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淑華
Shu-Hua Lee
論文名稱: 社區合唱之社會功能探討──以桃園揚馨合唱協會為例
The Research for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Community Choirs in Taiwan ── Based on the Yang Xin Choir in Taoyuan
指導教授: 楊佈光
Bu-Kuang Yang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6
中文關鍵詞: 社區合唱團社會功能
外文關鍵詞: community, choir, social functions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醫藥的進步,國人平均餘命增加,政府積極推動成人教育、終身教育、樂齡大學、社區大學、市民大學的學習,合唱的意義與價值能是政府鼓勵終身教育學習的優質課程。揚馨合唱團成立已十三年之久,團員平均年齡約60歲,筆者藉由揚馨合唱團音樂活動之實踐,以結構性和半結構性問卷訪談方式來了解合唱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紀錄發展歷程及社會功能之探討。研究結果,社區合唱不僅提升了個人的藝術人文素養、有益身心健康,培養出團員間團結合作之凝聚力,也促使退休團員從合唱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及享受,藉以美好的歌聲唱出對社會的關懷。此外,經由團員社交網絡的連結,也帶動中高齡層的聽眾一同來參與。其音樂活動本身除了具有活動價值之外,同時也具有個人價值、社團價值、家庭價值及社會價值與功能,如能和社區營造相連結,可帶動社區意識、社區認同、社區學習,與政府建構和諧的社會不謀而合。


    With the advances in medicine, the average ages of people increasing gradually. To encourage citizen keep learning, our government actively plans many courses for adult education, lifelong education, seniors education, community college..and so on. Join choir is one of learning courses can brings everyone to pursuit a quality life with no ages limitation. Yang Xin choir was established over thirteen year ago, the average age of members about 60 years old, I practice by joining many music activities, and arrange structured and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to interview the way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orus and the people, and records what benefits that choir brings to people, and further more to the social. The results show choir not only promote the personal artistic humanities, physical and mind health, but also forming a cooperation power among members virtually, especially for those retired members, singing can make them happy, and they present their concern via the songs, and find their self recognition. The charming power also affect the people around them and attract people around them to join together. In addition to the musical activities in the value of the activity itself, it should also have personal values and community values, family values and social function values, such as links with the community to create a phase, Moreover, it can promote a sense of community, community identity, community learning, and bring a happiness and joyful life.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x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台灣社區合唱發展 13 第二節 合唱之社區文化政策推展 17 第三節 音樂社會功能之研究 34 第四節 相關文獻回顧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8 第三節 研究步驟 5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5 第四章 揚馨合唱協會的發展歷程 57 第一節 背景與緣起 57 第二節 協會組織 62 第三節 社區營造的推展 82 第四節 揚馨合唱團與社區互動問卷分析 89 第五章 揚馨合唱協會音樂活動與功能之探討 93 第一節 音樂活動與傳播之功能探討 94 第二節 音樂活動與流動環節之功能探討 125 第三節 音樂活動與相互制約影響之功能探討 13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5 第一節 結論 145 第二節 建議 149 參考書目 153

    一、專書
    文建會
    2004《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布勞考普夫
    1992《在社會變革中的音樂—音樂社會學大綱》,大陸:上海音樂出版社。
    林振春
    1996《終身學習與社區教育》,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金經言
    1994《音樂學文集》外國音樂社會學歷史發展述略,大陸:山東友誼出版社。
    洪萬隆
    1996《音樂與文化》,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徐震著
    1985《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印行。
    孫芝君 撰文
    2002《台灣音樂館-呂泉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許常惠
    1991。《合唱的藝術》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陳秉璋、陳信木著
    1993《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桃園市公所
    1995《桃園市志》,桃園:桃園市公所。
    桃園縣政府
    1994《桃園文獻第二期: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
    2005《桃園縣表演藝術團體扶植計畫10年成果專輯》,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桃園縣政府
    2010《新修桃園縣志-社會志》,桃園:桃園縣政府出版。
    郭生玉
    1990《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中和市:精華書局。
    崔光宙
    1993《音樂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曾遂今
    2004《音樂社會學》,大陸: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曾遂今
    1997《音樂社會學概論-當代社會音樂體系進行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教育部
    2013《100年度成人教育調查統計》,吳明烈主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葉純之、蔣一民
    1988《音樂美學導論》,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
    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合著
    1984《傳播學概論》,(陳亮等 譯),大陸:新華出版社。
    Chris Barker
    2012《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羅世宏 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a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 Rossman
    2006《質性研究 研究與方法》。李政賢(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Deris McQuail and Sven Windahl
    1996《傳播模式》(楊志弘、莫季雍 譯),台北:中正書局。
    David Jary& Julia Jary
    2005《社會學辭典》(周業謙、周光淦 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Robert K. Yin
    2001《個案研究》(尚榮安 譯),台北:弘智文化出版。
    A.H.Maslow.
    1943Classics in the Hislory of Psychology.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Psychological Review。
    K.Butcher,H., et al., ed.
    1993Community and Public Policy . London , UK:Pluto Press.。
    Jacobes,Arthur.
    1969Choral Music : A Symposium, Baltimore . Penguin Bools Ltd. 。
    Silbermann,Alphons ,Corbet Stewart(Tra.),
    1997Sociology of Music ﹒Connecticut:Greenwood,。

    二、論文
    石易平
    2000<婦女合唱團的社會網絡與性別角色>。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朱思婷
    2012<多倫多華人合唱團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余奕蓁
    2009<新竹交響管樂團的發展與營運研究兼論社會教育功能>,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教學碩士班,。
    林正琳
    2003<近五年來基隆地區合唱團的社會音樂教育功能探討 -以基隆市啄木鳥合唱團1997-2002年間的活動與發展為例>。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周思恩
    2008<新竹市社會性合唱團音樂教育功能探討-以市立混聲、竹嶺男聲、科學工業園區合唱團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洪善下
    2005<合唱文化對台灣音樂價值及社群認同的建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婉如
    2001<都市發展與社區商圈形塑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個案分析>,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
    梁譯云
    2010<高齡者參與業餘合唱團之個案探究-以高雄市漢聲合唱團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張德永
    1992<林德曼成人教育思潮之研究>,師大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清郎、呂錦明、何康婷、郭孟雍之綜合座談
    1992<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合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出版。
    張清郎、呂錦明、何康婷、郭孟雍之綜合座談
    1994<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合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出版。
    曾繡雅
    1994<日常生活美學與社區發展以新竹兩個社區合唱團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曾慧蘋
    2012<表演藝術活動中社會教育功能之探討少>,國立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育碩士班。
    張英陣
    2001<市民社會的實踐:第三部門與政府的互動>,全球化與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台灣社會福利協會。
    張菁芬
    2005<台灣區社會排除之研究:指標建構與現象分析>,臺北大學社會工作系。
    詹雨妮
    2007<社區藝術對社區營造之活化>,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研究所。
    鄭志敏
    1992<台灣區婦女合唱團在社區音樂文化教育功能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張育紋
    2010<音樂活動與社區發展之研究-以南庄基督長老教會牧笛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教學碩士班。
    楊詠惠
    2012<音樂社團活動對社區中高齡者的認知、憂鬱與睡眠狀況之影響>,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
    蔡維君
    2003<基督教團體參與社會音樂活動之分析:以台北市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聖樂合唱團慈善音樂會為例>,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蕭匡妤
    2005<台灣基督教專職聖樂事奉團體之研究-以天韻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羅文基、吳百祿
    1997<社區終身學習與學習社會的建立>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教育部文建會。
    三、期刊
    丁振遠
    2013<音樂時空>,深圳市羅湖區文化館,編輯部郵箱,02期 。
    平珩主持
    1998<表演藝術名錄>,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呂泉生
    1980-1982<合唱在台灣>(8-14),今日生活雜誌,今日印刷出版社,第156-187期。
    呂佳陵
    2005<臺灣地區社區大學音樂課程之內容分析>,人文社會學報。
    姚世澤
    1992<如何面對廿一世紀音樂教育新走向-音樂教育論述集>,台灣教育月刊,台北:偉文圖書出版。
    吳靜吉主持
    1995<表演藝術團體彙編-音樂類>,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麗
    2013<社區合唱藝術發展因素及前景展望>,音樂創作期刊,第九期。
    李莉
    2006<合唱藝術與現代城市社區文化建構>,《音樂論壇》,大陸:深圳市南山區文化館。
    邱文彬
    2001<社會支持因 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卷4期。
    林瑞欽
    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關懷社區散播祥和一社區文化與意識研討會專輯,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林振春
    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
    邱秋瑩
    2001<知識經濟之意義、內涵與發展策略>,自由中國之二工業, 91期,第6卷。
    國立教育資料館
    1991<近四十年我國音樂教育之發展>,汪精衛,教育資料集刊第十二集。
    陳錦煌、翁文蒂
    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立公民社會>,國家政策季刊,第二卷第三期。
    陳勇
    2010<社會學視野下的19世紀上半德國合唱音樂實踐>,大陸: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第4期。
    曾建元、朱元雷、石易平
    2004<大家來唱歌:合唱團組織、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政策>,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一期。
    董靈
    2008<高大宜基礎音樂教育概論>。大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小轀
    2006<桃園社造的路>,桃園藝文。
    四、網路下載
    台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2014-04-06下載。
    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14-02-06下載。
    取自http://www.moc.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2
    文化資產局,2014-03-17下載。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expservice/expServiceAction.do?method=doViewNews&menuId=3804
    文化藝術基金會。2013-12-01下載。
    取自http://www.ncafroc.org.tw/
    教育部(2003)。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2014-03-07下載。
    取自http://lifelong.edu.tw/佈告區.htm
    黃英。音樂藝術的社會功能。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光明日報。取自2013-12-01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cul.china.com.cn/2013-12/22/content_6560293.htm
    維基百科。社區總體營造2014-03-27下載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4%BE%E5%8D%80%E7%B8%BD%E9%AB%94%E7%87%9F%E9%80%A0
    蔡宗德(2011)。爪哇入神舞蹈中的儀式型態、音樂特性與社會功能。 台南:南易學報3。2014-07-07下載。取自http://203.72.2.115/Ejournal/AR01000304.pdf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