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正懋 Chen-Mao Liu |
---|---|
論文名稱: |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吹場音樂之研究 Research on Chuei Chang Music from Miao-Li Chen Family Pei-Kuan Pa-Yin Group |
指導教授: | 鄭榮興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1 |
中文關鍵詞: | 客家八音 、工尺譜 、吹場樂 、陳家八音團 、陳慶松 、鄭榮興 |
外文關鍵詞: | Hakka Pa-Yin, Gong-Chi scores, Chuei-Chang music, Chen Family Pa-Yin group, Cing-Song Chen, Rong-Sing Jheng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客家八音為臺灣客家族群於農業時代所特有器樂合奏的音樂,客家人於歲時節令、廟會慶典,或是家中有喜事時,多會請八音班到場配合儀式進行演奏吹場樂,儀式之間的空檔則演奏弦索樂娛樂助興。苗栗的「陳家八音團」為臺灣北部著名的八音樂團,創團者陳慶松以家族親戚與在地的朋友為成員,憑藉著雄厚的演奏實力自1940年代至1980年間在臺灣各地的客家聚落闖出名號。陳慶松之孫鄭榮興接掌樂團之後,於1984年將該團登記立案為「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傳承八音的技藝予年輕一代的團員,並戮力於臺灣社會中推廣客家八音至今。
本篇論文以陳家八音團所演奏的吹場樂為探討主題。第二章整理客家八音在臺灣的歷史背景與客家八音的社會功能,第三章研究工尺譜、吹場樂的樂器與樂隊編制、吹場樂的功能以及吹場樂的演奏。第四章蒐集了陳家八音團所出版音樂CD的十一首吹場樂與該團於2011年7月3日演出的《大開門》大吹場。樂譜以首調的方式寫成五線譜,分析樂曲各種節奏、旋律與特別的音型,以電腦繪圖軟體製作出小型圖檔,建立表格統計、比較並分類,綜合歸納出吹場樂的特色。結論以陳家八音團以及社會概況為主體,敘述客家八音的現況與展望。
Hakka pa-yin is a characteristic instrumentals ensemble music in Taiwan. Hakka people would engaged pa-yin musical groups to play chuei-chang music in ceremonies, and played sian-suo music for entertainment between ceremonies in solar terms festivals, celebrations in temples and joyous occasions in agricultural times. “Chen Family Pa-Yin group”is a famous pa-yin music group in north Taiwan. It was leaded by Cing-Song Chen with relatives and friends as its members. Because of the outstanding art in music playing, they were illustrious between hakka settlements in Taiwan from 1940s to 1983. Rong-Sing Jheng, Chen’s grandson took over the group in 1984 and registered it as “Miao-Li Chen Family Pei-Kuan Pa-Yin Group” in the official record. Jheng did his utmost on teaching young members artistry of pa-yin and popularized hakka pa-yin music to people in Taiwan society until now.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chuei-chang music from Miao-Li Chen Family Pei-Kuan Pa-Yin Group. Chapter Two arranges the history of pa-yin music and its functions in Taiwan society. Chapter Three explains gong-chi scores,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and the unique playing style of pa-yin music. Chapter Four includes 10 chuei-chang music compositions collected from music CDs of Chen Family Pei-Kuan Pa-Yin Group and one chuei-chang music from their performance on the 3rd of July, 2011. The author found unusual types of rhythms and sound-types in chuei-chang music and drew them into small images by cartography softwares, compared and classified these images, than gather all the statistics to establish lists, and in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uei-chang music.
一、書籍
Nettl, Bruno著,沈信一 譯
1976 《民族音樂的理論與方法》,台北︰書評。
呂炳川
1979 《呂炳川音樂論述集》, 台北:時報出版社。
王振義
1982 《臺灣的北管》,臺北市 : 百科。
雨青
1985 《客家人尋「根」》, 台北:上英印刷。
高厚永
1986 《民族器樂概論》,臺北:丹青。
戴月芳、羅吉甫 主編
1990 《臺灣全記錄》,台北:錦繡出版事業。
陳運棟
1992 《客家人》,臺北:出版社。
鄭榮興
1995 《苗栗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發展史》,苗栗:苗栗文化中心。
2004 《臺灣客家音樂》,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08 《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 ,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呂錘寬
1999 《牌子集成》,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
2000 《北管音樂概論》,彰化市:彰縣文化局
2004 《北管古路戲的音樂》,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劉還月
2000 《臺灣的客家人》,台北,常民文化。
2001 《臺灣客家族群史 移墾篇(上)、(下)》,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潘汝端
2001 《北管鼓吹類音樂》,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范揚坤
2002 《北管二三事》,臺北:臺北市文化局。
許常惠、呂錘寬、鄭榮興
2002 《臺灣傳統音樂之美》,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梁榮茂、黃子堯、謝艾潔、鄭榮興
2004 《臺灣客家族群史 學藝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美枝、蘇秀婷、鄭榮興
2004 《陳慶松 客家八音金招牌》, 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二、學位論文
鄭榮興
1985 《臺灣客家八音之研究—由苗栗陳慶松家族的民俗曲藝探討之》,臺北:國立師範大學。
游庭婷
1996《桃園地區客家八音研究 – 以音樂文化為主》,臺北:國立藝術學院。
潘汝端
1998 《北管嗩吶的音樂及其技藝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
吾慧甄
1999 《臺灣北管藝師邱火榮先生福路派鑼鼓樂之收集整理》,臺北:國立藝術學院。
鄭詩瑩
2004 《北管鑼鼓 - 空牌及【蝴蝶雙飛】之結構分析與演奏詮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黎錦昌
2005《新竹地區客家八音之研究-以葉金河為例》,臺北:國立師範大學。
江彥瑮
2007 《臺灣客家戲劇團之經營管理研究-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為例》,嘉義:南華大學。
黃筠軒
2007 《苗栗造橋客家八音樂師蘇添富之研究》,臺北:台北藝術大學。
劉佳佳
2007 《臺灣北管亂彈戲提弦伴奏研究 ─ 從謝顯魁所奏【二凡】曲腔看「托」的伴奏意涵》,臺北:國立師範大學。
鄧宏晏
2009 《竹北地區「田屋八音團」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
張秋華
2010 《當代臺灣客家戲曲之建構-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為例》,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三、期刊
謝俊逢
1990 〈客家的八音〉《客家》第3期,51-55頁。
鄭榮興
1993 〈客家八音囀成無限情〉《客家》第43期,第57頁。
1997 〈客家八音在臺灣的社會功能〉《復興劇藝學刊》1997年第19期,43-56頁, 臺北市 : 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施炳華
1998 〈骨譜與潤腔──談南管音樂與語言的關係〉《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45-360頁,臺北市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鄭瑞貞
1997 〈客家的傳統樂隊和嗩吶 -上-〉《客家》1997年4月第82期,63-66頁,臺北:客家雜誌社。
1997 〈客家的傳統樂隊和嗩吶 -下-〉《客家》1997年5月第83期,68-70頁,臺北:客家雜誌社。
劉美枝
2005 〈試論北部客家八音之變遷〉《新竹文獻》第19期,6-13頁,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楊寶蓮
2007 〈品味民族音樂學堂--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演奏會〉《國文天地》第23期,39-42頁。
吳榮順
1990 〈客家音樂研討會暨客家八音展演〉《傳統藝術》第9期,38-41頁。
2008 〈臺灣客家八音的傳統與傳習〉《關渡音樂學刊》第8期,1-16頁,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冷劍波
2009 〈清代海陸豐籍客家人遷臺考〉《嘉應學院學報 》第5期 。
邱秀年
1989 〈鄭榮興留住客家文化--「陳家八音團」的百年滄桑與未來之路〉《拾穗》第1期,54, 55頁。
杜逸隆
1990 〈傳統客家八音的傳承與展望〉《傳統藝術》第9期,3, 4頁。
何穎怡
1995 〈陳家八音團的過去與現在〉《臺灣的聲音》。
鍾肇政 等
1995 〈客族音樂專題〉《臺灣的聲音》第2期,6-47頁。
四、影音資料
鄭榮興
2002-2003《新義錦 七管》1片CD,未出版。
2003 《鄭榮興音樂專輯 客家八音系列》壹、貳,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2004 《鄭榮興音樂專輯 客家八音系列》參、肆,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2005 《鄭榮興音樂專輯 客家八音系列》伍、陸,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2006 《鄭榮興音樂專輯 客家八音系列》柒、捌,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2007 《鄭榮興音樂專輯 客家八音系列》玖、拾,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2008 《臺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隨書附2片CD,台北: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陳家八音團
2006 《傳統客家歌謠及音樂_客家八音系列》CD1片,苗栗: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五、網路資料
(一)文章與文獻資料索引網站
〈八音〉《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Search/Search.jsp?QS=八音
〈客家論文集〉《六堆客家鄉土音樂網》
http://liouduai.tacocity.com.tw/item14/iten14-menu.htm
〈臺灣客家人探源〉《臺灣網》
http://big51.chinataiwan.org/twzlk/twgk/mz/200802/t20080227_594630.htm
(二)傳統音樂網站
《北管網》
http://www.beiguan.cn/index.asp
《吹鼓吹小站‧國樂論壇》
http://suona.com/forum/default.asp
《阿德戲館》
http://home.pchome.com.tw/myhome/ader319/
《南北管音樂主題知識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kn.ncfta.gov.tw/NCFTA/npk/show_node.jsp?id=2.2&rid=2
《客家傳統音樂網》國立臺灣大學音樂研究所
http://taiwan.ihakka.net/index_main.htm
《陳家八音團》
http://hakkafans.myweb.hinet.net/philharmonic.htm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http://www.cyberstage.com.tw/troupe/troupe_page.asp?id=1146&ap=7
《臺灣傳統音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http://web.arte.gov.tw/traditionalmusic/default_mai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