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魏詩婷
Wei, Shih-Ting
論文名稱: 魏詩婷畢業音樂會暨樂曲解說
Shih-Ting Wei Recital Program notes
指導教授: 程瓊瑩
Cheng, Chiung-Ying
口試委員: 葉思嘉
楊詠青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學院 - 音樂學系所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4
中文關鍵詞: 貝多芬布拉姆斯波爾康
外文關鍵詞: Beethoven, Brahms, Bolcom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以三位不同風格作曲家之鋼琴作品,簡述其音樂
    特色及樂曲創作背景,並說明樂曲之演奏詮釋與分析。
    三首曲目如下:
    一、貝多芬:《 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27-2
    二、布拉姆斯:《 第三號F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5
    三、波爾康:《 優雅的幽靈散拍》
    筆者藉由撰寫此文探究不同的鋼琴創作技巧與風格,從而深
    入了解這三位作曲家的作品。並期許從中對音樂詮釋能有更深的認
    識,進而在演奏方面能有直接的助益。
    關鍵字 : 貝多芬、布拉姆斯、波爾康


    Abstract
    The them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clarification based on three
    composers who differ in styles and explain their piano works. Briefing
    their mu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posing background, and further to
    provide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musical compositions.
    Three songs includes:
    1. L. v.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2. J. Brahms : Piano Sonata in f Minor, Op. 5
    3. W. Bolcom : Graceful Ghost Rag
    Key words: Beethoven, Brahms, Bolcom

    第一章 貝多芬《 第十四號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7-2 L. v.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一、 作曲家簡介 1 二、 創作背景 1-3 三、 樂曲分析與詮釋 3-20 第一樂章 3-8 第二樂章 9-11 第三樂章 12-20 第二章 布拉姆斯《 第三號F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5 J. Brahms : Piano Sonata in f Minor, Op. 5 一、 作曲家簡介 21 二、 創作背景 21-23 三、 樂曲分析與詮釋 23-52 第一樂章 23-30 第二樂章 31-36 第三樂章 37-39 第四樂章 40-43 第五樂章 44-52 第三章 波爾康《 優雅的幽靈散拍》 W. Bolcom : Graceful Ghost Rag 一、 作曲家簡介 53 二、 創作背景 54-55 三、 樂曲分析與詮釋 . 55-62 參考資料 . 63-64

    中文書目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美樂出版社,2001。
    羅曼‧羅蘭,傅雷譯,貝多芬傳。台北:帕米爾書店,1992。
    赫洛德‧荀伯格著。邵義強譯,《鋼琴名曲的演奏詮釋I》,全音樂譜出版,1984。
    克里姆遼夫著。丁逢辰譯。論析貝多芬 32 首鋼琴奏鳴曲。大呂出版社,1994。
    許麗雯,《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鋼琴曲與器樂曲》,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
    林勝儀,《布拉姆斯》,美樂出版社,2000
    英文書目
    Drake, Kenneth. The Sonatas of Beethoven as He Played and Taught The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1.
    Stolba, K Mari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Boston: McGraw-Hill, 1998.
    論文資料
    吳方齡,〈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作品二十七之二》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2。
    熊家梅,〈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作品27-1(月光)之作品研究與演奏詮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學位班(暑期班)碩士論文,2011。
    蔣翰華,〈貝多芬奏鳴曲作品二十七之二與蕭邦奏鳴曲作品三十五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8
    陳冠宇,〈樂聖的傳承-貝多芬 32 首鋼琴奏鳴曲之應用教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九十六年度鋼琴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
    陳怡蘋,〈貝多芬《第十四號升 C 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二十七第二號》之詮釋與研究,〉,輔仁大學碩士論文,2006
    陳宏池,〈布拉姆斯f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編號五之作品分析與演奏詮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6。
    蔡佳燕,〈布拉姆斯鋼琴奏鳴曲慢板樂章之詩詞元素〉,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解說音樂會報告,2014。
    陳姿穎,〈布拉姆斯《F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之分析與詮釋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演奏演唱組學位論文,2011。
    網路
    IMSLP〈https://imslp.org/wiki/Main_Page〉

    樂譜
    B. A.華爾納。《Beethoven : Piano Sonatas I 》。原典版。台北:全音。
    莫尼卡.史華納。《Brahms : Piano Pieces 》。原典版。台北:全音。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