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瀞文
Hsu, Ching-Wen.
論文名稱: 留日工作求職歷程之探討: 以台灣留學生為例
The Experience of Job Search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Japan: The Case of Taiwanese Graduates
指導教授: 劉玉雯
Liu, Yu-Wen
口試委員: 李傳楷
Lee, Chuan-Kai
胡美智
Hu, Mei-Chih
吳清炎
Wu, Ching-Y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管理學院 - 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6
中文關鍵詞: 留學生留日工作求職歷程個案研究
外文關鍵詞: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ork in Japan, job search history, case studies
相關次數: 點閱: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至海外留學人數迅速增長,而畢業後留海外工作者亦逐年增長。本研究以台灣留學生畢業後留日工作之求職歷程作為個案來探討,透過各式工作的求職歷程來分析與討論。由於海外留學是充滿挑戰的學習生活,踏入與自己原本生長環境完全不相同的環境中讀書、打工、生活,甚至於畢業後直接留在海外工作,要融入與自己原生環境不同文化的環境中是不容易的,如何去融入及克服皆為本論文的研究重點。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以台灣留日畢業生為對象,採取個案訪談的與相關初級、次級資料蒐集等方式,來了解並分析各種不同獨立的留日求職經驗,再從不同個案中遇到類似的瓶頸作為分析的主要題材,進而從中得到共同的要點,進行反思。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留日工作求職的歷程及反思,個案以在日留學生留日求職歷程為例,同時也能探討留日求職留學是否為影響關鍵。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The number of overseas workers after gradu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as well. This research analyzed job search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had worked in Japan after graduation as cases. Studying abroad is challenging. Living in an environment this is different from where one grew challenging too. It takes a lot of time and effort to adapt into a new environment. How to accommodate and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finding a job in Japan for Taiwanese graduates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留學畢業生的生涯規劃與考量 5 第二節 日本對海外留學生的政策 9 第三節 跨文化適應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方向及研究架構 19 第二節 質性研究方法 21 第三節 訪談大綱 24 第四節 訪談對象的選擇 26 第五節 研究結果的有效性 27 第六節 研究工具 29 第四章 個案訪談故事與分析 30 第一節 個案故事敘述 30 第二節 個人因素 31 第三節 環境因素 33 第四節 研究者的反思與發現 34 第五章 結論 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37 第二節 研究貢獻 39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以及研究限制 39 參考文獻 41 中文文獻 41 英文文獻 43 日文文獻 45 附錄一 :知情通知書 46 附錄二:訪談重點摘要 48

    王映翔(2015)。大學畢業生從事打工杜家之國別決策及其旅遊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王洪文(1988)。地理思想。臺北市:明文。
    王柏山(1996)。社會地理學的研究觀點與方法 台中師院社會科教育研究第1期87-101頁。
    天下雜誌(2005年9月)。專訪林懷民:年輕的流浪一生的養分。天下雜誌,(330)。
    方冠仁(2010)。業務人員轉任業務主管之歷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智隆、王志敏(2010)。台灣高等教育之失業率與景氣循環關聯性分析與建議。美合技術學院報,29(1),41-62。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吳昌期、吳淑芳(2009)。 大學生必修的 14 堂課─談教育與生活 。臺北市:心理。
    李銘輝(2000)。觀光地理。臺北市:楊智文化。
    李雪莉(2008)。高失業年代,大學生準備度調查。天下雜誌,410,130-138。
    李銘輝、郭建興(2000)。觀光遊憩資源規劃。臺北市:楊智文化。
    陳韋綾(2012)。 日本文化體驗及習得之研究 ─ 以渡假打工為探討對象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徐冬曲、游士正(2005)。女性自助旅行者旅遊體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紐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林旖旎(2004)。 台灣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 NSC93 2413 H 007 007 --),未出版。
    倪進誠(2000b)。外在作用力形塑下觀光空間的遊客行為之研究─以澎湖離島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張慧慈(2014)。當打工度假變成體驗西方:台灣青年赴澳洲打工度假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張愷晏(2009)。社會變遷對大學畢業生的影響及學校諮商介入策略。諮商與輔導,277,7-10。
    劉若蘭、林大森(2012)。家中第一代大學生的就學經驗、學習成果與畢業流向:與非第一代相比。教育實踐與研究,25(2),97-130。
    蔡志賢(2012)。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雨欣(2010)。日本打工度假者後心流體驗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台中市。
    Downs, R.M.(1970), Geographic Space Perception: Past Approaches and Future Prospect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8-81.
    Hannigan, T. P. (1990). Traits, attitudes, and skills that are related to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trai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4(1), 89-111.
    Jandt, F. E.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dentities in a global
    community, Thousands Oaks, CA: Sage.
    Kelley, C., & Meyers J. (1995).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bility inventory. Minneapolis, MN:
    National Computer System.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2nd ed).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Pruitt, F. J. (1978). The adaptation of for gn students on American campuses. Journal of
    Ruben, B. D., & Kealey, D. J. (1979).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 and the prediction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 15-47.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Women Deans, Administrators, and Counselors, 41, 144-147.
    Steven J. Taylor, Robert Bogdan.(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arch for meanings. New York:Wiley.
    Williams M. (1997). “Social Surveys: Design to Analysis”, In: T. May (Ed.), Social Research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nkelman, M. (1994). Cultural shock and adapt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3(2), 121-130.
    新日本有限責任監査法人(2015)。平成26年度産業経済研究委託事業(外国人留学生の就職及び定着状況に関する調査)報告書概要版。
    李敏(2015)。日本企業の外国人留学生の採用に関する考察一留学生を積極的に採用したい企業の特徴を中心一。日本教育社会学会 (Sep. 09)。
    労働政策研究・研劇幾構(2013)『留学生の就職活 動一現状と課題』JILPT資料シリーズNo .113。
    守屋貴司(2011)。 「日本の外国人留学生・労働者 と雇用問題一労働と人材の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と企業経営」晃洋書房。
    茂住 和世(2012)。日本での就職を目指す留学生に対する教育実践-東京情報大学における留学生教育。ウェブマガジン「留学交流」2012年1月号Vol.10。
    李敏(2013)。「日本の留学生政策と実態に関する考察―中国人留学生を事例として―」『大学論集』,第43集。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