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昱憲
YU-HSIEN LEE
論文名稱: 台中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指導教授: 顏國樑
Kuo-Liang Yen
口試委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工作倦怠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
外文關鍵詞: burnout,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現況;並分析背景變項在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上的差異;探討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間的相關程度;以及研究情緒勞務對工作倦怠的預測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台中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抽樣學校數為36所,共計531名行政人員,佔回收總樣本數的84.2%。問卷所得以SPSS 12.0 for Windows統計軟體,以次數分配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皮爾遜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其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之現況屬中度偏高程度。
    二、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倦怠之現況屬中等偏低程度。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在情緒勞務上,「教育程度」、「職務」、「行政處室」達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在工作倦怠上,「年齡」、「服務年資」、「教育程度」、「職務」、「行政工作年資」及「學校規模」達顯著差異。
    五、國民小學行政人員之整體情緒勞務與整體工作倦怠間有低度正相關。
    六、國民小學行政人員之整體情緒勞務對整體工作倦怠具有低度預測力。

    關鍵詞:工作倦怠、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


    This aim of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s. Accordindly,it has four key point:
    1.Comprehending the state of play in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s;
    2.Analyzing the discrepancies which background variables cause between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s;
    3.Trea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s;
    4.Researching the prediction between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s.
    The method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was appli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he samples included 531 administrators selected from 36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questionnaire reached 84.2%. The data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of elementary schools is all above average.
    2.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ministrators’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s is all under average.
    3.From different positions,there is significant effec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s”, ”position” and ”office“ on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of elementary schools.
    4.From different positions, there is significant effect on”age”, ”seniority“, “academic achievements”, ”position”, ”administrative’s seniority“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on administrators’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s.
    5.An low-grade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guested between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s.
    6.Burnout is low-grade predicted by administrators’ emotional labor of elementary schools.

    Key words : burnout, emotional labor,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ors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情緒勞務理論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 9 第二節 工作倦怠理論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 30 第三節 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 .....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6 第四節 研究實施 ..... 7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73 第一節 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現況分析 ..... 7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與工作 倦怠之差異分析 ..... 77 第三節 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相關情形 ..... 97 第四節 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對工作倦怠之預測情形 .....102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5 壹、中文部分 .....125 貳、英文部分 .....131 附 錄 .....135 附錄一 指導教授推薦函-專家審題 .....135 附錄二 專家審題問卷 .....136 附錄三 預試問卷推薦函 .....145 附件四 預試問卷 .....146 附件五 正式問卷推薦函 .....152 附件六 正式問卷協填說明 .....153 附件七 正式問卷 .....154 附件八 取樣學校收發問卷統計表 .....160

    壹、中文部分
    大前研一(2006)。off學:會玩,才會成功(第一版)(陳柏誠
    譯)。台北: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5)
    田育昆(2007)。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
    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未出版,新竹。
    何信助(1999)。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倦怠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探
    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理通識學科,科技學刊,1(8),83-96。
    何信煒(2005)。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宗祐(2003)。工作中的情緒勞動:概念發展、相關變項分析、心理歷程議題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宗祐、鄭伯壎(2003)。組織情緒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3),137-173。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5)。情緒勞務。教育資料與研究,65,136。
    吳淑蓉、王秀紅(2005)。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實證護理,1(4),243-252。
    吳慧倩(2001)。行銷人員的工作倦怠現象-探索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呂秀華(1997)。國民中學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宋敬德(2003)。情緒價值與情緒行銷及情緒勞務管理之關聯性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李育亭(2007)。教師知覺學校組織氣氛與情緒勞務負荷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北縣市高職教師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新民、陳密桃(2006)。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務因素結構及其對工作倦怠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20,67-89。
    李麗君(2007)。國民中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職業倦怠相關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二版、第七刷)。台北:五南。
    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3(8),427-447。
    林尚平、陳怡安(2001)。遊樂區員工情緒勞務及社會化歷程之質性研究。商管科技季刊,2(3),319-343。
    林尚平、張曉毓(2002)。情緒勞務構面與專業倦怠、自評績效及人力資源管理方案期望之關聯性研究-以某一遊樂事業組織為例。科技學刊,11(3),205-218。
    林舒涵(2007)。情緒表達規則認知、情緒勞動與情緒耗竭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瑞雅(2005)。人際壓力源、尋求社會支持、工作倦怠、及員工工作態度之關係:中介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于仁(2004)。國民小學資賦優異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調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胡文琪(2005)。工作特性、情緒勞務負擔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和美區國小教師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唐文儀(1997)。花蓮縣國民小學學生教室行為與教師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徐嘉宏(2000)。領導方式、角色壓力及社會支持與百貨公司專櫃人員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高佳伶(2001)。銀行行員情緒勞務負荷、影響因素與結果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崔來意(2000)。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倦怠及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乃文(2005)。臺北縣國小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如意(2005)。情緒勞務、調適策略、組織因素與情緒耗竭之相關性研究—以百貨公司之櫃台人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學善、呂姿瑩(2005)。國小教師職業倦怠與情緒智慧之相關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27-43。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思與言,21(1),66-79。
    教師法(1995)。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1985)。
    梁美慧(2002)。台北市戶政事務所人員工作倦怠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譯丰(2005)。主管情緒表現對部屬情緒勞務負擔影響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郭生玉(1987)。國中教師工作心厭與背景因素關係之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20,37-54。
    郭耀輝(200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妍辰(2003)。情緒勞務、工作特性、工作滿足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性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秀卿(2000)。從契合理論來探討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職業倦怠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佳瑩(2005)。國中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明逵(2006)。情緒勞務、工作倦怠與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真理大學財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亮霖(2003)。應用熵理論分析工作倦怠之來源、緩衝與傳播途徑。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俐雯(2004)。情緒勞務策略之前因後果對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陳德宗(2004)。學校人事人員的角色期望、角色壓力、角色踐行、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以嘉義縣市高中職國中國小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蓮妃(2002)。國民中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單小琳(1988)。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游淑芬(2005)。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幹事工作特性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未出版,花蓮。
    馮宏雲(2005)。台中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介宏(2006)。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台生(1997)。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工作倦怠感之研究:Golembiewski階段模式的探討與驗證。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臺生(2001)。工作倦怠相關理論探述。中華行政,70,37-68。
    葉在庭(2001)。負向情緒調適量表與職業倦怠關係之初探。測驗與輔導。165,3477-3479。
    詹舜能(2003)。職場工作倦怠之研究-以女性護理人員為例。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鄔佩君(2003)。第一線服務人員之情緒勞務的影響因素與其結果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滿莉芳(2002)。情緒勞務工作者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結果之研究-以情緒智力與工作特性為干擾。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劉淑貞(2003)。員工工作特性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以技術學院行政人員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劉淑慧(1987)。助人工作者職業倦怠量表之編製與調查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蔣佳良(2006)。臺北市國民中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與學校組織文化及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玉青(1999)。情緒勞務之負荷、因應策略、社會支持與情緒耗竭之相關研究-以休閒、旅館業為例。國立雲林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蔡宜儒(2004)。情緒耗竭與正負面情緒在情緒勞務負擔與工作行為間之中介角色分析。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蔡金田(1998)。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教育研究資訊,6(6),69-87。
    蔡進雄(2005)。勞心、勞力、勞情?論中小學教師的情緒勞務。師友,455,42-44。
    蔡禎航(2005)。工作壓力源、組織正義、薪資滿意與工作倦怠的探討-以中部臨床醫檢師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雲林。
    鄭文達(2007)。情緒勞務、情緒耗竭、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盧姍姍(2007)。心理契約缺口、情緒勞動與情緒耗竭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佩琪 (2004)。情緒勞動、情緒耗竭與生產力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克塵(2005)。情緒勞務、工作滿足與工作疏離感關係之研究—以台灣某銀行行員為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簡妏潔(2005)。情緒勞務之影響因素與其結果之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員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顏耀南(2001)。教師職業倦怠相關變項之後設分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魏金音(2005)。保險業務員之情緒勞務、心理契約與離職傾向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貳、英文部分
    Adelmann, P. K.(1989). Emotional labor and employee well-be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chigan, Ann Arbor.
    Ashforth, B. E., & Humphrey, R. H.(1993). 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 The influence of identif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8(1), 88-115.
    Bailey, J.(1996). Service agents, emotional labor and costs to overall customer service. Paper presented at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San Diego, April.
    Bernice Ray(2002). An assessment of burnout in academic librarians in America using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New Brunswick NJ.
    Brotheridge, C. M., & Grandey, A. A. (2002).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Comparing two perspectives of “people work”.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60,17-39.
    Brotheridge, C. M., & Lee, R. T.(2003).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emotional labour scal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76,365-379.
    Cunningham, W. G. (1983). Teacher burnout-solution for the 1980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Urban Review,15(1),37-51.
    Freudenberger, H. J.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0, 159-165.
    Gaines, J., & Jermier, J. M. (1983).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a high stress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6(4):567-586.
    Golembiewski, R. T. (1986). Stress in organizations:toward a phase model of burnout.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Grandey, A. A.(2000).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the workplace: A 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emotional labor.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5(1),95-110.
    Hochschild, A. R. (1983).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Berkeley: Unervisety of California.
    Felt, K. B. K. (2003). Personal percep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Minneapolis public school principals and assistant principa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sota, Ann Arbor.
    Leiter, M. P., & Maslach, C. (1988)The truth about burnout :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San Francisco, Calif. :Jossey-Bass.
    Lee, R.T. & Ashforth, B.E. (1993) . A Further examination of managerial burnout: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 3-20.
    Maslach, C. (1982). Burnout: The cost of car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1)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2(1),99-113.
    Morris, J. A., & Feldman, D. C. (1996). 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4), 986-1010.
    Maslach, C., & Leiter, M. P. (1997). The truth about burnout.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Owens, R. (198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3rd. ed,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
    Pugliesi, K. (1999). The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Effects on work stress, job satisfaction,and well-being.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3(2), 125-154.
    Pedhazur, E. J. (1997). Multiple regression in behavioral research: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3rd ed.). Fort Worth, TX: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Rafaeli, A., & Sutton, R. I. (1987) .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s part of the work rol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2(1), 23-37.
    Tracy, S. J.(2000). Becoming character for commerce: Emotional labor, self-subordination, and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a total institution.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4(1), 90-128.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