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佩玲 |
---|---|
論文名稱: |
結合語法的標點符號教學研究-以桃園縣快樂國小四年一班為例 |
指導教授: | 黃陶陶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8 |
中文關鍵詞: | 語法 、句類 、標點符號 |
外文關鍵詞: | Grammar, sentence, punctuation mark |
相關次數: | 點閱: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者在國小服務十年,發現學生在造句和作文中標點符號使用的情形錯誤百出。使用標點符號不是整段文章「一路逗到底」,最後加句號;就是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研究者審視現行國小國語課本和坊間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標點符號書籍,標點符號的教學過程都很雷同。 所以研究者利用這個行動研究的機會,使用「語法結合標點符號」的方式來教導學童認識標點符號。
本研究是國民小學四年級實施結合語法的標點符號教學研究。本研究是採行動研究法來進行,研究者身兼教學者的身分,以桃園快樂國小四年一班學生共三十一人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十二週、每週一節課的教學實驗課程。
本教學是以語氣分類的句類教學為主要架構。以單句的陳述句教學生句號;以疑問句教學生問號;以祈使句和感嘆句教學生驚嘆號。除了四種語氣句類來教學之外,還以複句中的並列分句來教學生運用「分號」。另外藉由「連詞」、「嘆詞」、「象聲詞」、「獨立語」、「疑問代詞」的教學,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冒號和驚嘆號。各項標號:引號、夾註號、破折號、刪節號、書名號、專名號、間隔號和連接號分別放置複句形式中來舉例教學。最後再藉由一篇記敘文和說明文將十五種標點符號融入教材中做綜合練習,來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本研究結合語法的標點符號教學成效如下:
一、藉由句類教學,學生了解陳述句用句號;疑問句用問號;祈使句、感嘆句用驚嘆號。語氣緩和
的祈使句和感嘆句可用句號。
二、藉由複句教學設計,學生了解分號及其他標點符號的使用。
三、藉由句中有連詞、嘆詞、象聲詞、獨立語和疑問代詞的標點符號教學,學生了解句號、逗號、分號、驚嘆號等正確用法。
四、藉由十五種標點符號融入記敘文、說明文中的綜合教學,學生了解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
The researcher teaches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for ten years. The researcher found students make a lot of mistakes in using punctuation marks when they write sentence or a composition. Students only use comma and use period in the ending or use wrong punctuation marks when they write a composition. The researcher observes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ing punctuation marks are alike from elementary mandarin textbooks and from reference books of punctuation marks. For the above reasons, the researcher uses this teaching method of the punctuation marks instruction of combining grammar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use punctuation marks correctly by this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his study applies an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he researcher is also the teacher who teaches the subjects, thirty-one students in total, conducting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plan in Grade Four Class One, Happy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This study takes twelve weeks with one teaching periods per week.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study is the sentence teaching classified with tone. The period was teaching by declarative sentence. The question mark was teaching by th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The exclamation was teaching by imperative sentence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 In addition to the four sentence teaching methods classified with tone, teaches students to use semicolon by compound sentence. Teaching Chinese serial comma, comma, period, colon, and exclamation by conjunction, exclamatory words, onomatopoetic word, independent word, and interrogative word.To teach the other indexical signs by the examples of compound sentence. Finally, teaching students to use punctuation marks correctly by a narrative writing and a expository writing merged fifteen kinds of punctuation marks.
The research obtains the conclusions as below:
(1)Through the sentence of tone course, the students know to use period in declarative sentence, know to use question mark in interrogative sentence, know to use exclamation in imperative sentence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 and know to use period when the tone in the sentences are not strong.
(2)Through the compound sentence course, the students know to use semicolon and other punctuation marks.
(3)Through the sentence of conjunction, exclamatory words, onomatopoetic word, independent word, and interrogative word course, the students know to use Chinese serial comma, comma, period, colon, and exclamation.
(4)Through the narrative writing and a expository writing merged fifteen kinds of punctuation marks course, the students know to use the punctuation marks correctly.
一、國語課本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一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一下)。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二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二下)。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三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三下)。台南:南一書局。
二、教育部出版品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87):《重訂標點符號手冊》。台北: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印。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8):《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台北: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印。
三、專書
文則明(1965):《最新標點符號使用法》。台南市,成功書局。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永煥(2003):《現代漢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吳邦駒(1998):《標點符號的規範用法》。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吳明清(1982):《教育的科學研究方法》。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邢公畹(1994):《現代漢語教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邢福義(2002):《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2002):《現代漢語輔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穗芳(2002):《標點符號學習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邵敬敏(2005):《標點符號要訣》。香港:商務印書館。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袁暉、管錫華、岳方遂(2002):《漢語標點符號流變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張斌(2002):《新編現代漢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公司。
程祥徽、田小琳(1997):《現代漢語》。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楊遠(2008):《標點符號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劉玉琛(1977):《標點符號用法》。台北:國語日報。
劉蘭英、孫全洲(1993):《語法與修辭(上)》。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書局。
錢乃榮(2001):《現代漢語》。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譚敏(2003):《全方位標點符號入門》。台北:中經社。
蘇培成(1999):《標點符號實用手冊》。北京:語文出版社。
黃伯榮、廖序東(2001):《現代漢語-教學參考與自學輔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蘭賓漢(2006):《標點符號運用藝術》。北京: 中華書局。
四、期刊論文
朱秀麗(2008):從語法出發的朗讀教學研究--以台中縣新平國小四年義班學生為例。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吳承學、何詩海(2008):從章句之學到文章之學。文學評論,2008年05期。
林于弘、林佳均(2008):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標點符號教材內容分析比較。教科書研究,第一卷, 第一期,頁105-121。
林綠芬(2004):國小國語文複句中關聯詞語的教學。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林孝璘(2002):台灣華文逗句號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文須琢(2008):國中國文科語體範文之複句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