新聞學研究,104期,頁4。
陳炳宏、許敬柔(2006),自電視購物頻道市場之進入障礙與競爭策略分析,廣播與電視,27期,頁2。
陳曙光(2000),解析「無店舖行銷」中的「網路行銷」,貿易雜誌,51期,頁12-14。
彭心儀(2010),論頻譜「稀有資源」的管制原則,台北大學法學論叢,75期,頁216-221。
彭心儀、陳俊榮(2007),對於通訊產業「技術中立」管制原則的反省與批判:以網路電話為核心,月旦法學雜誌,151期,頁95-104。
馮建三(1994),「開放」電視頻道的政治經濟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頁110。
黃銘傑(1998),美國法上的言論自由與商業廣告─兼論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414號解釋,台大法學論叢,27卷2期,頁356。
葉彥君編譯(2012),好萊塢不告訴你的10大內幕,TREND,頁16。
資策會(2010),全球數位電視浪潮下之創新商業模式暨新興產品商機,ITIS專題研究報告,頁11-39。
廖元豪(2005),市場等於自由?政府即是公共?—從「公共的言論自由」評衛星頻道換照爭議,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4期,頁68-74。
劉靜怡(2011),媒體所有權、觀點多元化與言論自由保障:美國法制的觀察,臺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3 期,頁1090-1091。
盧昭燕(2008),不夜台灣 24小時取貨,天下雜誌,392期,頁108-110。
賴祥蔚(2010),商業言論與憲法的言論自由保障,台灣政治學刊,第十四卷第一期,頁 159-199。
羅世宏(2005),電視置入性行銷的規範:政治經濟學觀點的初步考察,中華傳播學刊,8期,頁48-53。
C. 研究報告
NCC「非無線非衛星」頻道管制之解釋令研析會議紀錄(2008)。
資策會(2010),全球數位電視浪潮下之創新商業模式暨新興產品商機,ITIS專題研究報告,頁11-39。
蔡念中(1995),電視台外製外包制度研究報告,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頁15-18。
D. 學位論文
王偉龍(2003)。3C產品無店舖銷售策略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2-18。
E. 網路資源
Freedom House官方網站,http://www.freedomhouse.org/(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210次委員會議,96年11月15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7&sn_f=4036(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210次委員會議紀錄,2008年1月3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7&sn_f=4838(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219次委員會議,97年1月3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8&sn_f=14292(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219次委員會議,97年1月3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8&sn_f=14292(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219次委員會議紀錄,2008年1月3日, 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7&sn_f=4838(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226次委員會議,97年2月14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8&sn_f=14292(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226次委員會議,97年2月14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8&sn_f=14292(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242次委員會議,97年5月29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7&sn_f=6517(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242次委員會議,97年5月29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7&sn_f=6517(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第585次委員會議,103年4月2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67&sn_f=31944(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網站,103年第1季有線廣播電視訂戶數,http://www.ncc.gov.tw/chinese/show_file.aspx?table_name=news&file_sn=40998(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2日)。
NCC網站,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廣告專用頻道數量之限制,NCC通傳營字第10141037050號,101年7月6日, http://www.ncc.gov.tw/Chinese/pda/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8&pages=0&sn_f=24297(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1日)。
NCC網站,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總說明及對照表,2009年2月6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181&is_history=0&pages=0&sn_f=9279(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6月11日)。
QVC官方網站,About Us, http://www.qvc.com/About+Us.content.html(最後瀏覽日:2014/4/29)。
中央社華盛頓法新電,有線電視退燒美民眾改網路收看,台灣立報,2012年5月8日,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7908(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30日)。
王林昌,韓國人愛上電視購物(市場觀察),《環球時報》,2002年8月5日,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68/6912/671830.html(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30日)。
刊欣,韓國電視購物熱潮打敗不景氣,商業週刊,2003年5月2日,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Article.aspx?id=13348(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30日)。
田磊,韓國電視購物的“流通革命”,山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2007年5月31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42328/84913/5805825.html(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30日)。
何吉森,ncc適度開放電視商業置入性行銷及贊助為電視內容產製注入活水, 2012年8月8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 print.aspx?table_name=news&site_content_sn=8&sn_f=25753(最後瀏覽日:2014年5月10號)。
林修卉,一天5次、不換體位!購物頻道充斥性暗示立委促罰,今日新聞,2012年2月23日,http://www.nownews.com/n/2012/02/23/416837#ixzz1nBEpw2BH(最後瀏覽日:2014年4月20號)。
林睿康,新聞置入性行銷太超過?NCC開鍘,大罰489萬元,NOWnews今日新聞網,2008年10月29日,http://legacy.nownews.com/2008/10/29/327-2357374.htm#ixzz31U3FIfD8(最後瀏覽日:2014年4月26日)。
胡智銘,〈電視購物火拼,客廳浴血戰〉,台灣商會聯合資訊網,2005年3月30日,http://www.taiwanchambers.net/IS/doTnet/showarticle.aspx?id=9328(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30日)。
飛爾酥,賞.各種品牌在公車站搞創意廣告!,Mydesy,2010年3月9日,http://www.mydesy.com/creative-bus-stop-advertisements(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6日)。
首爾台貿中心,韓國「GS 電視購物」縱橫海內外市場,台灣服務貿易商情網,2013年4月8日,http://www.taiwanservices.com.tw/org2/6/news_detail/zh_TW/50784/I(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1日)。
孫偉倫,立院初審反媒體壟斷法,本會期恐無法三讀立法,nownews,2013年5月16日,http://www.nownews.com/2013/05/16/301-2939646.htm#ixzz2WMCdNwgN(最後瀏覽日:2013年6月16日)。
高嘉和,掌控系統業者就是贏家,自由時報,2010年1月2日,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363268(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30日)。
張舒婷、林上祚,NCC:電視專題報導可置入行銷,中國時報,2009年11月10日,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09111000067,00.html (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28日)。
張舒婷、林上祚,NCC:電視專題報導可置入行銷,中國時報,2009年11月10日,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09111000067,00.html (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28日)。
陳炳宏,置入性行銷:爭議與解套,媒體改造學社,2007年7月1日,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60(最後瀏覽日:2013年12月15日)。
黃彥棻,富邦MOMO臺借力使力,創新韓國購物系統,2006年9月18日,http://www.ithome.com.tw/node/39495(最後瀏覽日:2014年4月28日)。
資策會官方網站,推動電子商務產業,http://www.iii.org.tw/business/2_5_7.asp(最後瀏覽日:2014年5月15日)
廖元豪,把街頭還給基層異議者!—重省集會自由與集會遊行法,台灣法學會「集會遊行法」總體檢學術座談會之發言稿,2006年6月24日,http://mypaper.pchome.com.tw/liaobruce/post/1270629793(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1日)。
劉安庭,羶腥購物節目 NCC:督促地方把關,台灣醒報,2012年2月23日,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30511+132012022300770,00.html(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28日)。
蔡易靜,順應數位化潮流,電視購物備受矚目,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焦點短評,2005年5月12日,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focus&id=314(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1日)。
衛星電視事業各3年內節目與廣告未明顯分開紀錄,2014年3月31日,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4041/1632_31975_140414_1.pdf(最後瀏覽日:2014年6月10日)。
顏玉霜,淺談廣告節目化,節目廣告化,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媒體基金,2008年8月25日,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41(最後瀏覽日:2014年4月20日)。
嚴玉霜,淺談廣告節目化,節目廣告化,2008年8月25日,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41 (最後瀏覽日:2014年4月20日)。
蘇正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台灣記協對報禁解除十週年的聲明〉,《目擊者》,1998年,http://atj.yam.org.tw/mw0302.htm(最後瀏覽日:2014年3月30日)。
F. 報紙
林蒼祥,有線電視購物頻道的分配與使用,工商時報,2010年1年5日
崔愫欣,看似多元,實則壟斷的媒體現況,台灣立報,2009年5月18日
II. 英文
A. 專書與專書論文
C. Edwin Baker. 2007. Media Concentration and Democracy: Why Ownership Matters,p35-36.
Jerome A. Barron & C. Thomas Dienes. 2008. First Amendment Law, 4th ed.
B. 期刊論文
Bhagwat A. 1997. Purpose Scrutiny in Constitutional Analysis, 85 Cal. L. Rev. p297- 305.
C. Edwin Baker. 2007. Media Concentration and Democracy: Why Ownership Matters,p35-36.
Jhally, S., & Livant, B. 1986. Watching as working: The valorization of audience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6(3): p124-143.
Peter L.Gillett. 1970.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4, No.3: p40-45.
Richard L. Webber. 1999. Riding on a Diamond in the Sky: the DBS Set-Aside Provisions of the 1992 Cable Act, William and Mary Law Review,p3-5.
Susan Dente Ross. 2001. Reconstruction First Amendment Doctrine: The 1990s R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Hudson And O’Brien Tests. 23 Hastings Comm. & Ent. L.J. p723-750.
Weinstein J. 2007. Fool, Knav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Commercial Speech: A Response to Professor Redish. 41 Loy. L.A. L. Rev. p133-139.
C. 網路資源
Audiovisual Media Services Directive (AVMSD). Retrieved from http://ec.europa.eu/avpolicy/reg/tvwf/index_en.htm (last visited: May 10, 2014).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The FCC’s Payola Rul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fcc.gov/cgb/consumerfacts/PayolaRules.html (last visited: May 10, 2014).
Hearn T. FCC’s Adelstein: Probe ‘Payola.’ .Retrieved from http://www.multichannel.com/article/81941-FCC_s_Adelstein_Probe_Payola_.php (last visited: May 3, 2014).
Meese A. J. Price Theory, Competition, and the Rule of Reason. William & Mary Law School, Illinois Law Review, Vol. 77, 2003. Retrieved from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909241## (last visited: May 10, 2014).
Neer K. How Product Placement Work. 04 July 2003. Retrieved from http://money.howstuffworks.com/product-placement.htm (last visited May 6, 2014).
Newman K. M. (2002). Radio Active: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Activism, 1935-194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y 17, 2004. Retrieved from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520235908 (last visited: May 10,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