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雅惠
Sheu, Yea-Huey.
論文名稱: 臺灣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政策執行現況、 影響因素及評估研究
A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ading Education Policy in Taiwan’s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 顏國樑
Yen, Kuo-Liang
口試委員: 孫志麟
SUN, CHIN-LIN
李俊湖
Li, Jun-Hu
李安明
Li, An-Min
陳美如
Chen, Mei-Ju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4
中文關鍵詞: 閱讀教育政策政策影響因素政策執行評估
外文關鍵詞: reading education policy, policy influencing factors, policy evalu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教育部閱讀教育政策是影響教師推動閱讀教學的重要圭臬。本研究旨在了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執行閱讀教育政策的現況,探討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與執行評估的相關情形及影響。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研究對象為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共發出790份問卷,回收率75%,有效樣本共484份。問卷回收後分別以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及典型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另外,立意抽取10位教師進行訪談研究。訪談資料謄寫成逐字稿,將訪談的結果,配合相關文獻與問卷調查結果,作交互分析討論。根據研究結果與分析歸納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知覺閱讀教育政策之現況達到中程度,其中以「推動小一新生閱讀推廣計畫贈書活動」和「推動晨讀123-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兩個活動對現場推動閱讀最有助益;而「充實學校圖書館圖書設備」及「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與動機」是最需要政策解決的問題。
    二、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知覺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達到中程度。其中以
    執行機關特性影響閱讀教育政策最大。
    三、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知覺閱讀教育政策執行評估達到中程度。其中以
    政策設計適當性執行成效最高。
    四、不同職務以擔任校長對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與執行評估的知覺程度較高。
    五、研究所以上、閱讀相關科系畢業的老師對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的知覺程度較高。
    六、研究所以上、非閱讀相關科系畢業的老師對閱讀教育政策執行評估的知覺程度較高。
    七、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與執行評估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八、「政策本身特質」與「政策目標達成度」之間有顯著相關。
    九、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中政策本身特質對執行評估最有預測效果。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論,提出幾點建議提供教育行政單位、國民小學校長、教師與未來相關研究作參考。


    The reading education policy in Taiwan i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hat affects teachers to promote reading instru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ading education policy of the national elementary education personnel and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mary education policy. The research method i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method. A total of 79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the national elementary education staff in Taiwan, with a recovery rate of 75% and a total of 484 valid samples. After the questionnaire was collected,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analyzed by factor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narra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singl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product difference correlation and typical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 addition, the intention of extracting 10 teachers to conduct interviews. Interviews were transcribed into verbatim, and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s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nd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perceived reading education policy to achieve the status of the degree. Which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small new student to promote the program to promote the book"; and "promote the morning reading 123- National High School to promote morning reading campaign" two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most helpful on-site reading; and "enrich the school library books and equipment "and" raising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s and motives "are the most in need of policy resolution.
    Second, the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perceived reading education policy influencing factors to achieve the degree. Which aff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ecutive authorities to read the largest education policy.
    Third, the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perceived reading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ssessment to achieve the degree. Which is the most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design.
    Fourth, different positions to serve as principals on reading education policy factor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ssessment of a higher degree of awareness.
    Fifth, the Institute of the above, rea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graduate teachers to read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policy awareness of a higher degree of factors.
    Sixth, the Institute of non-reading related departments of graduation teachers to rea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awareness of a higher degree.
    Seventh,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ading education policy in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Eighth,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olicy itself" and "policy objective achievement".
    Nine, read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policy on the policy itsel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ssessment of the most predictive effect.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vid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units,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as a refer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臺灣閱讀教育政策之探討 15 第一節 臺灣閱讀教育政策的背景與發展 15 第二節 臺灣閱讀教育政策的內涵 35 第三章 閱讀教育政策執行與影響因素 67 第一節 閱讀教育政策執行的意義 67 第二節 閱讀教育政策執行的影響因素 80 第四章 閱讀教育政策執行評估的意涵 99 第一節 政策執行評估的意義 99 第二節 閱讀教育政策執行評估的指標 109 第五章 閱讀教育政策相關研究 121 第一節 閱讀教育政策執行的研究 121 第二節 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 132 第三節 閱讀教育政策執行評估的相關研究 146 第六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51 第二節 研究樣本 1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61 第四節 研究實施 18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181 第七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87 第一節 臺灣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政策之現況 18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知覺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差異分析 204 第三節 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與執行評估之關連性分析 216 第四節 閱讀教育政策影響因素與執行評估之預測力分析 222 第五節 閱讀教育政策執行人員訪談結果分析 223 第六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232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239 第一節 結論 239 第二節 建議 243 參考文獻 251 壹、中文部分 251 貳、英文部分 267 附錄 269 附錄一 臺灣國民小學學校閱讀教育政策執行調查問卷(專家審查用) 269 附錄二 臺灣國民小學學校閱讀教育政策執行調查問卷 286 附錄三 臺灣國民小學學校閱讀教育政策訪談問卷 295

    壹、中文部分
    中小學數位閱讀計畫(2014)。取自:http://elfess.ee.ncku.edu.tw/
    planCase/AboutPlan.aspx。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編著(2002)。閱讀—新一代的知識革命。臺北市:天下。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08)。閱讀,動起來。臺北市:天下。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編著(2008)。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現場。臺北市:天下。
    方子華(2003)。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方佳怡(2014)。台灣學童閱讀能力測驗落後,香港學者訝異。取自:
    http://www.jcps.kh.edu.tw/web/lbr/files/book-dow.swf。
    王如哲(2002)。全球化的教育改革動向之一:因應知識經濟的國家教育改革策略。
    現代教育論壇,7,129-132。
    王秀梗(2008)。課綱微調下國語文領域閱讀能力之淺見。教育研究月刊,175,48-
    52。
    王芃涵(2007)。臺北市新移民照顧輔導政策執行評估之探究-以民政局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王美恩(2007)。芬蘭:創新圖書館吸引青少年為樂趣閱讀。天下雜誌2007教育特
    刊,臺北市:天下。
    王毓仁(1996)。我國反毒政策之執行評估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
    學,臺北市。
    王慧蘭,李錦旭(2006)。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王鴻國(2010)。曾志朗:PISA 教改可參考。取自:http://tw.news.yahoo.
     com/article/url/d/a/101209/5/2ipe5.html。
    王瓊珠(2010)。突破閱讀困難。臺北市:心理。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臺北市:巨流。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四版)。臺北:巨流。
    司徒達賢(2006)。無法自行閱讀,何來知識經濟。取自:http://prof-
    seetoo.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916.html。
    甘靜玲(2012)。屏東縣國小教師知覺學校行政支援閱讀教育與閱讀教學效能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朱平瑜(不詳)。評析現今臺灣與香港閱讀教育政策-淺談我國閱讀教育政策之未來展
    望。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103/a10.htm。
    朱似萼(2007)。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政策執行情形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深耕
    書田追求卓越專案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朱美音(2004)。我國洗錢防制政策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
    學,新北市。
    江美滿(2010)。閱讀教育就是新的教育。親子天下雜誌,16,143-14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改
    會。
    何淑真(2003)。芬蘭的基礎教育。取自:http://iwebs.url.com.tw/main/
    html/hef/705.shtml。
    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2008)。公共政策。臺北市:智勝。
    吳 定(1996)。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臺北市:天一。
    吳沐馨(2008)。談閱讀教學。教師之友,49(2),77-85。
    吳佳玲(2010)。國民小學「閱讀磐石學校」得獎方案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幸貞(2012)。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實施閱讀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吳怡萱(2009)。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教育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修(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吳明清(1992)。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清(1995)。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英長(1998)。國民小學國語故事體課文摘寫大意的教學過程之分析。臺東師院學
    報,9,149-184。
    吳訓生(1991)。國小低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特殊教育
    學報,15,117-215。
    吳財順等(2005)。芬蘭教育的借鏡與啟示。芬蘭丹麥教育制度考察,19。臺北市:
    教育部。
    吳國禎(2012)。從嘉義縣市小學教師閱讀教學現況探討台灣閱讀政策之推動(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吳敏而(1990)。國語科大意教學怎能大意。省立國民教師研習會78年度國小課程研
    究學術研討會專輯。
    吳敏而(1998)。語文學習百分百。臺北市:天衛。
    吳清基(2010)。推動臺灣的閱讀教育—全民來閱讀。研考雙月刊,34(1),62-66。
    吳舜文(2011)。我國綠建築政策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
    共行政暨政策學系,臺北市。
    呂餘慶(1999)。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宋美瑤(2009)。苗栗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成效評估之研究-以回應性評
    估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 學(2010)。閱讀起步走範圍要更全面。臺北市:人間福報。(8月25日)
    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市,元照。
    李佩芬(2010)。閱讀動起來3,閱讀力實戰關鍵。臺北市:天下。
    李武昆(2008)。臺灣地區教育政策執行研究現況之分析-以1986~2006年之學位論
    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泓璉(2009)。中部地區國小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玟燕(2005)。教育部「焦點三百-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實施現況之探討--
    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俊宏(2002)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
    學,臺北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李俊湖(2009)。「教育品質與管控機制」,研習資訊,26(6),80。
    李俋萱(2009)。閱讀成效?閱讀習慣!北縣教育,69,64-65。
    李家同(2010)。大量閱讀的重要性,臺北市:博雅。
    李素足(1999)。臺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李彩鳳(2007)。國小教師參與「希望閱讀」專案之研究-以臺南縣與高雄縣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淑菁(2006)。教育政策研究的傳統與批判:一個東方的性別觀點。收錄於黃乃熒編
    《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李雪莉(2002)。全民閱讀大調查:大人、小孩都不愛看書-台灣的閱讀危機。天下
    雜誌,263,212-218。
    李雪莉(2003)。台灣的閱讀危機。載於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等著),閱讀:
    新一代知識革命,234-243。臺北市:天下。
    李雪莉(2007)。卡住的閱讀:台灣十年為何不如香港四年?取自:
    http://reading.cw.com.tw/pages/public/fourm/01.htm。
    李雪鳳(2010)。2006國際閱讀素養評比談提升兒童閱讀力。南投文教,29,30-
    33。
    李慧萍(2010)。2009-2010 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排名分析。臺北市:臺灣
    經濟研究院研究所。
    李錫文(2005)。澎湖縣國小學童閱讀兒童讀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南大學,臺南市。
    李麗玲等著(2005)。焦點三百-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成效之研究期末報告。臺
    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李麗玲、莊富源(2008)。焦點三百—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成效之研究(國家教
    育研究院籌備處期末報導編號:NAER-97-07-E-2-01-00-3-01)。未出版。
    李寶琳(2000)。臺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閱讀文化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沈守真(2010)。臺中縣嬰幼兒閱讀運動(Bookstart)的執行評估(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周志榮(2015)。保四總隊替代役﹙警察役﹚專業訓練執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北市。
    周孟勳(2013)。閱讀線上認證系統對國小學童閱讀態度與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臺中市。
    周雅雯(2005)。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周慧玲(2014)。兒童閱讀教育推動計畫的規劃與實施情形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義學
    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水波、張世賢(2008)。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林巧敏(2008)。迎接閱讀新浪潮~閱讀與國家競爭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4-9。
    林仲峰(2006)。身心障礙者使用交通工具免徵牌照稅政策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吟霞(2009)。從PIRLS 2001與PIRLS 2006結果分析探討香港閱讀教育之改進及
    對台灣的啟示。臺灣學生學習檢視與課發展運用——子計畫二:臺灣國中小學生閱讀
    能力表現之分析與運用(PISA、PIRLS)期末研究報告。從PIRLS 2001與PIRLS
    2006結果分析探討香港閱讀教育之改進及對台灣的啟示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
    性研究區塊研究一整合型研究(二)。臺北市: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林秀貞(2008)。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提高競爭力之研究。教育部96年度選送公私立高
    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出國專題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林孟君(2011)。閱讀教育政策與學生閱讀素養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明煌(2011)。日本中小學閱讀教育課程改革現況。教育資料集刊,50,69-90。
    林武憲(2000)。怎樣推行兒童閱讀運動—從美、英、日的經驗談起。全國新書資訊月
    刊,22,15-18。
    林政逸(2005)。從政策執行的觀點思考如何提高教育執行力。學校行政雙月刊,37-
    38。
    林昭德(2004)。台灣藥害救濟政策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
    學衛生福利研究所,臺北市。
    林盈均(2012)。以CIPP模式觀點探討影響學生閱讀素養之因素─以臺灣與韓國參加
    PISA2009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清真(2003)。日本的閱讀運動。圖書館與閱讀運動研討會論文集,19。臺北市:國
    家圖書館。
    林煥祥、劉聖忠、林素微、李暉(2008)。臺灣參加PISA 2006成果報告。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5-2522-S-026-002),花蓮縣。未出
    版。
    林嘉琦(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執行現況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林靜香(2013)。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知覺幼托整合政策與其執行影響因素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桃園市。
    林靜凰(2013)。校園閱讀線上認證系統對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影響-以臺中市
    某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林鍾沂(1994)。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瑞興。
    林鍾沂(2001)。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林麗鈴(2008)。學校兒童閱讀教育之政策研究—以臺中市新興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邱騰安(2014)。國小閱讀教育之探討–以桃園縣G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金世仰(2009)。網路交易課稅政策之執行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
    學,臺北市。
    南美英(2007)。孫鶴雲譯。晨讀10分鐘——培養快樂閱讀習慣、增進學習力
     78種高效策略。臺北市:親子天下。
    施宜煌、高原仙、林昭溶、賴郁璿(2010)。國民小學閱讀教學之探討。教育人
    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7(4),37-46。
    施宜煌(2013)。從PISA評量閱讀素養情形省思臺灣國民中小學閱讀教育推展的問
    題。新北市教育,6,67-71。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和台灣經驗。臺北市:時英。
    柯華葳(1991)。台灣地區閱讀文獻回顧。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究第一年度結案報告,
    31-76。臺北市:作者。
    柯華葳譯(2001)。踏出閱讀的第一步。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著。臺北市:信誼。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7)。臺灣四年級學生參加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結果專題報導。取自:
    http://web1.most.gov.tw/(國科會網站)。
    柯華葳(2009)。臺灣閱讀現況-2:閱讀的核心,在於思考。取自:
    http://reading.cw.com.tw/doc/page.jspx?
    id=40288abc24dd91fa0124e2453fbd0002。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 2006
    報告)。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
    柯華葳(2009)。培養SUPER小讀者。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主編(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ISBN:9860232148)
    柯華葳(2010)。學習閱讀力。取自:http://www.mdnkids.com/family_
     edition/detail.asp?sn=444。
    柯華葳(2011)。語文課與閱讀能力的培養。教育研究月刊,210,5-14。
    柯華葳(2012)。由參與PIRLS看國際評比。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2020教育願
    景。臺北市:學富。(ISBN:9789866624827)
    柯華葳(2013)。閱讀是新世紀必要的學習管道。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4),4-
    11。
    柯華葳、詹益綾、丘嘉慧(2013)。PIRLS 2011報告─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臺
    北市:教育部。
    洪 蘭(2008)。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臺北市:遠流。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Ken Goodman原著,1998,On reading)臺北市:心
    理。
    洪湘婷(2005)。淺論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趨勢報導,12(1),34-42。
    洪靜慈(2016)。國民小學國際教育政策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北部三都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瓊文(2010,2月24日)。國小推動閱讀—娛樂、學習孰重。國語日報,第13版。
    洪瓊文(2010,3月3日)。校園落實閱讀—娛樂教師負重任。國語日報,第13版。
    洪儷瑜(2005)。由語文學習困難的評量工具談其概念與運用。在洪儷瑜、王瓊珠、
    陳長益編,突破學習困難:評量與因應之探討。臺北市:心理。
    洪蘭、曾志朗(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
    38,1-4。
    紀麗雲(2013)。PIRLS評比與閱讀教育政策:香港與台灣國小學童閱讀教育政策之比
    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胡至沛(1998)。回應性政策評估理論之研究-兼論台北縣老人年金政策(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范兆斌(2011)。苗栗縣國民中學精進教學計畫政策執行現況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2006)。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計劃PIRLS(2006)。取
    自:http://www.chineseedu.hku.hk/Chinese TeachingMethod/pirls/
    P06/Background/#3。
    凌爾祥(2009)。「希望閱讀計劃」推動成效與未來行動方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孫志麟(1992)。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的差異。師友,298,21-23。
    孫志麟(1999)。教師自我效能: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資訊,7(6),170-
    187。
    孫志麟(2001)。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徵取向的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學報,14,109-140。
    孫綿濤(2010)。教育政策學。上海市:中國人民大學。
    涂秋英(2008)。桃竹苗地區閱讀卓越學校推動閱讀教育對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鄭麗嬌編(1998)。公共政策。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財團法人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10)。拔尖扶弱─台灣閱讀教育方向。取自:
    http://reading.cw.com.tw/doc/page.jspx?
    id=40288ab22ce7bf65012cf32837a3000b
    財團法人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11)。『閱讀磐石學校獎』展現閱讀成果。取自:
    http://reading.cw.com.tw/doc/page.jspx?id=40288ab22fe8085c012
    fe88b9c880002
    郝明義、朱衣譯(2003)。如何閱讀一本書。(原作者:Mortimer Adler、Charles
    Van Doren,How To Read A Book)。臺北市:臺灣商務。
    高希均(2009)。閱讀救自己—50年的學習腳印。臺北市:天下。
    高希均(2010)。熱情的參與。載於吳佩穎(主編)閱讀是一輩子的事。臺北市:天
    下。
    高郡韓(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閱讀教育推動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高敏麗(2005)。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語文能力指標探討國小國語文閱讀教學(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高維敏(2010)。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評估研究-以四縣市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2011)。PISA 2009對閱讀教學的啟
    示。取自:http://epaper.cere.ntnu.edu.tw/index.php?id=496。
    國教署即時新聞(2014)。打開閱讀教育新視野~實踐閱讀教育的理念與方向。取
    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22497&wid
    =ddc91d2b-ace4-4e00-9531-fc7f63364719&Index=1。
    國際閱讀教育論壇(ND)。借鏡國際,打造下一代的閱讀競爭力。取自:
    http://reading.cw.com.tw/pages/public/fourm/01.htm。
    張文彬(2007)。澎湖縣國民小學實施閱讀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佳琳(2010)。美國閱讀教育政策發展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3,183-
    216。
    張佳琳(2012)。有效促進理解的閱讀教學方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
    29(3),83-90。
    張孟熙(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閱讀滿天星」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怡欣(2013)。臺北市閱讀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意會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明貴譯(1998)。知識社會學導論。(原作者:Mannheim ,K.)。臺北市:風雲論
    壇。
    張明輝(2001)。知識經濟與學校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41,10-12。
    張芳華(2017)。學校推廣閱讀活動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課後閱讀參與的影響。教育研
    究集刊,63(2),101-133。
    張阿丹(2008)。高雄縣偏遠地區國小實施閱讀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思萍(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運用教學領導推動閱讀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偉志(2014)。臺中市公立國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認知、認同與政策
    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張莉慧(2009)。臺灣推閱讀之觀察與省思。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5(4),82-98。
    張景添(2005)。如何增進教師的閱讀指導教學能力。師說,188,54-55。
    張菡穎(2011)。推廣閱讀:推廣什麼?如何推廣?成效如何?。教育沙龍系列三活
    動手冊。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張貴林、黃秀霜、鄒慧英(2009)。從國際比較觀點探討臺灣學生PISA 2006閱讀素
    表現特徵。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26。
    張毓仁、柯華葳、邱皓政、歐宗霖、溫福星(2011)。教師閱讀教學行為與學生閱讀
    態度和閱讀能力自我評價對於閱讀成就之跨層次養影響:以PIRLS 2006為例。教育
    科學研究期刊,56(2),69-105。
    張臺隆(2012)。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形成、執行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錦燕(2006)。從政策利害關係人論「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執行成效—以臺北縣
    戶政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桃園市。
    張瀞文(2012)。PIRLS成績躍升世界第九,臺灣學生成績很好動機很差。取自:
    http://www. 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 action?id= 5045472。
    教育百科辭典編輯委員會主編(1994),教育百科辭典。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八十八年度推動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01b)。全國兒童閱讀實施計畫。(90年度起至92年度)臺北市:教育部。
    取自:http://www.edu.tw/publish/index.html。
    教育部(2003a)。全國兒童閱讀種子教師研習會推廣閱讀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a)。焦點三百-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b)。標竿一百九年一貫推手。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a)。「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閱讀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b)。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學生,參加學生基礎素養國際評比,成績表現亮
    眼!2014年6月04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07-12-04)。
    教育部(2007c)。鼓勵民眾閱讀-英國啟動「全國閱讀年」。取自:http://
    epaper.edu.tw/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720。
    教育部電子報(2007d)。台灣閱讀的下一步。取自:http://epaper.edu.tw/
    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1237。
    教育部電子報(2007e)。閱讀計畫持續推動,全國國中小圖書設備經費將分年補助。
    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
    =937。
    教育部(2007f)。「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閱讀推動計畫作業要點」。取
    自:https://goo.gl/rgiKtU。
    教育部(2008a)。「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b)。「焦點三百-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取自:http://210.
    241.21.133/DOC/4031/PLAN_30_20071206230139243.htm。
    教育部(2008c)。台灣閱讀的下一步~教育部提升國民中小學閱讀計畫。取自:
    http://epaper.edu.tw/news/970114/97011403.htm。
    教育部(2008d)。97年度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團體及個人評選計劃。取
    自:http://www.hles.tpc.edu.tw/~rock/project.html。
    教育部(2009)。全方位的國民中小學閱讀推動政策。取自http://epaper.
    edu.tw/news.aspx?news_sn=2485。
    教育部(2010a)。「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電子報。取自: 
     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topical_sn=436。
    教育部(2010b)。深耕閱讀教育樹立磐石典範電子報。取自:http://epaper.
    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416&page=0。
    教育部(2012a)。閱讀起步走‧幸福跟著走:送給小學新鮮人一生最好的禮物。取
    自:http://www.openbook.moe.edu.tw。
    教育部(2012b)。閱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取自:
    http://www.openbook.moe.edu.tw。
    教育部(2012c)。i悅讀-閱讀植根與空間改造:98~101年圖書館創新服務發展計
    畫成果記者會。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5868。
    教育部(2013)。晨讀123─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計畫。取自:http://read.moe.edu.tw/templates/national_lib/pub/edu_area/morning_link.htm。
    教育部電子報(2014)。教育部近年重大閱讀政策。取自:http://epaper.
    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206。
    曹俊漢(1990)。公共政策。臺北市:三民。
    梁惠棉(2011)。臺灣與上海的PISA 2009閱讀素養表現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粘淑真(2004)。高職採行學年學分制重補修辦理現況與問題之研究-以臺中、彰化、雲林等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許淑芬(2007)。臺北市國小教師實施閱讀教學現況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翠萍(2009)。推廣閱讀,行政策略請轉彎。轉載於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主編),閱讀,動起來2 ─香港閱讀現場,141-145,臺北市:天下。
    許慧貞譯(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原作者:Aidan Chambers,The Reading Environment: How Adults Help Children Enjoy Books)。臺北市:天衛文化。
    郭昭佑(2007)。教育評鑑研究-原罪與解放。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陳之華(2008)。「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臺北市:木馬。
    陳木城(2012)。從公共政策談政府閱讀推動策略之作為、閱讀公共政策的結構-經費篇。取自:ttp://lll.ntpc.edu.tw/epaper/。
    陳怡如(2009)。國小推動閱讀活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治明(2004)。彰化縣交通管理政策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陳彥成(2014)。「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之政策評估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昭珍等(2011)。圖書教師手冊─縣市國民小學圖書館推動教師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陳素彬(2006)。閱讀力與競爭力。取自:http://cc.shu.edu.tw/~ctepaper/
    20-wave.htm。
    陳迺珊(2009)。國小閱讀護照成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陳淑娟(1995)。「指導─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增進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淑怡(2010)。國小閱讀推廣活動現況與學生參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媛婷(2014)。「1955外籍勞工24小時諮詢保護專線」之政策執行評估-以政策執行者觀點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高雄市。
    陳湘茹(2013)。國小推動閱讀線上認證系統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琪媛(2010)。國小學童閱讀表現、學校閱讀教育與家庭閱讀環境之個案研究─以臺北市閱冠王得獎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雁齡(2002)。中部地區推行閱讀活動及國小學童參與閱讀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精芬(2006)。歐洲國家兒童閱讀活動之探討:以芬蘭、愛爾蘭、英國、瑞典及奧地利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綺娟(2011)。宜蘭縣國民小學閱讀課程計畫實施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陳燦鎔(2003)。高雄市一般廢棄物委外清運政策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瀅如(2012)。臺中市某國民小學實施閱讀推廣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陳寶山(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遴聘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志朗(2001)。序文-部長的話。載於國家圖書館舉辦之「終身學習就從兒童閱讀開始」,4,臺北市。
    曾屏憶(2008)。閱讀能力與國家競爭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曾家樓(2000)。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研究—以桃園縣試辦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桃園市。
    曾嘉業(2002)。國民小學教師聘任政策之執行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馮清皇(2008)。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立賢(2005)。教育政策執行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小班教學政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玫溱、林巧敏(2008)。推動閱讀計畫之構想與建議。圖書與資訊學刊,1(3),50-60。
    黃俊賢(2014)。從閱讀行為探討國小閱讀計畫實施之成效與困境–以龍山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黃家瑩(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淑苹(2010)。高雄市國小教師實施閱讀教學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詩貽(2013)。跨組織合作推動國小學童閱讀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靖雅(2014)。國小圖書館教師培訓課程之需求評估–以新竹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黃榮隆(2007)。花蓮縣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黃麗菁(2011)。閱讀態度與閱讀策略對閱讀素養之影響—以PISA 2009 上海、香港、韓國、臺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彰化縣。
    楊士瑩(2011)。屏東縣焦點小學推行閱讀教育策略之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楊巧敏(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推動「閱讀桃花源四年計畫」政策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茜惠(2012)。新北市卓越學校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韋伶(2010)。城鄉地區兒童閱讀表現之分析:以HLM分析PIRLS2006臺灣學生之閱讀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雅娟(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閱讀環境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雅鏽(2008)。國中生線上閱讀素養與策略調整特徵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葉瑞珠(2003)。新竹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現況與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葛邦義(2006)。我國實施替代役政策執行成效評估-以法務部行政執行機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葛琦霞(2003)。讓閱讀教育動起來:從提昇閱讀教學的品質談起。臺北市立圖書館訊刊,21(1),9-25。
    褚柏嘉(2015)。國軍警衛安全勤務委外政策評估之研究—以生產工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桃園市。
    趙淑惠(2002)。兩稅合一制度實施後之執行效果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遠見雜誌(2010)。2010年全國閱讀力大調查。取自:http://reading.cwgv.
    org.tw/GVEF/2010read/index.html。
    遠見雜誌(2012)。親子閱讀大調查。2012年9月出版,315。
    遠見雜誌(2014)。2014全民閱讀力總體檢、數位閱讀大調查。取自:http://www.gvm.com.tw/event/2014read/index.html。
    劉育沁(2015)。花蓮縣國小閱讀教育政策執行之比較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劉怡慧(2000)。我國試辦綜合高中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欣佩(2012)。閱讀資源、課堂秩序與閱讀態度對閱讀素養之影響─以PISA 2009臺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素貞(2011)。閱讀教學策略、閱讀策略與閱讀態度對閱讀素養之影響-以 PISA 2009臺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彰化縣。
    劉雪芬(2013)。提升臺灣國中生閱讀能力之政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劉雅華(2011)。家庭資源、閱讀教學策略與閱讀態度對學生閱讀素養 之影響-以 PISA 2009臺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彰化縣。
    劉潔玲(2009)。香港中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計畫的閱讀表現對語文課程改革的啟示。教育科學研究月刊,54(2),85-105。
    劉潔玲(2011)。從國際學生評估計畫PISA的結果反思香港課程、教學與學生閱讀素養。課程與教學季刊,2011,14(4),49-72。
    劉潔玲(2013)。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從香港學生在 PISA2009 的表現說起。取自: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frm
     =1&source=web&cd。
    劉麗君(2011)。苗栗縣國民小學兒童閱讀計畫執行能力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玄奘大學,新竹市。
    劉麗貞(2001)。幼兒教育政策評估-以幼兒教育券及幼托整合為研究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潘承佑(2013)。運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臺中市推動校園閱讀線上認證系統-以彰化縣某教育優先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潘煦俐(2006)。臺北縣國小「衛星學校方式」閱讀環境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宜容譯(2001a)。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原作者Aidan Chambers,Tell Me:Children,Reading&Talk)。臺北市:天衛文化。
    蔡美妯(2014)。以新北市「Bookstart閱讀起步走」推廣活動探討家庭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桃園市。
    蔡語宸(2010)。發展醫療觀光產業政策之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鄧麗娟(2011)。花蓮縣國民小學推動閱讀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鄭文淵(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如珍(2012)。學校氣氛、學生閱讀態度影響學生閱讀素養之多層次分析–以PISA 2009上海資料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臺中市。
    鄭崇趁(1998)。教育計畫與評鑑。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06)。我國國民教育政策的發展趨勢。花蓮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2,1-22。
    鄭圓鈴(2013)。有效閱讀:閱讀理解,如何學?怎麼教?臺北市:天下。
    鄭憶倫(2008)。國民小學家庭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麗珠(2005)。臺南市國小兒童閱讀現況及推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盧宗賢(2015)。我國推動「警察特考雙軌制」之政策評估:以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蕭富元(2007)。北歐模式的六大祕訣,專訪芬蘭前總理阿賀。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678。
    鮑明鈞(2016)。花蓮縣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影響因素與執行成效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薛雅尹(2002)。我國戒毒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謝 錫(2009)。政府、學校、家長動起來。載於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主編),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現場,28-42,臺北市:天下。
    謝美慧(2002)。教育政策評估理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幼兒教育券政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簡宏江(2005)。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簡宏江(2005)。教育政策執行評估的內涵分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6),119-138,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臺北市。
    簡馨瑩(2007)。國小教師之教學專業發展研究:以閱讀策略教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
    顏國樑(2001)。回應性政策評估理論及其在教育政策評估的啟示。載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國民教育研究所舉辦之「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研討會論文集,12-35,新竹市。
    顏國樑譯(2005)。強調回應式的方案評鑑。(Robert.stake原著)。載於蘇錦麗審訂,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417-440。台北市:高等教育。
    顏國樑(2014)。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麗文。
    羅清水(2000)。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以高職實用技能班政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閔齡(2008)臺北市教育人員推動兒童深耕閱讀教育計畫執行成效及其感受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羅慕謙譯(2012)。閱讀,是孩子最重要的天賦。(Donalyn Miller原著,2007,The Book Whisperer–Awakening the Inner Reader in Every Child)。臺北市:高寶國際出版。
    蘇宜芬(2004)。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28。
    蘇美仁(2007)。國小教師週三進修執行成效評估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貳、英文部分
    Anitha, C. (2006)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model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Ball, S. J.(2006). Educational policy and social class.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Bartlett, K. R.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and organizationalcommitment: A study in the health care fiel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12(4), 335-352.
    Cetin, M. O.(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academics.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business Cambridge, 8(1), 78-88.
    Cevat, C. (2002). Teacher’s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in educational organatio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52179)
    Chall, J.S.(1976). The great debate: Ten years later, with a modest proposal for reading stages. (ED155617)
    Chall, J. S.(1983).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Chall, J. S.(1996). Learning to read: The great debate.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Davenport, T. 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ixon, N.(2002).The neglected receiver of knowledge sharing. Ivey Business Journal, March, 35-40.
    Dramstad, S. A. (2004).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mongteachers in Norwa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lected schools from public andprivate educational system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of Michigan, Michigan
    Drucker, P.(1993).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Harper Collins.
    Dunn, W. N.(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 Bury.
    Jhang, F. H.(2017). The effect of a national reading policy on fourth graders’ reading achievement in Taiwan. Korea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2017, from Electronic version:http://eng.kedi.re.kr.
    Gagne, E. D.(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 MA: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OECD(2000).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in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8,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24/21/39437980.pdf.
    OECD(2006). Assessing scientific, 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literacy: A framework for PISA 2006. Retrieved October 30, 2009,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63/35/37464175.pdf.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